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719】
读物本·《西域四百年》沉浮(406)佛入中原
作者:北斗祥雨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4608
6
2
6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22段,汉匈争夺战 第四部分 沉浮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8-31 09:11:45
更新时间2024-09-02 11:19:1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仅限习读专用

汉匈争夺战 第四部分 沉浮

六 佛入中原

1.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洛阳。那天早上,刘秀早早地来到了南宫前殿,准备召见大臣。这位一生勤劳节俭的皇帝,在宦官的搀扶下,慢慢地坐在龙椅上,看着卫士们推开宫殿的大门。那一刻,阳光铺满大地。“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刘秀闭上了眼,再没有睁开。时年62岁。

当年骑着自家耕牛走向挽救中原的战场,这位朴实的农民最大的理想是官坐执金吾,娶妻阴丽华。之后,据河北、平关东、战陇右、灭西蜀,统一中原,德服四夷。称帝32年中,他勤于国政、善待功臣、清明官吏、与民休息、解放奴婢、发展经济、推崇气节、大兴儒学,再创盛世。

2.

刘秀留有遗诏:我无益于百姓,后事按孝文帝的方式简办,各级官员不得离开自己的驻地,也不要派官员前来吊唁。

刘秀活着时,在邙山下的黄河浅滩之处给自己选好了墓地。一反帝王选择陵墓风水的常规操作,刘秀的墓地枕河蹬山,只为不开山筑穴而劳民伤财。后来,每年正月祭祀刘秀时有一个定制,各封国官员依次上前,报告粮食价格与民间疾苦,以慰在天之灵。

刘秀时代,对周边四夷的“羁縻方略”得以继续执行。“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加以抚慰。

3.

继位的汉明帝刘庄不是怀柔之君,而是守成之主。来年,汉军攻西羌,灭烧当部落。攻乌桓,斩乌桓酋长。塞外震恐,西自武威东至辽东,归附中原,汉王朝的北方不再燃起烽火。

但此时的西域并不太平。自诩汉西域都护的莎车王贤,攻击于阗国、大宛国、妫塞国,派出将领驻防。这场战争自建武末年一直打到永平四年(公元61年)

“塞人”在西方史料中称为“sak”,莎车国名其实就是塞人的称谓。莎车人是被月氏人攻击西迁塞人的后裔。于阗人也是塞人的后裔。

4.

先是莎车兼并于阗之战。莎车王贤率军队攻进于阗,将活捉的于阗王俞林迁出于阗改封骊归王,立位侍为于阗王。过了一年多,莎车王贤得到信息,于阗国将发生叛乱,于是将位侍招到莎车国杀了。于阗国暂时没了国王,由莎车国派出将领驻守,于阗变成了莎车国的一个地区城邦。

由于莎车国的横征暴敛,这时候,于阗百姓在贵族休莫霸的率领下起兵反抗,击杀莎车军队首领,拥立休莫霸为于阗王。之后,莎车王贤率各国联军进攻于阗国,结果被于阗军队击溃。莎车王贤只带卫士逃回莎车。

5.

于阗军队乘胜追击,大军包围了莎车城池。不幸的是,勇敢的休莫霸被流箭射中,死了。于阗百姓又拥立休莫霸的侄子广德为于阗王。于阗军队继续进攻莎车。由于莎车王贤一贯对下属粗暴杀戮,国相且运等人对贤恨之入骨,密谋献城,投降于阗国。

这时的莎车王贤彻底崩溃,提出和解,愿意释放之前扣押的于阗贵族,并答应将女儿嫁给于阗王广德。广德表面答应和平条款,让莎车王贤出城和谈。之后,国相且运等人打开城门,迎于阗军队进入莎车城。

广德下令抓捕了莎车王贤的家人,兼并了莎车。莎车王贤被押至于阗国,一年后被杀。

6.

