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509】
读物本·《许世友的最后一战》第三章 受命之后(1)
作者:狸仙儿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读物本 / 近代字数: 5986
2
3
6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许将军一生的最后也是最辉煌的一战,就是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在这一战中,许将军尽显了一位大军事家的风范。本文没有BGM,阅读时请自行添加适读音乐。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9-27 07:56:15
更新时间2024-09-27 15:07:47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三章 受命之后(1)

 

1.

1978年12月,许世友参加了北京会议,9日回到广州,便接到了中央军委的书面命令。他打开看了两遍,坐在他那宽大的写字台前,领会着军委的战略意图,仔细思考着广州军区的任务。

坐了一会儿,他站起身来在室内走过来走过去,边走边想:过去在战争年代里,打了很多好仗,都是按毛泽东军事思想打的,按中央军委的意图打的。这次要打好这一仗,同样也必须按毛泽东军事思想打仗,按军委意图办事。军委总部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坚决完成军委交给的光荣任务。许世友历来办事认真,执行上级指示总是一丝不苟。

 

2.

几十年的战火锤炼,使他的意志坚强如钢,不管有多少困难,不管有多大压力,他都坚决顶住。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文化大革命”中,只要党中央、毛主席有指示,即使困难再多,危险再大,他也毫不含糊,总是坚决执行。1967年初,中央军委为了稳定部队控制局势,下达了一个“八条”命令,当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打电话给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廖政国,非常干脆、明确地说:“部队要稳定,要坚守岗位,不能让张春桥调一兵一卒去镇压人民群众。”这次,他接到军委的命令后和往常一样,脑海里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不折不扣地把军委的战略意图变为现实。

 

3.

当时,他的室内还没有军用地图,他只好走到一张广西边界地图前面,这张图比例尺很小,只能看出地理和地形的大概情况。他就站在这张地图前看了又看,他看到广西边境地区山高岭陡,森林密布,想到作战地区天气炎热,阴雨连绵,想到这次作战任务和作战部队的情况,思忖着如何痛打越南侵略者,完成军委交给的作战任务。

这些意念和思想活动,在他收到军委的命令之后,在他的住地——老虎洞宿舍内逐渐酝酿着、深化着。他回忆起红军时期在大别山同汤恩伯部的拼杀,回忆起在四川万源县大面山地区打刘湘时的搏斗,回忆起胶东打投降派赵保原,以及夺潍县打陈金城,攻济南活捉王耀武的情形。他也想起在张国焘指挥下,打的那些被动仗,他想从历史中寻觅可以借鉴的东西,更好地完成中央军委的作战任务。

 

4.

许世友就站在那张广西边境地图面前,一动也不动,像文学家创作文学作品那样,进行着构思。他想到首先歼灭那些敌人,从哪里开刀打进去;他想着各参战部队、各军兵种如何开到广西边境,进驻什么地区,执行什么任务,应当如何行动;又设想着指挥机关、后勤保障、政治工作、地方的支援怎么个搞法。他仿佛在那张地图上看到了千军万马在行进,在英勇地冲向敌人阵地;他仿佛听到我炮兵轰击敌人的炮弹爆炸声,坦克冲击的隆隆声,也仿佛看到后方支前运送弹药,战地抢救伤员。

 

5.

他想到了胜利的条件,也想到了不利的方面,部队几十年没打仗了,有很多指挥员没有打过仗,又是在亚热带山林地作战,缺乏经验。而越军的指挥员有作战经验,这些都是新问题,必须认真考虑,认真对待。经过思考,他形成了这次作战的方案,应当说,这也就是广西战区作战计划的雏形。

10日晚上,他指示司令部:军委书面命令已到,通知所属各单位的领导明天8点到军区开会。司令部按此指示下达了开会的通知。

 

严格才能打胜仗

6.

