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奖、诺贝尔文学奖双料得主海明威扛鼎之作,影响历史的百部文学经典之一。这本书创造了人类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四十八小时售出五百三十万册。
“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麦家
Step 1
1、《老人与海》这本书篇幅很短,英文版原著仅有区区的两万七千余字,翻译成中文也只有四万多字。故事的主要情节也很简单,全篇都围绕着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圣地亚哥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海岸很遥远的湾流中搏斗,以及由此展开的故事进行讲述。
故事发生在墨西哥海湾,主角圣地亚哥是一位孤独的老人,虽然年纪渐大,他依然每天摇着一只小船在海湾里捕鱼,过着清贫却自给自足的生活。但他的生活里也并不是没有其他人——小说里另一位人物,马诺林,这个从五岁起就跟圣地亚哥一起在海上学习捕鱼的小男孩,就常常来陪伴和帮助老人。
2、故事一开始就弥漫着悲观的色彩。圣地亚哥已经整整八十四天没有抓到一条鱼了。前四十天,小男孩马诺林始终陪伴着他,但四十天后依然一无所获,马诺林的父母就把他叫回去,安排他到别的船上去了。
已经第八十四天了,圣地亚哥运气差得很,仍然一条鱼都没有抓到。这一晚,马诺林和老人在小棚屋里煞有其事地探讨着晚餐、棒球队的输赢,也并不忌讳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鱼这件事,反而大方地拿出来调侃:“你觉得咱们要不要去买张尾数是八十五的彩票?明天就是第八十五天了。”
3、男孩说:“按照你的纪录(最长八十七天没有捕到鱼),去买一张尾数是八十七的怎么样?”这或许是对贫穷生活的小小玩笑,或许是用来安慰自己的方式,但不能不说这样的话语,仍然倔强地传达出了一些乐观精神。
老人与马诺林的对话、相处,并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既没有众多的人物、曲折的情节、文采飞扬的语言,更没有离奇、惊险或哀婉的情绪。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或许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是谁来读这本书,都会从中窥见自己的影子、自己生活的片段。
4、海明威通过对老人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以及处所寥落的细致描绘之后,慢慢地让我们产生了一种惆怅的情感:是啊,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不容易,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相信大多数在生活的泥泞里挣扎过的人,在阅读这一部分的文字时,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谁不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呢?另外,也不得不提一下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独特的创作手法。
5、海明威曾经这样谈论对人物的描写:作家写小说应当塑造活的人物。人物不是角色,角色是模仿。如果作家把人物写活了,即使书里没有大角色,但是他的书作为一个整体有可能留传下来;作为一个统一体,作为一部小说,有可能留传下来。
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海明威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如果一个作家省略的是他所不了解的东西,那只会给他的作品留下空白。”展露在海面上的仅仅是其一角,但却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海明威写作上的“冰山理论”。
6、虽说海明威行文风格惜墨如金、异常简洁——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文字里的“性冷淡风”,但他却从不吝啬对细节的精雕细琢,他是在“刻画人物”,这也是他所说的那八分之一留在水面上的冰山。这一点我们从这本书前二十页里,对圣地亚哥外貌的描绘,就能够深刻感受到了——圣地亚哥脖颈后几道深深的沟壑、两腮的褐色斑块,他那双因为长年拉网而勒出疤痕的双手,他那双像海水一样蔚蓝的、透露出年轻气息的眼睛……
诸如此类对老人样貌的描写,以及老人和小男孩对话时的语言、语气,都是海明威手中的刀,在一丝丝刻画出圣地亚哥这个人物。
Step 2
7、海明威曾说,在这部作品里,他想要写的是“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为此,他采用了自然纪录片式的情节递进与叙事手法,弱化村庄和人群的模样,聚焦出海和捕鱼的过程,并不惜笔墨、极为详细地描绘了一名渔夫是怎样在海上捕鱼,又是怎样看待他们赖以生存的大海。
