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太贵了?
三条降本增效的新思路
接下来,说说得到新商学在筹备期间特别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像一把剑一样悬在每个老板的头顶上。特别是最近一两年,连腾讯、字节这样的超级大厂也经常使用这四个字了:降本增效。真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啊。
生意难做,钱难赚。那么,问题来了:成本还能再降一些吗?还能从哪里再省出点儿钱来?
还是那个约定啊。下面我说说别人的新答案,你呢?边听边想你自己的老问题。
来,介绍你认识几个朋友。他们在省钱降成本这件事儿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做法,没准儿你拿走就能用、用了就有效。
咱们开始。
第一个朋友,是这位。有一次我在刷抖音的时候,听见一位餐馆老板说,在全中国的餐饮业里对成本问题认识水平最高的人,是陈区玮。哎,这人我熟啊。我还请他在得到做过课呢。
于是我赶紧找到陈区玮老师,深圳一个餐饮集团的创始人。“跟我说说,你对成本问题到底都有什么高见?”
那天他就给我上了一课,真是大开眼界。
先来说通过一个调整就能省出来30万的事儿。
过去,餐厅有很多一次性包装。比如,筷子和调羹在清洁消毒以后,都要人手工封装在透明塑料袋里。既不经济,也不环保。但在陈区玮的餐厅,改成了使用这种消毒筷子机。
使用消毒筷子机,意味着首先减少了封装环节,减少了摆台环节,省掉了塑料耗材,优化了流程,减少了人工,大概率能省钱,这一般人也想得到,但只有陈区玮仔细算过。一年算下来,仅此一项,他的餐厅能省下30多万。
而且我作为顾客,亲手从机器里拿出来的餐具,手感还有点消毒后的温热,是不是也感觉更放心一点?成本降低了,用户体验反而上升了。所以,陈区玮说,降成本,要以不影响用户体验为底线。否则,那不叫降成本,那叫偷工减料。
再来一项,不仅同行能学,连咱们家里做饭都能学。那就是切菜这个环节。陈区玮做了一个小变革,在对食材做初加工的时候,用剪刀,不用菜刀。一把葱,师傅用菜刀一刀咔嚓下去,容易多切掉一段葱白,浪费了。菜叶子边缘有点黄或者虫咬过有小洞,师傅用刀“咔嚓”下去,容易切掉一大片。可是,如果你用剪刀的话,对食材处理得就会更精确,能减少浪费。
也有数据。他测算出来,通过菜刀换剪刀这么一个变化,每天可以节约5%左右的新鲜食材。
别小看这5%,省的就是赚的啊。而做过菜的人也知道,用剪刀确实也比用菜刀更灵活、更省力、更安全、好掌握,男女老少都能干,招工的范围还扩大了。
还有一条,陈区玮餐厅的后厨里,尽量减少冰箱,能少放就少放。一家中餐厅他从五台四门冰箱减少到了两台。餐饮界有一句话:“不管你放多少个冰箱,厨师都有本事把它填满。”冰箱满满的,虽然不愁没有食材卖,但是不能快速流转,也是一笔巨大的浪费。冰箱少,囤不了货,倒逼餐厅管理者对第二天的销售做精准预算。这样一来,不仅浪费少了,客户吃到的食材也更新鲜了。
那天我听他这么一桩桩一件件地梳理,心里就一句话:活该人家挣钱啊!省的就是赚的,我对这句话的体会从来没有这么深过。
我又去追问陈区玮,你干得是挺好,但毕竟只是餐饮业的经验,那能不能总结出一句所有行业都用得上的省钱心法?
他给了我这样一句话:“精益化管理不是语文,而是数学。”说白了,不要用感性的模糊判断,而要用理性的精算方法。
话说多年前,陈区玮在深圳开了一家餐厅,火得不行,高峰期,每天中午有1600人来这就餐。
但是,有一天,来了一位行业老前辈,前前后后观察了一个小时之后,问他:你有没有可能挑战一下,把餐厅的入客数提高到1800人?