老虎洞——这是广州市北郊白云山脚下的一个山沟。这里并没有自然界的老虎,却住着我军的一员虎将——许世友司令员。山沟内有一处院落,这就是许司令员的住房。这所房子,原来是为林彪修的,标准相当高,陈设也相当讲究,家具都是硬木的,冷暖空调齐全。原来院子里都是花卉和观赏树,许司令员住进来以后,种了许多橘子树、芒果树、荔枝树,差不多已经成了品种繁多的果园了。

1978年12月11日早晨,老虎洞轻雾缭绕,树林晶晶,粉色的田青花,黄色的油菜花,像是一铺偌大的地毯。几只不知名的红嘴黄毛的小鸟,在相思树上跳跃,踩得树枝沙沙作响,唧唧地唱着晨曲。真是一派美丽的园林晨景,外人不知道这里是潜龙卧虎的地方。

 

7.

七点半,从院内开出两辆吉普车,缓缓而行,经过沙河镇,进入广州市,向军区司令部大院驶去。半小时后,来到作战部大楼。时间真准,不早也不晚,整整8点钟。这时间是许世友规定的。严格遵守时间,是他一贯的要求。在军事上,有时候争取一小时的时间比增加一个师两个师的军队还重要。联合兵种作战,大兵团协同作战,常以时间为协同行动的标准,如果时间不准,就难以发挥整体威力,甚至打败仗。时间对军人来说,十分重要,必须严格遵守。他要把这一仗打好,对时间的要求就更严格了。

他在少林寺当杂役的时候,除了干活就是练武。那是讲究坐如钟、立如松、走如风。他下车后,经过一楼大厅,登上二楼直奔作战室,精神抖擞,步履轻快有力。

 

8.

他身穿一套整洁的绿军装,脚蹬一双圆口布鞋,后跟用两根布条扎在脚脖子上,显得非常利落朴实;腰扎皮带,挂着左轮手枪,看上去威武健壮;左手拿着一个黄色牛皮纸公文包,一阵风似的走进作战室。这时,作战室已坐满了人,参加会议的人均已到齐,其中有军区各位首长,军区所属各参战单位,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的领导人。大家见许司令员进来,都自动起立,表示敬意。许世友边走边说:“请坐,请坐。”他环视一眼前来参加会议的同志们,坐在他一向坐的位置上,从公文包中掏出命令,立即宣布:“现在开会,今天是作战会议。我已收到军委发来的书面命令,今天的会议,就是传达命令,希望同志们集中精力,好好领会,再讨论怎样执行。”

 

9.

他转过头来,对我说:“你向大家传达,我用红铅笔画的部分不要传达,为了保密,以后再说。”这时,作战部一科孙戈卿科长,拉出一幅挂有广西地图的图板,把作战室四门紧闭,与会人员鸦雀无声,只有墙上的挂钟嘀嗒嘀嗒地响着。我接过许世友给我的书面命令,用广播速度给大家念着,几分钟就念完了。我征求大家的意见:“听清楚没有,还要不要再念?”大家说再念一遍吧。许世友说:“这是命令,要大家执行,必须让大家听清楚,领会明白,再念一遍好,再念两遍也可以。”

我按许世友的意见,一字一句地,用很慢的速度,又给大家念了一遍。

休息10分钟后,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热烈地发表意见。有的谈这次行动的意义,有的讲命令的精神,也有不少同志提出部队行动时,要求军区帮助解决的问题。

 

10.

许世友作了总结性的讲话,他说:“同志们都发表了意见,王主任讲了政治工作,周参谋长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讲得都很好。这次军委邓副主席点名要我指挥,我还要讲几句:中央军委的命令,要认真执行,认真贯彻,决不能马马虎虎。这次打仗,不打是不打,打就一定打好,续写新的光荣战史。”

说完后,他看了看参加会议的各单位的领导人,他那双严厉的眼睛似乎是在说:“你们可要听清楚,我说话是算数的,谁要是完不成任务,我是要严格执行战场纪律的。”管理军队就得严格,这是古今中外的军事家公认的准则。打仗更要严格,这叫做“慈不掌兵”。这就是许世友的突出特点。谁马马虎虎稀稀拉拉,他不管你是什么人,天王老子他也得治你。

 

11.

