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247】
读物本·【好诗悟禅意】篇伍 禅意之月
作者:幼鱼出听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7234
7
13
21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27段。禅是一种富于智慧的人生态度。本系列骆玉明教授带我们解读和欣赏体现禅理和禅趣的诗篇;禅不可说,但可以借好诗来悟…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10-09 20:13:07
更新时间2024-10-10 09:52:34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好诗悟禅意】篇伍 禅意之月

九 夜半钟声到客船

1.   人生总是有很多艰辛,除了对自己,没有人可以说。

寺院的景色、僧人的生活,这两者形成的一种氛围,是诗人表现禅趣的极好素材。而在这一类诗歌中,经常写到的两种意象,是水潭和钟声,它们似乎具有特殊的表现力。下面我们选几首著名的唐诗来读。

首先是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qìng音。

常建是盛唐诗人。今天说起来,他的名气不是很大,但在盛唐,却是地位最显赫的诗人之一。殷璠fán编的《河岳英灵集》,是唐人选唐诗的代表,第一家就是常建,第八首就是此诗。

2.   诗题中“破山”就是今江苏常熟的虞山北麓,破山寺本名兴福寺,始建于南齐,到常建赋诗之时,已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可算是一处古迹了。

开头两句是平稳的交代,点明游览的时间、地点,并简洁地描述了古寺的环境。这种写法让人感觉到亲切和随意,好像跟随着诗人自然而然进入了游览的行程。其实这两句并不是漫不经心的。“古寺”在这里既是一个具体的地点,又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通常古寺给人的印象是庄严而肃穆的,一般诗人喜欢将它与黄昏的景象相配合。而常建选择“初日照高林”的画面,此时旭日初升,光芒灿烂,照耀山林,古寺掩映于林木之中,静谧而明丽,这是一种动人的景象;而表示时间意义的“古”和“初”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饶有趣味。寺庙是古老的,佛法是永恒的,但这古老和永恒又生动地体现在每一个当下。

3.   诗人“入古寺”,照例应该看到什么呢?山门、前殿、正殿、钟楼,以及这些建筑中的壁画、佛像,乃是寺庙中必有之物,但诗人一句也不曾提及。现在我们注意一下题目,原来诗人要写的不是“破山寺”,而是寺内的“后禅院”。

这里是有些讲究的。佛教在中国传播以后,变化很多,宗派林立。而其中特别中国化的,中国士大夫格外亲近的一支是禅宗。禅宗的特点是不重偶像崇拜,甚至不重经义,而把内心的自我解脱放在首要地位,尤其注重从日常生活、从大自然中获得启示,寻求顿然超悟的契机。常建的诗真正要写的是一种禅意,所以虽入古寺,却忽视寺庙的主体。

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穿过竹林中曲折的小径,进入寺庙的后院,那里有僧人静修的禅房、层层花木环绕着的屋子。前面已经交代了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那些带露的花朵是如何鲜洁,可以想见。

4.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好像是单纯的叙述,但我们应该知道诗歌不能够依赖叙述,它必须构造意境,并以此暗示更丰富和不确定的内涵,这样才能够唤起读者参与创造诗意的欲望。从蜿蜒曲折的竹林小径走到花木扶疏的后院禅房,景物有幽明的变化,这不仅描写出环境之幽静美妙,更写出禅院远离尘嚣、深藏不露的特点。这一行程本身,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发现内心、寻求精神归宿的过程。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与前一联均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但写法不一样。这一联在写景中更直接和明确地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或者说,这是一种充满哲理意味的写景,是“禅意”的浮现。山林景色优美,鸟儿自在啼鸣,这本是两种事物,但“山光悦鸟性”将两者联系起来,强调美好的自然使小鸟的天性得到满足,因而喜悦,包含了体悟和发现。人摆脱了喧嚣的世界,放下了日常的烦恼,沉浸在美好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万物自在,一种喜悦油然而生。这时候听到鸟的啼鸣,鸟好像也在向诗人诉说着它们的喜悦。

5.   在人与自然相融的情况下,自然就会以一种活泼的面貌对人展开。法国诗人兰波在一首题为《黎明》的小诗中这样写道:

