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101】
读物本·李汉荣《万物皆有欢喜时》12【心灵篇·下】完结篇
作者:机智的蜻蜓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7111
8
11
10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这本书精选了李汉荣的经典散文作品,书写了母性、乡村、山水田园、古老中国和渐行渐远的历史背影。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深情和热爱。他笔下的思想、乡村生活,都充满了诗意和美好。他笔下的生命哲学,都充满了智慧和深度,让人深思。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9-29 21:10:25
更新时间2024-09-30 11:07:5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六辑 心中的月亮袅袅升起(下)

人生最大的欣慰和快乐,来自心灵的感动,当我们向万物敞开怀抱的时刻,当我们与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相遇并投去深情凝视的时刻,我们感到欣悦和幸福。


呼吸伟大的气息

〔1〕我们祖祖辈辈住在山里,活在山里,梦在山里,生老病死,都在山里。即使最后我们死了,仍然是埋在山里——这等于说,我们的灵魂仍然是住在山里的。小时候经常与小朋友到山里玩,采野花,拾蘑菇,吼野调,稚嫩的童声竟然引起群山的回声,我们吼什么,山也吼什么,大山多幽默多好玩——他不小看我们,虽然我们小得只是他怀里的一片树叶一滴雨珠,他不嫌我们小,他在模仿我们,他在收藏我们的声音。现在我还这样想:我们小时候发出的声音,肯定还藏在大山的溶洞里,藏在很多石头里,再过若干年,数万年或数亿年,那些收藏了我们天真声音的石头,就会变成花纹美丽、质地精良的汉白玉石。

〔2〕这么多年,每次进山,都能看见山上的坟墓,作为生者,面对先人和死者留下的这安静的记号,难免心生苍凉,就想到人总归是要去一个地方的。安息,这是上苍对生命的总结也是最后的酬劳。走下山来,回望,山,那么高峻,那么恢宏,心里猛地一颤:那些安息者的坟茔,那些逝去的生命,都已成为苍茫群山的一部分了。我们仰望山,仰望一种高度,仰望生的高度,其实也仰望了死的高度。而生与死,无始无终地循环,构造了山,构成了绵延高耸的记忆。

〔3〕于是我想到,山(乃至人世与大自然的一切)是由无穷的生与死、无穷的过往和此刻垒积而成、蕴含而成、造化而成!而且,过往的时光是更为久远浩瀚的,相比于即将很快被穿越的“现在”,短暂匆忙的现在,那过往的时光,几乎就是永恒,就是无限啊。

过去,真的就过去了吗?死,真的就死了吗?先人们,真的都走了吗?是的,是过去了,是死了,是走了。然而,过往的还在着,死了的还在着,走了的还在着。在哪里呢?在山的腐殖土里,在山的皱褶里,在山的矿脉里,在山的历史里,在山的记忆里,在山的魂魄里。

〔4〕这就说到文化与精神了。

一条小山沟、一个小山村,都会有自己的风情、习俗、传说的,也就是说,即便一个小山沟,一个小山村,一个小得再也不能小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说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人,就是文化的生灵嘛。

一个小山沟,一个小山村,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何况一座怀抱半个中国、吞吐万古风云、体格巨大、仪表伟岸的庞大山系呢?

〔5〕此前,谁都知道这个道理,河有河的神话,山有山的传说,也即是河有河文化,山有山文化,一座巨大之山,必有巨量蕴藏的文化记忆。这道理都懂。《大秦岭》的价值,就是比较系统地挖掘、爬梳、呈现、阐释了秦岭的历史文化蕴藏和精神魂魄,使大家更理解、更尊敬、更热爱这座伟大的山。