他用了不少文字描绘海上风光,那深蓝得发紫的海水、在阳光照耀下变幻出奇光异彩的浮游生物、漂浮的水母、游动的小鱼、跳跃的飞鱼……他也毫不吝啬笔墨,描写了人与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牵制的关系。
8、在这些文字里,人和自然开始有了交流和沟通,彼此互相牵制,又因此而呈现出和谐的状态。海明威对自然有关注、有热爱、有赞美,但也有征服。只是圣地亚哥对自然的征服,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
圣地亚哥的一生,是作为渔夫的一生,他的职业和生活的绝大部分,就是捕鱼。以圣地亚哥为代表的人类,在通过捕鱼这一行为来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中,完成了与自然的融合。这里的需求,一方面是指物质需求,海洋是老人生存资料的提供者。因此,老人的生存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与自然相处,让他对自然有所了解,彼此相融。
9、另一方面则是情感的需要。海洋给了老人尊严,正是因为海洋的存在,他才能养活自己,并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而那些飞鱼、海龟等海洋生物,则从另一种角度,化解了老人自己一人在海上的孤独感。
而海明威所描写的这一次捕鱼,不仅是圣地亚哥为了生存、填饱肚子的生理需求,更是作为渔夫的老人维护自己尊严的需求。他可以无视被称为“倒霉蛋”,但不能遗忘自己作为渔夫的使命,和自然、和霉运斗争与对抗。老人有一颗不容易屈服的心。
10、“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对老人“硬汉”形象的塑造,其实从这里开始,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我们暂且从海明威笔下人与自然关系这一话题中走出来,看看小说里的圣地亚哥,除了漫无边际的孤独感,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老人依然关注着那只军舰鸟,当看到鸟儿再一次在空中盘旋时,他大声喊道:“它找到鱼了!”
圣地亚哥自己也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学会自言自语的。或许是因为男孩的离开,他开始把心中所想的话通通大声说出来,“反正也吵不到别人”。
11、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老人,他感觉到汗水正顺着脊背往下淌,心里想着今天已经是第八十五天了,得好好战斗一番才行……正望着钓绳想得出神时,一根鱼竿陡然一弯——“得啦!”他说,“得啦!”
老人钓到鱼了。他轻轻地捏着绳子,感受着大海往下一百八十米深处的大鱼,正在吃挂在钓钩上的沙丁鱼。通过鱼儿所处的深度和当时所在的月份,老人知道这肯定是条大鱼。但有那么一会儿,老人完全察觉不到鱼的动静,这不免让人怀疑大鱼是否真的上钩了……
12、直到钓绳又一次被轻轻地触碰,继而传来微微的拉力,紧接着,老人感受到了大海深处有个又猛又重的东西在拉,力量之大让人不敢相信。这绝对是一条惊人的大鱼!
为了钓到大鱼,老人开始放长线,把早早准备好的备用绳都撒开了。大鱼已经咬钩了,老人知道,大鱼正把鱼饵横叼在嘴里,准备游开……
圣地亚哥也在暗暗摩拳擦掌,准备与这条大鱼一战。已经是没捕到鱼的第八十五天了,他不愿意再放过这个机会。
Step 3
13、圣地亚哥运用着几十年来从大自然学来的知识,终于在没有捕到鱼的第八十五天,成功地吸引到了一条鱼。湛蓝的大海变成了一个残酷的战场。平静的海面上,老人站在渔船上,熟练地运用着自己的捕鱼技能:他让钓绳从指缝间往下滑,放出长线,为的是尽量不惊动大鱼。而在一百八十多米以下宁静的深海里,一条不知有多大的鱼,嘴里咬着金枪鱼,在黑暗中游走。
老人和大鱼一个在等待,一个在试探,大鱼究竟会不会去吃金枪鱼,并因此上钩,成了老人心里最忐忑的事,但圣地亚哥仍然在心里想着:这条鱼接下来会一转身就把诱饵和鱼钩一起吞下去的。
14、终于,老人的耐心让大鱼误以为金枪鱼很安全。大鱼上钩了。圣地亚哥伸出左手,快速地把两卷备用绳的绳头系好。除了手头的长绳,他还准备了二百多米的备用绳。他决定让大鱼好好地吃一顿,以便于钓钩稳稳当当地穿过它的心脏,并等待着大鱼慢慢游出水面。
但一切并没有那么顺利。当老人一声大叫之后,抡开膀子,双手交替着把绳子往上收时,才发现无济于事。大鱼自顾自地慢慢游开,老人根本拽不动它。
15、钓绳绷在老人的脊背上,绳上的水珠因为力的作用四处飞迸,老人紧抓着绳子不放,身子抵紧坐板向后仰,来抵挡绳子向海里下坠的拉力。海里的大鱼却似乎毫不费力地拖着小船慢悠悠地向西北方向漂去。
此时,老人已经无暇顾及另外几只鱼饵了,他知道自己成了船上的拖缆桩,他和船一起被大鱼拖着越漂越远,但他不能松劲儿,更无法把绳子系在船上,因为大鱼会把绳子扯断,一旦大鱼往海底下钻时,一切就更糟糕了。老人又开始大声地自言自语起来:“要是男孩跟我一起来就好了!”
