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50】
读物本·放映厅《百团大战》第一幕
作者:一棵坚强树🌲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近代字数: 3650
18
26
22
4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1-11-13 23:20:14
更新时间2021-11-15 14:40:2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百团大战

        1940年夏,日本利用德国在欧洲推进,英、美无暇东顾的机会,加紧对国民党实行军事压力和政治诱降,于5月间发动枣宜战役,连续轰炸重庆,声称要进攻西安、重庆、昆明,迫使英、法封锁滇越路和滇缅路;还通过各种渠道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进行接触,商谈“和平”条件。日本全面加强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给抗战增加了更大的困难,使得国民党政府更加动摇。3月和6月,蒋介石的代表先后去香港、澳门与日本代表会谈,妥协投降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和“扫荡”,争取华北乃至全国战局的好转,克服国民党的投降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定把酝酿成熟的破袭正太路设想付诸实施,一场大战由此拉开帷幕……

        1939年冬以来,日军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在交通线上及其两侧地区建立据点,并依托这些据点,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割、封锁,以实现其由“点、线”占领扩展到“面”的占领的计划。为打破敌之企图,八路军对平汉线、邯长路等重要交通线连续发动了多次破袭,对日军视为生命线的交通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八路军的不断打击下,日军又想出了新的招数,交通线上的斗争日益激烈、复杂。在这种情况下,1940年春,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和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的聂荣臻讨论确定破袭正太铁路。

左权:“近期冀中地区有同志反映日军虽然还在修路,但已不是一般的路了,这种路‘比地面高出5尺,两旁沟深8尺到1丈,沟底宽6尺’。日军在这种路上相隔不远就建一个碉堡,各个根据地之间的联系都被切断,根据地的面积急剧减小,部队的给养得不到补充,形势不容乐观。”

刘伯承说:“这是敌人企图以‘铁路为柱,公路为网,据点为锁’,对我华北敌后军民实行的‘囚笼’政策。这种现象不但冀中有,华北各地都有,敌人不单纯是针对某一块根据地,而是用战略眼光来修建他们的交通网。”

彭德怀说:“自敌人回兵华北以来,总的趋势对我们越来越不利,我们手中的县城去年还有上百个,今年就没有几个了。过去我们说,敌人只控制点和线,也就是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现在看来,已发展到了‘面’了,再这样下去,我们手中就只有几个被敌人团团围住的山头了。”

邓小平:“问题很严重,决不能让敌人修成,否则将造成极端困难的局面,甚至无法坚持下去。”

聂荣臻:“敌人封锁很严,机动性很强,这里打他一下,四面八方的敌人就会像蝗虫一样扑来。”

彭德怀:“那我们就来个总破袭,四面八方一起打!”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