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713】
读物本·《终有一天你会懂》第十三章 懂生死
作者:露澜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7710
5
12
6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魚阅精选]:《终有一天你会懂》是一本人生避坑指南。一本智慧点拨之书。直击你的思考盲区与成长痛点,给你成长智慧与暖心贴士。不念过往,不困眼前,勇敢前行,温暖向善。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9-11 17:28:39
更新时间2024-09-11 17:41:44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尊重知识产权,转载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文本共37段

第十三部分  懂生死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01.

一位美国大叔因为患上了渐冻症,最后选择了安乐死。在家人的陪伴下,他喝下了一杯药,最后说了一句:请给我一点水。然后,他安然离去。这个过程被拍了下来,看得我震撼无比。

我久久不能忘怀。因为我在想:如果是我的话,是否有勇气去做这件事;从做出决定到真正去实施,这中间我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在实施的那一刻,想着眼前的一切即将化为灰烟,自己是否会当场决定不走了。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我们每个人在出生的那一刻,其实都饮下了这位大叔的这杯药,只是他缓冲的时间是一分钟,而我们可能要缓冲几十年。

02.

这个视频之所以震撼人心就是因为,它把每个人可以用几十年的麻醉自己的时间,压缩成了一分钟。

对死亡的探讨一直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有人说哲学就是一门研究生死的学科,因为死亡是一个确定又不确定的事件:确定的是人一定会死,不确定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死去。著名思想家蒙田有一次跟朋友散步,忽然转头往家里跑,朋友很奇怪就跟随来到他家,发现他在纸上快速记录着什么。朋友问:你慢点回来不也可以记录下来吗?蒙田说:万一我来不及,死在路上了呢?

03.

心理学家兰克认为处理不好生和死,人一生都会在恐惧和焦虑中度过。在出生时,一个人从子宫中被接生出来,会经历挤压和濒临死亡的体验,这种与安全居所的分离,会给人带来巨大的恐慌。在成长中,一个人慢慢独立,削减掉出生的恐慌后,又立刻会意识到自己会死去,这种对未来将要与人世分离的恐惧,又重新引发了焦虑。

兰克认为:如果处理不好从生走向独立的关系,在需要个人自主的时候,你就无法肯定自己的能力;如果处理不好从独立走向死亡的关系,在面对他人时,你会因为时时想着自己将要离去的事实,无法献身于友谊与爱。今天,我们要谈论的主要是后一部分。

04.

苏格拉底在被雅典陪审团宣判死刑后,本来是有机会逃走的,但他说:“高兴一点看待死亡吧,并且记住一个真理——没有什么坏事会危及一个正直的人,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他和他的一切都不会被神所抛弃,我将面临的死亡也不是偶然来到的。只是我看得很清楚,死亡并且解脱对我来讲是更好的选择,所以神意没有给出任何阻止我的信号。也因为这个原因,我并不责怪我的原告,还有判我死刑的人们。他们没有做伤害我的事,当然他们所有人对我也本来就没怀好意。因此,我会有一点不喜欢他们。”

05.

“分别的时刻来到了,我们会各走各的路。我去死,而你们继续活着。哪一条路更好,只有神才知道。”

然后,他接过狱卒递过来的毒药,看到家人、朋友泪流满面,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克里同,我们应该向阿斯克勒皮俄斯献一只鸡。”

阿斯克勒皮俄斯是古希腊的医药之神,遭受疾病痛苦的人在睡前都要向他敬献牺牲,希望他能唤醒患病之人。在苏格拉底看来,死亡跟睡觉没有太大区别。喝完后,苏格拉底起来走了几步,然后躺下安静地走了。

06.

苏格拉底选择了死亡,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不会因为肉体的消失而被削减,认为自己会因为自己的思想而得到永生。他说:“如果死亡是一种湮灭,那么它就是一次漫长的无梦之眠,还有什么事情比它更快乐呢?如果它是通往某地——所谓的冥府——的通道,那么这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我们还可以跟很多老朋友和希腊英雄们见面,还能与荷马、赫西俄德以及其他不朽的人交谈。”

后来在但丁的《神曲》中,苏格拉底和这些他想见的人虽然因为没有信仰,被上帝安排在了地狱,但是地狱的最外围有一个叫林勃的地方,清流芳草,安静恬谧。

07.

