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613】
读物本·【散文日记】敦煌守望四十天05 明艳千年的秘密
作者:辛夷格格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字数: 3574
8
10
1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作者以敦煌守护者的身份,通过40多天守望敦煌的经历,为读者带来敦煌多维度的印象,揭开敦煌的神秘面纱。本文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5-16 18:02:24
更新时间2025-05-19 11:42:1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散文日记系列 之 敦煌守望四十天05

第四天|6月4日 西魏249窟:明艳千年的秘密

01

透过车窗,远远便能看到左侧的三危山和右侧的鸣沙山蜿蜒如长蛇,它们交汇处的那片小绿洲便是莫高窟。敦煌研究院的地质专家推测三危山已有上亿年历史,而鸣沙山只存在了200万年。它们在这片广袤荒漠中的相遇如此神奇,就如同渺小的我们在这茫茫人世间遇见已经1655岁的莫高窟一样。

▲宕泉河边的佛塔和远处起伏的三危山。当年乐僔和尚便是看到三危山上金光万丈,金光中千佛浮现,才决定停下脚步,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而宕泉河边的佛塔则是存放历代高僧的骨灰、舍利子以及经文的地方。

初次考核

今天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在259窟当中“闯关”。刘老师已经准备好了洞窟特制小马扎和挑错专用笔记本。面对第一次考核,大家都有一些小紧张。老崔神经兮兮地踱过来给我测了测脉搏,然后说了一句:“嗯,跳得挺快。”脸上满是自我安慰的神情。

02

考核正式开始之后,果然如我所料,几乎没有人愿意照本宣科,而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对259窟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有人将北魏的来龙去脉讲得深入浅出,有人将“阙”的前世今生介绍得一清二楚,而我则主要参考了敦煌研究院专家的研究成果,希望以《法华经》为主线来串联起洞窟中的“二佛并坐”“弥勒菩萨”“禅定佛”等亮点。

在每个人考核之后,刘老师都会提出专业的点评和指导。但当我的讲解结束后,他却陷入沉默不语,仿佛进入“禅定”。现场气氛略显尴尬,同伴们面面相觑,我心中暗呼不妙,深提一口丹田之气,准备迎接沉默之后可能随之而来的“佛门狮子吼”。

03

其实此时的刘老师正在暗自评估我的这个非“主流”讲解。莫高窟的每一份讲解词看似简单,但却都是数代敦煌研究院研究人员的集体智慧结晶,每一种表述都是采用目前敦煌文化研究当中的主流意见。因此,我今天的解说虽然看似旁征博引、观点新颖,但其中的一些内容是否适合作为面向全世界游客的讲解词,的确需要谨慎评估。所幸刘老师最终露出了禅悦式的微笑,他原则上肯定了我的解说内容,赞赏了讲解中的流畅串联,也对部分说法提出了修改意见。

虽然小有曲折,但终于顺利通过了第一关。我彻底松弛了下来,和其他守望者一起,盘腿坐在259窟的地板上,眼光所及尽是1500年前精美的文化遗存,身后半米就是最美禅定佛的深邃浅笑。阳光从门洞射入,飞天在佛龛中轻舞,我甚至能够感觉到那些吹气如兰的呼吸。游人匆匆地从洞窟前经过,而只有我们可以私享“北魏”时光——这是远胜一切物质享受的“奢侈”。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