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真生活·原野盛宴】篇叁 外祖母的魔法
1. 千鸟会
我曾经问外祖母:林子里一共有多少野物?它们是什么?我渴望一个准确可信的答案。因为外祖母熟知林子里的一切,如果连她都不知道,那么爸爸妈妈也不会知道,谁都不会知道。外祖母说:“这就很难说了。”
我很失望。我一直挂记的是小泥屋里的那些野物,特别是那个在黑影里不慌不忙走动的大家伙。“我们这里有大熊吗?”我问。外祖母眼望着窗户:“有一只从东北老林子里来的大熊,不过早就没了。”“就它自己?”“它是寻孩子来的。有人把它的一只小熊崽儿带到这里,它就一路找啊找啊,找来了。”原来我们这儿发生过这样的大事儿!我问下去:“它找到了孩子?”“没有,它在这里一直转了两年,找不到,就到别的地方去了。”我想着那个小泥屋的夜晚,说:“也许它又转了回来,也许……它的孩子已经长大了。”
2. 外祖母说这片林子里有各种野物,不过它们当中只有极少数才会害人,她一边说一边扳着手指:“狼、獾、豹猫、猞狸、蛇、狐狸……”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外祖母,“不过狼越来越少了,都被猎人打光了,剩下的几只藏在林子深处不敢出来,要不说小孩子家不能走得太远。没有枪的人是不能进老林子的。”
我琢磨着外祖母的话。她说的这几种可怕的动物,除了蛇和豹猫,獾和狐狸我也见过,它们是不可能害人的。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以去年见过的小银狐做例子。外祖母摇摇头:“狐狸的心眼太多了,有的好,有的真会骗人。獾就另说了,它们其实并不坏,只不过有个毛病,太喜欢小孩儿了。”最后一条把我迷住了:“那多好啊!它和我玩,我才高兴哩!”
3. 外祖母伸手胳肢了我一下,我笑了起来。她上前一步,还是胳肢,见我笑着躲开,这才板起脸说:“獾见了小孩儿就这样胳肢、胳肢,因为它太爱听小孩儿的笑声了,一直让他笑、笑。小孩儿笑得喘不上气来,就被憋坏了。”
我不再吱声,看着外祖母。
“小孩儿笑起来像小溪淌水一样,脆生生的,越是上年纪的老獾越是喜欢听这声音。所以在哗哗流水的小溪旁就经常坐了老獾,它们不是渴成这样,它们是跑来听水声的。”
4. 我多么想看到这样的老獾啊,虽然心里有些害怕。想着伸过来的獾爪,我不由得抱住了胸部。外祖母又说:“咱们林子里最多的还是鸟儿,各种鸟儿,数也数不清。它们只和小孩儿玩,从不伤害他们。不过有一种大鹰,比最大的斗笠还大,它们能捕到兔子,急了也会冲下来捕小孩儿,在它们眼里小孩儿和兔子差不多,抓起来就飞到天上了。”
我不信:“它会把我抓到天上?”
外祖母抚着我的头发:“大半不会了。你快上学了,已经是这么大的孩子了。”
“我再小,它也不敢!”
5. “不,十几年前,就是林子南边的村子里,有个两岁的胖孩儿离开妈妈到草垛边玩,飞来一只大鹰,一头冲下来就把他叼走了。全村人就看着那只鹰费劲地叼着孩儿往高处飞,晃晃悠悠飞远了。那孩儿太胖了。全村人喊啊跺脚啊,还是没用。”
外祖母不像在编故事。我想着那个被大鹰叼走的孩子,觉得他真可怜。我开始想那些鸟:蓝点颏、百灵、大山雀、沙锥、水鸡、海雀、田鹨,一群群的麻雀。我觉得林子里最多的就是麻雀,有一次我和壮壮去东边的水渠捉鱼,渠边的柳棵上蹲满了麻雀。它们吵吵嚷嚷,我和壮壮说话都要扯着嗓子。当时我们很生气,因为渠中的鱼都被它们吵得躲开了。
6. “鸟儿为什么要聚在一块儿?它们在半空打一个旋儿,还要落到柳棵上,像结了一树果子……”我说。
“它们也不愿孤单,要凑到一起谈谈天,讲讲故事。有时候它们还要到一块儿开会,你们那天遇到的,就是鸟儿开会。”
我听得聚精会神,相信一定是的。无数的鸟儿,不停地说啊说啊,有讲不完的话。不过谁也听不懂鸟语,如果谁有这样的本事就太了不起了。“它们为什么要开会?”我问。
“那就得猜猜看了。像人一样,它们也要过日子,平时遇到的难事也不少。像那群麻雀,一到了秋末就会凑到一起,商量一些作难的事。”
7. “什么事?”
外祖母擦擦鼻子:“天快冷了,冬天眼看就来了,它们要商量过冬的办法。住的地方,吃的东西,都得打算好。冬天是鸟儿们的一关,又冻又饿,没有比它们再可怜的了。先说住的地方,麻雀做窝的本事不小,在屋檐下面找个地方,在里面铺些白茅花就成了。再不就寻些啄木鸟空下的树洞、渠边上的草窝。可惜它们人口太多了,一大家子总是住不下,大冬天里只好蹲在草窠和树杈上过夜。这是最凶险的时候,因为豹猫和野狸子冬天也闲不着,鸟儿一瞌睡就变成了它们的盘中餐……”
“鸟儿是最可怜的。它们冬天冻得发抖,到处找吃的。”我想起了那些在茅屋前蹦蹦跳跳的小鸟,想起我一次次往雪地上抛撒零食。我难过地叹气。
8. “它们晴天好过一些,那些草籽儿也算可口。大雪封地了,一连几十天没吃的,这样的日子,小鸟躺在雪地上再也起不来。有一天我一连捡了二十多只冻死、饿死的小鸟,把它们埋在一棵合欢树下……春天末尾这棵树开满了花,有二十多只小鸟落在上面。”外祖母的声音低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