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162】
读物本·【治愈系列】治愈力03 第一章【叁】【肆】
作者:辛夷格格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4186
2
4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书旨在帮助当代人学会如何缓解焦虑,理解自我,管理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本文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4-01 16:51:48
更新时间2025-04-01 16:51:07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治愈系列 之 治愈力03

第一章 “治愈”是一种气氛

叁   活着,绷紧的弦

01

没上小学的时候,楼下住着的爷爷喜欢在院子里拉二胡。那时候有一二闲趣的退休工人极多,老爷子不仅会拉二胡,还会做二胡,手艺巧得很。

有时候看到他在院里鼓捣什么,不时发出调试声音的异响,我就加快步子跑走,不然老爷子又得抓住我们问:“丫头,跟爷爷学拉胡气儿(方言)呗?”

在老爷子爱上抓学徒之前,我其实对这个神奇的发声乐器产生过一点兴趣,尤其是他调音时,为什么那根弦要被一遍遍拨动,煞有介事地听一听再拧紧放松呢?

02

老爷子说:“你不懂,不调一调,声音不正哇。”

后来我明白,调弦对于乐器的重要。弦松了,声音就像弹在棉花上,音调低沉不脆;弦紧了,音调才高昂,调准音并不容易。

调整这每一根弦都要有“度”,多一分少一分皆不可,人这一辈子似乎也是如此。弦松了,日子就活得混沌,像是蒙着被子打鼓一样听不清楚,一辈子便糊糊涂涂过去了。弦紧了,精神就像被那高调子扰动,时刻都警惕着、思虑着,也特别容易断弦。

现代人活着,特别像那绷紧的弦。

03

有一次在车站我遇到了一对父子。父亲穿着颜色规矩的冲锋衣、运动鞋,是这一片区域惯常的打扮,打量几下就觉得,这十之八九是个程序员。

北京的程序员群体特别有意思,每个人都有自己丰富的精神小世界,在外表上却致力于融入群众,十个人都是一个穿法。在购物中心的某U家等男性服装消费场所,一转眼就能碰到一群撞衫的男士,小孩子经常发现自己抓错了爸爸。

有些人认真地分析过,甚至还扯到了传统的老实知识分子群体的中庸等倾向上,我倒觉得这其实是个最简单也最无奈不过的理由——没时间,没意思。

没精力也没时间去思考该穿什么,就互相参考着那套标准,随便一穿,才有了千人一面的程序员形象。

04

这些努力赚钱但几乎不打扮,也不热衷于各类消费的人,有自己的花钱方式。

他们赚取的高额薪金,往往热衷于以投资房产、孩子教育等方式再回流到社会,连生活都是这么踏实。

这也让他们特别关心孩子的成长,甚至以一种近乎焦虑的方式等待着浇灌小孩子这棵幼苗。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后面是什么来着?”我看到他们的时候,那父亲正带着儿子踢踢踏踏地走过来,一边准备等车,嘴里还念叨着什么。

儿子是五六岁的年纪,一边跳着看飘下的柳絮,一边敷衍地哼哼着回应他爸:“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哎,爸爸,飞机!快看,飞机!”

05

小孩子的天性大概就是如此,虽然这孩子明显已经将一篇拗口的《出师表》背得烂熟,甚至玩耍也不影响回答,但他仍然会被任何感兴趣的事物打断思路。我想这本身就说明了,孩子并不喜欢背诵古文,至少是在外面玩耍的时候,他的心思不想放在上面。

年轻的父亲叹了口气,跟儿子一起仰头看飞机,我便忍不住会心一笑,果然一物降一物,谁也降不住小孩的神来之笔。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