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愈系列 之 治愈力22
第四章 情绪治愈力:让自己快乐
陆 年龄,不是焦虑之源
01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深秋往往令人伤感,尽管我们很难与植物交心,亦不懂这些生命的情绪,但仍会在秋日里一片凋敝的境况下,产生灵魂的共鸣与震颤。
花黄叶落,似乎也隐喻着英雄末路,人的生命也终有一日像秋天离树的叶子一样,轻飘飘消失在天地之间,甚至连声音都无法留下。
02
我们感伤的是一秋草木所引发的天地无情,也是感伤人的老去与死亡。
年龄,永远是一个焦虑之源。几十年前,张爱玲笔下“出名要趁早”的一句话,竟在日后逐渐被事实验证,年轻人永远卧虎藏龙,永远不可小觑,而同样的经历放到年长者的身上,就变成了大器晚成、错失良机。
那个鲜活骄傲、被世界偏爱的年轻人,也终会成为明日黄花,那时他便会产生焦虑,明白真相,发现这世界从未偏爱过他——它只是爱着正年轻的那群人。
年龄,就成了许多人焦虑的情绪之源。
03
“我得快点毕业。”
我常常听到身边求学的朋友说这样的话,语气里透露着难耐的焦急。年纪越大的群体,这种声音出现的频率也越高。
我知道他们在烦恼什么。二十多岁的年纪,有些甚至三十出头,正是应该有一番事业的时候,却仍然啃着书本,研究着不知道有没有成果的课题。
而他们的同龄人,已经从相同的境遇逐渐挣扎出去,如同游鱼入海一般,在社会的浪涛中搏斗,并或多或少地为之改变。正因为过去同处于一个起跑线,就不免用旁人的经历来衡量自己,看到别人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就更难面对自己的漂泊无依了。
04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自觉混得不好的人从不乐意去同学会。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同样的年纪里,输给了时间,落后给了他人。
在比较之中,年龄就变得令人着急。
可毕业这件事,却不仅仅是用年龄来衡量的。我瞅着对方,一次又一次地提起一个个令他们觉得直戳灵魂的不客气话题:“毕业的话,你现在手头项目完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