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067】
读物本·【国宝背后的历史故事】曹植陶耳杯
作者:幼鱼出听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字数: 2436
6
2
8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10段。通过对国宝文物细致分析,了解曾经飞扬的历史故事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5-04 20:23:42
更新时间2025-05-04 15:14:22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国宝背后的历史故事】

1.   才子的诗酒人生 曹植陶耳杯

耳杯,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常见的酒具,一般为漆器、青瓷器,长圆形,两侧有把,即“耳”。陶质的耳杯是随葬品。1951年,在山东东阿曹植墓出土了一件长约11厘米的陶制耳杯,这是研究曹植生平乃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重要文物,通过它可以了解大才子曹植诗酒潇洒的一生,也可以窥见他失宠落寞的最后时光。

2.   才华出众的曹植

曹植出生于东汉末年,生活在战乱纷争的三国时代。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他十几岁时就能诵读《诗经》《论语》,擅长写作。曹操看了他写的文章,怀疑地问:“是不是别人替你写的?”曹植听了非常害怕,赶紧跪下回答:“孩儿能够很容易地讲清楚一件事的道理,只要拿起笔就能写出好文章,如果父亲不相信我,可以当面考考我。我自己都会,为什么要请人代笔呢?”

曹操打败了对手袁绍,下令在都城邺城建造铜雀台,以彰显自己的功绩。建成后,曹操让几个儿子以铜雀台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曹植落笔如飞,转眼写成《铜雀台赋》,曹操和其他大臣看后赞叹不已。

3.   曹植天性随和,他使用的车马、自身的装扮都不追求华丽,是个温和的“官二代”。每次拜见曹操,曹操故意用不好回答的问题问他,他都能应声对答,曹操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曹操带兵去攻打孙权,安排曹植留守邺城,告诫他说:“我当顿丘令时,只有23岁,回想当时的所作所为,至今我也不后悔。你也23岁了,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吗?”

曹植有出众的才华,平易近人的品性,有丁仪、杨修等谋士辅佐,声誉很好。曹操犹豫不决,想让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可当时,继承人必须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曹操的大儿子曹昂战死,二儿子曹丕理应成为继承人。曹植是三儿子,按理是不能成为继承人的。

曹植虽不能成为继承人,但他得到了曹操的宠爱,本来可以生活得很好,他却多次醉酒误事,最终影响了自己的前途。

4.   喝酒误事的曹植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