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979】
读物本·《故宫的古物之美》18 回到源头(完结篇)
作者:机智的蜻蜓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4187
7
8
13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这是一本深度挖掘故宫博物院丰富藏品背后故事的散文杂著。作者祝勇选取了18件故宫藏品,以18篇散文讲述一件件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连缀起一部故宫里的艺术史,再现中华文明的营造之美。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10-12 19:18:03
更新时间2024-10-14 09:31:52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十八章 回到源头

名称:白玉螭纽“学诗堂”玺

时代:清代

尺寸:面宽2厘米,长3.2厘米,

通高6.7厘米,纽高2.6厘米

在我们的文明里,《诗》才是光。


〔1〕那方乾隆御用“学诗堂”玺[图18-1],是乾隆“学诗堂”组玺之一,白玉质,螭纽长方形玺,汉文篆书,玉质细腻温润,工艺细巧精绝,文质彬彬中,透露出皇家风范。

我在《故宫六百年》一书中写到过景阳宫,学诗堂,是景阳宫的后殿。景阳宫位于东六宫东北部,对应八卦中东北方向的艮位,《周易》中说:“其道光明”,“景阳”即景仰光明的意思。到清代,康熙皇帝下旨对这里进行了重修,改作收贮图书之所。

〔2〕后院的正殿,被当作“御书房”,乾隆在位时,把宋高宗赵构和宫廷画家马和之联袂完成的《诗经图》长卷(宋高宗抄写《诗经》原文、马和之绘画)藏在这里,于是为它引了一个风雅的名字:“学诗堂”。这一年,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乾隆为此写诗:

东壁图书贮景阳,新颜后殿学诗堂。

缘收赵宋君臣迹,企想姬周礼乐场。

《诗经图》上,乾隆轻轻钤qián下“学诗堂”“心气和平”“事理通达”这三枚专用玺,还写下《学诗堂记》,记录这一重要事件,为此,宫廷还特别制作了《学诗堂记》玉册,可见“诗”(《诗经》),以及马和之《诗经图》,在乾隆心中的地位多么神圣。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河流、鸟鸣、美女、君子。这几个意象,把我们带回中国艺术长河的上游。那是一个黎明,世界空阔,飞鸟带着清越的叫声划过天际。树林里的每一片叶子都湿漉漉的,万物生长显出自然焕发的本能。女人的身影从岸边闪过,轻风吹起,裙衫拂动,河水逆光勾勒出她身体的线条,让打量她的男子怦然心惊。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经典为我们描述的最初的画面,比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经典都美。

上帝说,要有光。其实,时光并没有光,它有时只是一条幽暗的隧道。在我们的文明里,《诗》才是光。对于《诗》,中国人给予了《圣经》般的地位,称作:《诗经》。

〔4〕以图像的方式再现《诗经》的内容,其实古已有之。战国时期的一些青铜器上的纹线,许多都可与《诗经》的内容互证的图案。到了汉代,又有职业画家出场,用一支画笔,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两千年前的时代。东汉画家中,刘褒画过《大雅》,画过《邶bèi风》,卫协也画过《邶风》。到魏晋南北朝,画诗经图者,数量亦十分可观。

“至南宋,诗经图忽如一树花朵因风吹开”,越来越多的画家以绘画的方式表现《诗经》的主题,马和之所描绘的,应该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扬之水先生称他的诗经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5〕钱塘人马和之,一位活跃于宋高宗时期的画家,曾当过画院的实际负责人,为南宋宫廷画院中官品最高的画师,居御前画院十人之首,因此南宋词人周密说:“御前画院仅十人,和之居其首焉。”马和之擅画佛像、界画、山水,尤擅人物,人物师法吴道子、李公麟,仿“吴装”创用“柳叶描”,用笔起伏、线条粗细变化明显,着色轻淡,笔法飘逸流利,活泼潇洒,富有韵律感,出入古法,脱去习俗,自成一家。其绘画风格与唐代吴道子相仿,时称“小吴生”。他的作品曾让黄公望感叹:“笔法清润,景致幽深,较之平时画卷,更出一头地矣。”

〔6〕马和之《诗经图》,是马和之一系列《诗经》主题绘画的总称,故宫博物院藏有多幅,基本上是乾隆的藏品——在乾隆手上,曾收藏宋高宗和马和之合作作品《诗经图》十七卷,经过乾隆亲自鉴定,其中五卷为赝品,另十二卷为真迹,《豳风图》卷是其中之一。

此卷根据《诗经·国风》之《豳bīn风》诗意而作。全卷共分七段,依次为《七月》《鸱鸮chī xiāo》《东山》《破斧》《伐柯》《九䍞》《狼跋》,每段画前书《豳bīn风》原文。