我遇见的第一件好事,在白晃晃的清新小径,一朵花告诉我她的姓名。

这是一种非常相近的感受:只有热爱自然的人,才能为自然所爱,他们和自然之间有着神秘的语言。“潭影”又怎么能够“空人心”呢?从最简单的层面来理解,山中的水潭是清澈而平静的,它使人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模仿”的活动,渐渐趋于平静。而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它是佛学所讲的“寂照”之理的象征性表达。《大乘无生方便门》说:“寂照,照寂。寂照者,因性起相;照寂者,摄相归性。”

6.   我们略微解释一下:在佛学的理解中,真理之本体为空寂,同时它也是一种智慧,具有观照万物的作用。但是就像水,如果水是污浊而又混乱的,它就不可能反映出外界的本相;人心也是如此,如果心中充满烦恼、欲望,动荡不宁,它也不可能洞见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寂照”也就是“照寂”,就是用寂然的心照见万物寂然的本质。世间诸相似为实有而终归虚幻,就像潭水中浮动着的云光山影,那是一种虚幻的美景。

用水潭倒影比喻“寂照”,在诗中很常见。像香严智闲禅师的《寂照颂》:“不动如如万事休,澄潭彻底未曾流。”独孤及的《题玉潭》:“唯当寂照心,可并奫yūn沦色。”不过常建没有直接把这个佛学概念写进诗中,这对保持诗歌的趣味是很重要的。说出来,说理变成了重心,反而没有什么味道。

7.   结束是一片钟声:“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前面还说到鸟鸣,怎么这时一切声响都消失了呢?这主要是心理上的感受:当内心沉入寂静状态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格外安静。此时寺庙中响起钟磬之声,它悠然远扬,散播到整个世界。虽然同时说到钟和磬,但起主要作用的是钟声。寺庙的钟声低沉、浑厚、平缓,可以扩散到很远。它是一种“动”,却并不破坏“静”;它使人从沉寂中醒悟过来,对万物保持新鲜的感觉;它缓缓扩散,似乎可以包含整个世界,使之成为一体。钟声在言说什么呢?似乎什么也没有说,它只是一种声音,不是意义的符号,但似乎它又说出了一切。

下面读一首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8.   刘长卿是从盛唐进入中唐的诗人,经历了安史之乱。有一段时期他生活在今江浙一带,喜欢佛教,喜与僧人交游。这首诗所说的“灵澈上人”就是一位诗僧,是作者的朋友。另一位诗人权德舆写的《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洲序》中谈到灵澈的为人,说他“心冥空无”,常“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大致是说,灵澈是一位超脱世俗的高人。

这首五绝写诗人与灵澈告别,目送他回归竹林寺(在今江苏镇江)的情形。诗中几乎没有对背景的交代,直接以一幅单纯的画面来呈现。因为刘长卿写这首诗并不只是为了泛泛表述一种惜别之情,而是要描绘出灵澈的精神气质,同时也借以表现自己内心对某种精神境界的向往。诗中的画面既是以灵澈为描绘对象,也可以说是诗人心灵的外化。

9.   我们说到“画面”,当然只是一种借用的说法,因为诗与画终究不同:从诗中场景经常处于变化过程、经常加入非视觉因素的特点来看,诗的所谓“画面”又近似电影的镜头。第一句“苍苍竹林寺”,远处出现一座寺庙。这里“竹林”既是寺庙的名称,又是指围绕着寺庙的竹林本身。“苍苍”则是林木因光线暗、距离远而呈现的青黑色。既而“杳杳钟声晚”,在点明时间的同时,用声音和画面配合,共同营造出特定的气氛。“杳杳”是描写从远处传来的虚渺的声音。如果单纯从解说诗题的意义来理解,这两句说明了“送灵澈上人”发生的时间、灵澈要去的地点。但如果诗歌中的句子只起到记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作用,那是失败的,因为不用诗的形式,普通文句也可以起到这种作用。值得体味的是这两句诗所描绘的场景具有什么样的气氛。

黄昏,远处被苍苍竹林所掩映着的寺庙,弥漫于空中的虚渺的钟声,把佛教信仰者所追求的深沉和静谧的精神气息传送到读者心中。

10.   常建写破山寺的钟声是在清晨,这里出现的竹林寺的钟声是在黄昏。黄昏时分的钟声会让苍茫的自然变得更为幽邃,随着这样的钟声,心灵好像进入了表象之后的世界。

仍然借电影镜头做譬喻,第三句“荷笠带夕阳”,像是镜头由远景和全景收拢来,转为近景,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表现主人公的形象,而原先所描绘的场景此时成为陪衬。值得注意的是,夕阳照耀着灵澈上人所背负的斗笠这一景象,不仅生动地描摹出僧人的背影,确定了“镜头”与对象的视角关系,同时也使主人公的背影成为画面上最亮的一部分。总之,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视觉效果非常强烈。而连着的结束一句“青山独归远”,使前面所描摹的背影呈现为动态我们似乎看见这位背负斗笠的僧人在夕阳的照耀下,向着远处的青山和青山下的古寺走去。而在另一层意义上,也可以说他正在向一个幽邃世界的深处走去。因为正如前面所说的,诗中这位僧人既是一个具体的生活事件中的人物,也是作者想象中高洁和幽独的人生精神的象征。

