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433】
读物本·【纪录片】05《丝绸之路》·第15天洛阳
作者:卿歌¹²º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3378
5
5
12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共20段;李希霍芬首次把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开辟的,从河南府开始,经西域与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地区以及印度连接起来的古老商路。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9-09 22:31:15
更新时间2024-09-10 14:53:5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

作者:高洪雷

第15天洛阳

乾元二年(759)秋后,高元度从登州启程,唐代马队一天差不多走5驿[插图],他抵达1000公里外的洛阳附近时大概是第15天了。此时的洛阳已被史思明叛军占领,因此他不可能进入洛阳,也就没有留下什么故事,留下故事的是另一个外国人。

被围观的“洋鬼子”

01.

清同治九年(1870)仲春,古老的河洛大地比往年更为缠绵、撩人、婉转。高大的白杨枝叶繁茂,低矮的桑林绿意婆娑,粉红的杏花在天边结成云霞,飘零的梨花纷飞着一场春雪。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对于河南人来说,今年的“人不同”,是大街上多了个鬼一般的怪物——白皮肤、蓝眼睛、秃脑门、满脸胡子的“洋鬼子”。他叫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来自地球背面的普鲁士王国(Kingdom of Prussia),是一个地理学家。

02.

在人口繁密的大营镇,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得知的消息,反正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上千人在等着看了。以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多是落荒而逃,但现在我们使用了新招数,那就是干脆主动穿大街过小巷,让他们看个够。

人群都欢呼起来,他们甚至要求我们站到桌子上去,好让他们看个清楚,这我是无论如何不会答应的。”李希霍芬在日记中写道。

03.

这样的场景一场接着一场,有的上千人,有的上万人,不仅围观,而且尾随。李希霍芬虽不胜其烦,但也知道民众并无恶意,相反还有点夹道欢迎的意味。他兴致勃勃地考察了洛阳南关的丝绸和棉花市场,顺便参观了山陕会馆和关帝庙,感觉既有意思又很舒适。

然而,李希霍芬可不是来享受春光的,因为他肩负着一项不可言传的重大使命。道光二十年(1840)之后,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闭关锁国的大清被迫打开国门,西方列强纷至沓来。

04.

普鲁士也向东方派出庞大的使团,试图与大清、日本、泰国等建立外交关系,缔结商约。使团中,一个年轻人接受了秘密勘测选址的任务,他就是毕业于柏林大学地质学专业的李希霍芬。

其间,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加上原先承诺资助他的汉堡银行家突然变卦毁约,他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乘船横穿太平洋到了北美洲。

05.

1862年至1868年,李希霍芬对加利福尼亚的地理学考查和采矿业研究,竟带来了两个意外惊喜:一是间接导致了美国西部的“淘金热”;二是加利福尼亚的银行家们表示愿意资助这个“能猜透西部秘密的普鲁士人”,开展一项旨在发现商业机会的对华考查活动。

按照约定,加利福尼亚银行控制的上海欧美商会给他提供旅华四年的经费,条件是:他必须把获取的地理和地质资料,以及物产、人口、交通、风土人情等社会经济概况,用英文及时向商会作专题报告。

06.

同治七年(1868)秋,他初次踏上大清国土。为了入乡随俗,他特意在护照上加了个“李”字,这不仅更为中国化,还与权倾朝野的李鸿章“攀上了亲戚”。此后四年,他对大清18个行省中的13个做了地理考察和地质勘查,足迹遍布大半个局势动荡的华夏大地。

考察途中,他脖子上总是用绳子挂着一支铅笔,以便随手以绘画的形式将见闻记录下来。他一一画下路过的山脉和平原,并从地质学角度潜心研究,进而形成专题报告呈给普鲁士政府以及资助他的“东家”——上海欧美商会。

07.

他甚至秘密致函普鲁士首相俾bǐ斯麦(Bismarck),提出普鲁士“有必要发展海军以保护这些重要的利益和支持已订的条约;要求在万一发生战事时普鲁士商船和军舰有一个避难所和提供后者一个加煤站”。

他还在给父母的信中表示,对中国“或许最后将不得不使用武力,那时我之前在中国的考察将会派上用场了”。来到大清的第二年,李希霍芬就迫不及待地向普鲁士政府提议,夺取胶州湾及其周边铁路修筑权,将使华北的棉花、铁和煤等更为方便地为德国所用。

08.

这样一来,不但可就此将山东纳入势力范围,而且又拥有了广大的中国腹地。应当说,28年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普鲁士扩张后的国名)悍然发兵侵占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不可能没有李希霍芬的参谋之功。

在德国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Alfred von Tirpitz)报请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批准的出兵计划中,就多次引用了李希霍芬的考察结论。

09.

对此,鲁迅1903年在《中国地质学略论》中指出,李希霍芬“碧眼炯炯,狼顾而鹰睨nì”,实为“幻形旅人,变相侦探”,他向国人发出警告:“毋wú曰一文弱之地质家,而眼光足迹间,实涵有无量刚劲善战之军队。”

可惜,当时没有一个中国官员认为他是“间谍”。

10.

定义“丝绸之路”

做“间谍”居然能做成一个世界级地理学家,还能赢得被“侦探”国的欢迎和敬佩,这就是李希霍芬的过人之处。

凭借非凡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学术素养,李希霍芬一生出版著作近200部,多次荣任德国地理学会会长,最终成为近代地质地理学的先驱。其中,他在中国的考察成果尤为丰硕,回国后写成了五卷本传世巨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1877年出版第一卷。以下简称《中国》),第一个指出了罗布泊的位置,最早提出了中国黄土的“风成论”,最先提出了“五台系”和“震旦系”等地层术语。

11.

