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 木材
我的主人看不起他自己国家的木材,
作为外国迷,他太爱外国的树木了:
“天啊!在胡桃木桌上吃饭,叫我如何忍受!”
只有红色纹理的桃花心木才适合我享受!
在我居室里摆设的每个柜子,每把椅子,
都是通过险恶的海洋,从异国他乡运到的舶来品。
——托马斯·沃顿《论奢侈》
1.
唐朝人拥有优良的本地木材品种,本地的木材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他们制作自己所熟悉的实用器具的需要:青龙木可以用来制作斧柄;坚韧结实,纹理美观的酸枣木是制作车轴、调羹和筷子的好材料;长江以南的樟木可以用来做船;四川出产的美丽的泡桐则可以制作五弦琴(配以玉琴栓和浙江产的丝弦)和中世纪中国的优雅的箜篌。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在正仓院可以见到一把以高超的技艺复原的,已经“失传”的唐代箜篌。这把箜篌是用泡桐制作的,表面有用珍珠母镶嵌而成的花鸟图案,二十三根弦系在鹿骨轸子上。我们可以将这把箜篌看作是唐代精湛的木器工艺的代表之作。
2.
唐朝对于其极南部地区的木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因为南方比北方保留了更多的原始森林,而且在南方亚热带地区有丰富的硬木资源。在中国南方生长的硬木,有许多品种同时也生长在印度支那地区,所以我们可以将南方的树木产出的木材算作是一种“半外来”的木材。生长在岭南和印度支那,被称作“桄榔”的羽叶棕榈,就属于其中的一种。除了提供维系船板的椰子皮壳纤维和糕饼师所需要的西米之外,桄榔树还是一种带有漂亮木纹的紫黑色的木材,而这种木料尤其是制作双陆板的绝好的材料。印度支那也属于唐朝羁縻统治的地区,在岭南和印度支那出产的所有木材当中,竹子属于最有用的木材之一,它是制作各种各样的器具的原料。
3.
在唐朝的中部和南部地区也生长着许多品种的竹子,但是在富豪和权贵之家,最推崇的还是用“斑竹”制作的器具——斑竹的茎干部分生长着紫色的斑点,这种斑点适合于各种各样的装潢目的,尤其是常用来制作最高雅的毛笔的笔杆。在正仓院的收藏品中,就有这种毛笔的样品:这些毛笔是用象牙、金银以及紫檀装饰而成的。漂亮雅致的斑竹出自北部湾的驩州。斑竹的声名是如此显赫,以至于有时还会出现假冒的赝品。在正仓院珍宝库收藏的斑竹制品中,就有用假冒的斑竹制成的物品。例如一件用来盛放墨锭的盒子外衬就是这种假冒的斑竹——目前还没有鉴别出这是一种什么材料。
4.
八世纪初期,在建筑和装饰皇室成员以及豪门权贵的宅第、宫殿和一些重要的佛教寺院方面,追求奢华的风气达到了前所未闻的程度。当时对于优质木材的需求量必定非常巨大,其数量之巨,竟然到了将长有这些树木的山林全部砍伐殆尽的地步。这种过分的需要不仅加剧了唐朝本土森林资源的消耗量,而且也将外来木材尤其是彩色和芳香木材的输入推向了新的高峰。在当时的贵族阶层中,拥有各种外来木材制作的家具,已经成了一种时尚,所以唐朝权贵的家里都散发着一种热带木材的芳香气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