康德一辈子没有走出这座小城——当时属于东普鲁士的柯尼西斯堡,一生在这里生活教书。他既不旅行,也不结婚。他认为爱情对哲学家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打扰。一想到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要消耗精力,他就望而却步。

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思考问题、教书和散步,而且他的作息跟一个清教徒一样规律:早上4∶45准备起床,然后抽烟斗,吃完早饭就在一楼教课,然后写作,下午16∶00~17∶00散步。因为太规律了,所以邻居都拿他出来散步的时间来对表。唯独一次例外是他读卢梭的《爱弥儿》,因为太入迷了,忘记了散步。晚上22∶00,他立刻上床睡觉。因为怕打破自己的规律,所以他用线拴了一个尿壶,急了拉过来就解决,绝不早一点下床,上了床就绝不离开床。就是这么任性的一个Boy(男孩),每天如此,毫无例外。

08.

他写了三本光耀哲学世界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1804年2月12日,82岁的康德奄奄一息,闻讯赶来的学生们手足无措地环绕病床。一位学生出主意把“三大批判”搬到床头,希望老师充满自豪地踏上黄泉之路。

将近11点,康德说:好啦。

声落气绝,寿终正寝。康德的遗骨现在埋于当地大教堂“教授拱顶”之下,墓碑上写着:有两件事让我充盈性灵,思考越是频繁,念之则愈密,则愈觉惊叹日新,敬畏月益,它们是头顶之天上繁星,心中之道德律令。

09.

这是一个做学问的人的一生,他完成了他的使命,走得踏踏实实、毫无牵挂。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中,表达了自己对死亡的态度:关于灵魂不死的任何理性设定都是不允准的。严格来说,康德属于无神论者,因为神与死亡都属于不可认识的范畴,你无法认知,那就自不必多说。这个观点有点接近孔子:不知生焉知死。如果有神灵,那神灵便是充满内心的道德。遵循内心的声音过好每一天即可,至于死亡,来便来了。

10.

康德一生平静,虽然健谈但基本上属于禁欲系。传说他的学生帮他找了一个小姐,事后问他的感受,他说无非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动作罢了。他安安静静来,安安静静走,给世界顺道留下了三本皇皇巨著。

康德和王阳明两人在中西方哲学上都是集大成者:康德升华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王阳明调和理学和心学。在王阳明之前,朱子主张格物,要多读书,多观察,然后分析道理(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九渊主张持守,心里明白了,世间万物的道理就明白了,不用赶着去读书(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王阳明认为知行要合一,要秉持良知,而后在践行中实现良知。

11.

王阳明一生经历了大风大浪,曾科举接连失败,曾被宦官陷害九死一生,曾在荒山野岭的龙场躺在棺材里感悟天道,也曾驰马扬鞭平定朱宸濠之乱……他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不朽”人物。“三不朽”就是完成了立言、立功、立德这三件事。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两个半人完成了这三件事,两个人是孔子和王阳明,半个人是曾国藩。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阳明执意要返乡,大约是觉得时日无多。他乘坐的船到了江西大余县青龙铺,这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了。

12.

在当地任职的弟子周积前来探望王阳明,王阳明极其虚弱地说:“我要去了。”周积哭着问老师有什么遗言,只见王阳明灰暗的脸上微微露出笑意,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完,瞑目而逝,终年五十七岁。

王阳明一生在实践他所开创的心学,在开创功业中实践了他的心学理论,在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后,戛然而止。

苏格拉底、康德和王阳明,这三位中西大哲用三种方式面对了死亡的问题。一种是苏格拉底式的,虽然苏格拉底是不敬神灵的,但他有彼岸的情结,这也是几乎所有宗教所推崇的:你会在死后得到救赎,人生不过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死后你就幻化为其他形式继续存在。

13.

