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703】
读物本·世界历史之 99 100
作者:酒汐啊Jussie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近代字数: 9207
2
1
2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结束啦,谢谢宝宝们的反馈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11-06 04:03:27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7:12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 99 集埃及七月革命

①1922 年, 埃及获得名义上的独立, 次年颁布宪法, 实行所谓的君主立宪制。 事实上,当时的埃及依然政治动荡、 经济凋敝、 民不聊生。 1952 年, 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七月革命。 推翻了法鲁克王朝, 建立了埃及共和国, 彻底趋逐了英国殖民势力, 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揭开了现代埃及历史发展的崭新一页。

②华夫脱党领导了埃及 1919 年革命, 为驱逐英国殖民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曾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1922 年 2 月底, 英国被迫结束对埃及的所谓“保护”, 承认埃及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英国迫使埃及接受“四点保留”, 英军驻守苏伊士运河区,“保护”埃及免受外国入侵或干预, “保护” 埃及境内的外国利益和少数民族, 以及英国保留对苏丹事务管理权。 英国通过驻埃及高级专员、 驻埃英军和在埃及军、 政机关中供职的英籍官员在很大的程度上, 控制着埃及的内政、 外交大权。

③1923 年宪法颁布, 埃及实行所谓君主立宪制后, 华夫脱党仍然是埃及最大的政党。 在七月革命前长期执政。 但是华夫脱党的革命意志逐渐消退。 1936 年华夫脱党政府签署《英埃同盟条约》, 说明该党已经失去最后一点革命锐气。 条约规定: 英国在亚历山大和苏伊士运河区驻扎陆、 海、 空军, 按照英国的规划修建战略公路网, 英国向埃及派驻军事代表团,并供应武器, 这样, 英国实际上从军事上控制了埃及。

④《英埃同盟条约》 遭到包括穆斯林兄弟会在内的广大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埃及实行所谓君主立宪制以后, 政治动荡不安, 宪法时废时立, 内阁走马灯式地频繁更迭, 王室、 英国殖民势力和华夫脱党争权夺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以来, 穆斯林兄弟会开始介入政治角逐,使政局更加混乱。 统治阶级尔虞我诈、 花天酒地, 广大人民却衣不蔽体、 食不裹腹,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农村两极分化加剧、 人口激增, 地租和地价逐年上涨。 据官方统计, 1952 年,占地 50 费丹以上的大地主约 11000 人, 费丹是埃及的土地计量单位, 一费丹合 6.3 市亩。这就是说, 占土地所有者总数的 0.4%的地主却拥有全国耕地的 34.2%; 仅法鲁克王室占地就达到 17.8 万费丹; 而占地 5 费丹以下的小农, 达 264.2 万, 占土地所有者总数的 94.3%,仅拥有全国耕地的 35.4%, 赤贫农民一贫如洗、 生活更加悲惨, 他们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充当长工、 季节工或流动工来勉强维生。

⑤1952 年七月革命之前, 埃及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男, 农业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1%, 工业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仅 9%, 近 2/3 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在西方垄断集团的挤压下,民族工业只是略有发展。 埃及民族工业企业规模小、 设备落后。 1948 年, 全国有近 13.4 万家企业, 雇员不到 40 万人, 平均每家企业雇员不到 3 人。 真正的工业企业数量更少, 1952年只有 1957 家, 其中 50%资本不到 200 埃镑, 70%雇员不到 10 人, 埃及的工业大多为农副产品加工业, 以纺织业和食品业为主, 重工业极少。

