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尽全力练阵法
演义小说里特别吸引读者眼球的一种情节就是“斗阵法”。在《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和官军们展开了多次“阵法大战”,甚至还为此跋山涉水,去请法术高超的老道士助阵。在《三国演义》里,各种“斗阵”的场景更是精彩纷呈……仿佛只要排个阵法,很快就能把敌军打垮。在历史上,阵法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答案是否定的。阵法其实就是一支军队的队形与战术的配合,它的作用是将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如果把军队比作一只手,那么阵法就能将它变成拳头。不过,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终极因素,是以军阵为载体形成的一支军队的合力。
商代的王师已经出现了军队方阵的萌芽,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祭坑再现了“军阵”的模样。后人可以由此了解到,在实战中,商代的方阵一般是“什长”在最前列,第二、三列是装备长矛等武器的甲士,再后面是手持戈矛的士兵。此时的军阵相对固定,缺少变化。西周时期的步兵方阵与商代类似,军阵依然相对简单,不同的是战车已经成为主力,作战时战车横向列阵于步兵前面,向敌人发起冲锋。
中国古代阵法的大繁荣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
一、战车列阵有讲究
春秋时期,虽然战争的方式依然单一,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战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何使用战车成了各路诸侯都在思考的问题,因此战车的阵法出现了变化。战车分成左、中、右三个大方阵,叫作“三军”。每个大方阵里的战车又组成了多个小方阵,形成“大阵包小阵”的队形。此时,一个新的军事术语“角”应运而生——由战车组成的部署于方阵两侧突前部分的精锐部队称为角。角往往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发起奇袭,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从“一字横列”的简单阵法到春秋时期的左、中、右三阵,这一变化意义非凡:当交战双方列好阵后,都要努力寻找对方阵法的弱点,集中自家的优势兵力发起攻击,这对将领们的战略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中,后人常津津乐道于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智慧,往往忽略了影响战争走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晋军将领发现了楚军方阵的弱点,指挥晋军首先向楚军的右翼发起进攻,击败了楚军军阵里较为薄弱的陈、蔡(陈国、蔡国此时依附于楚国)两国的军队,导致楚军先输一阵,心态发生了变化,最终输掉了这场争霸战争。
此外,战车和步兵的配合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也有了更多的变化:在地势平坦的战场上,战车部署在步兵的前面;在险要复杂的地形,步兵部署在前面。还有的时候,步兵补充到战车之间的空隙,成为战场上的机动力量。在公元前707年郑庄公与周桓王的“周郑之战”里,郑庄公就排出了新型的“鱼丽之阵”:战车列阵于前,步兵补充到战车的空隙,通过战车与步兵的密切配合击垮了周桓王的大军。
二、该砸车时就砸车
春秋时期,将领们在列阵时常常面临一个难题:当战场不在平坦的平原地区,笨重的战车无法适应复杂的地理条件时,军队该怎样列阵呢?春秋时期晋军就遇到过这样的难题。
当时,晋国的北方边境遭遇了狄人入侵。作为一支活跃在晋国北部边境的军事力量,狄人不但作风凶悍,还特别擅长在地形险恶的山地里作战。讨伐狄人的晋国大军在到达战场之后傻了眼:这里到处是崎岖的山地,晋国三米宽的笨重战车,别说在山路上冲锋,正常行进都很困难。这样和狄人打仗,岂不是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
名将魏舒向主帅荀吴建议道:“好办,把战车砸了就行!”