还有一种康德式的,不必去思考这个问题,平静地生,至于何时死,由它决定好了。不必耗费太多精力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它到来的时候,我也接受。我来世间,是完成自己的一些使命,至于其他,让星空决定吧。过好眼前,走到哪里,算到哪里。

最后一种是王阳明式的,向死而生。既然我终究会死去,那么在不断临近死亡的过程中,我会不断地激发内心的澎湃动力,奔向死亡,拥抱生命,绽放良知。王阳明具有大部分中国人立言、立功、立德的情怀,有着伟大的使命感。他跟康德的不同在于:康德关注过程的实现,用道德来驱动;王阳明心怀天下,用伟大的目标来指引。

14.

不管何种形式,他们最后都安静祥和,无所羁绊。人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但应该有选择如何面对死亡的权利。到弥留之际,你是安然面对,还是垂死挣扎,你是主动拥抱,还是拖拖拉拉,我想,这值得每个人去深思。

如果有一天我面对这个问题,我想我会坦然面对。如果是因病无治,我会主动做出决定,因为每天我都无愧于这一生。我只求自己爱的人,在身边拉着我的手。这样,来生我们就不会失散。

生,

就如夏花般灿烂,

死,

就如秋叶般静美。


 假如人世间有因缘

15.

《无问西东》这电影的名字,特别让人提不起精神迈进电影院,云里雾里让人摸不清东西。不过,当坐在电影院里那一刻,我还是安安静静地看完了,一直到最后字幕放完所有大师们的名单我才离开。一个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大师,穿越了时空,这一刻跟我产生了交集,这也算是一种缘分。在看整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也在想一个问题:人世间真的有因缘吗?

电影里讲了四个人的故事,这四个人分别是:1920年左右的吴岭澜,1940年左右的沈光耀,1960年左右的陈鹏和2010年左右的张果果。四个故事,四个线索,电影开始一会儿黑屏一个故事,一会儿黑屏另一个故事,最后故事的线索开始互相连接。

16.

电影是想告诉我们,这些故事其实是一个一个串联到一起的。因为有了前面的那个故事,才会有后面的情节。这种感觉很像蝴蝶效应:前面有因,右面有果;后面的果,又成为再后面的因。一环套着一环,因缘际会,成全着后来人。

眼前的生活,你完全看不清,因为那是在多少年前种的因。今天的你也看不清未来,因为当下做的这件事,会导致在未来的某个时点有个果正在静静等着你。这么说来,人生皆是因缘,逃不掉,躲不开。

17.

这其实就是佛教里关于缘的电影注解,佛教里说的缘有四种:第一种是因缘,比如因为你关注我的微博,所以认识了经常给我留言的某个人,后来你们结婚了,你关注我的微博是因,你们结婚是缘,我是你们结婚的主要条件;第二种是等无间缘,比如你看到某个人的头像很好看,立刻想撩,“好看”和“撩”,这两件事在你的脑海中先后出现,它们就是等无间缘;第三种是所缘缘,比如本来你准备放弃撩的,结果旁边忽然放起了《传奇》,你当下春心萌动,外界环境比如歌曲引发了你的某种念头,那么环境就是你念头的所缘缘;第四种缘是增上缘,比如我说我愿意给你们牵线搭桥,以促成你们这桩美事,那么我就是你撩妹的增上缘。

18.

这么说来,《无问西东》里所刻画的缘分,是佛教里的因缘无疑:因为吴岭澜选了文科,才会成为沈光耀的老师;沈光耀本来会在锅炉房被炸死的,但是吴岭澜非要带他去避难,结果躲过一劫,空袭后沈光耀参军做了飞行员,因为他经常开飞机空投食物,救活了快要饿死的陈鹏;陈鹏后来去读了清华大学,并且救了自己心爱的女人,顺道教育了怯懦的李想;李想去支边后救了张果果的父母,张果果又救下了四个等待救助的四胞胎。前者并不是后者发生的必然,但却是主要条件之一,这就是因缘际会。

19.

