
尊重知识产权,转载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文本共20段
《成都的细节》 府河、南河、锦江,河流见证了古蜀之地的生长与变迁;万里桥、老南门大桥、九眼桥,成都的老灵魂仿佛时刻走在桥上;泡菜、盖碗茶、龙门阵,茶馆成全了市民相似的情感模式;老板娘,嫡、市井粉子,成都女人将锐利与温婉结合得恰到好处; 青春、酒精与音乐,九眼桥边挤满了不怕醉的年轻人。有人说,成都是一座去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Section1
对河流的态度,决定了南北方城市的性格和细节。
重庆、武汉在历史上“为河流所决定”,而成都控制了河流,让水来滋润这座城市。
府南河:九天开出一成都
01.
2005年3月,我第一次到成都。从北京乘坐火车,还是普快那一班。早上醒来,火车还在慢慢翻越秦岭。这里的树是绿的,河水清澈,和北京到西安一路的景色都不相同。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到了南方。
成都在何种意义上算是一个南方城市?
作为一个北方人,对南方城市的第一印象是,那些大城市总有一条大河。不要说重庆、长沙、武汉、南京这些长江边上的,就算是上海和广州,也分别有一条黄浦江和珠江。剩下的城市,则是深圳、厦门、温州、宁波这样近代以来崛起的沿海城市,它们都面向“外部”。
即便是四川,很多城市也都“生长”在大河边上。乐山是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的三江交汇地,宜宾则是金沙江和岷江聚合成长江的地方,泸州、雅安、遂宁也都是沿大河分布。
02.
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期待来成都,就会感到失望,因为这里没有什么有气势的河流。2005年,我到成都一家报社工作的时候,成都刚把“府南河”改名为“锦江”。不管是记者、编辑还是普通市民,人们都习惯使用“府南河”这个名称。为了更好推广“锦江”这个名字,报社规定,再使用“府南河”的,一律算是“事实错误”,扣罚100元。
2020年开始,成都推出了“夜游锦江”项目。如果你在太古里或者春熙路逛了一圈,吃了需要排队三小时的网红火锅,而后突发奇想,要去锦江看一看,于是在路边拦下一位“本地人”(这并不容易),问他锦江在哪里,他或许会很不屑:“哪里有锦江?”
你茫然不知所措:“就是河边玩的地方啊。”他会指向东面:“走过去就到了。”
濯锦之江,源远流长。锦江是成都人的母亲河,在静静的流淌中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成长。
03.
你从春熙路出发沿着总府路向东1公里就能走到东风大桥;或者从东大街出发往东1公里,走到东门大桥,你就可以看到一条河流。看到它的第一眼,你一定会笑:这也能叫“江”吗?
它实在太小了,河面的宽度,也许只有10米。如果你带着类似在上海外滩夜游黄浦江的想法来这里,你会大失所望,因为那样的游轮,在这里根本放不下。这就是“锦江”,它当然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河流,但也是这几年才发明的“文化之河”。
当然,“府南河”这个说法,本身也很模糊。我们看不到“府南河”这个名字,可以看到的是“南河”和“锦江(府河)”,它们在合江亭那里交汇成一处,继续向东流去,几百米之后就是九眼桥。合江亭现在成为爱情圣地,是很多年轻人拍摄婚纱照的地方,人们可能是取“合”的吉祥意义。前几年,那里还粉刷了彩色的斑马线,被称为“爱情斑马线”。
04.
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时,除了主持建造都江堰,还为成都疏浚导入两条几乎平行的河流,有一条就是现在的南河,这是从成都“市内”的视角看的。南河和府河的格局,最早在唐代形成。唐以前,西边两条河几乎是并行穿过成都,而在唐代末年成都修建“罗城”时,为了修城墙和护城河,改了府河的走向,让它先向北流,再转向东南,这样成都就处在南河和府河的怀抱之中。唐代以后,南河和府河,基本上就是成都的护城河,以自然流向为主,人工稍加干预。两河怀抱的区域,被老成都人称为“内环内”,是比一环路还居中心的一个区域,但是并不具备任何实际区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