“山里人”,自古就不是一个夸奖人的词,那是视野窄、见识小、器量狭的另一种说法。山里人自身也觉得沾了山就有点矮。现在明白了吧?我们是哪个山里的人——

〔6〕南有巴人之山——巴山,那是一座雄浑的山,还没有被好好打量的山,那肯定是一座伟大的山。

北有秦人之岭——秦岭,那是一座雄伟的山,已然被开始解说的山,当然是一座伟大的山。

我们——山里人,就居住在雄浑与雄伟之间,生长在伟大与伟大之间。

我们——山里人,就生长在伟大与伟大之间,让我们也呼吸这伟大的气息,让自己也变得大气一些,大度一些,优秀一些,浑厚一些,也具备一点伟大的气息。


水边的孔子

〔7〕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站在奔流的水边说的话。我想象中的孔子总爱站在水边沉思,话不是太多,偶尔说一句,也是极简短的。他不愿在流水面前插嘴。他觉得流水已经说出了天地的大奥秘。如这流水一样,万物都在一一呈现又一一流逝,汇成浩瀚渺远的“过去”。

人生,就是与永恒打一次照面,交换一个手势,在流水里投去尽可能完美的倒影,并为之动容和惊喜。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是哲学也是诗,包含了孔子对苍茫宇宙的浩叹和对短暂人生的留恋,也隐隐透出一种浩大的悲剧意识。孔子没有展开对宇宙和生命的终极思辨,因为他有太多的对人间事务的关怀。面对飞逝的流水,孔子更执着岸上的人生,没有彼岸,对此岸的诗意感动就是彼岸。孔子的哲学是这般朴素亲切,这大约是他总在水边沉思的缘故。流水打湿他的语言,加深了他的思路,所以,孔子的深刻是水的深刻,谁都可以盛一勺带进自己的生活,谁也不能穷尽水的渊源,更多的时候只能倾听并接受他亲切的渗透。

〔9〕现在的哲学家们、学者们,大多是些孜孜不倦的书虫,几平方米的书斋成了他们的宇宙,语词的火焰烧烤着他们,我们经常能啃到油炸的概念和爆炒的原理,有时也能领到一盘凉拌的哲学,但很少能尝到那种鲜活的思想和朴素天真的生命体验。除了世界的变迁和文化日益被商业操作造成的窘境,是否还有一个原因:哲学家们远离了水,他们不在水边沉思或咏叹,他们是坐在沙发里工作、操作或写作。我多么想看见孔夫子,那个在水边随意坐着或站着,朴素地与我们说话的孔夫子。

〔10〕孔子还说:多识草木鸟兽之名。看来,孔子不仅爱在水边行走,也爱在原野上行走,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腿,蟋蟀在他身边朗诵“诗经”里的句子,鸟盘旋在屋顶,忽又升上天宇,他的思绪也随之飞升,而后更沉重地降落在烟火缭乱的人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千多年前那个白色的早晨,一直流传到今天。我想象,孔子一定从苍苍芦苇里走过,纵目万里霜天,他看见了秋水中的“伊人”,他看见了荒寂中的一缕情意,于是他吟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1〕我想象中的孔子,总是走在水边,走在原野上,流水、泥土、草木的气息和禽鸟的声音时时溅满他的身体和思想。他在大地上行走,他与万物同行,万物也逼真地呈现了他的思绪。他把他的感动朴素地说出来,至今仍令我们感动,这是孔子的魅力,这也是大地的魅力。


我们为什么活着

〔12〕看见雪,我就情不自禁地感到自己的不洁和浑浊。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意识集中起来,能提炼出一朵雪的纯洁和美丽吗?不忍心踩那雪地,脚上的尘埃玷污了它,记忆里就少了一个干净的去处。

从一棵古树下走过,总是感叹和敬畏。它从古代就站在这里,它在等待什么呢?它这样苍老,深深的皱纹,让人看见岁月无情的刀刃。它依然开花、结果,依然撑开巨大的浓荫。不管有没有道路通向它,它都站在这里,平静而慈祥,像一个古老的、圣者的微笑。

〔13〕是一棵树就撑起一片绿荫,它所在的地方就变成风景,风有了琴弦,鸟有了家园,空旷的原野有了一个可靠的标志。我生天地间,真比一棵树更有价值吗?我能为这个世界撑起一片绿荫,增添一处风景,能成为旷野上的一个可靠的标志吗?