你认可也好,不认可也罢,反正你永远无法验证。你说如果当年吴岭澜不读文科,后来的事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谁知道呢?因为历史又无法假设。其实不管你当下做什么,都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因缘之说对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并无太强的说服力。对芸芸众生而言:过去的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来,所以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眼前了。

眼前我们能把握什么呢?我们能把握的第一件事,就是善意。这种善会给别人传递力量:因为你的微笑,别人受到感染,回家后心态平和地辅导孩子做功课;孩子受到激励,在学业上更为精进。

20.

当下的每一份善意,都会被涟漪效应传播,如有这样的念头,一个人举手投足就能感到温暖。

我们能把握的第二件事是对自己的真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向别人证明什么,也不是想讨好别人什么,而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个真实的想法,会给你带来前行的勇气,因为真实,所以才会勇往直前。哪怕受到挫败,你也有嗜血含笑的能力,如吴岭澜,如沈光耀。

21.

我们能把握的第三件事是对别人的真心。这个别人可能是爱人,也可能是需要帮助之人。因为你的真心,所以爱才会纯粹到坚不可摧。李想并不是真心的爱,所以他左右摇摆、痛苦万分。陈鹏的爱是真心的,所以“不管你处境如何,我都愿意用自己的爱帮你托起”。张果果对四胞胎的爱是真心,所以他勇敢地负起责任,让自己不在躲闪和内疚中生活。

这世界上有无因缘,

我并不知晓。

但我知晓,

如你真心,

你便无悔。


 上帝死了,我们怎么办

22.

在所有哲学家里,我最想拥抱一下的是尼采。

让我们从尼采唯一的一次爱情说起。尼采35岁的时候,从大学辞职,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他在地中海沿岸过冬,在意大利、法国、瑞士流浪,当然大多数时候住在意大利。在这期间,尼采经历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爱情。

1882年,在梅森葆夫人和另一位朋友的邀请下,尼采到罗马旅行,遇到了一位传奇女性莎乐美。尼采的原话是:“那是一瞬间就能征服一个人灵魂的人!你就知道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个女人。”这猛烈的感情就如同老房子着火,一发不可收拾。那么,这个莎乐美是何许人呢?

23.

莎乐美被称为是19世纪晚期欧洲大陆知识沙龙所共享的“玫瑰”。在莎乐美的青少年时代,对她帮助最大、影响最大的男人是基洛特。从1878年冬到1879年,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两人过从甚密。莎乐美从基洛特那里学习了宗教史、宗教比较学、宗教社会学、宗教教义、哲学、逻辑学、文学、戏剧等课程,并广泛阅读了笛卡儿、帕斯卡、席勒、歌德、康德、克尔凯郭尔、卢梭、伏尔泰、费希特、叔本华等人的著作。

24.

她在这几个月里所学到的东西,相当于一般大学生几年的所得,为她在宗教和哲学方面的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莎乐美交往的男性包括尼采、弗洛伊德、托尔斯泰、里尔克等。她很像一个吸血鬼,不过吸的不是血,而是才华。

尼采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两个还结伴出行了五个月,以至于尼采想跟她结婚。不过与尼采相比,莎乐美则要冷静得多。在她眼中,尼采的形象显然不是什么白马王子,与那些自己常见的华服盛装、丰神秀貌的贵族青年相比,尼采简直无异于山野莽夫,偶尔在一起可以,结婚是断断无法接受的。

25.

她在回忆录中用了以下这些词去形容尼采:孤僻——尼采的性格几乎一目了然,平凡——尼采的外表没什么惊人之处,朴素——尼采的衣着十分整洁,慎重——尼采的言行节制而略显拘谨,优美——尼采的双手非常吸引人,半盲——尼采的眼睛高度近视,笨拙——尼采的客套仿佛是一个假面具。

尼采向莎乐美求婚,莎乐美非常感动,然后拒绝了他,理由是自己不想结婚。这让尼采非常痛苦。然而,正是这种精神的痛苦化为酒药,使尼采酿出了最醇香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其超人哲学得以功德圆满。

26.