战车是主力装备,竟然说砸就砸?在春秋时期,这其实是个非常疯狂的主意。可眼看军情紧急,晋军也没别的办法,那就砸吧!可战车砸了,战车上的甲士怎么办呢?魏舒说:“这好办,就让他们和步兵一样去作战吧。”
于是,奇特的一幕发生了:在魏舒的指挥下,原本吭哧吭哧驾着战车艰难行进的晋军,这下列成了两、伍、专、参、偏五个步兵方阵前进,尤其走在军队最前面的两个方阵,人数不多,稀稀拉拉,连对面的狄人看了都哈哈大笑,觉得这是在瞎胡闹,因此放松了警惕。
正如狄人所预料的那样,刚砸完车的晋军看上去士气低落,一交锋就溃不成军,慌不迭地向后逃去。狄人兴冲冲地在后面追,追着追着却发现不对劲——怎么掉进晋军的包围圈里了?接下来战局逆转,砸了车的晋军竟像卸下了沉重的担子一样,逮住狄人一顿痛打,打出了晋国的一场大捷,一战解除了几十年的边患。
而这个由魏舒创造的,给晋国带来辉煌胜利的步兵方阵,被后人称为“崇卒之阵”。后世的军事家公认这个阵法就是中国古代纯步兵方阵的鼻祖。
当然,魏舒“砸车”的行为只是个例。随着战争地理环境的变化,战车冲锋的战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而相对灵活的步兵地位越来越高,军队的阵法越来越丰富、复杂。
三、阵法搭配有学问
战国时期,铁制兵器开始应用到战场上,步兵变成了作战主力,新兴的骑兵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机动力量。在作战中,不同的兵种必须密切配合,阵法因此开始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战国军事家孙膑认为:作战的时候,要把部队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要有前锋和殿后的部队。军队的三分之一用于直接战斗,其他三分之二则作为机动部队待命。此外,在野战战场上,盾牌兵要组成“矮墙”,战车兵要组成“防御堡垒”,持短矛和短剑的步兵要成为机动兵力。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兵种要构成一层层的阵型,密切配合。
而在实战中,不同兵种要实现密切配合,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支军队有步兵、骑兵、弩兵、车兵等兵种,不同兵种的行军速度和队形不同,作战时没有高效的通信工具及时传递命令,一不小心就会乱套。同一个军阵里的步兵、骑兵如果没有经过配合训练,很容易互相踩踏,无论使用多好的阵法,都可能不战自溃。
士兵的训练内容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士兵们要熟知金、鼓、铃、旗等号令,学会依据不同的旗语和鼓声行动;对每一道命令都要做到绝对服从,令行禁止;还要进行举鼎、投石、骑术、射箭等军事科目的训练。不同兵种的士兵们,以百十人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队,先进行格斗、拼杀等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再学习阵法等知识,最后进行合练。
除了严格的军事训练,严明到残酷的纪律也成为军队制度的要义:如果一个士兵逃跑,不但这个士兵的父母要被惩治,战友也会被株连;在作战中,如果军阵里前一排的将吏扔下士兵逃跑,后一排的将吏就有权当场将他处决;如果军阵里统率千人的将领临阵脱逃,那么他不但会被处死,家人也要沦为奴隶。当时的人认为,用残酷的军纪约束军队,能够确保将士们在战场上严格按照军令行事,从而爆发出最强大的战斗力。
知识链接 八阵法
中国古代的传统阵法很多,八阵法是一种基础阵法,是军队训练时必须练就的基本功。它包括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行之阵、雁行之阵、钩行之阵、玄囊之阵,包含了从进攻到防守的各种变化。汉朝统治者每次检阅军队,都要演练八阵法。在汉朝与匈奴的战争中,变化多端的八阵法曾起到关键作用。
骑马打仗新鲜事
在古代战争里,骑兵是最令人恐惧的兵种。拥有绝对速度优势和强大冲击力的骑兵部队,往往能在战争的关键时刻给对手以致命一击。骑兵的战斗力和数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战斗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春秋时期以前,中国鲜有骑兵作战的记载,军队主要的兵种就是步兵和战车兵。到战国时期,骑兵异军突起,成为古代战场上具有决胜作用的关键兵种,渐渐把战车淘汰出了历史舞台。可以说,从站在战车上打仗到骑在马上打仗,是古代军事史上一次至关重要的转变。
战国时期诸侯国实行“郡县征兵制”,成年男子都有当兵的义务。比如,齐国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政府可以从每户征发两到三个男子当兵,组成二十万人规模的大军。而作为新兴兵种,骑兵在征发时要经过更严格的选拔:身高在1.73米以上,能够在纵马飞奔时弯弓搭箭,还要能骑马攀爬险峻的山路。不仅如此,骑兵作战所用的战马也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如果战马不合格,从养马的官员到送马的官吏都要受到严惩。
那么,战国时期受到高度重视的骑兵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一、胡服骑射很重要
在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已经组建了骑兵部队。晋国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到处流亡时,秦穆公就曾伸出援手,派出两千精锐骑兵部队送他归国。赵国的奠基人赵襄子也曾在战场上使用骑兵。