一棵小草,也以它卑微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涵;一只飞鸟,也以它柔弱的翅膀,提升着大地的视线;一块岩石,也以它孤独的肩膀,不顾风化的危险,支撑着倾斜的山体;一条鱼、一粒萤火、一颗流星,都在尽它们的天命,使无穷的大自然充满了神秘和悲壮……

〔14〕人是什么?人活着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天天吃饭(包括吃山珍海味),除了少量被身体吸收,大部分都变成肮脏的排泄物;我们天天说话,口中的气流仅能引起嘴边空气的短暂颤动,很少能感动别人也感动自己,话,基本上白说了;我们天天走路,走到天边甚至走到天外的月球,我们还得返回来,回到自己小小的家里;我们夜夜做梦,梦里走遍千山万水,醒来才发现自己仍然躺在床上……那么,人活着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15〕我活着,全靠自然、众生的护持和养育,我这一百多斤的躯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浓缩了大自然太多的牺牲,浓缩了人类文明的太多恩泽,这皮鞋皮带,令我想起那辛苦的耕牛;这毛衣毛裤,让我遥感到另一个生命的体温;这手表,小小的指针有序地移动着,其微妙的动力当追溯到数百亿年前大宇宙的神秘运作,以及当代的某几双全神贯注的可敬的手,这钢笔、这墨水、这纸、这书籍、这音乐、这萝卜青菜、这白米细面、这煤气灶、这锅碗、这灯光、这电脑、这茶杯、这酒……

〔16〕我发现,这一切的一切,竟没有一件是我自己创造的!全部是大自然的恩赐和同胞们的劳动。我占有的、消耗的已经太多太多了。为了我文明地活着,历史支付了百万年刀耕火种、吞血饮雨的昂贵代价。为了我快乐地思想,太阳、地球、动物、植物、矿物以及整个宇宙都在没有节假日地忙碌着、运作着。为了我舒畅地呼吸,大气层、河流、海洋、季风、森林、三叶草以及环保站的工人,都在紧张地酿造着守护着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

〔17〕天大的恩泽,地大的爱情。我享用着这一切,我竟不知道努力回报,却常常加害于我的恩人们:我投浊水于河流,我放黑烟于天空,我曾捕杀那纯真的鸟儿,我曾摧折那忠厚的树木,我曾欺侮赐我以大米蔬菜的农民大伯,我曾鄙视赐我以清洁的环保工人……

我一伸手,一张口,就享用着大自然,就占有着无数人的劳动成果。即使我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我也在享用着。我至少在享用这木头制成的床以及这棉被毛毯(而这都不是我创造的),我同时也在享用这和平宁静的环境(而此刻守边的军人正穿越一片丛林蹬过一条冰河)……

〔18〕享用着。几乎是时时刻刻日日夜夜地享用着。享用?难道人活着仅仅是享用?不是享用?那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以真诚的感恩去回报大自然的恩泽。

以加倍的创造去回报同胞们的创造。

于是,感恩和创造,就成为人生最动人、最壮丽的两个主题。

于是,我听见万物都在默默地启示我——

蚕说,用一生的情丝,结一枚浑圆的茧吧;

树说,为荒凉的岁月撑起一片绿荫吧;

煤说,在变成灰烬之前尽量燃烧自己;

野花说,让你的生命开一朵美丽的花……


心说

〔19〕人安静下来,就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在一间空屋里,唯一陪伴你的,是你的心。

这时候,你比什么时候都更加明白:你什么也没有,只有一颗心。

不错,还有手。但手是用来抚摸心跳的,疼痛的时候,就用手捂住心口;有时候,我们恨不能把心掏出来,捧给那也向我们敞开胸怀的人。

不错,还有腿。但腿是奉了心的指令,去追逐远方的另一颗心,或某一盏灯光。最终,腿返回,腿静止在或深陷在某一次心跳里。

〔20〕不错,还有脑。但脑只是心的一部分,是心的翻译和记录者。心是大海,是长河,脑只是一名勉强称职的水文工作者。心是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脑是它的读者。心是浩瀚无边的宇宙,脑是一位凝神(有时也走神)观望的天文学家。

