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521】
读物本·易中天《品三国》 第三部 36 永安托孤
作者:露澜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6463
1
1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魚阅精选】:《品三国》易中天对三国风云变幻的局势和英雄人物的分析。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 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易中天先生纵论三国天下大事,细品英雄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9-11 17:50:38
更新时间2024-09-11 17:51:25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尊重知识产权,转载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文本共32段

第三十六章

永安托孤

01.

兵败 亭之后,刘备便在次年四月病逝于永安宫。去世前,他妥善地安排了后事,传位于刘禅,托孤于诸葛亮,还说了若嗣子不才君可自取的话。对此,历史上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那么,刘备说这番话,其目的和想法究竟是什么?在白帝城托孤的背后,有没有讳莫如深的难言之隐呢?

 

02.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闰六月,刘备兵败猇亭,退回永安县,驻跸白帝城。这时的刘备,既心力交瘁,又身染疾病,而且一病不起。刘备知道,自己已将不久于人世,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后事。所谓“后事”,主要是蜀汉政权交给谁。依照世袭制,皇位当然要传给刘禅。但那时刘禅才十七岁,还是未成年人,才能似乎也远远比不上刘备。这就要有人辅佐,刘备选定的是诸葛亮和李严。这一点,《三国志·先主传》说得很清楚:“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托孤之后,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

03.

刘备的托孤,在三国史上是一件大事,因为它把刘备集团和蜀汉政权不太长的历史一分为二:前期,领导人是刘备;后期,主心骨是诸葛亮。这个分期,是永安宫托孤的直接结果。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病重的时候,特地将诸葛亮从成都召到永安“属以后事”,而且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够安邦定国,成就大业。因此,请先生酌情处理。如果刘禅还行,请辅佐他。如果这孩子不成器,先生不妨自行其是。诸葛亮听了,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地说,为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皇上,忠贞不贰报效国家,直到献出自己的生命。刘备便又下诏训示刘禅,今后要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丞相。

04.

这就是著名的“永安托孤”,历史上的争论也由此而起。

最先表示肯定和赞扬的是陈寿。陈寿在《三国志·先主传》的评语中说,刘备此举,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中最大公无私的典范。为什么呢?因为刘备把整个国家和亲生之子全都托付给了诸葛亮,自己一点想法都没有,已经到了毫无保留和没有二心的程度。我想,陈寿这样说,无非因为刘备把话说到了“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份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陈寿没有明说,我们不能乱猜,但一般都理解为如果刘禅“扶不起来”,就请诸葛亮取而代之。那么,这在一个以君主世袭为天经地义的时代,就不但难得,而且堪称伟大了。因为这意味着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和人民,宁肯牺牲自己这个家族,放弃天赋的和神授的权力。这当然是大公无私,当然是空前绝后。

05.

但问题是,这可能吗?

我的看法是不可能。第一,中国历史上从无此例。无论刘备之前的秦皇汉武,还是刘备之后的唐宗宋祖,从来就没有一个皇帝会因为自己的儿子不中用,就把江山社稷让给别人的。他们日之所思夜之所想,都是如何保证自己家族的统治,子孙万代绵延不绝。这是历朝历代所有皇帝的共性,刘备怎么可能是例外?第二,就算刘备是一个例外,我们也不知道他的这种想法从何而来。因为中国历史上只有“改朝换代”的帝王思想,并无“轮番为治”的民主观念。刘备如果有,岂不成了华盛顿?第三,就算刘备想当华盛顿,诸葛亮也不敢当亚当斯或者杰斐逊,因为没有人认为这种替代是正当的。孙权劝曹操代汉,曹操就说孙权不怀好意;刘备让诸葛亮“自取”,难道不也是把诸葛亮放到火上去烤?何况曹操只不过架空皇帝,就被骂作“汉贼”;诸葛亮如果当真取代刘禅,又会被看作什么?

06.

因此,后世就有不少人对陈寿的说法持相反意见。最先质疑的是晋代的孙盛,他认为刘备的托孤简直荒唐。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孙盛对此发表了很长的一段议论。在他看来,托孤的关键在于选准了人,而不在于怎么说。如果选对了人,就用不着这么说,因为你不说这话对方也会忠贞不贰;如果选错了人,就更不能这么说,因为这等于打开篡位叛逆的途径。所以孙盛说,古往今来,没有这么托孤的。只不过刘备的运气好,碰巧刘禅是个缺心眼的,不会胡思乱想,诸葛亮威望又高,镇得住,这才没闹出事来。要不然,早就满城风雨,人心大乱了。

07.

现在看来,孙盛的批评还是比较客气的,只不过认为刘备“失言”而已。所以,近人卢弼的《三国志集解》在反驳孙盛时,就认为刘备的托孤之辞乃“情之所出”的有感而发,根本来不及想什么别的!卢弼认为,当时刘备担心的是“嗣子不肖”,焦虑的是“成业之倾败”,想到的是要“发愤授贤”,怎么可能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弯弯绕,凭什么要怀疑他心存诡诈?

这当然也是一种说法,而且不无道理。但必须指出,所谓“情之所出”也只是猜测之词。毕竟,我们不是刘备,谁也不能肯定刘备就是这么想的。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