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353】
读物本·《文脉春秋》 第22集 贵州镇远
作者:蜜思蕾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3428
27
27
29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地理变化为背景,以历史文化名城为单位,通过虚拟数字技术和现实世界视觉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城市发展的文脉印记,展现新时代的万千气象,用观一城文脉、知古今春秋的崭新视角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6-27 11:23:22
更新时间2024-06-27 12:57:3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居大山之下,立广川之上。

循文化坐标,见历史名城。

观一城文脉,知古今春秋。

 

01.

这是一座听起来很遥远的古城,藏在西南地区群山之中,却处处可见江南风貌。行走其间,仿若置身一座多元文化的博物馆。吊脚楼,马头墙,木柱穿斗,青砖黛瓦,蜿蜒狭窄的巷道尽头,古码头豁然开朗。四方的商旅远道而来,在此扎根。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孕育出灿烂多彩的文化。从军事重镇到民族家园,这里是镇远。

镇远县报京乡,在此生活了数百年的侗族人,每逢重大节日都会举办长桌宴。他们的餐桌上有这样一种风味,永远不会缺席。镇远是多民族聚居地,吃酸几乎是当地所有民族共同的饮食习惯。

贵州·镇远 

02.

报京的人们喜欢吃白酸汤,镇远古城里流行的是红酸汤。长久以来,酸在贵州的地位更像是盐的替代品。西南三省中,贵州是唯一不产盐的省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连绵的山脉让运盐之路艰难曲折。缺盐,孕育了以“酸”代“盐”的生活智慧。今天,借助遥感技术,人们获得一个惊人的数字,贵州竟然有125.8万座山头,山地丘陵覆盖了全省面积的92.5%。在中国,很少有省份像贵州这样被山地覆盖得如此彻底。这种崎岖和险峻,自古以来 人们难以跨越。

 

03.

在贵州十万大山之中,有一条小溪流慢慢发源。㵲(wǔ)阳河用上亿年的时间冲破了群山的阻挡,一路向前,最终汇入了长江。它的出现,让贵州有了与外界沟通的最佳方式。镇远古城依㵲阳河而建。从镇远出发,顺流而下,进入长江支流沅江,过洞庭,入长江,进而可抵达全国。

这组造型奇特,充满异域风情的雕塑,描绘的是清朝时期缅甸人骑着大象经过镇远的情景。游客们驻足打卡也不免心生疑惑,为何在贵州的大山中会出现来自缅甸的大象?杨志强,人类学学者,长期致力于贵州古驿道和地域文化研究。在他看来,镇远兴起的缘由和云南密切相关。

 

04.

云南位于高原山地的云贵高原台地上,地理上它抵近南亚,东南亚。元代统一中国以后,云南事实上扮演了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的作用。中原王朝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云南,就一直致力于打通从内地通往云南的通道。元代以后,通往云南的道路分成了三个方向,一是从四川进入云南,二是从贵州进入云南,三是从广西进入云南。广西和四川的线路都需要绕行,而从湖广经过贵州直达云南这条线路可以节省路程1000多公里。所以从元代以后,连接湖广与云南的这条通道,很快就成为南亚,东南亚和中国西南边疆进入内地的首选通道。

 

05.

600多年前,明朝认识到贵州处于入滇通道的重要位置,加强了从湖广至贵州,进而连接云南的交通路线的保护。为了确保这一通道的安全,沿途设立卫所,这条路就是“湘黔滇驿道”。镇远是这条驿道进入贵州的重要关口,也就有了“滇楚锁钥 黔东门户”之称。

㵲阳河上的祝圣桥始建于明朝,这里曾是湘黔滇驿道的必经之路。“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这副对联说的是历史上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使臣进京朝贡,要经过这座祝圣桥。从祝圣桥往西通往云南,通往滇黔,进而通往东南亚国家。往东通往南京,往北也可以通到北京的交通要塞。

 

06.