在尼采辞世后四年,莎乐美出版了自己的精心之作《尼采评传》,这本书足以纪念他们心灵相拥相握的那些美好时光。

跟尼采分手后,莎乐美就投入了里尔克的怀抱,最终让里尔克成为欧洲“诗人之王”。这再次证明,莎乐美与天才共舞,既充满了激情之美,也充满了智慧之美,每个人都从她身上得到了滋养。

而尼采则转身开始了哲学写作,这期间一气呵成写了《瓦格纳事件》《偶像的黄昏》《反基督徒》《瞧这个人》《尼采反对瓦格纳》。不过,尼采跟叔本华一样,早先书都卖不掉,就这么很孤寂地写着书。

27.

尼采的转机出现在1889年1月3日,因为那天他疯了。尼采在都灵马路上看见一个马夫在虐待他的马,尼采跑过去抱住马脖子,然后就疯了……那一年他45岁。接下来的岁月,他就开始被妹妹摆布,在11年后死去。

这就是尼采略显悲凉的一生。了解名人的历史有什么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己产生共鸣,觉得任何人都逃脱不掉生命中的悲凉。那么,尼采是如何跟自己悲凉的底色抗争的呢?

在尼采最经典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第一部分有一个著名的精神变形的寓言。这个寓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尼采精神上的危机与转变。他说,在智慧之路上有三个必经的阶段。

28.

第一个阶段是合群阶段。在这一阶段,有很多重负和别人强加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就像驮着重负的骆驼,忙着向沙漠走去。我们没有自我,只有盲目向前、随波逐流。

第二个阶段是精神从骆驼变成狮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想征服自由并主宰自己的沙漠,要做自己的主人,打破束缚,重估一切价值。虽然很辛苦,但我们开始找寻自我,渴望独立。

第三个阶段是精神从狮子变成孩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在肯定的基础上进行肯定,但这个肯定不是来自外部的某个权威,而是来自自己。清楚地了解自己,然后认可自己的无限可能。

29.

由此看来,尼采也是个婴儿崇拜者,这点跟老子很像。老子在《道德经》第十章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聚结精气以达到柔和、柔顺、柔韧,就能呈现出婴儿般无欲的状态。人生之初,有如一张白纸,无知无欲,至柔至顺,但是却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其实,这跟尼采的意思类似。

当一个人抵达婴儿的阶段,就不会再遭遇前面所说的种种问题,代表心灵重新回归原点,可以重新出发,让生命重新焕发光彩。

30.

为什么要重新出发?因为上帝死了。上帝死了这件事,在尼采的这本书被提到了三次。其中,有一个地方最为明显,写的是一个疯子在早晨点着灯笼,声称在寻找上帝,周围很多不信上帝的人都笑他,而他则对众人说:“上帝去哪儿了?”他呼喊着,“我来告诉你们。我们杀死了他——是你们和我!我们所有人都是杀他的凶手!”

为什么我们是杀死上帝的凶手呢?尼采认为当时的人有三个问题:一是对待信仰无所谓,假装在相信或许是一种时尚;二是生活方式太匆忙,不再思考,不再耐心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三是文化太平庸,内心贫乏。

31.

这三个问题导致的后果并不是真的杀死了上帝,而是我们不再相信上帝,上帝在人的心中死去了。

那么,既然上帝死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尼采说我们必须自己变成上帝,才能擦掉我们身上的上帝的血迹。我们自己怎么才能变成上帝呢?不仅尼采自己要变成上帝,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且必须变成上帝。尼采在给我们指一条路,一条比上帝的还要好的路。

尼采认为宗教给弱者们提供了一件完美的武器,它宣扬:我们生来都是罪人,本应向上帝赎罪;我们的所有原始冲动、我们的本能都是罪,都是不应该存在的;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遵循上帝的话语,老老实实,这样就能改变自己的罪恶。为什么有罪就是武器?因为你心甘情愿地臣服,放弃了自己对不足的抗争。

32.