不错,还有胃、肝、肾、胆、肺,还有眼、耳、鼻、口、脸等等。它们都是心的附件。它们是无知的,也是无情的。我们不要忘了,狼也有肝,猪也有胃,鳄鱼也有脸。但它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心——因为,它们没有信仰和深挚的爱情。

我们唯一可宝贵的,是心。

〔21〕行走在长夜里,星光隐去,萤火虫也被风抢走了灯笼,偶尔,树丛里闪出绿莹莹的狼眼。这时候,唯一能为自己照明的,是那颗心。许多明亮温暖的记忆,如涌动的灯油,点燃了心灯。心是不会迷途的,心,总是朝着光的方向。即便心迷途了,索性就与心坐在一起,坐成一尊雕像。

我有过在峡谷里穿行的经历。四周皆是铁青色的石壁,被僵硬粗暴的面孔包围,我有些恐惧。仿佛是凿好了的墓穴,我如幽灵飘忽其中。埋伏了千年万载的石头,随便飞来一块,我都会变成尘泥。这时候我听见了我的心跳,最温柔最多情的,我的小小的心,挑战这顽石累累的峡谷,竟是小小的、怦怦跳动的你。

〔22〕在一大堆险恶的石头里,我再一次发现,我唯一拥有的,是这颗多情的心。我同时明白,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在一堆冷漠的石头里,尚有一种柔软的东西存在着,它就是:心。我们这一生,就是找心。

于是我终于看见,在峡谷的某处,石头与石头的缝隙,有一片片浅蓝的苔藓,偶尔,还有一些在微风里摇曳得很好看、很凄切的野草。

我终于相信,在峡谷的深处,或远处,肯定生长着更多柔软的事物和柔软的心。

〔23〕这世界有迷雾,有苦痛,有危险,有墓地,但一茬茬的人还是如潮水般涌入这个世界,所为者何?来寻找心。这世界只要还有心在,就有来寻找它的人。当我们离别时,不牵挂别的,只是牵挂三五颗(或更多一些)好的心。当我能含着微笑离去,那不是因为我赚取了金银或什么权柄(这些都要原封不动留下,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些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东西),而仅仅是,我曾经和那些可爱的人,交换过可爱的心。

奇怪,我看见不少心已遗失在体外的人,仍在奔跑,仍在疯狂,仍在笑。

仔细一看,那是衣服在奔跑,躯壳在疯狂,假脸在笑。

〔24〕“良心被狗吃了”是一句口头禅了。只是我们未必明白,除非你放弃或卖掉心,再多的狗也是吃不了你的心的。是自己吃掉了或卖掉了自己的心。人,有时候就是他自己的狗。

守护好自己的心,才算是个人。

这道理简单得就像1+1=2。但我们背叛的常常就是最简单的真理。

有时候回忆往事,一想起某个姓名就感到温暖亲切,不因为这个姓名有多大功业多高的名分,而仅仅因为拥有这个姓名的是一个好心的人,一个真诚的人;

〔25〕有些姓名也掠过记忆,我总是尽快将它赶走,不让它盘踞我的记忆,这样的姓名令人厌恶,不为别的,只因为拥有这个姓名的那人,他的心不好,藏满了仇恨和邪恶。

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乃是对他心的评价。

心,大大地坏了的人,怎么能是好人。

“圣人”“贤人”“至人”,这些标准似乎都高了一些,不大容易修行到位。

那就做个好心人吧。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做个好心人,有一颗好的心,这就很好。


生命中柔软的部分

〔26〕生命中柔软的部分,是内心深处的那种善良,那种厚道,那种浸润着温柔之雾的体贴和同情。

在生活中,我时常被一些人、一些情境感动。那感动我的,不是人性中坚硬的部分,甚至也不是刚强的部分,而是人性中温柔的部分,接近于水和女性的那部分。

坚执、刚强、果决,这些都是优秀的品质,我钦佩这些,却很难为之感动。在理智上我知道这些品质对于生存和事功的必要,但它们并不是心灵渴望的最好的东西。心灵渴望的是体贴、温柔、宽厚、谅解,是同情与爱。