11.   唐诗中写寺庙钟声的作品,张继的《枫桥夜泊》更为人们熟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有关张继生平的资料很少,大概可以知道他是天宝十二年(753)的进士,担任过一些中级官职。张继生活的年代与刘长卿差不多,两人是好朋友,刘长卿曾写诗悼念他。从他留下的诗作来看,他曾在江浙一带游历,这首诗应该就是游历过程中的作品。台湾作家张晓风有篇散文《不朽的失眠》,说这首诗是张继科举落第还乡途中所作,那是没有什么根据的揣测。不过,唐代士人离乡漫游,常常有很多实际利益的考虑,并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容易感到身心疲惫。张晓风那样揣测,跟诗歌的情绪倒也有合得上的地方。

当代·傅抱石《月落乌啼霜满天图》

12.   诗开头描绘出一幅凄寒的深秋景象。“月落”表明夜已深,同时也让人联想到这位游子孤独地坐在船中凝视着月亮已经很久了。古诗中经常用月亮表达思乡的情绪,就像李白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么张继此刻是否也在怀念家乡的山川或者亲人?“乌啼”在夜晚是一种不安的声音。那些鸟儿被什么惊动了?是什么让它们不能安然地栖息?这种不安传递到诗人心中,孤独的情绪进一步强化了。“霜满天”写出漫天寒意向人侵逼。本来霜是水汽在低温条件下,在地面凝华而成的结晶,不可能出现在空中。但诗人将空中的寒气和地面的白霜看成是一体之物,感觉中霜似乎先是飘漾在空中,而后缓缓降落到地面的。一句诗,三种意象,好像是平列地展现出来。其实,三者不仅有密切关联,从视觉、听觉、触觉上相互配合,而且在情绪上有越来越加强的压力。诗人没有写他的客愁和孤独,只是通过景物就很好地体现和传达出情绪。

13.   首句描绘的景色是从大范围入手的;第二句变换一下视角,用近景,也是用和“夜泊”关系更直接的风物与之配合:江边的枫树和水面上渔船的灯火。夜晚,枫树的色彩可能不容易显现出来,但对诗来说,它可以提供红叶斑斓的联想;而夜晚跳跃着的渔火,更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这里的两种意象,不仅增加了诗境的层次,也调和了画面的色调,诗人不愿意让那种凄寒和不安的气氛笼罩一切。而在静态的景色完成之后,抒情主人公出现在画面的中心,他“对愁眠”。当然,这里的“眠”只是一个想要入睡的动作,他其实长夜无眠。

14.   这时有钟声响起:“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宋朝欧阳修曾经对这两句诗提出怀疑,说是“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六一诗话》),他认为寺庙没有在夜半敲钟的道理。后来有很多人根据文献记载反驳了他,南宋叶梦得更直接地说,“盖公未尝至吴中,今吴中山寺,实以夜半打钟”(《石林诗话》),证明吴中一带的寺庙一直有夜半敲钟的习俗。

深夜里声音格外清晰,会传得很远,这首先是因为背景杂音小。还有人进一步从声学原理上去解释,在地面气温偏低的情况下,声波会更多地向地面折射。所以张继写“夜半钟声到客船”,是符合科学道理的,这也表明他听到声音的一刻,感受很强烈。

15.   张继到底是在哪一年,为什么在一个夜晚泊舟在苏州城外的江面上呢?或许,他是为了自己的前程离开家乡在世道上奔波。人生总是有很多艰辛,除了对自己,没有人可以说。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这个夜晚,张继长夜无眠。世界是美好的,江南水乡的秋夜格外清幽,作为诗人,张继能够体会它。但世界也是难以理解的,你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催逼着人不由自主地奔走不息,孤独地漂泊。这时候钟声响了,清晰地撞击着人的内心。深夜里,张继听到一种呼唤,他找到近乎完美的语言形式把这个夜晚感受到的一切保存下来。寒山寺的夜钟,从那一刻到永远,被无数人在心中体味。

我们说了钟,清晨的,黄昏的,深夜的,你听到那个声音了吗?

