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225】
读物本·【记游散文·梦江南】杭州篇
作者:幼鱼出听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8617
12
16
19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32段。本系列是作家陈华清游走于江南名山大川的至情之作。在诗意行走的旅途中关注美景,也充满对人文、生态、社会的期许…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4-25 21:54:38
更新时间2024-06-27 14:09:1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记游散文·梦江南】“浪漫之都”——杭州篇

一树桃红,一树繁梦

1.   江南。早春。春寒料峭。

冬的痕迹依稀可见。残喘的冬与挥着翅膀的春依然在交锋。我感受到生命的无奈与精彩。为生命惊叹,为生命惊喜。

一踏上杭州的土地,最叫我惊讶的是那些梧桐树。杭州多的是法国梧桐树。每条大道两旁你都可以见到它们高大的身影。无情的冬把它们的叶子全部拨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枝节节。春天还无力给它们披上绿装。

杭州,灰灰的天空,灰灰的梧桐树。看惯了粤海四季常绿的树木,乍一见光秃秃的梧桐树,心也变得灰灰的。然而,当我看到桃花的一剎那,心底的灰色顿时化作明媚的艳红,重燃的热情淹没在桃红花海。

那一树粉红,似一树繁华梦境。

2.   最先看到桃花是在杭州的宋城。刚看完被称为“宋城灵魂”的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思绪还没有从“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恍如隔世中走出,走在前面的晴兴奋地大声叫:“前面有桃花,快过来看!”我半信半疑快步小跑。果然,在临水的道旁,一树桃花独自怒放。“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没有一片树叶,没有空着的枝头,满树满枝都是粉红粉红的花朵,灿如朝霞。那么艳丽,那么可爱,像婷婷玉立的红粉佳人,临水照面,对镜贴花红。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周围的植物全被寒霜打得垂头丧气,毫无生机。而在世人眼中娇嫩的桃花,在寒意依然袭人的初春二月啊,无畏无惧地绽放。

3.   我伸手去触感,去抚摸。那质地,那手感告诉我,真是桃花啊!花间忙忙碌碌,来来回回,嗡嗡轻吟的蜜蜂也告诉我,真是桃花!没有十里桃红那么壮观,没有如海似潮的铺天盖地,只是在宋城的一隅,只是一隅,已染红我的心海,已铺成粉红的震撼!古香古色的宋城,让人想起的是历史,是沉重。这一树桃花给古朴的宋城带来春的气息,勃勃的生命激情。

有趣的是,在城墙一处桃花的旁边有梅花作伴。红桃,白梅,相映成趣。自古以来,人们盛赞梅花迎寒斗霜,香自苦寒来,给她数不清的美誉。而桃花,人们往往把她跟美艳,甚至与“轻佻”联在一起,认为“轻薄桃花逐水流”。自古以来,人们对桃花像梅花一样不畏春寒,点染初春这点却忽略了。这对桃花来说,是不公平的。

4.   桃花不仅是美的天使,还是勇敢的战士。桃花是值得赞美的。美在外形,美在风骨。

柳绿桃红,这是春天赠送给江南的一大礼物。在西湖,唱主角的是从唐诗宋词走出来的杨柳。桃花只不过是婀娜多姿的杨柳的点缀。如果把西湖比作一个美女子,那么杨柳就是她长长的秀发,曼妙的腰枝,而桃花就是她的樱桃小嘴。虽然只是朱颜一点,却是妩媚顿生,风姿倍增。

绕西湖走一圈,随处可见的绝胜佳境让你目不暇接,赞叹不已。而桃花,不时给你带来粉红的惊喜。在雷峰塔下,在花港观鱼……美丽的桃花向游人抿嘴浅笑,眉目含春。这些桃花,一枝枝,一树树,一丛丛,一坡坡,或是一支独秀,或是成林成海,“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你一不小心就醉在花海桃林。