陈区玮就给了一个很语文气质的回答:可以试试,全体动员,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如果完成了目标就给奖励。
但这位老前辈没接这个话茬。而是连问了几个问题。比如,顾客排队究竟需要多少时间?流程中最堵的点在什么地方?平均一个顾客买单需要多少时间?在低峰期还是高峰期发力,哪个能有效?
很明显,这是要具体数字啊,这位前辈,就是个数学老师啊。
陈区玮发现,这些问题他有模糊的感觉,但是答不出精确的数字。
老前辈数学老师一番计算之后,马上就给出了建议:
第一,算出排队时间之后,就可以在队伍不同的位置立上时间提醒牌,“您还需要排队15分钟/10分钟/5分钟”。顾客排队时候的焦虑感就降低了,中途放弃的顾客变少了。
第二,店内的堵点,往往是因为点了餐但是没地儿坐。真是没有地儿吗?不见得。很多顾客不好意思主动跟别人拼桌。那就好办了。店里面设置一个“交通疏导员”的职位,疏通人流,安排拼桌。座位的利用率又提上去了,翻台变快了。
第三,拿秒表计算顾客的买单时间,发现是9秒一个人,还有提升空间。加一个收银员,平均就能提到7.9秒之内。两条餐线,一小时就能增加110个入客数。
陈区玮马上按照这几个办法行动。果不其然,一个月以后,这家店铺的午市入客数就从1600人提高到1800人,又过了一个月,这个数字居然提升到2100人。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陈区玮把它总结成这么一句话:“成本想要下来,能力需要上去。”
你看,节省成本这件事情,不是在谈判桌上争来的,不是在员工身上抠来的,说到底,是自己能力增长、长本事长出来的。
下面再认识一位省成本的高手,不过他不是一位老板,而是一位教授,一位有创业精神的教授。
这是武洲教授和他团队的合影。他们管自己这个团队叫“清华厕所天团”。没错,过去10年,作为清华大学的教授,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究怎么改造厕所。
当年武洲教授要决定干这行的时候,和他父亲聊过一次天。他父亲说,这行好啊!好就好在,第一,大家真需要,天王老子也得上厕所;第二,一个教授谁会去研究厕所?这个活肯定没人和你抢,全中国就你这一号。
果然,这10年,清华厕所天团把国内国外各种设计大奖拿了一遍,真是没人跟他抢啊。
设计一个厕所居然用得上清华大学的团队,怎么也得是个高级厕所吧?给贵宾参观用的?空间站给宇航员用的?
恰恰不是。清华厕所天团真的就是在设计大家街头巷尾看见的、给老百姓用的公共厕所。
话说2018年,他们接了一个大活儿,改造北京市东城区的1325个胡同里的公共厕所。
方案报上去以后,领导笑眯眯地说,武教授,我特别佩服你的理念,反对乱花钱,反对建豪华厕所。按照你这精神,咱们能不能把每平米的预算再砍个30%?
你看,这一招叫做“用你的理念砍你的预算”。
作为乙方你怎么办?只能是“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啊。武洲教授说,也难怪甲方这么要求。中国统计在册的城市公厕是30多万座。每个厕所哪怕能省出1万块钱,就是30多个亿。每抠出一块钱,社会价值都巨大。
那下一个问题就来了,造厕所的时候降成本,为什么得用清华大学的团队呢?