十 禅意的月亮

16.   月亮只有一轮,却普遍地在一切水中显现出来,

一切水中的月亮乃是一月的显现。

月亮也是经常被用来表现禅理和禅趣的景物。

本来月亮就跟诗歌特别有缘。它光色莹洁,朦胧若虚,非常容易引发人的美感和想象。《诗经》中有一篇《月出》,描写一位体态袅娜的女子在月色下缓缓走动,是简单而优美的诗篇,因为它的各章基本上是重复的,我们在这里只引它的第一章: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郭沫若把这首诗改成了白话诗:

皎皎的一轮月光,照着位娇好的女郎。

照着她夭袅的行姿,照着她悄悄的幽思。

她在那白杨树下徐行,她在低着头儿想甚?

17.   当禅者将月亮写入诗中时,一方面继承了诗歌本身的传统,以此表现天地自然的美好;另一方面也融入禅家的哲理,使月色具有更丰富的意蕴。

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借莹洁澄明的月轮,象征禅者的心性。五代名僧贯休法号“禅月”,他的诗集名《禅月集》,就是取意于此。唐代有一位擅长写白话诗、喜欢用通俗的语言宣扬佛家道理的诗僧寒山,据说苏州的寒山寺就是因为他曾在这里修行而得名的。他写过一首《秋月》,也是以月喻心: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18.   诗人想要说“吾心”,但禅心的境界却无法言说,只能说它像秋天的月亮映在皎洁的水潭,清澄而静谧,一尘不染。我们想象这个图景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体会:月轮高悬秋空,像一个既亲切又神秘的媒介,将人心从凡俗生活的喧闹、焦躁中引导出来,带向宏阔幽深的宇宙。

月亮也被用来象征佛性和佛家的真理。《楞严经》卷二有这样一节:“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意思是说:有人用手指指着月亮让你看,你应该看月亮而不是看手指,否则不仅没有看到月亮,连手指也没有看明白。这里用“指”譬喻讲解佛法的文字,以月譬喻佛法,强调不可执着于文字、名相。禅宗有一部重要的文献,书名就叫《指月录》。

清·董邦达《平湖秋月图》

19.   月光普照大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花月夜》)由此,禅家又用天上一轮月、水上无穷影的现象,阐明“以一摄多”的关系。也就是说,世间万物万象,千变万化,但本质和根源只有一个;人心各不相同,求法和证悟的过程也是千变万化,但佛性只是一体。

被尊称为“永嘉大师”的唐代禅僧玄觉有一首《证道歌》,其中写道: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月亮只有一轮,却普遍地在一切水中显现出来,一切水中的月亮乃是一月的显现。从这里可以体会法身就是自性,众生自性与佛性实为同一体性。

20.   前面我们说过“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两心相印的故事。这种印证的达成,就是因为佛性与自性是同一的。因此,一切禅修者的证悟,也是与佛陀的默契。而佛性既是永恒的存在,时间对于它不造成任何差别,禅修者也就可以感受佛祖此刻正向他拈花示法,而各自从心中发出会意的微笑。

相信人类自身具有超越性,因而能够从俗世中获得解脱而达到崇高境界,这是人类根本的信仰,它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达。美国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1970)在后期著作《人性能达到的境界》(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中提出,所谓的“神性”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的,“超越也意味着超越世人,变成神圣的或者神一样的人。

21.   这种关于“人的神性”的论述,跟佛学所说的“佛性”在根底上有相通之处。所谓“神”,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人类对自身神性的一种信仰,人把它转化为神。佛性也是这种人类信仰的一种表达,相信人具有佛性等于说人具有一种神性。

因此,从更广大的范围来看,对人类固有的超越性的追求,在不同的文化中形成不同的形态,也可说是“一月普现一切水”吧。

禅意的月亮无所不在,你看不到它是因为心被杂乱而虚幻的念头遮蔽了。我们且看中唐诗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是怎样写的:

22.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天的山中随处都有美丽的景物,以至于流连忘返,直到夜色降临。若是迷恋世俗荣利之人,总有操心不完的俗务,也就不可能为这不紧要的事情耗费那么多的时间了。自然的美好,只对那些热爱自然、童心未泯的人存在。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这首诗中的佳联,而前一句尤其动人。开始诗人也许是因为看见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于是情不自禁地从水中小心地将它捧起,“一月普现一切水”,月亮就在手中了。