⑥在这样一个国家积贫积弱、 国王昏庸腐败、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的社会里, 独立建国的历史任务落到了满腔救国热情的青年军人的肩上, 正是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军官, 使埃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 以加麦尔· 阿卜杜· 纳赛尔为核心的自由军官组织, 于 1952 年发动了七月革命。 纳赛尔是埃及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后来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 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⑦纳赛尔的籍贯是艾斯尤特省, 艾斯尤特位于上埃及中部, 是埃及最贫困的省份之一, 这片贫瘠的土地滋养了阿拉伯世界的两个风云人物, 一个是七月革命的领袖纳赛尔, 另一个是伊斯兰极端主义的鼻祖赛义德· 库特卜。 大约 200 年前, 纳赛尔家族来到艾斯尢特市郊班尼莫尔村, 是统治埃及农村的显赫大家族之一, 到纳赛尔祖父那一代, 家道中落, 他的父亲小学毕业后, 在邮电局谋到一份差使。 一战爆发后, 纳赛尔的父亲被派到亚历山大, 担任市郊邮局的副局长。 1918 年 1 月 15 日, 纳赛尔出生在亚历山大, 他 3 岁时回到艾斯尤特, 6 岁入学, 与祖父一起住在乡 下, 目睹了烈日下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 7 岁时, 纳赛尔被送到开罗, 由其叔父赫利勒监护。 在开罗纳赛尔亲眼看到英军驱车横冲直撞, 轧死无辜儿童, 在他细小的心灵深处, 埋下了仇恨英国人的种子。1935 年, 纳赛尔 17 岁, 已是一名血气方刚的青年, 这年年底他参加了全市工人和学生大游行, 抗议英国干预埃及内政和不准恢复 1928 年宪法, 警察开枪镇压游行群众, 纳赛尔前额被弹片划破、 留下一道伤痕。

⑧1937 年 3 月, 纳赛尔进入军校学习, 开始了军旅生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毕健康)“纳赛尔是埃及人民的好儿子, 他创建自由军官组织, 领导埃及人民完成了独立建国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纳赛尔出身小职员家庭, 处于统治阶级的下层, 了解劳动人民的疾苦, 戎马生涯造就了纳赛尔坚强的性格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英军横行霸道、 王室骄奢淫逸, 华夫脱党软弱无能, 激起了他满腔热血爱国激情, 他决心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⑨1942 年 2 月 4 日, 英军兵临开罗的阿比丁宫, 迫使法鲁克国王授权华夫脱党领袖纳哈斯组阁。 英国人的侵略行径, 极大地激发了纳赛尔和其他爱国青年军官的爱国激情, 纳赛尔气愤地说: 我感到十分羞耻, 因为我们的军队对这种侵略行径熟视无睹, 如若他们有所作为,定能迫使英国人撤退。 但是, 我又感到欣慰, 因为在此以前, 军官所关心的仅仅是寻欢作乐,如今在谈论雪仇复耻, 这当头一棒使我们的军队懂得了尊严的意义。

⑩1948 年, 巴勒斯坦战争爆发, 纳赛尔中校奉命率军参战, 巴勒斯坦战争的经历成为纳赛尔政治上的转折点。 纳赛尔被编入第 6 营, 驻扎在加沙和拉法。 埃军司令部指挥无能, 部队装备不良, 纳赛尔所属部队的进攻屡屡受挫。 纳赛尔愤怒地说, 我讨厌那些坐在安乐椅上的将领们, 他们对战场上的情况和战士的遭遇一无所知, 满足于在地图上指指点点, 乱下命令, 要我们攻占这个阵地和那个阵地。 纳赛尔英勇奋战, 腹部受伤, 伤未痊愈就返回前线。

⑪他在战壕里, 面对敌人的炮火思考着祖国的命运: 我们的祖国也同样被许多困难和敌人所包围, 祖国的命运也被贪婪、 阴险和荒淫无耻的人们所玩弄。 埃及最终在巴勒斯坦战争中失败,这场战争彻底暴露了 埃及上层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 国王耽于酒色、 沉迷睹博。 军队高级将领视士兵生命如草荠, 乘机贪污军费、 中饱私囊, 以纳赛尔为首的爱国青年军官, 决定组织起来, 以推翻法鲁克王朝的反动统治。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教授马哈穆德· 米特瓦利)“纳赛尔的同僚们没有一个不说纳赛尔不是革命的领导人, 他(在革命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不仅仅是形象地描述出革命的前景和希望, 而且他是第一个、 也是最后一个了解自由军官组织的人。 但是我们现在没有任何文件来证明这一点, 因为他没有给我们留下备忘录, 但从革命的宪章、 革命哲学、 以及他向埃及人民发表的演讲, 可以说, 从他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想。”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