武洲教授给了我一堆词。他说,这都是改造厕所用得着的学问,任何一个词的背后都是一堆学科。
我给你举个例子:
现在很多公厕都有漂亮的洗手台,但擦手纸、烘干机却安装在旁边的墙上,要走几步。人们洗完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甩手。别小看这个动作,如果有100个人下意识地甩手,结果就是满地的水。水和空气中的细菌混合,就会产生异味。所以,减少厕所异味,有的时候没必要花大价钱加装排风机这些设备。只需要改一下烘手机的位置,比如改到洗手池的中间,再改变一些地面设计,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这个小改动背后是人机工程学的智慧。
再比如,为了控制成本,公共厕所就考虑不安装暖气。但是,也不能让大家伙儿冬天上厕所冻屁股啊,怎么办呢?于是,他们就找到了一种石墨烯板,一种新型材料,还加了红外感应装置。一有人进去宽衣解带,它就自动发热。但是,只热这一平米,只暖和你这最怕冷的一平米。上完厕所,人走了,它就停了,又节电,又保暖。
这用的是材料科学的智慧。
再比如,一个公共厕所如果免费提供厕纸,一年要上万块钱,成本负担很重。怎么办呢?有的地方搞了扫码买纸,这其实很不妥。不仅可能泄露个人隐私,还会导致二次排队、二次堵塞,违反了公共设施设计快进快出的原则。所以,清华厕所天团就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取纸设备。你伸手,它就能出纸,但同时您得听一句广告。广告就可以招商嘛。比如,“得到新商学免费为您提供厕纸”,“得到新商学提醒您拿好随身物品”。为用户排忧解难,不丢人。
你看,想出这个主意,背后得有商学智慧。
武洲教授团队改造的厕所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我们给他加油!
武洲教授的经验告诉我们,降成本,不能只在系统内想办法,而应该:把各行各业各个学科的跨界知识引入到自己的系统内,把老办法替换掉。
下面我还要给你介绍一个不仅降成本,而且恰恰因为少花钱反而获得更高用户满意度的人。
这是我们得到高研院的一位同学,张瑞。张瑞创办了一家文旅公司,主营业务是戈壁徒步旅行。
这是一个老业务,很多公司、商学院都会通过戈壁挑战赛来搞团建。
张瑞发现,销售这个产品,往往卡点就在于,很多女性朋友一听说三四天洗不了澡,报名就犹豫了。那好办,既然洗澡是客户痛点,就花成本解决呗。
张瑞他们公司就花了15万,改装了两辆洗澡车。这15万还只是车钱,不包含每次用的时候要把好几吨水运到戈壁的费用。
那客户满意了吗?
只用了一次,张瑞就发现,坏了。钱花了,成本提高了,体验不仅没有优化,反而更加糟糕。
为什么?
你可以设想一个场景:
一天戈壁滩走下来,大家又脏又累。回到营地一看,有洗澡车,马上就去排队。那请问,这时候队伍里的人是什么关系?刚刚还是队友,现在就是竞争关系啊。你先洗,我就得后洗;你洗的时间越长,我等的时间就越长。即使不好意思吵吵,这个排队的气氛,也肯定和谐不到哪里去。
再设想一个场景:
有的人先到营地,洗完了澡,洗白白、擦香香。这时候,如果他遇到了一个一身泥一身汗,刚刚走回营地的队友,他会上去给一个热情的拥抱吗?不会吧?他这个时候想的,不是参加什么晚间活动,而是一个人躲进帐篷,钻进睡袋,刷手机。
张瑞这个时候再看这两辆洗澡车,眼神可就变了。这不是提升旅行体验的神器,这是破坏团队关系的毒药啊。这个成本花得太冤枉了。
于是,他很快就把洗澡车给卖了。
好了,现在张瑞的营地里,大家都别矫情,戈壁的真实状态就是这个样子。都没有澡洗,只好坐下来聊天。反正你也脏,我也脏,谁也别嫌弃谁。大家的关系反而更近了。
在文旅行业,大家过去都默认,要有更好的体验,就得堆更多的成本。订高级酒店,吃米其林餐厅,看没见过的风景。这哪一项不用花钱?
同样是在沙漠戈壁上,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就是用无数的金钱堆起来一个人间奇景。就拿今年大火的这个拉斯维加斯大圆球“Sphere”来说,视觉效果足够震撼吧?不好意思,那得花钱,多少钱?23亿美金。160亿人民币,这能改造多少厕所啊?
你说这成本怎么降?
但是经历了洗澡车事件的张瑞意识到,这其实取决于你是在常规地做服务,还是要引爆体验。做服务,要提供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这是做加法;做体验,得从人与人的关系入手,引爆某一种极致感受,这得会做乘法。
做加法,当然就要花成本;而做乘法,需要的可能不是投入更多钱,而是对人性的洞察,以及由此产生的设计思路。
举个例子,戈壁行走,其中有一些亲子同行。
那张瑞是怎么设计的呢?