在桃花树下,不时见到爱美的姑娘跟桃花合影。花如人,人似花。不知是花如人美,还是人比花娇。一对情侣在花丛扑蝶,嬉戏。姑娘美丽的脸庞白里透红,那般粉红,就如这桃花,叫人不由平添出几分爱恋。如果崔护再世,定会再度发出“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赞叹,也许还有那么一点点妒意。

西湖松鼠

5.   初春的杭州西湖,一边是春暖花开,绿树如盖,碧草如茵,繁花似锦;一边是枯枝瑟瑟斗春寒。

最初见到松鼠就是在西湖旁边的法国梧桐树上。当时,在梧桐树光秃秃的枝枝丫丫间,有几个灰黑色的身影在跃动、追逐。在灰蓝色的天幕下,这些不断跳跃的灰黑身影,就像一个个律动的音符,又像一个个写在春天的感叹号。

我以为自己看错了眼,目光不由自主地随着那身影移动。等它们跳下树,在草丛中用鼻子左嗅嗅,右闻闻,这才看清楚,原来是松鼠!我又惊又喜,赶忙跑过去。

6.   在我的印象中,松鼠是属于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的。它生活在这样的画面:浓密的针叶林中,成群结队的松鼠在松林间嬉戏追逐,采摘松果;在密叶筛落的阳光下,美美地蘸着阳光吃果子,安然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不曾想,西湖也是松鼠的天堂,这些小精灵也属于画船载酒的西湖,而且还是西湖灵动的一笔。

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樟树下,一只小松鼠在津津有味、旁若无人地享用早餐。小巧而清秀的脸上镶嵌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显得精灵又可爱。全身灰褐色的皮毛,尾巴又粗又长,直起身子的时候,毛茸茸的大尾巴向上翘起。它用前爪捧起饲养员送来的水果,蘸着春风,不断地啃,啃,啃,那样子像极了向人作揖行礼的绅士,憨态可掬。

7.   一个穿红色羽绒服的小女孩,一看见小松鼠,马上欢喜地挣脱奶奶的手,从爷爷手里拿过几块饼干,递到小松鼠的面前,仰起春天般的脸,说道:“小松鼠,小松鼠,给你饼干,吃吧!吃吧!”小松鼠毫不客气地接过小姑娘递过来的饼干,大大方方地往嘴里送。一边吃一边用圆溜溜的大眼睛瞅瞅小姑娘,又瞅瞅围观的游人,一点也不生分。那神态仿佛说:“真好吃,真好吃,谢谢你!”小姑娘咯咯地笑了,友善的笑容也绽放在其他游人的脸上。

突然,我听到“吱吱”的叫声,这声音很清脆、很温驯,如同明媚的阳光从枝叶间渗漏,筛落一地,散在春天,一点一点冲击着我的心灵。松鼠的叫声原来也如此地动人!也许它的叫声本来就动人,只是我们没注意到。正如很多美好的东西本来就存在,只是因为我们的忽略而错过。

8.   “静坐时看松鼠饮,醉眠不碍山禽浴。”这是刘子寰《满江红》中的词句,这意境很美。我也享受着这意境,停下匆匆的脚步,悠然地坐在西湖边的长凳上,沐浴着暖暖的春光,看小松鼠在春天绿地毯似的草地上,怡然自得地追逐、奔跑、嬉戏、打滚。一只胖乎乎的松鼠“倏”地爬上树叶似盖的香樟树,用铁钩似的爪子勾住树枝,俯身探头,得意地向下看着同伴。那顽皮的神情似乎在说:“上来跟我玩啊!”一会儿,它又趴在树枝上,仰视上方,悠然自得。不知是欣赏白云飘荡,还是聆听小鸟啁啾,或是静听花开。那神态可爱极了!我情不自禁地用镜头瞄准它,轻手轻脚地靠近,想定格它春天的仰视。

