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01】
读物本·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 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 无删减版
作者:一棵坚强树🌲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未来字数: 5473
705
1125
220
3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原版解说词 无删减 未阉割版。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16-08-20 01:21:57
更新时间2021-04-16 01:25:32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纪录片原版解说词)
 
A: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为的是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穿越四季,我们即将看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B:云南香格里拉,被雪山环抱的原始森林,雨季里空气阴凉。在松树和栎树自然混交林中,想尽可能地跟上单珍卓玛的脚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卓玛和妈妈正在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卓玛在松针下找到的是松茸,一种珍贵的食用菌。这种菌子只能在没有污染的高海拔山地中才能存活。
 
C:这只松茸的伞盖已经打开,品质不好。松茸属于野生菌中的贵族,在大城市的餐厅里,一份碳烤松茸的价格能达到1600元。松茸的香味浓烈袭人,稍经炙烤就会被热力逼出一种矿物质的酽香,这令远离自然的人将此物视若珍宝。
 
D:吉迪村是香格里拉松茸产地的中心,凌晨3点,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空村。所有有能力上山的人都已经出门去寻找那种神奇的菌子。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2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即使对于熟悉森林的村民,捡拾松茸也是一项凭运气的劳动。品质高的松茸都隐藏在土层之下,妈妈找寻着两天前亲手掩藏过的菌坑,沙壤土层中果然又长出了新的松茸,可惜今年雨水不足,松茸太小。
 
E:酥油煎松茸,在松茸产地更常见,用黑陶土锅融化酥油,放上切好的松茸生片,油温使松茸表面的水分迅速消失,香气毕现,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以前藏族人都不爱吃松茸,嫌它的味儿怪,原来的松茸也就几毛钱一斤,可是这几年松茸身价飞升,一个夏天上万元的收入使牧民在雨季里变得异常辛苦。
 
F:松茸收购恪守严格的等级制度,48个不同的级别从第一手的产地就要严格区分。松茸保鲜的极限是三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直松茸在产地的收购价是80元,6个小时之后它就会以700元的价格出现在东京的超级市场中。
 
G:卓玛挤在人群中,上午捡来的松茸品质一般,她心里很着急。刚刚过去的一天,卓玛和妈妈走了11个小时的山路,但是换回的钱很少,错过雨季的这一个月,松茸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全家人期待明天的好运气。
 
H:云南只有两个季节,旱季和雨季。从每年的11月开始,干燥而温暖的风,浩浩荡荡的吹上半年,等到5月底,雨水才抵达迪庆州的香格里拉。大雨让原始森林里的各种野生菌都迅速疯长出来,但是杂菌不能引起卓玛和妈妈的兴趣。
 
I:大雨是自然给的礼物,在相同付出的时候,好的运气带给卓玛更多的收获。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村民们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J:松茸的味道虽然独特,但是流行在餐桌上不过30年。在中国的传统食谱中,还有另外一种来自山林的极品美味。取最新鲜的冬笋切寸段、下重油加各种调味料,即成为江浙一带最常见的家常菜。(油焖冬笋)
 
K:在中国有很多人依靠竹林生活,他们也是了解竹笋的高手。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下面,从竹林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稍的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在这一片了无生机的土层之下正有冬笋萌发。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