他喝了几口茶又说:“同志们尤其要注意,我们军区部队几十年没打仗了,一下子要打仗,弯子转得很急,转好这个弯子,不简单,很不简单!平常每天晚上太太平平地在床上睡觉,打起仗来,要在野外睡觉,要在石头上睡觉,有时还没有时间睡觉。平常每天三顿饭,打起仗来,一天一顿就不错,也可能三天一顿,也有可能三天没有饭吃。平常按时上班、下班,一天八小时按部就班,打起仗来,没日没夜,情况多,军事急,都要我们尽快处理,所以,要求同志们思想上要从平时转为战时,生活上要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作风上要快、要准、要艰苦。当前是要做好行动准备,做不好就追查责任,不管你是谁!还有一点,请同志们注意,必须做到保密。为了保密,决定这次向广西行动,以野营的形式和名义进行,汽车牌子都要用广西军区的号码。”

 

12.

会后,我向许司令员汇报说,准备召集司令部管作战的主要部局和后勤部的有关单位开个会,安排行动计划,组织部队向广西开进。他听完后说:“不许开会,要保守秘密。”按常理,军委的书面命令已到,命令中规定了参战部队到广西边疆地区的时间,军区的第一次作战会议已经开完,为了贯彻这些精神,尽快落实这些指示,完全可以通过会议形式进行布置。可是,他为了保密,就是不同意开会。我只好一个部局一个部局交代任务,尔后,我和后勤部首长在作战部组织汇总,形成向广西开进的行动计划。

 

13.

这次会议结束后,许世友把军区领导同志全部留下来进行了分工。他说:“我和向政委商量过,有几位同志要到下边去加强指挥:欧副司令员和单政委到一个单位,吴副司令员到一个单位,江副司令员到一个单位,杨副政委到后勤部,我和向政委、周参谋长、王主任在前指,其余的同志都留在广州基本指挥所。看同志们有什么意见?”各位副司令员、副政委都表示同意这样分工。

停了一会,许世友说:“现在要打仗了,我们部队干部中有很多人没有打过仗,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打过很多仗,下去后,要搞好传帮带,要大讲过去打仗的经验教训,教给下边干部办法,帮助他们工作,加强下级指挥。注意!要加强他们,不是代替他们,他们有他们的责任,对他们要严格要求,这是对他们的爱护,对他们的培养锻炼,严格就能打胜仗,马马虎虎,一定打败仗。这次作战,有很多情况和过去不同,请同志们多想问题,多动脑筋,好好研究,千万不要马虎。”

 

话武功漫谈少林寺

14.

1978年12月16日,许世友乘军用飞机,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我也随同到达。出发前,许世友指示:“为了保密,不准迎接,不准报道。”这些,在广州就向广西军区和自治区党委领导部门打了招呼。我们神不知鬼不觉地住进了南宁市明园招待所。许世友住在一号房,这间房子很大,为了工作方便,他叫我也和他住在一号房子内。

明园——南宁市区一座高级招待所,很像一个小公园。院子周围绿树成荫,一行行白玉兰开着清香的白花,一排排凤凰树开着鲜艳的红花,一片片相思树叶茂枝繁。院内,路边是美人蕉,有红花、有黄花、有粉花,特别鲜艳;蜡梅开着小黄花,溢放着清香。

 

15.

