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781】
读物本·《撒马尔罕的金桃》第十五章 宝石(3)
作者:狸仙儿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6872
1
1
1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书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作。本书选取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朝代——唐代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当时的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引进。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4-25 10:48:28
更新时间2025-04-25 10:48:2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十五章 宝石(3)

 

象牙

1.

唐朝的药物学家甄权说:

西域重象牙,用饰床座。中国贵之,以为笏。象每蜕牙,自埋藏之,昆仑诸国人以木牙潜易取焉。

唐朝可以从岭南道、安南都护府的领地以及云南的南诏国等地获取象牙。当时更远一些的象牙产地还有林邑、印度群岛的北邑和堕婆登以及斯里兰卡的狮子国等地。

象牙不仅非常适合于制作类似箸、簪、梳之类的小器物,而且它还是装饰大件器具的绝好的镶嵌材料。象牙有时被染成像绯红、靛蓝以及绿色等迷人的颜色。由表面染上颜色的象牙镶嵌成的花卉图案,在使用过程中很可能会显露出白色。换句话来说,我们见到的那些素面器物上的白色象牙镶嵌图案,很可能最初是被油漆过的。

 

2.

正仓院的收藏品中有一个矩形的紫檀盒子,盒子的表层装饰着檀木、黄杨、黑柿木、白象牙以及染成绿色的象牙镶嵌成的几何图案。在同一陈列室里,还陈列着其他各种各样的象牙制品,其中有一件瑟瑟拨子,表面镂刻着山峦、野兽、禽鸟、花卉的形象,这件拨子被染成了绯色,而且是用蓝色和绿色润饰过的。在不同的节日里,唐朝的天子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礼器,例如“寒食节”需要“杂彩鸡子”;而在“夏至”则需要“雷车”;并要求中尚署令“每年二月二日进镂牙尺及木画紫檀尺”。在正仓院收藏着一把罕见的象牙尺,上面精巧地镂刻着花卉、鸟兽图案,这把象牙尺毫无疑问应该是属于唐朝帝国使用的象牙尺之一,或者是日本的日王(sun king)所使用的仿制品。

 

3.

在正式场合用来记事,以备遗忘的“笏”,是唐朝独有的一种特殊器物,笏的顶部是圆的,唐朝的大臣们在朝会时必须携笏上朝。至少从九世纪中期开始,“宰相朝则有笏架,入禁中,逐门传送至殿前,朝罢则置于架上。百寮则各有笏囊,吏持之”。唐朝的笏有各种不同的形制,品位低的官员使用的是用竹、木制成的笏,而高品阶的大臣使用的笏则是用象牙制成的。唐朝有些笏板的装饰肯定是十分精美的,例如,唐朝规定皇位继承人在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这时继承人“衮冕服、元衣纁裳”,腰带上佩着玉石装饰的剑,剑鞘的包头嵌着火珠,手里则拿着“金饰象笏”。

 

4.

象牙的另一种特殊用途是装饰天子乘坐的五路重舆之一的象舆。所谓的五路重舆就是指玉路、金路、象路、革路与木路等五路。据记载“五路皆重舆,左青龙,右白虎……青盖三层,绣饰。上设‘博山方镜’,下圆镜”。“象路者,行道所乘也,黄质,象饰末”。

象牙有时还可以用来雕刻小型的雕像。我们见到过一尊正在哺乳一个卷发裸体儿童的鬼子母神的象牙雕像,这座雕像显然是八至九世纪时的作品。雕像人物造型丰腴饱满,姿态飘逸,表现了唐朝的风韵,但是同时也体现出了犍陀罗风格的影响。我们还见到过一尊舞女的小型雕像,这座雕像被染成了彩色,它显然是出自唐朝的工匠之手。

 

犀角

5.

犀角在唐朝的小型工艺品中所起的作用与象牙非常相似,而且在唐朝人的言谈话语之中,尤其是在对仗的诗句中,确实也常常将这两种材料相提并论。唐朝对犀角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正如我们在上文中说到的那样,虽然湖南生活着很多犀牛,这里的犀角每年都要作为土贡送往朝廷,但是唐朝还是需要进口的犀角。其近者是南诏和安南,更远的则要从印度群岛运抵广州港。现在印度支那犀牛濒临灭绝,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与唐朝之间的这种贸易造成的,可见唐朝犀角进口数量之大。

 

6.

根据记载,犀牛总是习惯将脱落的角埋藏起来,这样猎人就可以安全地用假角换取掩埋起来的真犀角。但是,这种说法似乎只不过是有关象牙的同样的传说的一种翻版。最受人喜爱,同时也是最珍贵的一种犀角,是外形美观、带有图案和纹理的犀角,这种犀角经过打磨处理以后,有时就会显示出一些生物轮廓和其他各种美妙的图案。

犀角在中世纪的中国医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被用作各种各样的解毒剂。据悉,中国人了解犀角的解毒功效的时间可以上溯到公元四世纪。利用犀角解毒可能起源于中国,后来又进一步传播到了西亚和罗马帝国。

 

7.

在唐代,犀角是作为一种粉剂来服用的——据说将犀角裹上薄纸,放置在怀里,就能够使生犀角变软,从而易于捣碎。犀角甚至还可以“烧灰水服”。先前将犀牛角挖空制成药杯时,很可能就是仿照了古代的一种自然中空的水牛角杯的样式,但是最有名的唐朝的犀角杯是一种小型的圆杯,而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制。我们还不能肯定这种圆形样式是否有抵消毒素的作用。但是在正仓院的收藏品中,却发现了一只短曲角外形的犀角杯。

犀角本身被看作是适用于玉工制作技艺的一种珍贵的材料,犀角还可以制作成小盒子、手镯、镇纸以及筷子等物品,所有能够用犀角制作的器物,也都能够用象牙制作。犀角还可以制作成帘帷的坠饰。在唐代文献中就有“象床罗帷犀角坠”的说法。

 

8.

唐朝的高官显宦们在参加朝会和盛宴时,往往都佩戴着用犀角饰板装饰的腰带。犀角饰板如同黑纹琥珀一样,是与玉、金等价的昂贵物品。当时甚至在伊斯兰的港口和集市上也能听到有关这种袍带的昂贵价值的传闻。正仓院收藏有一条在黑漆革上饰以杂色饰板的腰带。据《杜阳杂编》记载,唐敬宗本人就有一条这种可以在夜间发光的腰带。

犀角的另一个特殊用途是制作长柄、扁平、顶端弯曲的“如意”。佛教僧人在宣讲佛经时,往往都庄重威严地在手中握着一柄如意。正仓院的收藏品中,有许多这种法器的实物,其中一件的表面上嵌着彩色玻璃珠和金线,而且还有用象牙片装饰成的花鸟形象。另外一件画着鸟、蝴蝶和银白色的云彩,镶木手柄上镶嵌着象牙。

 

鱼牙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