〔7〕图中人物形象生动,衣纹用兰叶描,笔法流畅潇洒,设色清丽古雅,在诸本毛诗图中,亦属精作。此卷无款印,旧传为马和之画,宋高宗赵构书。但在《伐柯》篇内“构”字因避高宗讳而缺一笔,说明该书实非赵构所写,而是由画院高手代笔的。此图大约在元代初年被分割为两卷,仅《破斧》篇为赵孟收藏,明末董其昌误认为是赵孟补图。清乾隆年间两卷入内府,合璧装成一卷,并将董其昌、高士奇跋移往后幅。

〔8〕卷首有清高宗弘历御书“苇龠yuè余风”四字,尾纸除董其昌、项元汴等三则题记外,尚有乾隆御题一则,钤qián明项元汴、清高士奇、梁清标及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藏印多方。

马和之以绘画的方式,向《诗经》的古老时代致敬。这幅具有古代田园风格的《豳bīn风图》卷,除了前面提到的《七月》《九䍞》,还有《鸱鸮chī xiāo》《东山》《破斧》《伐柯》《狼跋》几段,都试图再造周代的历史和生活现场,让那个消失的理想国,在他们的绘画里,获得一份物质性的凭证。

〔9〕这林林总总的《诗经图》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卷《豳bīn风图》,因为《豳风》饱含着山野草泽的自然气息,人在田野间劳动,在河边谈情说爱,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我感到有长风吹过两千年的时空,在南宋的纸页间回旋,依然轻风袅袅。风声中,有蟋蟀的鸣声、蝈蝈的弹跳声、田野里的杂语声,还有人们采桑割苇、获稻酿酒的声响。在所有声响的空隙里,还有人在做梦,关于爱情的梦。那梦藏在她的身体里,像一株不动声色的植物,暗自生长,会在某一个季节,开出满枝粉白的花朵。

〔10〕诗让我们遐想,遐想古人内心和世界的鲜美透明。那时的世界,空气中没有PM2.5,河流中没有工业污水,背景无比的单纯,连语言都是干净的。所以才有了《豳bīn风》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这样明朗的诗句,甚至连性事都毫不掩饰,《豳风·九䍞》,以一位女子的口吻,大胆表达了与一位男子的性事,男子离去,她竟悄悄收藏起他的衣袍。这让我想起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对于那个曾有短暂肌肤之亲的男子,眷恋到要偷偷收藏他吸烟时落下的烟灰的程度,有人批评茨威格虚构过度,但茨威格不会想到,几千年前的中国诗歌,为他的描写提供了例证。

〔11〕这样的心绪,绘画是难以表达的,就像一部名著改编的电影,主人公一出场就会让人失望,人们想到的是那个演员,而不是角色本身。扬之水说:“比如《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其中的婉转之意,写作散文,译作白话,都无法忠实表达,形诸丹青当然更教画家踌躇。”

但相比之下,马和之《豳风图》卷还是好的。这不仅因为整个长卷中洋溢着古风,每个人的表情、神貌,都是我们想象中的古人的样子,更因为他没有对《诗经》的意象进行机械的图解,而是对原诗进行了剪辑和改编。

〔12〕比如《七月》[图18-2]里,没有过多描述农人们大干快上的劳动景象,而是更侧重于劳作后的歌舞酣饮,以及要出嫁少女的惆怅,以此为反衬劳动本身的艰辛与快乐。《九䍞》里,更没有赤裸裸的床上镜头,出现在画面中的是悠闲的捕鱼人——渔网无疑是对情网的隐喻,还有沙洲边飞翔的大雁,空茫的江景,展现出女子辽阔的荒凉。

因此,马和之《诗经图》,是实的,也是虚的,那份虚,是留白,也是诗意。

〔13〕艺术家的目光,通常都是瞄准未来的,这固然适用于中国古代艺术家,但与此相比,他们似乎有着一种更加强大的冲动,就是回望从前。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理想的社会,并不存在于未来,而存在于古代,那才是中国人道德和价值的真正来源,所以孔老夫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句话,包含着许多内容,其中有:对现实的不满、对过往的怀恋、对时光流逝的忧伤……中国文化中为什么一直包含着这种对过去时光的强烈眷恋?一个很大的原因,我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古代是纯净而美好的,复杂的人性还没有被无边的欲望激发出来。

〔14〕像《道德经》第十二章上讲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人性中还保有许多本真的东西。因此,庄子在自己心目中勾画出的理想社会是这样的:人民如野鹿一样,端正而不知道什么是义,相爱而不知道什么是仁,真实而不知道什么是忠,得当而不知道什么是信,行为单纯而互相友助,却不以为恩赐。因此行为不留痕迹,事迹没有留传。

〔15〕也就是说,内心的真实,让世间所有对仁义忠信的劝告都成为多余,因为它们已经成为每个人的本能,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也就不需要再标榜什么仁义忠信,那些令人感动的先进事迹,也都如风行水上,如雁过无痕。