嗦粉是西南地区最常见的过早方式,人们或坐在店内,或支张桌子坐在门口。而镇远人可以在一个特殊的地方,享受唤醒清晨的这一碗米粉。人们的脚下是一段始建于明朝的古城墙,它不只是捍卫镇远,更是捍卫整个云贵的通道。明初,贵州省内所有卫所的驻兵约20万人,占全国兵力的十分之一左右,单单镇远卫城的驻兵就将近三万人。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之后,明朝在卫城对岸设立府城,作为镇元府行政机构所在地。从高空俯瞰镇远府城,一座绵延的高山耸立在它的北面。接近垂直的山体与舞阳河有204米的高差,因巍峨山体壁立,构成巨大护城屏障,得名石屏山。

 

07.

石屏山顶蜿蜒耸立着长达约两千米的城墙,是古人为府城设置的第二道保险。构筑前后历经明清两代,足以称得上是超级工程。军为卫,政为府,卫城与府城构建了镇远独特的格局。因为㵲阳河的蜿蜒分隔,造型酷似中国传统的太极图案,镇远古城还有一个别称 太极之城。军事防御是镇远城市选址和营建首要考虑的原因。作为军事要塞,镇远地名的得来,正是镇守远方之意。

在镇远,还有一种古老的美食隐藏在街巷深处。这些美食好吃不长肉,秘密就藏在厨房里。冬瓜上色腌制,一道扣肉初见雏形;油条裹上面粉,摇身一变就成了红烧排骨;香菇剪成段油炸爆炒,麻辣泥鳅鲜香四溢。食材不见一丝荤腥,道道菜肴肉香四溢。这就是镇远素席。

 

08.

这是镇远青龙洞古建筑群,古色古香。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会发现这些建筑离地面最高约60米。再换一个角度,它们的背后竟然是接近90度的山体。半亭是青龙洞建筑群里具有典型代表的建筑,它只有一个完整亭子的二分之一,整个亭子的重量是由中间一根支撑柱,连接在悬崖的平台之上,支撑起这个亭子。这也是典型的吊脚式建筑的一个特征。半亭的内部空间跟喀斯特地貌的溶洞结合,古人借用了吊脚楼的修建手法,让整个亭子临空而立。玉皇阁悬空而立,外挂在青龙洞山崖最高处。如果能像积木一样拆解这座建筑,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09.

玉皇阁主体建筑内侧底部是一个天然溶洞的地面,在溶洞地面上放置地梁。地梁一端悬空,另一端镶嵌在溶洞里。溶洞内壁有的位置进深较大,部分地梁不够长,于是工匠们在溶洞内砌筑神龛底座,压住地梁。承重柱放置在地梁上,搭建起玉皇阁的主体结构。最后在地梁表面包上木板,形成一个稳固的平台,重达十余吨的玉皇阁就被牢牢地挂在山体上。地理空间的限制并未禁锢住古人的创造力,在高约60米的狭长悬崖地带,近乎垂直的岩壁上,占地面积21000余平方米,约40座单体建筑凭崖而立。书院,寺院,道观,江西商人所建的万寿宫,在这小小的山崖之上,一挤就是几百年。

 

10.

石屏山上倾泻而下的山泉,在巷中汇聚成了各种各样的景,清甜的水质,做出的豆腐也格外香甜,镇远古城的豆腐脑店不下十家。在镇远,有句老话很形象的说明了府城的街巷布局,“头牌一枝花,二牌盖过它,三牌金果铺,四牌油炸粑,五牌开马店,六牌烂豆渣”,自东向西一至六牌渐次铺开。作为镇远最早的CBD,头牌至今仍坐拥政治商贸双中心的地位。二牌则集中了达官贵人及富商豪绅的府邸家宅。三牌是主要的杂货交易地带。四牌主营小手工业和餐饮,以当地特色小吃“油炸粑”代称。而在五牌,滇缅矿产大多在此入关上船,因而多开设客栈。六牌因水质较好,形成多处豆腐作坊,故戏称烂豆渣。

 

11.

