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220】
读物本·原创纪录片《景德镇五日纪实》
作者:手公主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字数: 2781
4
3
9
6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原创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泥火传情》记录了陶艺家李老师在景德镇五日的见闻,从老厂村的传统制瓷技艺,到陶溪川新旧工艺的碰撞,再到古窑复燃、三宝村瓷与生活的共生,展现了景德镇千年瓷文化的传承与新生。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7-31 14:53:55
更新时间2025-07-31 14:53:54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景德镇五日纪实

                                          —— 泥火传情

泥土在火中重生,文明在窑火里延续。景德镇,这座被窑火熏染了千年的城,每一粒瓷土都藏着光阴的密码。跟随陶艺家李老师的脚步,我们走进这座城的肌理,看泥土如何蜕变为玉,看传统如何生长出新生。

第一幕:初抵瓷都·晨雾中的老厂

清晨五点的景德镇,薄雾缠绕着昌江水面,竹筏上的渔夫弯腰收网,竹篙划过水面的声响惊飞了芦苇丛中的白鹭。老厂村的石板路泛着潮气,背着竹篓的挑夫快步走过,篓里的瓷泥发出沉闷的碰撞声。

“三十年了,每次来还是会被这股子土腥味打动。李老师站在老厂村口的古窑遗址前,指尖抚过斑驳的窑砖墙。砖缝里嵌着细碎的瓷片,阳光穿过薄雾落在上面,折射出青白相间的光。他从口袋里掏出放大镜,凑近一块带着冰裂纹的碎片:“你看这釉色,是民国时期的影青,胎薄得能透光,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烧出这种‘似玉非玉’的质感了。”

老厂村的早晨是被“叮叮当当”的敲瓷声唤醒的。巷子里的老匠人坐在小马扎上,手里的錾子在瓷板上跳舞,要不了半小时,一块素白的瓷板就会开出缠枝莲的纹样。李老师熟门熟路地拐进一家挂着“祖传拉坯”木牌的小院,78岁的周老爷子正坐在转盘前,膝盖一顶,转盘便悠悠转起来。他双手掬起一团瓷泥,拇指轻轻往里一顶,泥坯像呼吸般鼓起肚子,转眼就成了个碗的模样。

“小李啊,今年带学生来?”周老爷子头也不抬,手里的泥坯在旋转中渐渐收腰,变成一只撇口瓶。他的指甲缝里嵌着永远洗不掉的瓷土痕迹,手背的青筋像老窑里的裂纹。李老师蹲在旁边,手里的速写本飞快地记录着拉坯的手势:“您这‘游丝转’的功夫又精进了,手腕发力时像拈着根丝线。”

周老爷子:“做瓷就像养孩子,你对它上心,它就给你长脸。你看这泥,要揉够三百下,里面的气泡才会跑掉,烧出来才不会炸。”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