但在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兵种,骑兵较少受到关注。春秋时期诞生的《孙子兵法》《司马法》等军事书籍对骑兵作战的学问都只字未提。到了战国时期,随着作战手段的增加与战争规模的扩大,骑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孙膑兵法》,就总结了骑兵的几个重要作用——侦察、包围、迂回、奇袭。而真正把骑兵地位推到一个新高度的是赵武灵王主导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推行胡服骑射呢?主要因为赵国的环境太险恶了:此时正值“齐秦争霸”,赵国的东边是齐国,西边是秦国,夹在两国间的赵国时常遭到侵扰;赵国的北面还活跃着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部落,他们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每年都会南下侵扰,掠夺人口和粮食,给赵国边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这严峻的形势使得赵武灵王对着大臣们不时哀叹:“如果不能组建强大的军队,咱们赵国很快就要灭亡啊。”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摸索,赵武灵王主导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向北方的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学习,提高骑兵的作战地位,建立强大的骑兵部队。
要发展骑兵,学习骑马打仗,赵武灵王为什么一定要推行胡服骑射呢?因为当时汉民族的传统服装主要是长袍,穿起来美观,可骑马打仗就很不方便了。反观林胡、楼烦这些游牧部落的骑兵,穿的都是短衣窄袖的胡服,打仗时十分便利、灵活。一次次战败的教训使得赵武灵王明确了认识:不穿“胡服”,就没法骑马打仗。
二、骑射强国见奇效
于是,赵国开始全面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不过,这项改革措施很快就遭到了宗室贵族和大臣们的反对和抵制。为了说服大家,赵武灵王软硬兼施:先是在朝堂上和大臣们辩论,引经据典把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大臣驳得哑口无言;有的大臣还想不通,赵武灵王就把脸一翻,把这些大臣拉出去治罪。赵武灵王还说服持反对意见的公子成带头穿上窄袖交领右衽的衣服上朝,非议渐渐平息下去,赵国国内基本没有了反对意见。
在战国时代的民族大融合里,这场奇特的胡服骑射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赵武灵王强行推行的“胡服”,其束腰、皮靴等样式,后来成了汉族传统服装的一部分。而赵国骑兵的胡服装束,也成了秦汉时代中国骑兵的标准装束。
胡服骑射改革很快见到了成效,赵国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部队,陆续击败了中山、林胡、楼烦等强敌。特别是在北部边境,赵国拓地千里,以今天的河北张家口为起点,向西一直到今天内蒙古五原地区,修筑起了坚实的长城。这一条防线,不但是赵国的北部边防线,而且在秦汉时期成为保卫中原大地的一道重要屏障。
随着战国传统强国齐国的衰落,在战国中后期,赵军成了中原列国的军队里唯一能够抗衡秦军的军事力量。在短时间里缔造强军奇迹的赵武灵王甚至一度萌生新的念头:发挥骑兵优势,一鼓作气击败秦国!
为了实施这项计划,赵武灵王甚至冒着危险,化装成赵国使团里的普通使者出使秦国。他一路仔细考察秦国北部的山川地貌,打算有朝一日率领骑兵展开大迂回战略,从秦国北部地区杀进秦国。等赵武灵王考察完毕,离开秦国之后,秦国上下才反应过来:赵国使团里那个看上去很威严的老头,不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吗?秦国人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赵武灵王这个“大迂回奇袭”的“闪电战”设想并没有实现。但赵国快速崛起的事实却让战国列强意识到:新兴的骑兵是一个能够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兵种。于是,各国纷纷效仿,秦国有了上万人规模的骑兵部队,燕国和魏国的骑兵数量也都达到了五六千人。骑兵作为一个新兴的兵种,在战场上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战国骑兵很原始
不过,在战国时期,骑兵还处于相对原始的发展阶段。出土于洛阳金村的一面战国铜镜上绘制了骑兵的形象:骑兵一手持剑一手握着缰绳,装备非常简陋。秦始皇兵马俑里的骑兵主要装备铜剑和弓弩,作战的主要任务是骑在马上射击。
当时骑兵的编制分别是五骑、十骑、百骑、二百骑,统率“二百骑”的就是将军了,可见骑兵部队的规模还比较小。在战斗中骑兵往往被部署在侧面,承担攻击敌人侧后的任务。有时候,骑兵还和战车配合作战。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文物能看出:配属秦国战车的兵种,已不再是传统的步兵,而是骑兵。这两个兵种结合后,就可以凭借强大的机动力,快速给敌人以打击。
古代战场上常见的骑兵集团冲锋的现象,在战国时期还比较少见。这是因为,战国时期畜牧业还不发达,战马数量较少;冶铁技术有限,铁甲、铁刀等骑兵装备无法大规模普及。装备有限的骑兵还无法成为战场上的主力。因此,赵武灵王那个“闪电战”的计划,即使有机会实施,也几乎没有胜算。
知识链接 壮志未酬的赵武灵王
通过胡服骑射实现强军目标的赵武灵王,晚年把王位让给儿子赵何(赵惠文王),他自称“赵主父”,仍然掌握着赵国的军政大权,专门筹划对秦国的战争。但赵武灵王没想到,他的这个决定引发了赵国的一场内乱:他的另一个儿子赵章趁机发动叛乱,虽然很快被平定,赵武灵王却在叛乱中遇害。
虽然赵武灵王没能实现“灭秦”的军事目标,但他领导的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不仅使赵军一跃成为战国第二强军,而且对秦汉时期中国骑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