不是请更好的导师,住家庭套房帐篷。
他是这么干的:
第一天,父母和孩子一起走,你想都想得到,父母一定嫌孩子事儿多、怕吃苦,孩子一定嫌父母唠叨。
第二天,父母和孩子分开走,你想都想得到,他们之间又多少会有点挂念、有点不放心。
注意,不同的设计,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了,从互相指责变成彼此挂念。
第三天,玩法又变了。换着走。你的孩子,我领着,我的孩子,你领着。你想都想得到,当天晚上,当两个家长在营地遇见的时候,会说什么?一定是“你家孩子真贴心,真懂事”、“你家孩子读了多少书啊,有思想!”
你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前天还有点烦人的熊孩子,突然变成了一个小天使。
第四天,是最后的峰值体验。张瑞设计了一个环节:盲行。在整个徒步旅程快要结束的时候,父母蒙着眼,小孩牵着你,走完最后一段路。走着走着,父母会突然意识到:再过若干年,自己不就是这样,要依赖孩子,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吗?
那种信赖感,那种依靠感,那种亲情,一路不断积累,你想都想得到,当孩子在终点摘下父母眼罩的那一刻,怎么会没有一个热泪盈眶的拥抱呢?
张瑞的戈壁旅行团,全程四天三晚。按照改变关系、引爆体验这个乘法的思路,他对每一段旅程都进行了精细的设计。他说,自己不仅是什么文旅从业者了,自己还是一个“时光雕刻师”。
比如,大家都会计算旅程,但张瑞会把抵达特定地点的时间掐到正好。为的是让每一个徒步的人,在登上沙丘的那一刻,刚好看到太阳升起来。
再比如,大家都会举办晚间活动,但张瑞团队会人为制造一次突然的停电。因为戈壁的星空没有一丝光污染,只要你在场,只要你抬头,眼前就是一片星河。
还比如,每个戈壁旅行团都会在晚会上放烟花。但张瑞会把放烟花的时间精确到秒,为的是让过生日许愿的人,睁开双眼那一刻,刚好看到烟花在夜空中绽放。
张瑞告诉我,日出、银河、烟花,这些东西要么是大自然的免费馈赠,要么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在合适的时间让它出现在合适的关系中,会引爆人的情感体验。都说要做体验,但最燃的体验,不在于经验之外,不在于要看到前所未见的东西,而恰恰在于生命之内。
我跟张瑞说好了,明年5月份,咱们“得到新商学”的会员同学,也组织起来,一起走一趟戈壁。名额不多,就150个。看我们那几天的时光会被他雕刻成什么样子。
现在就报名,咱们一起去。我们到戈壁上去看张瑞做乘法。
前几天有一位记者朋友逼问我,说你总说跨年演讲你要去做调研,这些调研是真的,还是为了宣传?
我其实知道她想问什么,她想问的就是我真的愿意在调研上花这么多时间么?
我不知道你们听完这些经验的感受,但是我可以说说我的:过去一年,每当我觉得有点丧气、有点迷茫的时候,就知道,只有一件事是正确的,那就是穿鞋,出门,找人,请教。找过来人、找明白人、找干具体事儿的人聊聊。
这都成了我的一大生活经验了,经常和我的同事们互相提醒:没有出门的不是。还是那句话:一困惑,就出门。2024年,大家信我的,多多出门,必有收获。
-04-
卷不动?
三张独辟蹊径的好卷子
今年,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太卷了,真的卷不动了。
什么是“卷”?简单说,就是用别人的规则参与竞争。为什么高考很卷啊?因为无论自己是怎样的,都要做同一张卷子,所以就卷啊。
所以,破“卷”的方法千万种,归根到底就一条:各做各的卷子。
每个人的禀赋、偏好、处境都不一样,少看别人,多看自己,还怎么卷得起来呢?
