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大山之下,立广川之上。
循文化坐标,见历史名城。
观一城文脉,知古今春秋。
01.
它地处深山,却借水路而广通四海,因青瓷而扬名世界,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瓷器的溯源地之一。相传它曾是欧冶子铸造宝剑之地,也是古代中国人对宝剑的代称。 它集纳了大山赐予的丰富物产,又以特色手工业著称于世。青瓷的雅、润泽千年,宝剑的侠、刚柔并济,共同塑造了它绵延千年的城市之魂,这个剑瓷合璧的城市就是龙泉。
龙泉的故事,还是要从一条老街说起。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一场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婚礼正在进行。喊喜话、抢果子茶,这是当地传统婚礼中最喜庆、热闹的民俗,邻里乡情一抢而浓。
02.
西街寄托着许多老龙泉人的童年回忆,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见证了古城格局的发展和演变。龙泉地处浙江西南山区这块最大的河谷平原龙泉盆地,东南的洞宫山与西北的仙霞岭,两支山脉盘卧于四周,龙泉溪从西南向东北贯穿城市,境内层峦叠嶂,襟带众流。城墙、城门、城壕是中国古代城池的标志,但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至今并未在龙泉发现古城墙的遗迹。由此推测,龙泉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龙泉无城池,但古人利用龙泉山环水绕、负阴抱阳的山水形制,以山为墙,以水为壕,从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城市防御体系,也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城格局。
03.
绕城而过的龙泉溪是瓯江的源头,而瓯江是浙江第二大江,为古城提供了便利的水运交通。向北可至赣北、皖南,向东可至温州海岸,西可至福建,龙泉也因此成为浙闽赣边陲的商贸重镇。古城南侧,龙泉溪的两条支脉交汇后,冲击出一个岛淤,这便是龙泉著名的一处景观——留槎洲。据《龙泉县志》记载,至少南宋绍兴年间,留槎洲上就已有一处高阁。孤洲高阁,体现的是中国传统营城智慧中一个独有的营建理念。早在唐代,西街、东街一带就已经形成手工业者的聚落。
04.
及至南宋,随着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南迁,龙泉地区人口增加,城市也因此从龙泉溪畔延伸扩展,达到鼎盛。龙泉溪上船只往来如梭,渡口、埠头多达几十处,西街与东街成为商贸繁忙的码头和集市。从空中俯瞰,西街独特的街巷格局依然清晰可见,每一条小巷都通向龙泉溪畔的码头,形似鱼骨,这正是滨水码头典型的布局特征。龙泉古城的街巷中,暗藏着一条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水渠。南宋时期,随着城市的扩展和人口增加,古城居民用水一度面临超负荷的局面。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