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秦东陵,一片看似普通的旷野。这里是秦国五大陵园之一,埋葬着秦始皇的父亲、母亲、祖父、曾祖父。考古工作者们一直在这里探查,试图弄清地下王陵的构造和规模。2010年一次意外的盗墓事件,使考古工作者得以深入地下目睹两千多年前的地下王陵。这个大墓的主人,就是秦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的名字是与一场史无前例的空前大决战紧密相联的——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天下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杀声震天的山西长平,战国七雄之中军事实力最强的秦国与赵国在这里展开决战。这场战役的结果后世已熟知。
/秦昭襄王/
它发生于秦昭襄王时代,正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前夜。史料记载,超过百万人参加了战斗。当时的国家如何支撑这样规模的战争?秦国因为什么最终走向了胜利?战胜者的荣耀早已逝去,数十万亡魂仍然不散,考古研究逐步揭开那场战争残酷的真相。
/陕西临潼西·秦东陵/
秦东陵,一片看似普通的旷野。这里是东方帝王谷内秦国五大陵园之一,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秦国晚期的几位君主就长眠于这片土地。秦东陵内,考古工作者们一直在这里探查,重点是寻找秦昭襄王陵。他是秦始皇的曾祖父,被誉为大秦帝国的实际奠基者。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考古工作者在秦东陵内勘探了约24平方公里的土地,探测出四座战国秦诸侯王的陵园。从秦东陵的选址来看,东依骊山,西临灞水,地势上俯瞰咸阳,确实是块风水宝地。
其中一号墓葬勘探发现两座并列的亚字形大墓,有着东南西北四条墓道、14座陪葬坑,及161座小型陪葬墓。四周有壕沟,南北长1180米,东西宽695米。陵园面积80多万平方米,规模之大,罕见所匹。这显然是帝王级别的大墓。
然而,墓主人是不是就是人们寻找中的秦昭襄王呢?因为没有正式发掘,学者们没有定论。
2010年,秦东陵发生一次意外的盗墓事件。考古队员在例行巡查中,发现秦东陵一号大墓的上方有一个极为隐蔽的盗洞。为勘查损失情况,考古队员冒险从盗洞中深入地下,终于目睹到这座两千多年前的地下王陵现存状况。
/秦东陵一号墓葬盗洞内景/
这是一段从未公开的视频。因为拍摄条件恶劣,人们只能勉强看见四周都是棺椁木,有部分倒塌下来。幸运的是,盗墓者并未穿透到内层。地上有盗墓者留下的物品,他们还没有完全得手,就被发现了。
/陕西凤翔·秦景公一号大墓/
这段视频表明,盗墓者探得地宫的准确位置,但还没进入到最重要的核心部位。秦国当时的地宫构造究竟是怎样的?
陕西凤翔发掘的秦景公一号大墓,是我国迄今发掘的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墓葬,为研究我国古代黄肠题凑墓的结构和葬制提供了实物例证。这是一座层层包裹的大型纯木构造的地下殿堂。中心椁室用柏木枋堆垒而成,外面棺木围成数重宫墙和回廊,由内到外,填埋不同等级种类的随葬品。
专家分析,秦东陵盗墓者进入的地点,应该相当于景公墓室的外回廊一角。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2011年,秦东陵盗墓案被侦破,陕西警方抓获嫌疑人,将被盗的十一件文物追回。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一件、国家三级文物十件。
/漆木简/
这七片漆木简牍上面依稀可见蟠龙纹,显示墓主属于君王级别。
/漆木高足豆/
这件漆木高足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在北方地区,出土这样保存完好的战国漆木器十分罕见。它以黑色为主,用红色绘有流云状的花纹。当考古工作者将漆木豆清剔干净,惊喜地发现上面镌刻有“八年相邦薛君造”的铭文。
段清波(西北大学教授):薛君,就是孟尝君。他曾经在秦昭襄王八年的时候,担任过秦国的相邦。这件漆木高足豆,可以明确地反映出来这个墓葬的年代。虽然没有发掘,但是通过这件漆木高足豆,我们可以明确地判断出这个墓葬的时代以及它的主人。它的主人,就是在秦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秦昭襄王。
由于缺乏正式发掘的条件,秦东陵盗洞已经被保护性回填。考古学家判断,秦东陵一号大墓的主人正是秦国的一代雄主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
公元前307年,年轻的公子稷即位秦王,史称秦昭襄王。他有着年少时在燕国作人质的经历,在母亲宣太后的支持下,艰难平定国内叛乱。坎坷的人生使他显得早熟,但内心却像历代祖先一样沉雄果敢,很早便显露出问鼎天下的雄心。公元前262年,在秦军不断东进的势头下,秦国与赵国这两个军事强国终于在长平迎头相撞。
/山西高平·长平古战场/
长平,位于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境内,那场空前惨烈的大决战就发生在这里。赵国,战国七雄之一,经过著名的胡服骑射军事改革,成为秦国东征以来最为强劲的对手,甚至在“阏与之战”中击败过十万秦军。取胜的赵国人有些自负,欲在长平与秦国一争天下。
/白起/
谁也没意识到,秦军中出现了一位令人畏惧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