得知于阗国灭了莎车国,匈奴汗国以宗主国的身份出手了。对于匈奴来说,西域保持割据的模式更便于统治,一旦形成统一体,不便各个击破。于是,匈奴集结西域各国的兵力,围攻于阗。

于阗军队势单力薄,战败投降。匈奴立莎车王贤在匈奴当侍子的儿子不居徵为莎车王。等匈奴联军一退,于阗军队再攻莎车,击斩不居徵,立齐黎为莎车王。

于阗灭莎车之役发生在汉明帝永平四年。这一年底,北匈奴开始攻击五原、云中,南匈奴单于率军击退北匈奴。刘秀去世后的6年时间里,南匈奴的五任单于先后病逝,现任单于是挛鞮长。北匈奴单于的更替,史料并未记载。

7.

北匈奴的势力仍然相当强大,不断地入侵北方边塞。但对于匈奴来说,抢来的东西未必是他们急需的物资。于是,他们多次派出使节,要求恢复与中原的贸易。

汉明帝刘庄认为,如果能用贸易解决军事冲突,也是上策,答应重启汉匈边贸,并派越骑司马郑众率队出使北匈奴。

在北匈奴汗国单于的帐中,匈奴人命令郑众跪拜单于,郑众拒绝。于是,匈奴人困郑众的使团于营帐中,切断水源、取暖的燃料及饮食供应。

8.

此时的郑众面对匈奴的威逼,不卑不亢,他拔出佩剑,横剑在胸,宁愿死也不屈膝。面对讲气节的汉使,匈奴人也很佩服,于是改变态度,派使节同郑众回洛阳。

此事之后,虽然北匈奴遣使来访,并向中国皇帝朝贡,但小规模的抢劫时有发生,以致沿边的城门白天都得关闭。

9.

汉明帝刘庄并不想与匈奴再起战火,准备再派使节出访谈判。此时,郑众上书劝阻。他认为,北匈奴频繁向中国进贡、派出使节,就是为了让中国使节回访。其目的一:离间中原与南匈奴的关系;目的二:向西域释放信号,中国已向北匈奴低头,将与匈奴和亲。这种有目的的宣扬,会使原本打算归附的诸小国认为中国诚服匈奴而首鼠两端,致使西域诸国对中国绝望,更让流亡西域的中原人对祖国失去信心。前一次出使,北匈奴单于傲慢狂妄,不可一世。如果再一次出使,北匈奴单于会认为中国已中了他们的计谋,北匈奴中亲汉的官员也不敢再开口。北匈奴的最终目的是使南匈奴对中国的依附动摇。南匈奴单于、贵族、侍子,长久居住在中国境内,对中原的地形、国情了如指掌,一旦叛离,立即会成为边患。东部的乌桓原本与北匈奴有仇,如得知汉匈和亲,也将与汉离心离德。现在边疆尚有重兵,即使不派使节回访,北匈奴也不敢造次。

10.

郑众的判断非常准确。当时,南匈奴须卜骨都侯等官员得知汉与北匈奴使节互访,又气又恨,准备叛离,派出密使请求北匈奴派兵迎接。郑众第一次出塞时,发现北匈奴人的表情异常,认定有鬼,就派人在关隘处守候,果然抓获了南匈奴的密使。于是,郑众上书设立度辽将军,切断南、北匈奴之间的接触。

但这一次,刘庄并未听进去郑众的意见,命郑众再次出使。郑众无奈,在路途中他依旧不停地上书劝阻。刘庄大怒,命他返回洛阳,将他关进监狱,然后驱逐回家。后来,刘庄从北匈奴使节口中得知郑众在北匈奴不肯叩拜、执剑怒目的故事,立即召郑众回京,提升为军司马。

11.