16、但现实却是:他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帮手,没有捷径,只能硬扛,和大鱼比一比谁更耐心,谁又能坚持得更久。
老人钓到大鱼时是中午时分,但一直到夜里,他仍然没有看到对手的模样和大小。此刻的他早已到了看不见陆地的海域,但他一心只想着一定要坚持下去。
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漫长的僵持过程,圣地亚哥思绪翩飞,他一会儿想着自己和大鱼再这样下去,只会彼此都奈何不了对方;一会儿,他又大声说道:“要是孩子跟来就好了。可以给我帮帮手,也看看这次是怎么打鱼的。”
17、他想:无论谁老了都不该孤苦伶仃地一个人过。但现实永远是,在你最需要另一个人的陪伴和帮助的时候,往往却只有自己。
圣地亚哥想象着自己钓到的这条大鱼,甚至对它心生怜悯,他觉得这条大鱼很棒,身强力壮、行为怪异,居然没有乱冲乱跳。可大鱼却突然顿了一下,巨大的拉力扯得他脸朝下摔在船板上,眼眶一下划了一个口子,鲜血顺着面颊流了下来。“它能撑多久我就能撑多久。”老人这么告诉自己。太阳高高地升起来了,和大鱼在海上耗了近一天一夜,胜负还很遥远,圣地亚哥的右手受伤、左手抽筋,难道,这是命运在不停地暗示老人投降、放弃吗?
18、在无边无垠的海上,绝望、孤寂就像海水一样浩瀚,身体和心灵都已经越来越疲惫,老人只能通过自己的意志力坚持着,并且不停地和自己、和海洋上的万事万物对话。诚然,在捕鱼时他也曾怀疑过自己的职业,不可避免地要伤害一些生物,但他依然有一颗善良之心,他仿佛是大自然的孩子,一回到大海,就像回到了幸福所在。他对大海是有爱的。他也有勇气,不只是像个战士一样在海上战斗,更是为了生活而扛起那份职责。
老人和海,爱和勇气,现实、矛盾,又如此和谐、美妙。孤独让人产生幻想。
Step 4
19、在和大鱼折腾了好几个小时之后,战斗仍未正式拉开帷幕……过了一会儿,圣地亚哥的右手感觉到绳子上的拉力和之前不一样了,鱼一点一点浮了起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它显得光彩夺目,镰刀般的大尾巴没入水中。他在心里想着:“这是一条大鱼,我得叫它服我。”
老人打了一辈子的鱼,见过很多重达一千多磅的大鱼,但是他从来没有一个人在远离陆地的远海,和一条大鱼绑在一起。何况此时的他,左手依然在抽筋,五个手指头像鹰爪子一样紧紧蜷缩着。
20、大鱼游动的速度慢了下来,老人松了口气,继续坚持着稳住绳子。幸运的是,中午时分,老人的左手终于松开了。大海平静地闪烁着光芒,老人开始机械地做起祷告,念完祷词后尽管身体还如之前一样难受,但他还是觉得好多了。
圣地亚哥觉得这条大鱼很了不起,但是“我还是要杀死它”,“尽管这么做很不公平”,“可是我要让它看看一个人能干多少事儿,能吃多少苦”。圣地亚哥试图通过联翩的浮想来转移注意力,并增强自己的信心。
21、此时,大鱼的速度又明显慢了下来。但圣地亚哥的境况也不好,被粗钓绳勒疼的脊背疼过了头,已经麻木了。但他觉得,比这更糟糕的事自己都经历过,何况现在又有了海豚作为食物储备——哪怕几个小时前还在庆幸自己吃的是金枪鱼,不是海豚。生吃完海豚肉,他面朝下趴着,整个身子压在绳子上,重量全部抵在右手上,睡着了。
他不知道睡了有多久。突然,右拳突然拱到了脸上,老人一下被惊醒了。大鱼又有大动作了!说时迟那时快,海面像被炸开了,大鱼突然跳出海面,又马上“嘭”的一声坠下去。如此反复了好几次,一次又一次地加大力气。老人的钓绳都要绷断了。
22、老人的大脑飞速地运转着,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冒了出来:要是马诺林在就好了。大鱼为什么会突然发飙?好在,跳跃了十几次的大鱼,气囊里灌满了空气,这样一来它不会沉到海底,死在老人捞不起来的地方了。
大鱼停了下来,老人用左手和肩膀抻住绳子,弯下腰用右手捧了一捧水,洗掉粘在脸上让他感到恶心的海豚肉,并且把受伤的右手浸在海水里。“疼痛对男人来说不算是事儿。”他对自己说道。然后拣起剩下的一条飞鱼,一点儿都没浪费,连骨头、尾巴都嚼碎了吃下肚去。此时,自这次出海以来,已经是老人第三次看到太阳冉冉升起了。
