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893】
读物本·【画里浮生】07苏东坡的自闭与赤壁
作者:机智的蜻蜓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字数: 2702
2
2
0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细读100多幅中国画,深挖22段隐秘往事,作者还原绘画背后的历史情境和人物遭遇,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画家和文人背后的"意难平"。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5-20 19:55:34
更新时间2025-05-03 07:40:5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秘史7.苏东坡的自闭与赤壁

◎黄州罪人

1元丰三年(1080)的元旦,汴梁城内一片欢天喜地。

勾栏瓦肆内的歌舞声,赌场酒楼里的喧闹声,街头巷尾的爆竹声,混杂着传入苏轼的耳中。但他并没有机会停下脚步,身后御史台的差役正催促着他离开这繁华之地。

刚刚因为乌台诗案结束了百余天的冤狱生活,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千里之外的贬所,旷达如苏轼也会自闭(图 1)

大半个月后,初到黄州的苏轼暂住在城中的定慧院内。相比狱中的辛酸,能够与僧人同舍同食,他已经深感庆幸。此外什么话都不想说,什么人也不想见,大半的时间闭门睡觉,偶尔出趟门也只是为了洗澡:

某寓一僧舍,随僧蔬食,甚自幸也。感恩念咎之外,灰心杜口,不曾看谒人。所云出入,盖往村寺沐浴,及寻溪傍谷钓鱼采药,聊以自娱耳。

——苏轼《与王定国书》

图1:《苏轼像》(局部)

2后来家眷都来了,定慧院住不下,又托郡守的关照迁往了江边水驿的临皋亭。家人的陪伴和推门可见的江景,依然无法让苏轼从自闭中走出来: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苏轼《答李端叔书》

或许是怕受自己这个“罪人”的牵连,至今尚未收到平生亲友的一声问候,写给对方的信也如泥牛入海。唯一可喜的是,穷乡僻壤的酒鬼流氓不认得自己是谁,他可以像个普通人一样混迹在人群之中,少去许多人情上的烦恼。

一封杭州参寥的信笺恰在此时送至,促成了苏轼的第一次赤壁之行。

◎惊涛拍岸

3信中除了嘘寒问暖以及二人之间常有的调侃戏谑,还附有秦观的一篇《题名》,上面记录了三人过往的同游之所。

看到那些熟悉的地名,苏轼“闭目想之,了然可数”(苏轼《与参寥子书》)。心情大好的他决定和长子苏迈乘船往赤壁一游(图 2)

江汉之间称赤壁者共有五处。距离黄州知州官邸数百步的少西山麓,有一片赤色的断崖,唐代诗人杜牧就曾错把它当作赤壁古战场,写下怀古名篇。苏轼这样一个喜爱山水、古迹之人,要等到来黄州半年后才前往一游,之前心情的抑郁不难想象: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