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年轻而勤奋的皇帝
万历下令抄张居正家的时候,万历是很有些叛逆心作怪的。一方面是想发泄积压了多年的恶气,整整这个口是心非的死老头;另一方面,他是想告诉世人,大明王朝离了张居正照样转,而且会比张居正时代转得更好。因此,在亲政的前几年,万历绝对是个勤勤恳恳的好皇帝,虽说不一定比得过后来的工作狂雍正,但也绝对比大多数皇帝同行要强。那时候万历二十出头,身体棒,干劲足,随便熬熬夜都不算个事儿。据记载,万历一天能疯狂工作十几个小时,白天批奏折,晚上开大会,半夜三更还召见大臣,商量军国大事。基本上除了吃饭睡觉,全都扑在工作上。在这样一个工作狂手下工作,大臣们当然被折腾得要死要活,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子们,清晨天不亮就要去上班,晚上还要加班到深夜。忙啊忙,有人就好奇了,咱们这皇帝怎么这么多事情啊?
2后来大臣们发现,哦,原来这货每天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抓进度,就像现在的很多人,两只眼睛贼溜溜地死盯着下载进度条,赶紧地,快啊,快啊,刚每秒还3M呢,怎么跌到每秒199kb了?万历基本就那心态,制定一堆年度大计划,季度项目、月计划,等等,然后但凡哪个事情处理慢了一点,他就要骂人。渐渐地,有人就感慨:这小子到底是张居正教出来的啊,比张居正还张居正!作为皇帝,万历除了勤奋、努力,还有没有其他优点呢?有的。比如聪明,万历本人不仅继承了老朱家的高智商,还有一个优点:谦虚,广纳良言,善于倾听。当然比起以上这些,万历对当皇帝这事儿极有使命感,一言一行恪守儒家对明君的要求。比如,敬上苍,为天地万物祈福;体恤民生,为民谋福祉。
3在古代是没有气象学这个学科的,谁也不知道天为什么要下雨,或者是不下雨。遇上干旱,大家就只能认为是龙王爷不高兴,而解决方式就是去龙王庙跟他求情。当然,去龙王庙求情也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去的人级别越高,效果越好,所以去给龙王磕头的,一般大小都是个官。但万历觉得官员都不够格,他要自己去。万历十一年,北京地区干旱,万历出动了。为了充分表现自己的虔诚,他连马都不骑了,直接从紫禁城走去天坛。从故宫到天坛,步行差不多要5公里多,对于经常散步、跑步的人来说不算啥,但对于养尊处优的皇帝和官员来说,这就有点够呛了。但万历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不仅走着去,还走着回来,生怕自己骑个马、坐个轿子,都会让龙王爷不高兴。就这样,一群人在烈日下完成了单日十公里的暴走活动,把那些七老八十的大臣们晒得够呛。
4万历求个雨都能这么认真,遇上自然灾害那就更是毫不迟疑了。有一次地方官上奏疏说灾害太重了,老百姓生活困难,请求万历高抬贵手给当年的赋税打个折扣。对此万历表示,既然老百姓生活困难,那还交什么税,干脆全免了吧。从这些先进事迹可以看出,早期版本的万历确实是个好皇帝,他年轻有为,他意气风发,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张居正地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他倾注半生心血培养的皇帝不仅精明,而且能干,简直和他是无缝对接。从万历拼命工作身影里,满朝文武也终于放心了,果然地球离了张居正还是一样转,而且转得还挺好。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无人不夸:万历这小子,真的不错!
5天下第一厚道人的登场
万历是个好皇帝,这点不假,但万历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不是他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自从徐阶之后,大明说话最管用的不是皇帝,而是文官集团。也就是说,万历要干什么事,还是得看大臣怎么想。幸运的是,万历一开始就摊上了一个比较好说话的内阁首辅,政治工作搞得还不赖,也就是号称“天下第一厚道人”的申时行。这位厚道的申时行申大人又是个什么来头呢?其实,一开始首辅这位子根本轮不到他,只是接替张居正的张四维没干几天,爹就死了,有了张居正的先例,这位老哥丝毫不敢怠慢,赶紧回家“丁忧”。要说呢,张四维真的是命不好,“丁忧”还没结束,他自己也挂了,跟他爹一块儿埋土里去了。
6内阁首辅没了,按规矩是该按顺序来接班。三个内阁大臣一个退休了,一个也病死了,排名最末尾的申时行就被推上了首辅之位,这朝廷一把手的宝座,简直就像充话费送的一样。充话费送首辅,申时行是撞大运了吗?错,因为申时行这一辈子,从来就不缺好运。如果要问明朝运气最好的人是谁,申时行说“哥排第二”,没人敢来抢第一。因为,申大人从来到人间那一刻起,他就是人生赢家。事情是这样的。某年某月某日,一个姓申的富商到苏州旅游,途中邂逅了一名女子,两人一见钟情,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没过多久,这名女子怀孕了。未婚先孕虽然不太好听,但申富商只要把人娶回家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