在两汉交替时期,当年越过葱岭的大月氏人也开始了相互之间的兼并。刘秀称帝时,大月氏所属的五个翕侯之一的贵霜翕侯丘就却的势力逐渐强大。翕侯丘就却最早依附占据中亚的希腊王赫尔谟尤斯。当安息国国王冈多弗纳斯攻灭希腊王赫尔谟尤斯后,丘就却顺利地摆脱了希腊人的控制。

后来,冈多弗纳斯去世,安息王国衰败,丘就却率军南下,攻得中亚的战略要地喀布尔河谷。之后,他向东扩张,把领土范围扩展到兴都库什山以南,吞并了罽宾、濮达、犍陀罗和呾叉始罗。向南,他从安息国手中夺回了高附。到了公元65年左右,丘就却的领土基本确定,创立了贵霜王朝并自立为王。他的统治地域包括索格狄亚那、大夏、喀布尔、呾叉始罗、犍陀罗、罽宾、西旁遮普等地。

12.

贵霜帝国的位置处于东西交通要道,境内人种成分复杂,各种文化冲突,不同人种的宗教信仰迥然。为统一民众的思想,早已尊佛的贵霜王朝急需一种跨政治、种族、语言的宗教。当时,在贵霜的大月氏人中,佛教拥有众多信众,有成熟的理论和基础。在贵霜王丘就却的支持下,佛教成为国教,迅速向周边传播。作为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印度传统的犍陀罗艺术有机的结合,佛像开始出现,为东西文化融合创造了条件。

13.

大约在永平八年(公元65年),一天晚上,身处洛阳皇宫的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离奇的梦。他梦见一位身材高大的金人,头上有日月光环,从空中而来。这个梦很祥和,金色的光芒笼罩着宫殿。第二天朝会时,汉明帝把梦中所见的场景说给众臣听,让大家解梦,这是什么征兆。

大臣傅毅回答:听说在西方的身毒国有号称佛的得道者,能在虚空中飞行。以前,大月氏王曾派使者向哀帝时期的博士口授《浮屠经》。陛下所梦应该是西方的佛。

14.

此梦之后,汉明帝派遣博士蔡愔(yīn)为使者,带弟子十余人远行西域求法。使团到达贵霜帝国后,贵霜国王盛情接待。这是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中断半个多世纪后,汉再一次遣使。

蔡愔在贵霜见到了高僧迦摄摩腾、竺法兰,并邀请二人来中原传法。两位高僧随大汉使团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返回洛阳。历时三年,汉明帝刘庄终于见到了佛经、佛像。由西域带回的佛像与明帝梦中的金人几乎相同。明帝非常高兴,对高僧极为重视,安排他们在鸿胪寺居住。鸿胪寺是汉代负责外交、朝会、礼仪的官署,最高长官是大鸿胪,属两千石的高官。

15.

迦摄摩腾与竺法兰来到洛阳时,中原的道教正在萌芽之中,但神仙之术已源远流长。于是,就有好神仙之术的修行人要与佛教的两位高僧斗法,他们声称可以将经书点火而不伤。不料,火起,经书全都付之一炬。而两位高僧带来的佛陀舍利却放出五彩的光芒,围观者无不惊讶,于是数百人自愿出家修行。

后来,因僧人住在官署译经不便,汉明帝在洛阳城的西雍门外兴建了僧院。为表彰僧人用白马驮经,僧院取名“白马寺”。而“寺”即源于官署鸿胪寺,可知这是官设机构。

这之后,“寺”便成了中国佛教庭院的专称。

16.

迦摄摩腾和竺法兰在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这是第一部汉译佛典。佛教开始与中原文化中的儒、道交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禅学。

自此,中原大地上佛法日隆。由河洛至江汉,由繁华京师至偏乡僻壤,九州起庙,五岳树塔,“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

佛经的东传,似乎给中原大地带来了吉祥与如意。

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率77个所属邑国5万余户、55万余人举国内附,从而使哀牢国众部落由奴隶社会跨入了封建社会。汉王朝设永昌郡统一管辖。为表彰柳貌的功劳,汉明帝颁发了“哀牢王章”。

17.