面积更大,地势更为平坦的核心区域,优先大商人。大小商贩,马帮以及生活区域,依次沿河排布。每块区域按牌坊为界,泾渭分明。湘黔滇驿道打通之后,镇远迎来了人口大增长。到乾隆晚期,贵州省在籍人口从清初的万余人猛烈增长到500余万人。但是镇远处在㵲阳河与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面积有限,人们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地势,沿着山坡建造房屋。也正是因为房屋密集,出于隐私与安全的考量,徽派建筑中高大的马头墙成了人们的最佳选择。暮色四合,古城的灯火渐次点亮。

 

12.

岁月流转,昔日的商贾宅邸已变成普通民居,但镇远仍保留着打更的传统。一声声铜锣脆响,是提醒,也是记忆。杨水用在㵲阳河开船已有20多年,他一家三代人都是从事船运工作。云贵高原与湘西丘陵的落差平缓,水流大却不湍急,为水路运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大型商船抵达镇远后,再往上游走,浅滩增多,不适宜航行,人们必须要在镇远弃舟登岸。南来北往的商船在镇远停留转运,换乘陆路,货物从船上转移到了马背上,继续往西,前往贵阳和云南等方向。镇远成为云贵地区重要的一处水路转运枢纽。

 

13.

大河关码头,曾经是贵州省最早的税务机关。明清时期最繁盛时,所得关税居贵州前三名。傅顺德老人是清朝时期镇远首富傅家的第七代后人,经常有游客慕名而来,为的就是看看傅家祖传的一张木床。金丝楠木在古代是皇家专用木材,能用得起如此昂贵的木材,耗时七年打造,可见傅家当年财力之雄厚。从白手起家到富甲一方,傅家的发家之路就是从桐油开始。当时所有的交通都是靠㵲阳河水域,需要大量的木船,而桐油起到保护和防腐的作用。船多意味着桐油需求量大,傅家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商机,赚到了第一桶金,积累了巨额财富。

 

14.

这种幸运源自于不凡的商业智慧,更是立足于镇远兴盛发达的航运业。在山重水复的贵州腹地,繁荣的贸易创造着无尽的商机。商贸带来的富裕,让外乡人在镇远扎下根基。他们在这里赚取财富,也在此处修建新的家园。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被带到贵州,形成了今天镇远山墙耸立,处处江南景观的城市风貌。有多少人远离家乡,就有多少人寻找同族。同乡人创建的会馆,成了这些游子们远方的家。湖广,四川,江西,福建等地的商人汇聚于此,背井离乡的人们于万水千山之外,再造了一处精神故土。

 

15.

邰土芝的侗族刺绣工房位于府城的小巷中,这位来自镇远报经侗寨的绣娘,从没经过正规的美术训练,她的绣品取材于山野间的寻常动植物,图案却夸张生动,充满了想象力。历代的绣娘口传心授,有一种图样,在世事变迁中保留着最初的样貌。作为中华民族最具影响力的图腾,龙在镇远人心中地位非凡。扎龙灯,雕龙头,舞龙灯,端午祭龙,路上游龙,节日里,镇远古城随时随处都能见到龙的身影。土家族的唢呐,侗族的芦笙,苗族的舞蹈,汉、侗、苗、土家族等各民族的人们,共同沉醉于这场游龙的节日盛宴。

 

16.

群山的阻隔并未阻挡人们来此的脚步,数百年来,湖广入滇的驿道变成湘黔滇公路,其后又建成了湘黔滇铁路。车马货船,商贾云集,架起中原与西南的桥梁。不同的族群文化在这里相逢,最终化为古城的一砖一瓦,一楼一阁。锣鼓喧天的龙舟正与骑象北上的缅人涉过同一条河流,从昔日的滇前要塞,到今天的黔东旅游重镇,未来已来,镇远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