一号房很宽大。两头是卧室,设备高级、齐全;中间有大厅,可以接待客人,可以看电视,可以开小型会议;一侧有厨房、小餐厅;另一侧有大会议室,可供数十人开会。全室灯光很好,有冷暖空调。许世友就在这座房子里开会,了解与处理和这次作战有关的各种问题,进一步考虑如何完善作战计划。

这个地方离市中心很近,上街买东西也很方便,如果是旅游,这倒是个得天独厚的住所;但是,我们在这里是准备打仗,军事行动要保密,显然就不适合我们用了。既然自治区领导同志好心好意把我们安排在这里了,也不便马上提出换住处,只好先住下来,以后再说。

刚到南宁,只是开始了解情况,搜集材料,工作不十分紧张,茶余饭后我和许司令员坐在一起下象棋,看录像、谈历史。

 

16.

许世友娱乐的内容,也有他自己的特点:白天有闲暇,主要是打猎,偶尔也撒网打鱼;晚饭后主要是看电视、看录像片,有时看电影,偶尔也下盘象棋。他看的录像,95%是武打片子,这大概与他尚武有关,与他少林寺的8年生活有关。有一天晚饭后,他找来两部武打片,准备和工作人员共同看,我坐在他旁边,联想起了他能够“飞檐走壁”的传说,就问他:“传说你能飞檐走壁,你是怎样走法,怎样飞法,能飞多高?”他手里拿着一根牙签,正在剔牙。听到我发问,他停止剔牙,拿着牙签说:“那有啥了不起,我在少林寺时常练这个动作。那时候年轻,腿脚利索,身体很轻,一丈高的房子,纵身跳上,瓦片不碎。

 

17.

当然,光年轻不行,还要懂要领,光使蛮劲不行,要会用巧劲。要领就是离开房子十几步,猛力向前跑,借跑的冲力,两只脚先后蹬墙,就像从墙壁走上去一样,速度要很快,在最恰当的时机,双手用力撑墙头,纵身飞上房,这个动作概括起来,就叫飞檐走壁。只知道这个要领,也上不去,要从基本功练起,再连贯起来练,要经过三五年的苦练,才能达到我上面所说的标准。”他转了个话题说:“我们看录像片上的动作,他也上了房,他是背向房子,一下就飞上去了,那是特技,是假的,是演戏!”他越说越来劲:“基本功才是基础,在少林寺练吊臂时,练得头昏脑胀,浑身浮肿,解大便都蹲不下。要不是那样苦练,手臂不会有那么大力气,我前边说的,双手用力撑墙头,飞身上房,根本不可能。”

 

18.

顿了一下,他又说:“武功对军人很有好处,红军时期,我当排长、营长、团长时,不论练兵还是打仗,我常用上。特别是村落战斗,别人上不去的墙,我能上去;别人上不去的房,我能上去;在战斗中帮了我的大忙。”他联系到我们这次的作战任务指出:“现在一样有用,如果我们的连、排长、战士有一身武功,战斗力可以大大提高,这次作战就会打得更好。军人练武功,要大大提倡,他好处很多,既可以锻炼身体,增加灵活性,又可以培养勇敢精神,增强近战能力,有枪用枪无枪用棍,无枪无棍就用拳用脚。如果有枪有刀,有导弹有飞机,那就如虎添翼。”

讲到这里,他才想起剔牙,把牙签伸进嘴里。

 

19.

为了保密和工作方便,后来自治区又为我们选了一个比明园更适合于战备行动的地方,这就是南宁市郊区的西园招待所。这个地方在市外,靠大路边,去飞机场很方便,不用过闹市区。部队到达后,找我们也方便。这院子很大,房子也很多,军区其他首长来,都可以住得开。有大礼堂,可以开大会。这院子大门朴实无华,内部很幽静很美丽。一进大门,宽敞的大路两边是整齐的棕榈树。我们仍然住在一号房,这房子正前方是鱼塘,塘边有垂柳;右前方是花池,池内有五六种花卉,色彩协调;院内空地种着荔枝树;每座房前都栽有高大的白玉兰。

 

20.