23、大鱼一直在慢慢地绕圈,老人累得骨头都要散架了。突然,老人手中的绳子再一次猛扯猛顿起来,这股力量又急又狠又重。大鱼正用长吻撞铁丝,老人担心它又跳跃起来,只能又放了一些绳子出去。这时候,鱼朝小船游过来。它平静而沉着地兜着圈子,老人也随着它的行动慢慢收起绳子,等待着大鱼的靠近,以便自己能够拿到渔叉刺向大鱼。
圣地亚哥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大鱼也如他所料地兜过来,老人使尽浑身力气把大鱼往自己跟前拽,鱼稍微地偏了一下身子,又开始兜圈,老人却开始感到眩晕了。
24、老人打起精神又一次尝试,还是失败。他的嘴巴已经干得说不出话了,但他却一直给自己打气:你行的,你永远都行!又一次尝试,又一次差点儿成功。
他调动起自己所有的痛苦、所剩无几的气力和久违的骄傲,再一次提起精神去对付大鱼猛烈的垂死挣扎。大鱼被刺痛,高高地跃出水面,接着又坠入水中,浪花四溅,泼了老人一身,泼了小船一船。
读到这里,相信你也和我一样,被圣地亚哥的坚强、自信所感染,他在挑战自己的极限,他的勇气和力量让他能够在大海上,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直面痛苦,无惧失败。
Step 5
25、老人终于制服了大鱼,但战斗并没有结束,头晕目眩、恶心难耐的他,还需要考虑如何带着大鱼返回到遥远的海岸,以及面对更多难以预测的情况。小船无法装下大鱼,老人只能将它捆绑固定在小船上,然后撑起桅杆,扬帆回家。他们在夜晚的海面上慢慢航行着,直到突然出现了一条鲨鱼。
那是一条灰鲭qīng鲨,是大海里游得最快的生物之一。灰鲭鲨一赶上小船,就急不可耐地扑向船艄去咬大鱼。与此同时,鲨鱼的头露出水面,它的背也浮了上来,老人迅速而有力地把准备好的渔叉戳进鲨鱼的脑袋,他戳得很坚决,使尽了全身力气。
26、灰鲭鲨在海面上翻转了几次,眼睛已经没有了生气,是的,它死了。这就胜利了吗?不。灰鲭鲨咬走了四十磅鱼肉,让老人损失了渔叉和绳子,更为严峻的是,被咬得破烂不堪的大鱼流着血,喷香的味道随风扩散,这会吸引来其他的鲨鱼。
老人安慰自己,因为先前的事太好了,结果就难免不顺。但是无论如何,人生来可不是给打垮的。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垮。微风徐徐地吹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然而这难得的静谧却是灾难降临的前奏。
27、鲨鱼又来了!此时,圣地亚哥连个渔叉都没有。
他看到了一条“大花皮”,而后是第二条。它们闻着鱼肉味,离小船越来越近。其中一条张开半圆的嘴巴冲过来,老人举起绑在桨上的刀,对准它的大脑,一把捅进去,再抽出来;继而照着鲨鱼像猫一样眯缝着的眼睛晃,一下攘进去。但另一条却不是直接过来的,而是转身消失在船下,从船底对大鱼又扯又拽,老人趁着鲨鱼伸出鼻子向大鱼靠近的时候,不偏不倚地扎在它扁平脑袋的中心,立马又收回刀,对准那个要害部位再次扎下去。
28、两只鲨鱼都死了,但战斗仍然没有结束,老人知道,这或许还会有更多的鲨鱼。
圣地亚哥是最好的渔夫,几十年叱咤海洋的经历,让他拥有娴熟的捕鱼技能,以及对付鲨鱼的方式。但是每个人都会有局限,再聪明能干的人,也总会遇到限度,触碰到自己的天花板。老人持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这是他的限度。但是他并没有沮丧和倦怠,而是继续出海向极限挑战。
他终于发现了一条大鱼,但也因此被拖到远海上整整两天三夜,浑身伤痛,血肉模糊,这也是他的限度。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勇敢挑战,努力想砸开局限自己的天花板。
