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631】
读物本·《大英博物馆寻宝记》09 大洪水泥板
作者:机智的蜻蜓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1917
4
1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介绍大英博物馆中21件珍宝的书籍。这些珍宝涵盖了全球文明的各个角落,包括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以及古罗马等文明。作者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些珍宝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仅限习读,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11-06 21:15:55
更新时间2024-11-07 09:43:5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09 大洪水泥板 为什么两河流域的一块泥板能震惊世人?

〔1〕The Flood Tablet

大洪水泥板,公元前7世纪,3层55号房间

两河流域,一般也叫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主要是指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这两条大河之间的区域,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和叙利亚那一片区域。两河流域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在那里曾经还有过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

但两河流域厉害的地方可远不止这些,要知道人类文明的第一道曙光就是从两河流域发出的,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和文字,都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发现的。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2〕在乌尔军旗(P64)那一篇里我就介绍过:大约在6000年前,苏美尔人来到了两河流域,他们在那里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批城市。

城市出现了,文字就会随之诞生,因为文字最初就是行政系统的产物。你想啊,政府想要管理好人民可是需要各种行政程序的,那就意味着一切都要成文,这些都离不开文字。

两河流域人民所创造出来的文字叫“楔形文字”,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基本都是刻在泥板上的,因为两河流域除了土地肥沃,其他资源都比较匮乏。

〔3〕他们不像我们有竹简或丝绢之类的材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除了泥土那就还是泥土,但两河流域人民真的很聪明,他们先将字刻写在湿润的泥板上,随后再将它们晒干,这样文字就被固定在了泥板上,变成了一块块文字泥板。

这些文字泥板晒干后非常坚硬,不易变形,所以相当大的一部分都妥妥地保留到了今天,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我们能对几千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了解得那么清楚。

〔4〕大概在公元前3000年,楔形文字系统就已经相当完善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律法、科学、天文学等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因为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文字系统之上的。最后,文字的最高形式“文学”也出现了。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Epic of Gilgamesh)就是两河流域的文学巨作,它大概在公元前2100年就已经被写出来了。

楔形文字泥板,约公元前2500年,巴黎卢浮宫

“大洪水”只存在于《圣经》里吗?

〔5〕在大英博物馆里有一块很有名的大洪水泥板,这块楔形文字泥板上的内容其实是《吉尔伽美什史诗》里的一个篇章,主要记录了一次大洪水的故事:神告诉一个男人,一场大洪水将席卷整个地球,它会抹去所有人类生存的痕迹,所以神让他赶紧修建一只大船,把家人、各种动物以及鸟类都放到这艘船上来躲避大洪水。

如果你了解《圣经》里的诺亚方舟,那你就会发现这个故事几乎和诺亚方舟的故事一模一样。更可怕的是,这块大洪水泥板的创作时间比《圣经》还要早400年!

〔6〕所以你应该能想象,当考古学家在19世纪将这块大洪水泥板挖掘出来,并且它的内容被破译之后,对当时的基督教会是一个多么大的冲击。

大家都开始怀疑:《圣经》里的故事都是真的吗?《圣经》会不会就像《吉尔伽美什史诗》一样就是个神话故事?这块大洪水泥板真的冲击了当时人们对基督教会的认识。

其实在两河流域或者古埃及的早期文明中,除了《吉尔伽美什史诗》,还有很多其他的史诗神话中也都有类似大洪水的故事。

〔7〕因此后人推测犹太人所写的《圣经·旧约》并不是百分之百原创的,它更多的是对当时中东地区居民生活的记录,还有他们口口相传的史诗故事,大英博物馆的这块大洪水泥板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我们就会发现当文学诞生后,文字就不仅仅只是记录事实的手段,它还具有探求思想的作用。文字会开阔人的想象,会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指数级的发展,但另外一方面,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没那么真实了,它可以被记录,但也可以被创造或者篡改,《圣经》和那些古老的史诗就是这样被写出来的。

大洪水泥板,公元前7世纪,长15.24厘米,宽13.33厘米

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

〔8〕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这块大洪水泥板,实际上来自一个规模庞大的图书馆,那就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巴尼拔在尼尼微所建的图书馆。那是目前所知的全世界第一座图书馆,比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还要早了近300年。

亚述巴尼拔是两河流域上亚述帝国的统治者,在猎狮图的那一篇里就已经介绍过他。在亚述巴尼拔统治时期,亚述帝国的疆域达到了巅峰,当时帝国的首都尼尼微,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文化、科学和艺术的中心。

〔9〕亚述巴尼拔虽然生性残忍,一直以武力治国,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有教养的知识分子,非常喜欢读书和收藏书,所以他才会在尼尼微建造了全世界第一座图书馆。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藏书量非常大,有3万多本书,当然也都是文字泥板的形式。更神奇的是,这座图书馆还有着非常棒的分类检索系统,当时的人一走进图书馆,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想看的书。亚述巴尼拔图书馆的藏书涉及领域非常广,包含了医学、哲学、天文学、数学等,代表了两河流域当时整体的知识水平。

〔10〕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 G. Wells)将这座图书馆称为“世界上最宝贵的历史资料来源”。亚述巴尼拔的这座图书馆对早期的两河文明保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它的话,两河文明的记录就很有可能出现断层了。

亚述巴尼拔死后,亚述帝国便走向了衰亡,这座图书馆也随之被掩埋在了地底下,这一埋就是2500多年。一直到1849年,英国著名考古学家莱亚德(Austen Henry Layard)在尼尼微遗址考古时才让这座图书馆重见天日。目前,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里的大部分文字泥板都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