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备几种说话模式,错不了
1
情商高的人都懂得“看人说话,看菜下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因为这样可以很好地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只要对方认可你了,愿意听你说话了,沟通的目的就容易实现了。
2
◎看对方年龄说话
——与长辈说话要保持谦虚
长辈教育后辈时常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是很有道理的。老年人虽然接受的新知识比年轻人少,但其人生经验要丰富得多。在与长者谈话时,晚辈一定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老年人都喜欢与人闲聊,有时碰上一位投缘的人便会滔滔不绝,话无止境。这时候,我们可以等对方讲完一件完整的事后,借机离开。离开时要先对他的谈话表示热情的感谢,再礼貌地告别。
3
——与晚辈说话要保持稳重
如果是跟晚辈说话,最好不要在他们面前倚老卖老。如果年龄稍长的人张口闭口“我当年……”“你们年轻人该……”类似的话,相信没有哪个年轻人爱听。与晚辈聊天时,我们可以说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明白,年龄不是问题,你也有与他们一样年轻的心态,这样谈话就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了。
4
◎看对方身份地位说话
身份职务不同并不妨碍人际交流,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普通人对于有名气地位的人等,不应当也没必要表现得低声下气、唯唯诺诺,但也不要过于随便,要注意态度上表现出尊敬,回答问题时简练适当,不随意插话,尽量不讲题外话,说话姿态自然不紧张。
5
小许是一所中学的教务处处长,很得教育局一位领导的赏识。这位领导是教师出身,为人处事温和大度。他与小许并未谋面,但看了小许的报告后十分赞赏他的才华,便约请小许与他聊聊。小许在欣赏自己的领导面前并没有得意忘形,言谈举止都严谨得宜,很有分寸。领导虽性情开朗,嘴上多次表示要小许随意些,但心里对小许稳重得体的举止很是高兴,他觉得没有看错人。就这样,小许与那位领导逐步建立了友情。
6
有身份地位的人通常在阅历、学识等方面高于一般人。与他们交往,常令我们肃然起敬,有时我们还会有一种威压感而噤若寒蝉。特别是那些未见过世面的青年人,在大人物或前辈面前往往会表现得举止生硬,言语嗫嚅,丢失了自己的个性、本色。其实,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交往是一种常规的社交活动,表示友好,尊重对方,说话做事有礼有节,自然也就会赢得对方的认可和尊重。
7
比如,当你与上司说话或是探讨工作时,就应该尽量用谦虚的语气,向上司多请教工作方法,多讨教办事经验,他会觉得你尊重他从而对你产生好印象。所以,在工作中即使你全都懂,也要装出有不明白的地方,然后主动去问上司“关于这事,我不太了解,应该怎么办?”或“这件事依我看这样做比较好,不知局长有何高见?”那么上司一定会很高兴地说“嗯,就这样做!”或“这个地方你要稍微注意一下!”
8
如此一来,身为下属的你不但会因少犯错误而少被批评,上司也会感到自身的价值,这样有了他的帮助和支持,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此外,还要根据对方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说话。一般性格外向的人善于与人交谈,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同性格开朗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就应注意分寸,循循善诱。
9
老舍曾经说过:“话是表现感情与传达思想的,所以大学教授的话与洋车夫的话肯定会不一样。”因此,同样的话,可能对这个人说,他很愿意接受,而对另外一个人说,他不但不接受,而且还可能产生反感。所以,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充分照顾对方的感受就是一个人高情商的表现。
不是不能跟老板说“no”,是怕你情商不够
10
上司委托你做某事时,你要全面考虑,这件事自己是否能胜任,是否违背自己的良心,然后再做决定。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情面,即使是无法做到的事也应承下来,那么结果很可能是出力不讨好,事情没做好,上司也不给你好脸色看。不懂拒绝是一种愚昧的善良。拒绝这件事,最高情商的表现就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千万别装。
11
当然,拒绝上司是要讲究方法的,因为上司不是一般人,他有可能决定着你将来的前程,不容轻易得罪。但是,如果你能采取一些巧妙而又行之有效的拒绝方法,那你尽可以大胆说一句:“领导的话就敢不听。”不过这里要声明的是,这只是针对上司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而言的。
12
张强在深圳某IT企业任部门总经理,由于他的技术能力强,业务精,老板很是器重他。当时另一部门的总经理刚刚离职,考虑到张强的业务能力不错,老板便找到他,希望他能同时担任两个部门的总经理。面对这一情况,张强很为难,因为他知道虽然自己的技术过硬,但作为管理者还缺乏一定的管理能力,何况还同时兼管两个部门。所以,他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与老板进行沟通。
13
两天后的午休时间,张强敲响了老板办公室的门。一番寒暄过后,张强对公司安排他同时出任两个部门的总经理一事,与老板交换了想法:“我的强项是技术,但另一部门更突出总经理管理方面的才能,这和我的技术不相匹配。如果我管理一个部门,我可以把这个部门的各方面做精做细,但要同时管理两个部门就分身乏术了。” 接下来,张强又从公司利益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跨部门兼管的利弊,并为老板推荐了一位更合适的人选,老板对张强的建议表示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