29、终于,老人战胜了大鱼,但是却被中途赶来的鲨鱼所袭击。鲨鱼让他损失了武器和很多鱼肉,但他并没有就此停止战斗,而是自制武器,继续和每一条凶神恶煞的鲨鱼搏斗。这场战斗如此持久,胜负好像早早就预示了,但老人却用自己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反败为胜,而后继续战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英雄气概和广博爱心,他的孤独和自我疗愈,以及他的自言自语里所透露出来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他的形象是傲岸的,更是鲜活的,是一个孤独寂寥老迈的老头,同时又是一个个性丰满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只要心不老,只要心中充满爱和勇气。”
Step 6
30、第四条鲨鱼急匆匆地游了过来。它像一头奔向食槽的猪,急匆匆地游向大鱼。圣地亚哥并不着急,他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一下就用刀子击中鲨鱼的要害,但没有想到鲨鱼翻滚下水时,突然朝后一扭,刀刃“啪”的一声,断了。这下没有了渔叉,没有了刀子,只有一根力量微弱的木棒,身体又累到了极点。但是老人还是要试一试,而不是缴械投降。
杀死那条铲鲨后,一直到日落前,才又有两条鲨鱼前来袭击。老人只要一看到鲨鱼咬住鱼肉便狠打,直到鲨鱼撕下鱼肉后滑下海去。他知道自己现在很难把鲨鱼打死了,但这两条鲨鱼也一定会很难受。
31、和鲨鱼较量的时候,太阳西落了,老人知道自己离海滩应该不远了,也知道这个镇子上善良的人们一定都会担心他。
圣地亚哥不想再看大鱼,他知道有一半的鱼肉都被鲨鱼糟蹋了。剧烈的疼痛让他知道自己还没有死,心里盼望着自己的运气能好一些,至少能把这半条鱼带回去。能到哪里去购买好运气呢?就算能,他也没有钱,只有一把丢了的渔叉、一把破刀和两只血肉模糊的手。
夜里十点钟左右,他终于看到了小镇灯光映在天际的反光。他全身又僵又疼,伤口在寒夜里冻得疼痛万分。他真希望自己可以不用再打了。
32、但到了半夜,他又开打了。只是这一回,无论怎么打都没有用了。一群鲨鱼围住了小船和大鱼,圣地亚哥用尽了力气战斗,但鱼肉还是被鲨鱼们吃完了。
老人知道自己最后还是被打败了,而且一败涂地。他把小船调回原来的航道,用心地驾着船驶回家乡的港口。夜里有几只鲨鱼来袭击大鱼的残骸,但老人只顾专心掌舵,并不理会。终于,他驶进了小港湾。
他艰难地爬坡,摔跤后顺势在地上躺了一会儿,又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一路歇了五六次,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小棚屋,喝了口水,拉过毯子盖住一部分身体,脸朝下趴在报纸上,睡着了。
33、第二天上午,男孩来到老人的小棚屋时,圣地亚哥还在睡觉。看见老人还在呼吸,又看了看他的手掌,男孩哭了起来,蹑手蹑脚地出了门,去给老人弄点咖啡来。他一路走一路哭,也不在意别人看到。和所有人对话时,他都要补上一句:“谁也别去烦圣地亚哥。”
老人终于醒了,接过男孩手中的咖啡时,他说:“它们打败了我,真的打败了我。”
马诺林回应道:“那条鱼可没有打败你。”
“它确实没有,是后来发生的事打败了我。”
和马诺林说了一些话后,老人又睡着了,小男孩坐在旁边守着他。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34、“生活不是拉锯,是抵抗之后的节节败退。明知要输,但不肯投降。因为这抵抗就是我们要完成的功课本身。”我想,这段话用来形容老人与海的故事,最恰当不过了。有人说,圣地亚哥是一个了不起的老人,也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他是硬汉,但无疑,他仍然失败了。那么,老人到底是不是失败了呢?那些努力地活着的人,好像依然不能过上令人顺心的好日子,他们是否也是一败涂地呢?