接下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寻回犬”,我为你找到了三个很具体的故事,听完这三个故事,或许你自己就能回答这个问题,在自己的领域找到破除内卷的方法。
第一个故事,来自一位年轻的创业者,梁优,就是这位,不知道为什么,他非得让我管他叫“二狗”。
好吧,二狗梁优,他开了一家小酒馆。酒馆的名字叫“跳海”。
从2019年到现在,全国一共也就开了20来家店,不算大。如果按酒馆规模排名,在全国连前十名都排不上。
要说特色,不好意思,以“装修简陋”和“服务不周到”著称。
这就是他们一家典型店面的样子,可以看得出来,比较原生态。
服务呢?在跳海,可没有服务员把酒和菜端到跟前,所有人都得到打酒师那儿排队自己取饮品。甚至连扫码点单都没有,要点东西,就必须走过去跟打酒师当面说。
这可够奇怪的。即使是我这种不过夜生活的人也知道,酒馆酒吧这个领域卷得不得了,甚至投资一个亿的店都不罕见了。大家卷装修、卷体验、卷演出、卷酒水、卷服务,应卷尽卷。
这么“粗糙”的店,是怎么活下来的?
而且,不仅活下来了,最让二狗自豪的、也最让我“生气”的是:他经常不在店里待着,不勤奋。2023年4月,他竟然带着跳海公司的全体员工,跑去四姑娘山团建了。7天,一个星期不在家。
重点来了,团建期间,跳海所有店铺都在营业,没一家关门。
说好了干的是个勤行呢?这么玩儿,谁来管店呢?
答案有意思了,他们酒馆里有一个奇怪的职位:兼职打酒师。
你看,这就是跳海不卷的原因,二狗他们悄悄地把这张“卷子”给换了:酒馆的运营,该运营什么?跳海的答案是:我们不运营客人,运营打酒师。而且,还是兼职打酒师。
什么是兼职打酒师呢?就是当天跳海的临时掌柜,除了要负责给客人们打酒服务,还可以招待朋友、给他们打折。他还有权决定当天晚上的欢迎酒是什么,酒馆里放什么音乐,放什么视频,玩什么游戏,搞什么活动,挂什么装饰。
干这么些活儿,能得着什么呢?作为兼职打酒师,当天能免费喝酒,还能有当天的报酬,卖出的酒还有一份收益。
那你说,有那么多人愿意来挣这笔兼职的钱吗?有啊。
除了钱之外,很多年轻人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拥有一家自己的酒馆酒吧咖啡厅。可以当临时客厅,可以在朋友圈拔份儿。多好!所以,跳海的兼职打酒师干得比上班还认真。
这样的兼职打酒师有多少呢?到今天为止,2000多人。而跳海酒馆的正式员工才70个人。
这个机制一启动,很多意料之外的后果就来了。
首先,客人不愁了。来一个打酒师,就带了一个朋友圈子来捧场。
其次,服务也不挑理儿了。你到一个朋友家客厅来喝酒,哪儿那么多讲究?
还有,酒馆也热闹了。
这是过去一年,发生在跳海酒馆里的活动,不完全统计啊——
比如,可以在吧台上拽过一个本子续写上一个人的小说。可以在这里分享老家带来的美食。
对了,北京有一家店,内向的人可以在星期二去,因为这一天是固定的喝默酒日,只能喝酒,不许说话,也不许交换联系方式,最适合社恐。
这么多活动,靠公司自己的市场部,肯定是策划不过来。你想带你的朋友怎么玩,打酒师各人有各人的妙招,各村有各村的门道。
还有,不仅是玩,气味相投的一帮朋友,玩着玩着,难免就要办各种正事。
在这里,还真就有人办公司招聘会、电影首发式。
再来,都是一帮相熟的朋友,就得有点熟人之间的体面和规则。
比如,这里“不卖醉酒”。有些酒吧看见客人醉了,就有借机给客人开高价酒的做法。这里不会。你看,墙上写着呢:“兔店里伍佰”。看出来了吧?这是一个谐音梗。
再比如,跳海禁止陌生异性之间互相请酒。如果女客人觉得自己在这里被骚扰了,可以直接投诉,店里一定会管。
还有一个有趣的后果。大家都是冲朋友来的跳海酒馆,那就不是来当大爷等着被服务的,而是多少要做点贡献的。
话说,有一次一位客人来问,我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和老板二狗是校友,可以打折吗?