他对中国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构造变形有开创性的研究,还提出中国北方有一个古老的“震旦块”。他把江西景德镇东北部高岭山一带的陶瓷原料命名为“高岭土”(Kaolin),这一叫法最终成为世界瓷土的通用名称。

还有一项特别的贡献,也许连李希霍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那就是对一条古老国际商路的定义。

12.

在《中国》第一卷“关于河南及陕西的报告”中,李希霍芬首次把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开辟的,从河南府开始,经西域与中亚的阿姆河(Amu Darya)—锡尔河(Syr Darya)地区以及印度连接起来的古老商路,有几分随意地称为Seidenstrassen(德文意为“丝绸之路”)

然而,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使用相当有限,只是保守地将它运用在汉代从洛阳到撒马尔罕(Samarqand)的古老商路上,并不打算把这个概念扩展到其他历史时期,以及欧亚间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无限广泛的范畴中。但正是这一随意之举,使他在“丝绸之路先驱者”的众神殿堂中占据了一个显著的神龛kān。

13.

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多么令人沉醉,又多么让人向往的表述呀!一提起这个名字,能立刻让人想起罗马贵妇人身上柔软、透气、半透明的丝绸,想起远古时期手牵骆驼在大漠、绿洲之间徐徐穿梭的万千商旅,想起像绸带一样在高山、峡谷之间飘动的神奇曲线,想起这条神奇曲线上如一串珍珠般的绿洲古城。

这是一幅幅何等曼妙、何等瑰丽、何等神奇的画面呀!其中流淌着东去西往的国使商旅,喧响着令人捧腹的南调北腔,传唱着永不谢幕的今古传奇,闪烁着荡气回肠的人文光辉。

14.

对这一定义最为认可的,当属德国学者赫hè尔曼(A.Herrmann)。他在《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写道:我们应该把这个名称——丝绸之路的含义进一步延长,通向遥远的西方叙利亚……叙利亚主要是通过陆路从遥远的中国获得生丝的。

此后,“丝绸之路”这个名词受到世界各地学者的青睐。英语的Silk Road,法语的La Route de la soie,日语的の路,汉语的丝绸之路,都是从他定名的Seidenstrassen翻译而来。

15.

1948年,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的“炉边家庭问答:常识测验”栏目曾经刊载这样的问题:“丝绸之路从哪到哪?”标准答案是:“从中国边境到欧洲的诸多道路。”

然而,李希霍芬叙述中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河南府”,也就是洛阳,却被人们忽略和淡忘了。等到被记起的时候,已是李希霍芬去世87年后了。

16.

丝路起点之争

1992年,一部学术著作在文化界掀起轩然大波。书的装帧很普通,可名字很高调:《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书中的主要观点:第一,丝绸之路的定义者李希霍芬就是这样说的;第二,洛阳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是十三朝古都,出土过远古的蚕茧和丝绸残片;第三,丝绸之路开通后,洛阳作为东汉、北魏、隋和唐某一时期的都城,是丝绸当然的集散地。

在此之前,中国学生只知道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因为历史课本一直是这么讲的。如今,突然有一种声音把丝路起点东移到了洛阳,能不引发争论与围观吗?

17.

在争论中,有人甚至公开质疑李希霍芬定义丝路起点的可靠性。其实,李希霍芬并不只是根据自己的见闻来判定汉唐丝绸之路起点的,他在古文献中也找到了“依据”——公元1世纪面世的《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Periplus des Erythraischen Meeres)

他在《中国》第1卷中讲道:第一位谈到中国的作家,是撰zhuàn写到印度去的航海日记——《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的不知名的作者。他很显然是古代唯一尝试用生产丝绸来定义中国居民的作家。

18.

在那个国家——秦国(Thin)——非常靠北的地方,有一个非常大的城市叫秦尼(Thinae)。生蚕丝、纺丝以及丝织物被从这个城市经过巴克特里亚(Baktria)带到婆卢羯车(Barygaza)……

关于“秦尼”这个地名,戈岱司(George Coedès)认为:“至于人们沿海岸北上而到达的秦尼地区,它的名字、方位和贸易特征足可以使人看出系指中国。”但是,因为《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成书时,中国已是东汉。所以,戈gē岱dài司又推论说,“秦尼”是指京城洛阳,商队从这里将丝绸贩运到中亚。

19.

“洛阳起点说”,还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台湾逢甲大学教授曾一民说:“应纠正长期来以长安为丝绸之路起点的说法,对研究古都洛阳的历史文化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对教学也很有帮助。”

素有“东方学耆qí宿(亦作“耆夙”;年高而有道德学问的人。)”之称的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也明确表达了支持的观点:“这是一本高水平的书,对于研究丝绸之路这门世界显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特别是丝绸之路不应以长安为起点,而应以洛阳为起点。我认为这是不刊之论。”

20杀青段

尽管国学泰斗言之凿凿,尽管各类考证缜密入微,“洛阳起点说”还是屡遭质疑,反应最强烈的,当属西安学者群。

特别是当听说丝绸之路即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两家的争论进入白热化,而且一争就是22年。


感谢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