西子湖畔,有不少人像我一样追拍松鼠,也有人架起画架在描摹。

9.   我不由想起画家朱颖人。朱先生工作、生活在位于杭州南山路的中国美院,他钟爱西子湖畔的松鼠,观察了数十年,跟这些可爱的小精灵结下不解之缘。心追手摹,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开始画松鼠,一画就是三十多年,直到现在依然痴心不改。每当有人索画,朱教授欣然提笔作画的总是他心爱的松鼠。在中国历代“松鼠画廊”上,恐怕没有谁像他那样如此倾情于松鼠了。

打开朱教授画的数百张松鼠图,那简直是一部精彩的西湖松鼠生存环境的变迁史,令人感慨,叫人惊喜。

10.   创作于1991年的《古藤松鼠》,画面上的松鼠探头探脑,灵敏又机警,似乎生怕被人惊扰。那时的人们环保意识不强,曾出现惊扰、捕捉松鼠的情况,甚至发生烹松鼠吃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于是,松鼠不敢亲近市民,跟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朱先生给这幅画题词:“相距十数步,石间松鼠相逐,亦奔亦跳,初似戏嬉,复以寻找,尤带惶恐……静而观之却远我去也,何其怪哉?”这个题词就是对当时情形的真实反映。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西湖松鼠交上好运。杭州人不但整治湖山景区环境,给松鼠提供了如同人间仙境般的生态环境,而且环保意识提高了,人与动物开始和谐相处。人与山水,人与动物,构成千年西子湖最美的画面。朱先生欣慰地说:“当今盛世,经济腾飞,保护自然尔亦有幸。”他把满心的欢喜挥洒在《梅花松鼠》图中。画中那只悠然自得、翘首望天的小松鼠,心情亦如红梅怒放,浓烈满树吧?

11.   进入新世纪,西湖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更是如诗似画,成了名副其实的“天堂”了。松鼠在这个“天堂”里繁殖生存,数量比三十年前多了四五倍。朱先生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又欣然提笔作画。“老来红树江南梦,共处湖山新景中。”《今看松鼠好运来》与《湖山新景》图,描绘的就是这样的新景象。

松鼠从开始的怕人到现在与人亲密无间,这个变化,折射出一个民族物质生活与精神风貌的变化。松鼠有幸,成了西湖三十年变迁的“见证者”,人类有幸,能与如此可爱的小动物和谐相处。

在西湖邂逅松鼠,是我的江南行的一笔意外收获。是偶然,也是必然。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人类必然收获惊喜。

滑落心底的悦鸣

12.   古人说“以鸟鸣春”。今年听到的第一声鸟鸣,是在江南,在西子湖畔。这是春天的鸣叫,春天的乐曲。

早晨的西子湖,水气袅袅,烟雾茫茫,水天一色。远处的山也是灰蒙蒙,空茫茫。远山、近水、花草树木,统统笼罩在烟雾迷茫中,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好一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啊。我站在湖畔,看着如烟似雾的湖光山色,呼吸着灵山秀水的氤氲气息,迷失在春风沉醉的烟雾中。

“啁啁”,一声,两声,三两声,我头上划过清脆的鸣叫,划过欢快的音韵。那精致的鸣唱,就如这清晨透明的露珠,滑落我心底,打湿我的情思,溅起阵阵喜悦的涟漪。烟雾弥漫的早晨,因了这些悦耳的韵律,顿时变得明丽起来。

13.   那是春天的欢鸣。

你看,春天的小鸟们情绪高涨,亮着嗓子放声歌唱。“叽叽喳喳”,“啁啁啾啾”“呢呢喃喃”,“关关嘤嘤”。一会儿大合唱,一会儿独唱。时高时低,时远时近,时有时无,时疏时密,此起彼伏,仿佛是比赛似的,婉转动听。它们唱着晨曲,和着春天的旋律,吹响春天的哨音。

