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7329】
读物本·现代文学史12
作者:无…為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5078
0
0
2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汉语言文学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9-18 18:24:22
更新时间2024-09-19 10:50:22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111.丁玲、张天翼、叶紫、吴组缃的小说创作情况

l927 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丁玲所写的《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至1929 年间先后写出的十多篇小说分别收入《在黑暗中》、《自杀日记》和《一个女人》三个集子中。1930 年参加“左联”前后,丁玲的创作在题材、格调与思想感情方面都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创作了《韦护》、《一九三。年春上海》、《田家冲》、《水》、《法网》、《奔》及长篇小说《母亲》等一大批作品,这些作品从对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感情纠葛的描写转向了对工农大众的苦难和斗争的反映。l933 年,丁玲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三年后由监禁地南京来到陕北,先后在西北战地服务团、《解放日报》和文协延安分会担任领导工作,并发表了《十八个》、《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和《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报告文学和小说作品。l946 年,丁玲到华北农村参加土改,1948 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张天翼 1928 年正式从事写作,l929 年在鲁迅主编的《奔流》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三天半的梦》,此后,产量日多,逐渐以创作为业,艺术水平不断提高。20 世纪 30 年代前期出版的作品,短篇小说有《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蜜蜂》、《反论》、《移行》、《团圆》、《万仞约》、《春风》、《追》等集子,中篇小说有《清明时节》,长篇小说有《鬼土日记》、《一年》、《在城市里》等。1932 年起,他还写过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如《大林和小林》、《奇怪的地方》及《秃秃大王》等。

1933 年 6 月,叶紫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丰收》。此后除陆续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丰收》、《山村一夜》及 中篇小说《星》以外,还发表了一些散文,另有未完成的中篇小说《菱》和长篇小说《太阳从西边出来》等。

1930 年发表短篇小说《离家的前夜》被视为吴组缃创作生涯的正式开始,以后陆续创作了《栀子花》、 《官官的补品》、《篆竹山房》、《卍字金银花》、《黄昏》等作品。1934 年 1 月,代表作《一千八百担》发表 于北平的《文艺季刊》创刊号,受到高度评价。接着,又相继发表了《天下太平》、《樊家铺》和《铁闷子》 等优秀作品,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西柳集》和《饭余集》。抗战期间又有长篇小说《鸭嘴涝》(后改名《山洪》) 问世。

112.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

【答】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白朗、罗烽等,其中的多数后 来都加入了“左联”。 萧军的代表作是《八月的乡村》。萧红这时期的代表作是被鲁迅称为表现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 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的《生死场》。此后,萧红又创作了收人《牛车上》、《旷野的呼喊》 中的短篇小说及著名的讽刺长篇《马伯乐》。20 世纪 40 年代,她又创作了后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和短篇小说《小城三月》,以独特的诗化小说风格奠定了其文学史地位。

113.“新感觉派”作家群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主要创作

【答】“新感觉派”是指 20 世纪 30 年代以《文学工场》、《无轨电车》和《现代》等杂志为主要阵地从 事小说创作的一批作家,他们的创作主要受西方新心理主义和日本的新感觉派的影响。“新感觉派”小说 内容上的新异之处在于其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用一种新异的现代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东方大 都会的城与人的神韵,在艺术上,注重表现人物的感觉心理,强调抓取人的刹那问的感受和感觉,以象征和 暗示等艺术手法精细描写,所以,又被称为“心理分析派”。“新感觉派”小说的主要作家是施蛰存、穆时 英、刘呐鸥。施蛰存成名的小说集是《上元灯》,但真正体现“新感觉派”小说特点的是其小说集《梅雨之 夕》,这些小说注重逼视人物内心世界,从内部来开掘包括人的梦幻与变态心理的无意识领域。

施蛰存的“新 感觉派”时期并不很长,不久便转向了现实主义创作,写出了既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点,而又有心理分析 小说长处的短篇小说集《善女人的行品》和《小珍集》等,其中的《春阳》是较为优秀的成功之作。被称为 “新感觉派的圣手”和“鬼才”的穆时英的早期作品《南北极》是以写实手法表现城市黑社会和下层流民 的生活,而自 1932 年起,他先后写出《公墓》、《上海的狐步舞》、《牡丹》、《白金的女体塑像》等作品,以 印象和卡通式的笔法、动态的结构和充满速率的表达方式来表现繁华的都市生活和都市人的精神危机,显 示出典型的现代派品格。刘呐鸥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作品也体现了“新感觉派”的基 本特点。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