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041】
读物本·《肌肤告白》(三)
作者:萄萄茉莉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3035
2
0
8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护肤是一件认真的事!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01-29 23:35:24
更新时间2023-01-30 09:56:2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晨间保湿,适合自己才是王道

保湿产品的分类和成分

常见类型

首先要了解一点,我们说的水、乳、膏霜、油都是化妆品的剂型。剂型是化妆品分类的一种常用依据。化妆品还有其他分类方法,比如按功能分(特殊用途和普通用途)、按使用部位分(肤用、发用、口腔用)等;而水、乳、膏霜、油也并非是化妆品的所有剂型,还有诸如粉、凝胶等剂型。

从配方角度来说,不谈其他活性添加物,就结构基础来讲,配方的基础便是水、保湿剂、防腐剂。爽肤水或是化妆水则是在基础上少加一些增稠剂或者不加,乳液则是再添加部分油相及乳化剂,并均质乳化;而膏霜则是将油相增稠剂再增加的结果;至于油剂则基本为油相。

根据自己的肤质类型和保湿需求选择其中的一到两种,没必要把所有剂型都糊在脸上。

常见保湿成分

不同剂型归根结底还是由不同成分决定的,我们选择化牧品,除了要学会分剂型,还需要了解一下成分,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按照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科普,化妆品中的保湿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油脂类成分

在皮肤表面形成油脂膜,润泽肌肤的同时防止角质层水分蒸发,起到封闭保湿的作用,保湿力度较强。

代表性原料:凡土林、橄榄油、杏仁油等。

吸湿性成分

多为小分子的醇类、酸类、胺类等有机化合物,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提高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单独使用时只适合于相对湿度高的季节及南方地区,不适合北方干燥的冬季,但可通过配合油脂类保湿剂加以解决。

代表性原料:甘油、氨基酸、吡咯烷酮羧酸钠、乳酸和乳酸盐等。

亲水性成分

亲水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加水溶胀后能够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将游离水结合在网内,使自由水变成结合水而使水分不易蒸发散失,起到锁水保湿的作用。它是一类比较高级的保湿成分,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类肤质、各种气候条件。

代表性原料:透明质酸(也称为玻尿酸)、硫酸软骨素等。

修复性成分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