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地 06第二阶梯】
(成都 梵净山)
成都:烟火人间三千年
1、
成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大的魅力?
这也许要归因于它对三教九流、各个阶层的容纳。三千年以来,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升斗小民,无数人逐一登临成都这个舞台,共同营建出了一个中国最具人间烟火气的城市。
没有多少人有机会看到成都的全貌。这个城市面积广大,且时常被笼罩在雾气烟霾之中。
在成都工作的江西籍摄影师嘉楠决心用最笨拙的方法捕捉这样的机会。他连续三年在每天早晨6点登上成都东侧的龙泉山,静候云开雾散。
2、
2017年6月5日清晨,天气前所未有地晴好,嘉楠抓住机会一连拍摄了32张照片,最终拼接出了一幅真正的成都全景图。
之所以称之为“真正”,是因为它不仅仅包含成都的城市风貌,而且还将成都“两山夹一平原”的基本地理格局展现得淋漓尽致。近处龙泉山万木并立,郁郁葱葱。远处7000米级的贡嘎山、6000米级的幺妹峰,以及横断山脉的一众山峰都清晰可见。远近两列山脉之间密密麻麻的建筑耸立在广阔的平原之上,规模宏大,生机勃勃。这便是拥有1600万常住人口的超级都市——成都。
3、
然而,即便全貌尽现,成都依然有着诸多待解之谜。它深处中国西南内陆,没有沿海城市与世界接轨的便利;它远离航运发达的长江水道,没有重庆等沿江城市的水运交通的优势。但是商业精英们却看好它的未来发展,北上广深之外,成都是他们追逐财富梦想的最佳选择。
普通人津津乐道于它的生活方式,美女、美食、麻将、茶馆似乎是成都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其舒适度之高令全国人民艳羡不已。
4、
在各大省会城市中,成都更是长期力压群雄,位列网络搜索热度榜之首,远超近些年愈发家喻户晓的杭州、南京。
成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大的魅力?
这也许要归因于它对三教九流、各个阶层的容纳。三千年以来,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升斗小民,无数人逐一登临成都这个舞台,共同营建出了一个中国最具人间烟火气的城市。
青城后山瀑布
5、
壹 初生
千万年前的中国大地,造山运动如火如荼。横断山脉、大巴山脉、巫山、大娄山持续隆升。它们分别从西、北、东、南四面合围,中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盆地,即四川盆地。
盆地西侧的横断山脉尤其高峻,山地孕育出了巨大的冰川。冰川消融及降水形成的河流裹挟着砾石泥沙冲出峡谷,不断在山前的盆地内沉积。历经上百万年之后,龙门山、龙泉山之间的沉积物的厚度已经超过300米,面积更是达到了9500平方千米。成都平原就此诞生。
6、
“两山夹一平原”的成都占据了四川盆地内自然条件最好的区域,堪称“精华中的精华”。它风景秀丽,既有中国东部常见的青翠大山,又可仰望终年积雪的西部雪峰。海拔为5353米的大雪塘山势耸立,为成都市域内的最高峰。
高大的山体助力成都形成发达的水系。山涧碧水叮咚,叠瀑潺潺,平原上河网密布。尤其岷江进入平原后,水势平缓,多出汊道,每隔3千米~5千米便有一条较大的河道,是四川盆地河网最稠密的地区。河网带来大量沉积物,饱含营养元素众多的腐殖质,平原因此愈发肥沃。
7、
肥沃的土地,以及从平原到高山高差巨大的垂直自然带,孕育出了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包括2600余种种子植物、237种脊椎动物,珍稀的大熊猫、小熊猫皆生活其中。
另外,成都虽然紧邻地质活动活跃的横断山区,却拥有非常稳固的地块构造。平原上厚达数百米的沉积层也易于吸收和消减地震波的能量,因此成都极少发生破坏性地震。
风景优美,水系发达,土地肥沃,动植物丰富,极少发生地震灾害,成都的自然条件可谓: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现在,舞台已经就绪,只待来人登临。
小熊猫
8、
贰 王侯将相
岷江上游的古蜀人率先发现了成都的价值。他们顺江而下,翻越重重山岭,进入成都平原,在条件优越的成都奠定了古蜀王的霸业。
距今约3000年前,一座规模庞大的都城出现在成都市区的西北部(金沙遗址)。古蜀王坐镇其中,统辖四方。精美的金器、巨大的象牙装点了蜀王的仪典。
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器有200多件,是中国出土金器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先秦遗址。象牙的数量更是多到数以吨计,令人瞠目结舌。高超的工艺,超前的审美,凝结了蜀王的精神信仰。4只展翅飞翔的神鸟被刻画在一片仅有0.2毫米厚的金箔上,围绕着太阳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9、
2300年前,古蜀国被秦国所灭。新上任的蜀郡太守李冰接受了一个更为宏大的使命——成都不但要成为治理蜀地的中心,还要担当统一中国大后方的重任。一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都江堰建设,拉开了序幕。
李冰组织蜀人移山凿河,将时常泛滥的岷江一分为二,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都江堰的成功建设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不知饥馑[jǐn]。原本属于关中平原的“天府”美誉也很快被成都平原取而代之。
10、
在随后长达30年的秦统一战争中,来自成都的粮草、兵器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秦王的统一大业最终完成。
不仅是秦王,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汉王刘邦同样将成都视作大后方之一。他安排萧何“收巴蜀租,给军粮食”。而萧何也因“收租”得力,被刘邦定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
成都人则感念李冰之功,将其奉为四川保护神。李冰的次子也被演绎为著名的“二郎神”,这便是流行于四川的“川主信仰”,鼎盛时期的相关庙宇有500余座。
11、
1700年前,魏、蜀、吴三国鼎立。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以成都为中心经营蜀地,然而三国之争的关键并非智谋多寡,而是中原、吴越、巴蜀三大核心区的经济实力的角逐。蜀汉虽有成都平原的农业之利,终究疆域狭小,国力薄弱。诸葛丞相必须为蜀汉找到新的财赋来源。一种“上等奢侈品”进入他的视野,即“锦”。
秦汉三国时期的成都盛产蜀锦。其品质冠绝中华,不但被当地达官贵人竞相购买,还出口魏、吴,远销异域。为控制蜀锦的生产,蜀汉政府在成都城西修筑官府作坊,名为“锦官城”。成都因此多了一个美丽的别称“锦城”或“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