王小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里面也探讨了这个问题:什么叫失败?也许可以说,人去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失败。但是,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
35、圣地亚哥正是这样的人。他不断地去接近自己的限度,因此,看起来也不断地在失败。其实,在人生这条漫长的道路上,人类向限度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失败。
老人并没有失败,因为他从来没有放下过武器,不曾投降。哪怕命运让他的武器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他也从不认输。他什么也没有得到,除了疼痛。但他战斗到了最后的时刻,他总是怀着满腔勇气和信心走向神秘莫测的大海,他的信心是不可战胜的。我们佩服老人,佩服他的勇气,佩服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应该佩服所有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搏击、为了生活永远不妥协、每一天都在努力的人们——每一个你我。
Step 7
36、现在,我们来探秘一下这部小说背后真实的故事,还有那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时间倒转,回到2002年1月15日。这一天,全球许多重要媒体争先报道一则来自古巴的消息:一位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渔民病逝,享年一百零四岁。而恰好,海明威这部《老人与海》,便是由这位名叫富恩特斯的渔民的亲身经历改编的。富恩特斯是圣地亚哥的原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曾移居古巴,并在那里认识了老渔民福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坐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是富恩特斯搭救了他,两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富恩特斯成为海明威游艇的船长,俩人常常一起出海捕鱼或探险,直到1960年海明威离开古巴时才结束。
37、而对于这一整个故事的原型,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捕鱼,在远离陆地的海域,捕到了一条重达一千磅重的大鱼,但因为鱼太大,离海岸又太远,结果归途中被鲨鱼袭击,最后只剩下了一副骨架。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富恩特斯曾向海明威讲述自己二十一岁时,曾经捕获一条重达一千磅的大鱼的经历。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仿佛一颗种子,植入了海明威的内心,成为他日后写下这本书的起点。
且不论这两个说法哪一个更为符合现实,富恩特斯是圣地亚哥的原型,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富恩斯特造就了圣地亚哥,圣地亚哥也让富恩特斯成名。因为文学,这两个人一起名垂不朽,广受关注。
38、而创造这个不朽神话的海明威,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海明威,他自己的经历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传奇。
以记者的身份参加一战时,他亲赴意大利前线,并驾驶救护车冲过火线,被一颗开花炮弹炸成了重伤,身上取出了237块弹片;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亲历了西班牙内战,在内战期间,他三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创作剧本,并写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他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1941年,他和夫人玛莎一起访问中国,支持抗日战争……
39、卡斯特罗掌权后,海明威离开古巴定居美国。此时,身上的多处旧伤,使他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7月2日,或许是因为不堪忍受多重病痛的折磨,或许是因为创作灵感缺失的绝望,或许是因为传说中性无能的焦虑,他用猎枪和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经历过世人眼中艺术家所应该经历的一切,就连最后的死亡,都充满了自我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写作就是轻易的,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奖的答谢词里说,作家劳动时,是孤独的;写作,是艰苦的劳动。
40、海明威对待写作,就像对待一件艰苦卓绝的工作一样,他总是天一亮就起床,勤奋耕耘。除此之外,他对文字的要求也很高,总是在思考“怎样把字眼弄得准确一些”。单单是《老人与海》的这数万字,他就前后校阅了两百多次。
而简洁并不意味着内容的单薄,简洁应该是一种态度,一种绝不拖泥带水的坚决。恰似一颗子弹,只关注最需要重视的部分,只留下必须留下的东西。也正是这像子弹一样的写作节奏,让海明威笔下的大海都紧张了起来。而这,应该也是海明威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吧。
《1傅雷家书》406413 / 《2堂吉诃德》903591
《3汤姆叔叔的小屋》419683 / 《4呼兰河传》524505
《5百万英镑》88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