到这里的第二天,有一位客人来同我们共进晚餐,为了等这位同志,我和许世友坐在桌旁闲谈。他听说我是宛平县人,就说:“我们还是老乡呢。”

“你怎么和我是老乡?”我满腹疑问。

“一点没错。”他肯定地说。

“你不是大别山的吗?”我又问。

“那也不假。”他说。

“这是怎么回事?”我问。

“我家是逃难到河南的。”他向我解释说。

“从什么时候去河南的?”我又问。

“什么时候搞不清,从我爷爷的父亲开始。”许世友说。

“现在的老家是什么地方?”我问。

“现在是新县泗水店区许家(上合下水)村。”

许世友顺便讲起了他自己的生平。

 

21.

1905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在湖北麻城县泗店区(现属河南省新县)一个叫许家(上合下水)的山村里。那正是军阀混战、豪绅掠夺、哀鸿遍野的年代。当时,许世友一家十余张嘴吃饭,只有3分薄地,无法糊口,他童年就跟着母亲讨饭,跟着父兄放牛、砍柴,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许世友的家乡,此处鄂豫交界,旧社会是匪盗活动之地,再加上兵匪勾结,闹得百姓十夜九惊,终日不得安宁,青壮年不得不为防身而习武。许世友七八岁时,也学着大人的样子,与和他一起放牛的小伙伴们挥拳踢脚,舞枪使棒,时常以棍代枪结伴打斗。为了吃上一口饭,活下一条命,总想找个出路。

 

22.

1914年,许世友刚满八岁,一天,有个少林寺和尚到他家乡一带传武功。他看到那和尚武功很好,还听说入寺可以管饭,便告别了父母来到嵩山县少林寺,当了一名服侍僧侣的杂役。

杂役是寺庙里的下等人,终日为僧侣打柴、烧饭,为师父洗衣、铺床、倒夜壶。8岁的儿童干着大人的苦役,一干就是8年。也算是因祸得福吧,就在这8年的苦役中,增进了这个贫苦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干完活,他就跟着师父练功,在少林寺练功也是极辛苦的。他在少林寺苦练8年,不但刀枪剑棍样样会师,而且练就了一身飞檐走壁的硬功夫。

 

23.

在许世友进入少林寺第八个年头上,他回到阔别的家乡,看到山河依旧,困境依旧,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愈加肆无忌惮地鱼肉百姓。他在思索,为什么不能改观?怎样才能改变现状?

就是这次回家期间,有一个恶霸地主的儿子欺负他哥哥,许世友一气之下,飞起一脚,谁知这一脚竟把那家伙踢死了。闹出了人命,他被少林寺“开除”了。从此,许世友开始了浪迹生涯。他的出路何在?人民的出路何在?

1926年,大别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四乡农民起来捉土豪,杀劣绅,抗租税,分钱粮,把那些穿长袍马褂、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统统打翻在地。

 

24.

种田佬掌起了印把子,穷兄弟当上了大委员。许世友看着大好革命形势高兴地说:“革命是这样的解恨,这样的红火,不干革命干什么!”

青年许世友,找到了出路,看到了光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投身到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之中,担当起他参加革命后的第一次赋予他的职务——乘马岗六乡农民义勇队大队长兼炮队队长。从此,他和枪杆子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武器大部分是大刀、长矛、土炮、只有少量的钢枪。从这时起,许世友就拿起一把大刀。这把大刀随他南征北战几十年,是他战斗的有力武器。他用这把大刀杀死了很多敌人,打过很多漂亮仗。

 

25.

许世友讲历史,说明他珍视自己的过去。他觉得,自己的一生和历史是光荣的。人到了70多岁,自然要想到后事,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许世友想的是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后一仗了,一定要打好,收个好尾。就像写文章一样,抓住主题,开个好头,收个好尾,就是一篇好文章。从小就参加了革命,参军后打过很多胜仗,对越自卫还击这一仗一定要打好,这是结尾的文章,一定要把它“写好”。他多次谈到,希望这一仗起到积极作用,打出一个和平边境,打出一个中越友好的局面,希望这是中越之间的最后一战。


(未完待续)

文章转载自网络

请尊重知识产权

侵权可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