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风破浪的明朝姐姐】篇肆
千里上访,平叛西南,这个彝族女子太强了!
1. 土司:天高路远的土皇帝
论影响力,唐赛儿绝对是明初最有影响力的北方姑娘。在当时的南方,也有位姑娘在热搜榜上名列前茅。不过,这位南方姑娘在史书中的地位与唐赛儿截然不同,她是光明伟岸的正面人物,受到大力褒奖。从明朝到清朝,官方都在宣传她身上的正能量。直到今天,她的故事依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这位南方姑娘就是大名鼎鼎的奢香夫人,凤凰传奇有首歌《奢香夫人》,唱的就是她。
奢香夫人的名字就很特别。在今天,“奢”是个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字,但作为姓氏却很少见。今天的奢姓有两个来源:在汉族中,奢姓的先祖是黄帝手下大臣奢比;在苗族、彝族中,祖先则大多是四川、贵州一带的土司。
2. 在彝族的语言里,“奢”是黄金的意思,彝族女孩名字里有个“奢”字就是图个吉祥富贵。需要注意的是,奢香夫人其实并不姓“奢”,因为在明代,彝族人只有名,没有姓,“奢香”其实是她的名字。
为什么当时的彝族人只有名,没有姓呢?有学者认为,这与土司制度有直接的关系:彝族人受世袭土司的约束,以土司部落作为身份标签,不需要再有额外的姓氏。
奢香夫人是四川彝族土司的女儿。土司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苗族、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酋长,他们既是统治者,也是精神支柱。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尘埃落定》,说的就是康巴地区藏族土司的故事。
3. 土司的势力多大,取决于他统辖多少人口、控制多少土地。小土司就是个村长土财主,手下有百十来号人。大土司可就厉害了,比如《尘埃落定》里的麦其土司,拿着清朝皇帝颁发的世袭册封官印,管着“东西三百六十里,南北四百一十里”的土地,相当于今天北京市加天津市的面积。他的辖区内共有三百多个寨子、两千多户、数万人口。
但这还不算最大的,有的土司管辖着上百万人口,占据着半个省的土地,跟土皇帝没啥区别。
土司名义上效忠中央,但实际上,他们是关起门来自成体系。还是以麦其土司为例,他有自己任命的官员,有自己的喇嘛活佛,有自己的军队,却不用向政府纳税,也不用承担徭役。某种意义上说,土司就是国中之国。
4. 好处都让土司们占尽了,中央政府怎么能忍受这些土皇帝的存在?
原因很简单,因为“天高皇帝远”。土司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等地的偏僻地带。特别是云南和贵州,明朝时这两个省的土司尤其多。云南自古就是边陲之地,贵州则是因为山多、水多,交通不便,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比较困难。
所以,历朝历代都会授予土司各种世袭官职,换取他们的臣服,来取得自己名义上的统治权。但朝廷也会紧紧盯着他们,特别是那种占据了一个州、半个省的大土司,生怕这帮人玩出什么花花门道,威胁国家的统治。
而奢香夫人就来自这样的一个大土司家庭。

5. 土司夫人数第一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十七岁的川妹子奢香嫁给了贵州水西土司霭翠,从此被称为“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的老公霭翠是个家大业大的土司,而且他们家族的历史非常悠久。有多久?这么说吧,像他们家那样一脉相承且一直位于权力顶端的政治家族,放眼整个世界,可能也就日本天皇比得过他们(日本天皇号称“万世一系”,从古至今都为同一家族血脉)。
霭翠家发迹的时间可以追溯到西汉末年,当时天下大乱,贵州的彝族便趁机独立,其中就包括了霭翠家的先祖。等东汉建立之后,他们又主动表示臣服。东汉政府无力掌控那么远的地区,干脆就坡下驴,授予官职,承认了他们在贵州的实际统治权。
6. 这种统治地位是世袭的,一直持续到了明朝那会儿,所以才有了一句话:“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
不过土司的势力太强,朝廷必然会加以提防,宋朝就热衷于鼓励土司内部分家,分而治之,借机削弱他们的实力。在宋朝政府的支持或者说是胁迫下,土司家的两兄弟便以贵州中部的鸭池河为界,一分为二,河东边的叫水东土司,河西边的就叫水西土司。奢香夫人就嫁到了水西这一家。
虽然是一分为二,但无论是地盘还是人口,这两家依然是第一流的土司,而且水西的力量要更强一些。因此中央政府少不了要拉拢他们,比如元朝就任命水西土司兼任四川行省左丞相,给了个副部级。
7. 明朝建立后,老朱延续了元朝的政策,封奢香夫人的老公霭翠为宣慰使,也是副部级。老朱还额外规定,所有的宣慰使中霭翠排名第一,这等于从官方层面认定了水西是天下第一土司。
老朱之所以这么看重水西土司,总结起来有两点原因。第一当然是水西土司的实力杠杠的。当时水西号称有兵四十八万,这个数字肯定是夸张的,但就算是半价,二十四万人的军队也是支非常强大的力量,值得老朱亲自出面拉拢。
第二个原因是霭翠两口子特别识相。明朝建立之初,忙着北伐,尚未进军西南,元朝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还盘踞在云南。对于云贵地区的土司们来说,是继续臣服于元朝这个旧主子,还是归顺明朝这个新势力,是个大大的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