二狗刚开始答应了。但是没想到,所有的同事都反对。理由是:“凭什么用一个身份,就可以享受特权?他又没做什么贡献。”
但是当老板的都已经答应了,怎么办呢?所以,这条规矩就改了。不是因为你是政法大学的人,就可以打折,而是今后所有的客人,如果能当场大声背诵一条法条,算是给这里贡献了一点正能量,你就可以享受折扣。这里要想有点小特权,得按贡献,而不是身份。
你要是想感受一下跳海酒馆的氛围,一会儿散场了,可以去跳海的深圳南山书城店看看,地址就在今天会场的隔壁。也可以背一背法条试试,看看有没有折扣。
这就是那里的几位兼职打酒师。今天晚上去,没准就能碰到其中的一位。
我不是试图向你证明这家酒馆的做法有多正确,跳海毕竟也还在发展的早期,未来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更何况,好不好的,这也都只是二狗自己给自己出的一张卷子,上面印着二狗他自己的名字。我是想说,酒馆居然也可以这么办,老板居然可以这么潇洒,这是不是值得咱们做事的时候提醒一下自己,别急着卷,先看看卷子能不能换一张?
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
你设想一下,一个做安利的人,应该是个什么状态?
一说“安利”,你肯定知道什么意思,它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几乎已经是“推销”的代名词。
那你想象一位推销员,每天过的是什么日子?每天扫楼?到处发名片?拼命做陌生拜访?开个直播搞流量?如果整天这么干活,那也是真累啊,也分分钟就卷不动啊。
今年,纽崔莱成为了跨年演讲分会场的赞助商,我也就有了近距离观察他们的机会。
我就跟你说说一个典型的安利人的生活状态吧。
有位陈大哥,他做纽崔莱20年了。现在,他的销售团队稳定服务着1000个客户。那他每天都在干什么呢?看上去,天天都在跟人聚会,到处玩儿。
什么爬山、露营、读书、喝茶……这一说我就“生气”了:说好的你们干推销的,都打了鸡血喊口号呢?咋就过上了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的日子呢?这给我羡慕的。
不过,我发现 ,陈大哥不是一般的跟着玩儿,而是长期扮演了这种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的角色。
以组织聚会为名,憋着把东西卖给朋友,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杀熟吗?这么干,朋友来一回就没下回了啊,这个方式他怎么能持续玩20年呢?
你看,我这么想,又是钻了抽象的牛角尖了。
回到具体的场景中深入想想:对这样的推销员来说,他管你其他人是怎么做销售呢,他找到了自己做销售的那张“卷子”:那就是回到真实的朋友关系中去,好好照应朋友,替大家多操操心。用这种方式,把生意和生活融合、平衡起来了。
现在城市里的上班族,除了同事,往往朋友圈子非常受限制。最好有人负责张罗,才能认识新的人。
很多事儿不就是这样吗,人人都想出去玩儿,但是没个张罗的人,还就真组织不起来。而且这活儿也挺辛苦的呀,你知道陈大哥一年要组织多少场活动吗?400场,平均每天一场还多。他还给自己提了个要求,每天至少要和100个人打招呼,给朋友圈里30-50个人点赞,给3-5个人发出认真的评论。他还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发高质量的朋友圈,晒生活、晒成长、晒改变。
你看,一个勤勉的正经人,主动承担了朋友间的责任,替我操了心、办了事儿,我作为一个正经人,肯定想着要找机会还他这个人情啊,有需要的时候也照应照应他的业务,这不是朋友间很正常的人情往来吗?反过来说,他推荐的要净是我不需要的东西,我还能跟他继续做朋友吗?我也不傻啊。
你看,消费者之所以买,是因为需要纽崔莱的产品,而之所以在陈大哥这里买,是因为需要这个朋友。
说白了,当年发下来的卷子,是做业务。但是陈大哥,把这个卷子换了,换成了交朋友。具体到日常,到底是在交朋友还是在做业务,这俩事儿在他这儿,还真就分不开,也不必分开。
这是不是和咱们原来理解的推销员不太一样?
