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029】
读物本·【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4】番外篇
作者:幼鱼出听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6100
11
9
1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33段。翻开本系列,从长江长城到黄山黄河,半小时尽览祖国大好河山。诙谐的语言和搞笑的漫画,轻松地把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知识讲得清清楚楚。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11-18 19:18:40
更新时间2024-11-19 13:22:53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4】番外篇

七   番外篇——西电东送

1.   如果全中国是个班级,和咱们上学的时候一样,班里时不时也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

比如,上一秒,大家还学得天昏地暗,可下一秒……停电了。

停电这事儿听起来虽小,但影响巨大。尤其是对坐在班级东边的同学来说,如果动不动就停电,他们的学习节奏会被无情打断。比如广东,比如浙江…

也有一部分同学,电力充裕,从不担心两眼一抹黑,他们大多坐在班级西部。比如新疆,比如山西…

这样的安排很不和谐,有没有?

为了让全班同学都能用上足够的电,大家决定,把西边同学富余的电力资源,输送给东边缺电的同学。

为此,班里搞了一个超级工程:西电东送。

2.   看到这里,有人想问了:为什么班级里东边缺电,西边不缺?班里的电又是怎么运输的?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为什么要西电东送?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要判断一个同学是否缺电,得看两个因素:发电量,即能产出多少电;用电量,要用掉多少电。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班里的发电情况

在中国这个大“班级”里,最主要的发电方式有水电和火电两种。

火电,即火力发电,通过燃烧各种化石能源来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0%左右,它主要燃烧的是:煤炭、石油、天然气。

3.   前几篇里说过,有些化石能源,是由远古时期被埋在地下的动植物形成的。

北方陆地形成早,生存着很多动植物,地壳稳定,产生化石能源的概率大。

南方陆地形成晚,地壳运动频繁,产生化石能源的概率小。

因此,我国的化石能源大多分布在北边,尤其是西北,比如:内蒙古、陕西、新疆、山西。

新疆的煤炭储量占全班的40%左右,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占比也达到30%左右,是班里妥妥的能源一姐。

4.   再说水电,即水力发电,它利用江河、湖泊等水流,推动发电机发电。水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5%左右。

所以水流量越大、流速越快的地方,水电资源越丰富。而在中国这间大教室里:中、西部海拔高,落差太,水流急。东部地势平坦,水流慢。

所以,水电资源丰富的同学大都坐在班级的西南部,比如四川、云南、湖北、贵州。

总结一下,西北火电资源丰富,西南水电资源丰富,所以西边的总体发电量大。

5.   班里的用电情况

在现代社会里,生产、生活都需要用电,所以人越多的地方,对电的需求量越大。

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国,哪里人多呢?

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为我们画了条线,它北起黑河,南到腾冲。

西边,不是雪域高原,就是火热沙漠只养活了全国4%的人口。

东边,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也相对适宜,所以全国96%的人都挤在这儿。

这条我国人口密度和经济实力的分界线就叫胡焕庸线。

既然东边人口碾压式胜出,人一多,企业、工厂也多,用电量自然少不了。

6.   两个因素我们都讲完了。

我们用发电量除以用电量,得到一个数,叫电力自给率。

它的高低代表着缺不缺电。

西边同学,人少,坐拥海量电力,但用不完。

东边同学,人多电少,完全不够分。

太不均衡了。

因此,为了均衡电力资源,西电东送这事儿被提上了日程。

不过,电这东西看不见、摸不得,不是大豆高粱,说运就运。要运输电,得讲究方式方法。

7.   西电怎么东送?

咱们国家幅员辽阔,而西电东送工程,涉及全国大半省份,最远的输送距离突破3000千米,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

如何发更多的电? 怎么把电送走?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如何发电?

西边同学的电力资源丰富,潜力大,这次就狠狠地激发一下潜力。

比如在内蒙古,人们就造出了世界在役的最大火力发电厂——大唐托克托发电厂。

8.   这家发电厂主要给北京供电,每年能保证北京四分之一的用电量,被称为“火电航母”。

大唐托克托发电厂还采用了各种节能、节水技术,有利于环保。

说到环保,水力发电更环保。比如,班级饮水机管理员青海,打造了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

小青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不断突破自己,他还在黄河上游组建了海拔最高、装机量最大的玛尔挡水电站,目前已经实现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9.   西南地区的同学,在长江干流上建起了六座梯级水电站,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

有世界第一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

另外还有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葛洲坝,一共六座水电站。

长江上的每一滴水,都会依次流经这六座水电站,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一滴长江水,能发六次电。

这六座水电站每年的总发电量,平均可以达到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可以节约9000万吨煤炭。

说到节约经济,能重复利用当然是最好了。

在新疆和内蒙古,戈壁沙漠一大片,虽说不适合人类居住,但风大且光照足,可以发展风电、光电产业。

这些不毛之地,从此变成绿色能源之海。

10.   送电

有了电,怎么运?

这事儿,要靠特高压。

上过物理课的同学都知道,电的本质是一种能量。

想要运输它,靠的是电线。电线组成了电路。

发电厂发出的电,被补充进电路。

工厂用电,从电路上取。

插一句,电也分两种:电流方向不变的是直流电,方向一直在变的叫交流电,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后面说的都是直流电。

不过,当输电距离很长时,电线会发热,很大一部分电被消耗在送电的路上。

电能转化为热能,散掉了,结果就是:

11.   这也太不划算了!

这就是西电东送中,最让人头疼的电能损耗。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