张骞自西域归来奉命寻找的“蜀身毒道”,历经189年终于开通。哀牢国便是张骞在大宛听说的乘象国。

《后汉书》中,有一个关于哀牢开国君王的记录,大意是:有一位名叫沙壹的女子,居住在牢山,经常到江边捕鱼,偶然碰到了沉木,因此怀孕,生下十个儿子。后来那块沉木化身为龙,问女子,我的儿子们在哪里?九个儿子被龙吓跑,只有最小的儿子没有惊慌,骑到龙背上。这个小儿子被取名为九隆,长大后被推举为部落首领。同一时期,当地有一位女子生了十个女儿,两家联姻,子孙自此繁衍,散居于溪谷。九隆死后,后代相继,分设小部落,形成了哀牢国中不同的部落族群。

18.

哀牢国所在区域,山高林密,路险水长,这是阻碍该国通道上的贸易的重要原因。当时并没有形成规模贸易,交易是小规模、非官方的中转倒货,“蜀商”被认为是“奸出”。

古印度的阿萨姆平原南部和东部与哀牢国境内的丘陵接壤,这些地域长年雨水丰沛,山高林密,百姓以部落形式群居。应该说,他们对中原王朝与东南亚的交往没有造成绝对的阻碍,只是官方势力很难控制部落游民,而使这种交往困难重重。

19.

从秦汉开始,中原王朝就耗费巨资修建了零关道、五尺道、永昌道、进桑道。这些通道当时并非用于贸易,主要为征服西南众多蛮夷部落,且自秦汉之初到三国时期,起到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哀牢国的归附,使陆上交通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向南辐射,连接了东南亚的古代诸国,可达大夏及西亚地区,往南可与海上丝路相连。

南方丝绸之路纵横大西南的半壁山河,开发早、打通晚,由于受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以及中原王朝格局的限制,贸易量在当时并不大。

20.

哀牢国王柳貌,九隆的传人。大汉没有武力征伐哀牢国,柳貌为什么附汉?这跟刘秀、刘庄父子推行教育有相当大的关系。

刘秀时期,九真郡(今越南中部)太守是任延。当地部落以打猎为生,不会耕种,常用猎物去交趾换粮,百姓常常食不果腹。任太守视察民情后,派人教当地部落造农具,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当时,九真郡所辖部落的百姓,生活无礼法,随性交合,子不知父是常事。任延要求各县,25—50岁之间的男子,15—40岁之间的女子,按年龄配对,集体相亲,办集体婚礼。遵照中原男聘女嫁的婚俗礼仪,出不起聘礼的,由当地官员出钱帮助。结果,一年的时间婚配了2000多对。加之风调雨顺,当地粮食大丰收。第二年出生的孩子,百姓们自发以任为姓或名。自此,当地蛮夷部落自愿守边保关。

21.

到了汉明帝刘庄时代,朝廷更加重视礼教,在洛阳的辟雍开坛讲学,名家大儒轮番登台,传道授业。辟雍是当时的国立大学,主要目的是行礼乐、宣德化,教导天下尊老爱幼。场地布局外圆内方,四周环水,建筑正方,四面开门,有桥,鸟瞰就如同古代的铜钱,取“天圆地方”之意。

汉明帝刘庄崇尚儒学,也亲自登台讲学,听众可以当场提问。每当他讲学时,四门桥头被听课者围得水泄不通。朝廷专门在南宫办学,皇亲国戚、官员子弟、期门卫士,南匈奴、四夷在京的官员、侍子均可参加学习,而《孝经》是刘庄身边的侍从、宫女都必须通背牢记的经典。

22.杀青段

在这种教育氛围的引导下,各封国、郡县也开办学校,开堂讲学,其中不乏四夷的部落子弟。文化是水,润泽一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更培育一方人。所以“汉人”并不是种族概念,而是相同文化基因下共同价值观认同的文化范畴。

哀牢国归附后,汉王朝设立了哀牢县和博南县,开始投资开凿博南山道,并在兰仓水(今澜沧江)上架桥。于是,就有了当时的一段民谣:汉家礼教,功德广远,哀牢归附,中国皇帝,耗资万千,开山劈谷,修桥架路,只为夷人。

这一年,天下太平,人民富裕,谷米价廉,牛羊遍野。

 下集预告:第五部分 定远  光复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