〔27〕多年前我读过一篇法国作家写的短篇小说,写的是一位离异少妇乘飞机旅行,下飞机以后,机场上风很大,又在下雨,同时下飞机的一位中年男子从这位女士身边经过,看见她的围巾被风卷起,就停下来帮她系好围巾。这个细微的动作竟深深感动了这位少妇,以至于她爱上了这位男子,并最终结为眷属。

在那位少妇的心中,那无意中流露的关切和同情,一定是源于一个人的内心,透露出这个人本性中的善良和温柔。而这个人与她既没有任何直接的利害关系,也根本没有想通过这一友好的举动换取什么。那么,他对一个陌生人的关心就更具有人性的温暖了。

〔28〕这个世界有着太多坚硬、粗暴、冷漠、残酷的东西。铁、水泥、玻璃……构成了一个机械僵硬的世界。而我们的文化中、生活中、心性中,似乎也越来越多地充斥着铁、水泥、玻璃……自然界的荒漠化在加剧,心灵的荒漠化似乎也在加剧。无论物质世界或精神世界,都渴望温柔的滋养。

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激烈的冲突、敌意和争斗,在仇恨的废墟上,也站立起一些“英雄”,但无数的平民却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纵观历史,恶的杠杆或许对历史的进程起过推动作用,但从对人性的伤害而言,仇恨和敌意从来都是负面和消极的。

〔29〕现代人越来越明白:人类和众多生命,都是地球这只独木舟上的乘客,谁都应该活下去,谁活着都不容易,理当同舟共济、患难共存。敌意、仇恨、暴力,如同泥石流,会毁坏生存的植被和人性的水土。人的心灵永远都渴望善良的情感和柔软的事物。

很多老人告诉我,他们常常回忆那些给过他们温暖和同情的人和事,也常常忏悔自己当年做过的对不起别人的事。有一个老人告诫我:人活着,千万不要动害人的念头,更不可做损人利己的事。人要温柔宽厚,不可使强用狠,强硬的人或许会占点便宜,但温柔的人却是美好的。

〔30〕一座高大的山让人震撼和敬畏,为它的海拔、它的气势。但山再高总有限度,在天空下面,再高的山也只是稍稍高出地面而已。如果这座山有清泉,有碧溪,有柔韧的藤蔓,有妩媚的野花,有了这些柔软的事物,这座山就不止是让人仰望,而且更让人热爱了。比起它的高、它的石头般的刚硬,这些温柔的东西更贴近人的心灵,更能让人感到这个世界的安全和柔情。因为有这么多能给心灵带来抚慰的事物,这座山就成为心灵的一部分了。

〔31〕让柔软的事物、善良的情感多一些,再多一些,让森林和清泉永远驻守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一直在怂恿欲望增殖着生活中的敌意和粗暴,人性屡屡被它伤害,爱一再推迟了归来的日期。是时候了,我们何不让贪婪休息,让嫉妒放假,让仇恨退休?我们何不来一次心灵的扫除?把那些盛满脏水的坛坛罐罐搬走吧,让田野的绿色进来,让天上的白云进来,让记忆里那些鲜活的草木进来——让它们在内心中组成一片温暖、柔软的原野。