所以尼采说:基督教是从罗马帝国的卑怯的奴隶的头脑中产生的,他们没有勇气去攀登山峰,所以创建出这样一种哲学,硬说他们所居的底层很让人喜欢;他们制造出这样一种伪善的信仰,谴责那些他们心里想要而又无力为之奋斗的东西,称赞那些他们本来不想要而正好拥有的东西。还有,用尼采的话来说,无力变成了“善”,卑下变成了“谦恭”,屈从自己所恨的人变成了“顺从”,无力复仇变成了“宽恕”。每一种脆弱感都被封了一个神圣的名字,看起来像是“自愿获得的成就,是原来想要的,自己选择的,一项业绩、一项成就”。

33.

就这样,宗教道德成了一种控制工具。而上帝的影子就这样笼罩着我们,让我们看不见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尼采看来,宗教道德无非是个避难所而已,必须要否定它,否则我们无法自由地寻找生命的意义,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让上帝死掉。

尼采想告诉世人的是,我们现在所活着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我们要完完全全地活出自己的生活,要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到再生活上千遍上万遍也不会觉得疲乏厌倦;不要再幻想那些死后的天堂地狱,不要否定我们的天性来幻想死后能够去天堂。

34.

我们唯一要做的,应该是活好我们眼下的生活,在现在的世界中实现我们生命的价值,去危险地生活,去享受我们的生命;不要让自己在上帝的阴影下平淡地活,不要做一个弱者,要去成为一个超人(Übermensch),要成为我们自己的上帝,主宰自己的生活。

超人是更高级的人类,人类不过是猿猴和超人之间的一个过渡体而已。而要成为超人,则必须掌握权力意志,这就是尼采的第二本重要的著作《权力意志》中所提到的。尼采认为有权力意志的人,就要像歌德(德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是《少年维特之烦恼》)、加利亚尼(18世纪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货币》的作者)、亨利·贝尔(即《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和蒙田(法国文艺复兴后著名的思想家)一样。

35.

他们从悲观的内心世界发出欢乐而恶毒的笑声,他们发掘自己的才能,他们都具有尼采所说的“生命”那种东西。他们有勇气,有野心,有尊严,有人格的力量,有幽默感和独立性。

所以,权力意志的意思就是:人必须不断超越自己,不能满足,要不断向上,从高于自身的东西那里去寻找自身的意义和目的;人必须要不断地超越,打破道德束缚,摆脱奴隶的角色,才能实现这个超越。

不要在意世俗的眼光,

去热情拥抱生命,

去不停追逐你的梦想,

你就是那个不灭的太阳。

因为,

你的生命,

仅此一次。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36.

在各类生活问题的处理上,我非常喜欢两位哲学家,一位是叔本华,另一位是尼采:叔本华的悲情主义,奠定了生命最底层的基石;尼采的权力意志,张扬出了人性最高的光辉。

严格来说,这两个人我更喜欢叔本华一些。这就如同世界上的大部分名著几乎都是悲剧一样,往往越悲情,越能让人产生共鸣。毕竟我们都身处红尘,自然就有诸多的烦恼。

所以,一旦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我就会找叔本华的著作来读读,一旦读不到,就会失魂落魄,宛如尼采对叔本华起初的迷恋。

37.杀青段

有段话评价叔本华,我觉得很贴切:

真正的哲学家需要同时具备两个维度——心灵的能力和头脑的素质。前者是穿透到事物深处的洞察力,后者是将自己看到的东西清晰地表达出来的能力。尼采的心灵能力极为突出,康德的头脑素质出色,而叔本华两方面的能力都近乎完美。

叔本华的经典著作可读性非常强,比如《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比如《叔本华美学随笔》,比如《人生的智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叔本华对人生的诸多观点。

人生有两大苦

一是物质的匮乏,

一是精神的空虚。

缺少物质,

人会苦于奔波之命。

缺少精神,

人则陷入万劫不复。

生活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