23.   月轮在天,本来很遥远;捧月在手,它现在变得很亲近。这是禅意之月。如果说禅月具有神性召唤的意义,它建立了我们同宇宙生命、天地智慧的联系,那么“掬水月在手”也就象征着人和他所追求的事物之间的一种亲密的关系。而“弄花香满衣”,写山花馥郁之气染上衣襟,走到哪里都带着大自然迷人的气息,同样生动地展现出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

随兴而游,忘记了路的远近;夜色渐浓,应须归去,却还是恋恋不舍。这时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放眼望去,远处寺院的楼台掩映在青翠的山色之中。从诗境来说,这是以声音引出画面,由近处向远处展开;从心境来说,寺院的晚钟引导着一种向往,引导着精神世界的扩展。

24.   此刻,我们似乎看见诗人伫立遥望,若有所思。他和近处的山泉野花、远处的楼台晚钟,笼罩在月的清辉之下,组成了一幅画面。

王维有一首《山居秋暝》,是写月下的秋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喜欢写“空山”。不是说山中无人,只是说它安静。这“安静”又是双重意义上的:山中固然人口少,不似城市中喧哗,同时这里没有那么多令人紧张的利害之争、钩心斗角,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绪也相对闲散,这也是一种“静”。同时,空山的“空”也隐约暗示着禅宗所说的空寂、虚无。

25.   静谧的山居环境、凉爽的秋日天气、黄昏时分的安宁、新雨过后的清新,各种因素恰到好处地聚合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这是开头两句所呈现的意境。其实,在人间,在大自然中,原本并不缺乏美好的时刻,只是生活匆忙,人们无暇注意罢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首联广大的空间转换到更细致的景物描写。雨后的天空格外明朗,雨后的松林格外青翠,雨后山泉丰沛,淙淙作响,流淌在洁净的磐石上。此时皓月当空,洒下一片清辉,透过松林,照耀山泉。如果没有月光,松林将是幽暗的,山泉将是模糊的,而在沐浴月华的时刻,山中的世界呈现为一片明亮空灵。你可以看见树影斑驳,轻轻摇曳,水光闪烁,澄虚剔透。

单纯作为景物描写,这也是足够优秀了。但诗中的自然从来不是纯客观的,它是诗人在自然中摄取必要的元素重新建构的结果,它包含山水固有的美,又体现诗人的心境。

26.   贾平凹有一篇《明月清泉自在怀》,谈他读王维这首诗的心得,其中有一段很合我的心意,抄在这里,我就不说了:“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月、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

前面说到,空山的“空”也隐约暗示禅宗所说的空寂、虚无。这很容易误解为禅宗所说的空寂、虚无是枯死而没有生气的,其实完全不是如此。特别是对王维这样的诗人来说,禅是充满生机的东西。甚至可以说,在禅的境界里,由于摆脱了种种蒙蔽,生活才显得格外意趣盎然。这首诗接下来由写景转为写人,也就是从自然之美转向生活之美。

27.   “竹喧归浣女”,是说去水边洗衣物的女人们回家了。不见其人,却能听到她们穿过竹林时拨动竹枝的声音,还有她们的欢声笑语。“莲动下渔舟”,是说打鱼的男人们也回家了。也是不见其人,却能听到渔舟穿过荷田时荷叶晃动的声音,同样也有他们快乐的嬉笑。山村里的人生活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得无多,好在所求也有限,所以朴素之中保持着开朗的性格。王维出身名门望族,见过繁华奢靡,也见过仕途中诡谲的计谋。这时候,他觉得那些劳作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所以终了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虽然春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却仍然值得留在这山中。欲望永无止境,迷乱也随之增加。甘于平淡,耐得寂寞,才能保持内心的纯明,就像那月下的松林与山泉。

【好诗悟禅意】系列持续更新

①750751  ②525425  ③343821

④263485 ⑤本集

康娜作品系列

【凡是遇见 皆有深意】系列

①571329 ②836269 ③136751

④199905 ⑤360219 ⑥571721

⑦844323 ⑧149663 ⑨981097

①⓪399475 ①①892545 ①②860789

【往后余生 自在从容】系列

①665669 ②167187 ③191477

④122911 ⑤145897 ⑥95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