后记 多识草木鸟兽之名

〔32〕两千多年前,孔夫子曾说过,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我想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有二:一是多识草木鸟兽,便于对人进行“诗教”,也即是审美教育,因为要识草木鸟兽,就要贴近自然、观察自然,进而受到大自然的启示、感染和熏陶,内心变得纯洁、丰富而富于美感;二是这多识草木鸟兽的过程,也就是进行生态教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人不仅了解自然物种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也知道了人所置身的生存环境原来是由众多物种共同营造的,人进而对其他物种有了尊重、同情和护惜的心情。

〔33〕后面的这个理解,猛一看好像有些牵强附会,似乎硬要把孔子说成是“环保”的先知先觉者——其实正是这样,孔子等古代圣贤在“环保”方面确有超前自觉的一面,试读《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钓鱼从不用网取鱼,从不射归宿的鸟),这反映了孔子的爱物护生美德,这种美德表现为遵守古代取物有节的资源保护的社会公约,同时也透露出孔子对生灵的同情:不用密织的渔网钓鱼,避免捕捞和伤害小鱼;不射归宿的鸟,那鸟或许是母亲鸟,它要喂养巢中的孩子,它带着倦意和情意从黄昏飞过,这黄昏也变得格外有情意,人怎忍心戕害它呢?

〔34〕重温孔夫子的这段教诲,感到很亲切;而当我把这段教诲向自己的孩子讲解时,又觉十分愧疚: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该“多识草木鸟兽之名”,又该如何“多识草木鸟兽之名”?

当然孔夫子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他没有见过飞机火车飞船,也没有玩过电器电脑,他没有赶过我们的时髦,当然他的肺叶里也没有我们的雾霾废气,他的耳鼓里也不会有那么多噪音。但是照过孔夫子的太阳仍然照着我们,在孔夫子头顶奔流的银河仍然在我们头顶奔流,太阳不会过时,银河不会断流,有些真理也永远不会过时和失传,那是关乎生命和宇宙之本源的终极真理。“多识草木鸟兽之名”,应该是永不会过时的审美教育方式和生态教育方式。

〔35〕现今的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还识得多少草木鸟兽呢?还认得多少风花雪月呢?

我的孩子一直盼着养一只狗,却又不喜欢太乖巧的狮子狗,想养一只忠诚又有几分野性的狗,这在如今当然已不那么容易实现。最后终于得到了一条狗,那狗不吃不喝却又在山吃海喝,不见形迹却又有踪影,它是“电子宠物”,是靠一小片电池喂养的“狗”。孩子却把对生灵的全部爱心和关切都献给这电子幻影了:每天准时“喂”它吃的喝的,准时让它散步,准时让它睡觉,半夜做梦也梦见他的可爱“宠物”死了,哭得好伤心。

〔36〕孩子们远离了大自然,失去了多少与其他生命交流的机会,看着孩子把爱心和泪水都献给那个“电子幽灵”,我真有点儿可怜孩子们。

让孩子明白“井”“泉”“瀑布”“溪流”是个什么样子,也是很困难的事,因为他没有见过井和泉,没有见过瀑布和溪流,没有在那深深的或清清的水里凝视过自己的倒影,没有照过井的镜子,没有听过泉的耳语,这不只是知识上的缺憾,更是内心体验的遗憾:他的心里永远少了井一样幽深的记忆和泉一样鲜活的美感,也少了瀑布一样的壮丽情怀和溪流一样的清澈灵性。

〔37〕同样,让城市的孩子明白“虹”是什么,“鸟群”是什么,“蝉声如雨”是什么,“蛙鼓”是什么,“天蓝得像水洗过一样”的那个“天”是什么,也是困难的;让他们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微妙春意,理解“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的天人合一的意境,也是困难的。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这些事物,更没有亲临过这些情境。

我时常想,孩子们在享用现代城市物质文明之宠爱的同时,也失去了更多的、更为根本和珍贵的来自大自然的启示、感染和熏陶,而正是这些,才是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的心灵和情感的永恒源泉。每当这时候,我就仿佛听见孔夫子站在时间的那边,站在草木深处,语重心长地叮咛我们:多识草木鸟兽之名……

————《万物皆有欢喜时》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