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部 信仰时代
第七章 唐代的信仰旅行和异域想象
玄奘时期的印度世界
1.
从迦毕试国东行,翻越巨大的黑岭,就进入了北印度。在北印度首先到达的是滥波国,这个国家在喀布尔河北岸,继续前行百余里,就是著名的那揭罗曷(hé)国了。那揭罗曷国位于现代的阿富汗贾拉拉巴德,是通往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当年法显也曾经到过这里,将其称为那揭国。法显时期,那揭罗曷国及其附近地区有佛顶骨、佛齿、佛锡杖、佛影等圣迹,玄奘时期,佛齿已经不在了,供奉佛齿的大塔只剩下一个基座。
2.
最神圣的佛影也威力下降,在法显时期人们很容易见到佛影,但到了玄奘时期,大部分人都不可能看见了,即便有缘见到的,也只能看个大概形象。佛顶骨和佛锡杖倒是还在。从阿富汗越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巴基斯坦,就到了健驮逻国,这也是法显当年到过的地方。健驮逻国当年的佛钵也已经不在了,流落到了波剌斯国。迦腻色迦王立的大佛塔还在。玄奘还记述了一条在克什米尔大山里的道路,从健驮逻国往乌仗那国,也就是法显所谓的乌苌(cháng)国,在斯瓦特河谷地带,以曼格勒为中心。
3.
从乌仗那国都出发,从斯瓦特河谷翻山进入印度河谷,就到了达丽罗川,这里是法显从葱岭进入印度的第一站陀历,法显见过的木刻佛像仍然存在。如果不从陀历回国,而是向东行,顺着印度河直上,经过500多里就可以到达钵(bō)露罗国,他更响亮的名字叫大勃律,位于现在巴基斯坦的斯卡都附近。大勃律和小勃律两个国家已经出现在喀喇昆仑山区,与吐蕃的联系更加紧密,到了玄宗时代,吐蕃和唐朝在这里争夺这两个国家的控制权。
4.
再回到健陀逻国附近。法显是向南翻越小雪山,再走巴基斯坦的平原河谷直插印度的马图拉,玄奘却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从巴基斯坦北方直接进入克什米尔。如果按照玄奘的线路,会首先到达一个叫乌铎(duó)迦汉荼的城市,这座城在喀布尔河与印度河汇合处附近,从这里渡过印度河,就到了呾(dá)叉始罗国,也就是法显所谓的竺刹尸罗国,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拉瓦尔品第一带。玄奘还记录了一个叫僧诃补罗国的国家,在呾叉始罗国东南700多里。但这个国家他只是听说了,可能没有去到。
5.
因为他是从呾(dá)叉始罗国向北,再次渡过印度河,再向东南行500余里,到了乌剌尸国,继续向东南行千余里,进入了克什米尔,他称之为迦湿弥罗国。克什米尔地区在隋朝之前叫罽(jì)宾,所以法显所谓的罽(jì)宾,指的还是克什米尔。但之后,罽宾就转到了其他地方,隋朝的罽宾指的是阿富汗境内的加兹尼,唐代的罽宾指的是迦毕试国,也就是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北的巴格拉姆地区。唐代的克什米尔也改成了迦湿弥罗国。从迦湿弥罗国都城向西南行700余里,就到了半笯(nú)嗟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