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元夜宴
1距离“瑞鹤来仪”百年后的又一个上元节,宣德门楼前已没有了当初万民簇拥的繁华。往南几千里外的杭州凤凰山上,却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两本《华灯侍宴图》,景致大同小异,同为真迹无疑。——参见台北“故宫博物院”编《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第383页。
那里是南宋皇宫所在。白玉雕栏随着山势上下,每隔不远就悬挂有一只形制精巧的灯笼,连缀成缠绕群山的彩色长龙。山腰处的一座宫殿珠帘低卷,奇异的光彩倾泻而出,乐声悠扬,一场隆重的夜宴已经开始。
2是夜,与宴之人无不得到了帝、后的赏赐,而收获最丰的要属杨氏父子。杨次山,为当朝杨皇后早年所认的长兄。自妹妹得宠以来,他便一路平步青云,不久前因谋诛权相韩侂胄有功,权势更盛。杨谷与杨石,杨次山之子,二人文武双全,这些年亦是官运亨通。白天退朝后,皇帝特意命宦官去杨府上宣谕,让他们父子今晚同班侍宴。
除了他们以外,在场的还有另外一对马氏父子。年近八旬的马远,自光宗朝以来便是宫廷中的首席画师,连挑剔的杨皇后都对他喜爱有加。其子马麟继承家学,如今亦在画院任职。
3内膳房为马氏父子准备了两碗元宵,在领取更多的奖赏之前,他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要完成——为杨次山父子各绘制《华灯侍宴图》一件,以纪念他们父子同班侍宴的殊荣。
画作由老画师马远主导,位次较低的马麟则在一旁为父亲铺纸磨墨,研朱调粉。一辈子侍奉宫廷,马远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场面。他似乎胸有成竹,凝思片刻,便熟练地提笔作画。
◎马远的匠心
4图中画的正是当晚的情景(图1)。大殿中央的红衣伶人手持乐器,正演奏助兴,陪侍在侧的三名身着官袍的男子则是杨次山父子。夜已三更,宴会进入到下半场。与宴者大都已经离开,只有少数人被帝后们留下。
原先正式的宴会变成更加亲密的私宴,马远也就不可能透露太多的细节,只露出一角内景。长条形的坐席从殿口向内延伸,宏大的夜宴场面亦随之退入大殿深处,令人浮想联翩。
更多的笔墨被留给了殿外的景致。前景处的宫梅将画面底部托起,曲折交错的梅枝间隙偶尔露出载歌载舞的宫娥。与高大的梅树相比,人影是如此的小,画家刻意拉远了视角,营造出一种疏离感来暗示了夜宴的不可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