现在,国内外67个城市都有我们跨年演讲的分会场。其中,有4个官方分会场,6个校友会会场和161个观看团。
如果你在分会场看到“安利纽崔莱”的牌子,他们是赞助商,也是在提醒你交朋友的价值。
朋友们,抓住今晚的时间,和旁边的陌生人握握手,交点朋友,将来有机会一起搞事情。
我们接着讲故事。
你能想象一个房地产商在2023年活成什么样子吗?
找钱,或者在披头散发去找钱的路上。
但是有一位朋友,作为一个房地产老板,可真是活成了每一个文艺青年梦想的样子。你看看从年头到年尾,他参加的活动吧,每天打交道的,不是建筑师就是艺术家,我都替他美得慌。
有的人可能想到了,这就是阿那亚的老板马寅。
阿那亚其实不是一个新案例,它成名日久。但是今年提起阿那亚,对我们有特殊的启发。
马寅说:“房地产开发商今年遇到的卖房难问题,我10年前就经历了。” 因为阿那亚是2013年被马寅接的盘,房子远在秦皇岛,根本卖不动,而且欠的钱每年光是利息就是 1.5 亿元的支出。
那怎么办呢?只能搞好物业服务啊。马寅的说法是,“本来去城里卖个鹅,结果到乡下养上了鹅——那就好好养,让鹅下蛋吧。”
然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养鹅下蛋的人,他找到了自己的那张卷子:怎么从卖房子的开发商,转变为卖服务的运营商。
10年以后的今天,阿那亚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香帅是这样总结的:作为北方的“诗和远方”、社交媒体的宠儿,阿那亚的网红身份以及伴随着流量而来的各种声音, 几乎快让人忘记了它原来是个房地产项目。
2023 年夏天,小红书上关于阿那亚的话题就有 3.9 亿的浏览量。与此同时,秦皇岛阿那亚已经销售到了第十期,三亚、广州的项目也都挺受欢迎。而且,作为一家房地产公司,以秦皇岛阿那亚为例,50%的收入已经来自于酒店、民宿、餐饮这样的运营项目。
马寅说,阿那亚的价值观是:“有品质的简朴,有节制的丰盛。”
这句话真棒!
我想,与其说这是阿那亚的经营战略,不如说马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整个阿那亚这个项目,就是从他的个性里长出来的。
回到刚才的三个案例,除了面对的环境都很卷,他们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做到了同一件事:不被别人的答案定义,而是只做自己的卷子、答自己的题。少看别人,多看自己;少看远方,多看附近。
如果你也羡慕这样的状态,那就不妨也回到自己的身上,找找自己的禀赋,看看自己的附近。答案已经在那里。
到了每年跨年演讲的保留动作了:首发两本“答案之书”。
这次发布的是新书《变量6》和《钱从哪里来5》。这两本书、两个研究项目,就是两位学者自己给自己出的卷子。
六年前,何帆老师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每年要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做实地调研,写一本关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变化的书,并且要连干30年。我也答应他,只要他接着写,我的跨年演讲就接着替他发布。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年。
香帅老师也立了一个flag,每年写一本财富报告,记录这一年中国人的财富逻辑。我也是承诺她了,只要她写,就跟何帆老师一样,跨年演讲为她首发。
这两本书就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到哪里去?何帆老师的答案是,到具体的现实中去,看看现实的人,是怎么干的。即使是宏观经济学家,也不能只看数字,不具体。
第二个问题,钱从哪里来?香帅老师在这本书里提供的答案是,现在进入微利时代,钱从八面来。再也不能像猪一样等风口了。要像小花猫扑蝴蝶那样,接得住所有的小机会。很少再有赌对一条赛道就能获得暴利了。所有赛道都需要马寅一样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