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部 信仰时代
第七章 唐代的信仰旅行和异域想象
神秘的《大唐西域记》
1.
玄奘回国后,除翻译了佛经之外,还写了两本记载自己旅行的书。第一本《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即《慈恩传》)是以叙事的形式来记载他的旅程,以及回国之后的活动。第二本《大唐西域记》更加有名,这本书形式上是一本地理书,但又和之前的地理书不同。中国古代有很多地理书,比如唐代就有《括地志》,但这些书大都只记载中国的地理,玄奘的野心却是将世界一网打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记载了“整个世界”的书。
2.
而我们更加关注的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还带有很深的情报特征。在近代,西方探险者去往世界探险,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是以好奇心为支撑的,但是他们的探险活动往往又被政府所利用,作为搜集情报的一个环节。《大唐西域记》虽然是地理书,但它是应皇帝的要求写的,目的是了解周边国家的情况。所以,玄奘除了记录每个国家的佛教情况,还详细记载它们的人文物产等。这样的记载,使得这本书又变成了一部实用性的情报书,供皇帝与世界其他国家打交道时查阅和参考。
3.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本书过时得这么快:书籍刚完成几年,就由于大食国的崛起,从波斯到吐火罗,再到中亚的地理,全部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这本书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现代人对《大唐西域记》感兴趣,还有一个因素,因为它是一部完全按照佛教世界观来写的书,不再有中国式世界观的盘古开天辟地,而是根据佛教的生死轮回和地理特征来描述这个世界的,于是,我们可以了解唐代的佛教徒是怎么看待世界的。
4.
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首先介绍了佛教的世界观,也就是佛教认为世界是如何组成的,这种世界观在佛教进入中国后,也证明了它比中国原本的世界观更加广博。在中国本土世界观中,是以中国为中心分为九州,九州之外都是蛮夷之地,也就是说,只有中国才是世界的中心。而在佛教体系中,则承认了中国只不过是世界的一部分而已,更谈不上什么中心。这一点,对于一直相信所谓“中央之国”的人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也是中国人第一次承认,世界上有可能存在比中国更加先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