在他们看来,那样的世界的确存在过,至于将来是否还有,他们不敢说,他们看到的,是精神的沦落,是物欲的横流,所以与其相信未来,不如相信过去。他们只能通过各自的笔,重现那样一个世界。

〔16〕宋代米芾说:“余乃取顾高古”,元代赵孟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好像时间越是旷远,世界越是纯净,各种杂质越少。所以他们看待过去的目光,永远是充满温情的。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最古,只有更古。古,成了他们精神上的寄托,成了他们作品的灵魂。

其实,每代人都有他自己的当代,每代人都是站在他的当代里回望历史的,而他曾经立足的“当代”,又终将成为“古代”,成为后人眼中的风景。正如王羲之《兰亭序》所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现如今,王羲之的“永和九年”,也把他自己容纳了进去,被后面的人所缅怀。

〔17〕每一个消逝的时代,在它的“当下”看来充满缺陷,但从后世来看,却又不乏动人之处。对历史的深情缅怀,因此如大江东去,有着绵绵不竭的推动力,成为全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又成为各种各样、丰饶而绵长的历史叙事。历史题材绘画,也因此成为中国绘画史的一大主流,在故宫博物院里,就藏着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唐代佚名《伏羲女娲像图》轴、宋代马远《孔丘像图》页、佚名《孔门弟子像图》卷、李唐《采薇图》卷、马和之《赤壁赋图》卷……

〔18〕于是,兰亭修禊、东篱赏菊、西园雅集,而“辋川”“赤壁”“孝经”等,也“都成了绘画史中活跃的要角”。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自北宋张择端,明代仇英,一路到了清代的宫廷画家。它们是中国画家心头的《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唯有一遍遍重拍,方解心头之“恨”。不是旧瓶装新酒,而是新瓶装旧酒,那瓶,是每一代艺术家的心性与技巧,那酒,是丢不掉的古老价值。

或许,这正是“经”的意义——它不是退步,让时光止步不前;不是保守,抗拒所有新的事物。它只是我们内心的坐标、一个永不偏移的原点,它让中国的艺术走了千里万里,都不会忘掉自己的出发之地。

〔19〕在时间的进程中,用来回放《诗经》场面的诗经图本身,也成了经典,被历代画家临摹和重绘。在宋代,就有一批画院画家,画了一堆诗经图,署名皆是“马和之”。南宋画家刘履中所绘《田畯jùn醉归图》[图18—4],现藏故宫博物院,就取材于《诗经·豳bīn风·七月》。田畯,就是古时管理田地的官员。《田畯醉归图》就是描绘田官下乡、被乡亲簇拥敬酒、骑牛醉归的场景,以此来讴歌远离世俗的乡村理想国。到明代,有周臣《毛诗图》,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画面质朴古拙。

[图18-4]

《田畯醉归图》卷(局部),南宋,刘履中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20〕它描绘了乡民们秋收后闲适、散淡的生活情景,画面上,家家户户,窗明几净,门扉洞开;村庄傍山依水,坐北朝南,阳光充沛……那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景象,正是他们理想中的周代。乾隆皇帝曾经收藏过这幅画,并在画上题诗:

东郭接西邻,姓惟朱与陈。

相逢皆至戚,不拟唤嘉宾。

谷贱难犹喜,糯收酒亦醇。

每图豳bīn雅意,真弗愧周臣。

乾隆在这幅画上加盖了印玺,藏于著名的三希堂。

〔21〕到清代,有萧云从《临马和之陈风图》,构图笔法均仿马和之,这十开一套的册页,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当然最有名的,还是清高宗乾隆组织画院画家,完成了一组浩大的《毛诗全图》,向伟大的《诗经》传统,同时向参与到这个传统中的马和之致敬。

早在乾隆为“学诗堂”写下匾额三十多年前,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春天,二十八岁的乾隆皇帝就曾下了一道谕旨,敕令画院诸臣办一件大事,那就是依照南宋画家马和之《诗经图》笔意,绘制一幅完整的《毛诗全图》。在他心里,或许要把大清天下治理得如同《毛诗图》一般。这幅画,或许就是他政治理想的视觉表达。

〔22〕七年之后,这一重绘《诗经》的艺术工程,才终于在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的酷暑中完成。

之后,乾隆还兴犹未尽,与清宫著名词臣画家董邦达合作,共同临仿了《豳风图并书》一册,选用宣德笺金丝阑本行楷书《豳风》诗,又选太子仿笺本,墨画诗图,乾隆画人物,董邦达添上树石屋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幅手卷,其实就是一条河,我们永远看不到它的全部,但我们都知道它是一个连续性的整体,它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是从遥远的源头演变而来的。——《故宫的古物之美》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