长年生活在城市的格子水泥森林间,听到的常常是纷扰的嘈杂、刺耳的车鸣。这般的百啭千声,莺歌燕语,简直是天籁之音。

一棵浓密的樟树里,两只鸟儿深情对望,啄着对方的喙,互相梳理灰花的毛发。它们是母子或是情侣吧。那散发在春天里的浓意蜜意,被多情的春风一路播洒,不经意间沾了我一身。

14.   我被深深感染了,赶快拿出相机,蹑手蹑脚地靠近、瞄准,刚要按下快门,“欻”地一声它们飞到另一棵树上,还得意地回头看我,“嘤嘤啁啁”地叫着,似乎在叫唤我。我跟着追上去。它们像和我捉迷藏似的,在我瞄准的当儿,又“噗”地不见了踪影。

不知是我和鸟儿有缘,还是西湖的鸟儿贪恋春光,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鸟儿不断和我邂逅相遇。有时在依依的柳树间,浓郁的樟树里;有时在光秃秃的梧桐树上,也见到它们灵巧的身影。甚至在湖里,它们掠过水面,翩若惊鸿;它们溅起水花,翩翩起舞。我满心欢喜。

鸟儿和西湖的小松鼠一样很调皮,时而树上树下跳来跳去,嬉戏追赶,时而停留花间,飞到地上玩耍、啄食。神态自若,悠闲自在。湖边游人如织,摩肩擦背,但小鸟一点也不怕生。它们长年累月生活在美丽的西湖畔,大概已习惯这种热闹的生活,习惯跟人类和平相处,知道游人不会伤害它们。

15.   西湖的鸟鸣无处不有。最美妙的是在“柳浪闻莺”。想想,柳色青翠,春风掀起绿色的波浪;在一片柳浪中,传来阵阵圆润清脆的莺鸣,那实在是美妙之至。

“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一。这里流传着一个跟黄莺有关的美丽传说。黄莺鸟迷恋柳蒲的景色,变为美女,跟这里一个名叫柳浪的年青人邂逅,结为连理。他们编织一床锦被,叫做“柳浪闻莺”。这个传说很美很浪漫。在“柳浪闻莺”闻黄莺啼叫,更美更浪漫。

沿湖漫步,向“柳浪闻莺”走去,远远地听到黄莺的鸣声,高高低低,长长短短,清脆而婉转。

16.   我站在湖畔旁,看着这春天的画面,欣赏着这“春鸟图”:惠风和畅,丝丝柳条轻轻柔柔地垂在碧波微微的湖面,似是一根根鱼杆伸向湖里,在钓鱼,在钓一个碧绿的春天。碧玉似的树上,两个身披黄衣裳的黄鹂鸟停歇树间“恰恰啼”。啁啁啾啾,歌声圆润嘹亮,高低错落,极富韵律,赏心悦耳。看着飞来飞去、东张西望的黄莺鸟,我想起了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也就是黄莺。此情此景正是杜甫诗中的意境。看着那两只不断和鸣的黄莺,我想,这是从杜甫诗里飞出来的黄鹂吧?是曾见过杜甫的黄鹂吧?

17.   这时,我只是欣喜地注视着那两只呢喃着春天的黄鹂,不敢再举起镜头了,生怕吓着它们。就让它们在翠柳间啁啾着春天的梦想吧。它们刚刚从严寒的冬天走出来,刚刚呼吸到春天温暖的气息,享受着春光的明媚。

剪一缕春光,坐在“柳浪闻莺”,聆听这春天的欢鸣。

一只黄鹂从眼前掠过。“一掠颜色飞上了树”,我脱口而出。“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徐志摩一定也是爱着黄鹂的,要不怎么把《黄鹂》写得这么美妙?黄鹂的色彩,黄鹂的动感,黄鹂所激荡起的欢欣、愉悦,无不维妙维肖,叫人欢喜。

18.   我喜欢眼前这嘤嘤在绿树红花间的黄莺,更喜欢啁啾在千年诗篇、千年音韵中的黄莺。

黄莺早就被古希腊女诗人称为“春之使者,美音的夜莺”。在中国,黄莺最早出现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你看,春风微微,春光明媚,在碧绿的柳枝间,仓庚沐着暖暖的阳光嘤嘤鸣啼。这画面多么美丽,这意境多么迷人。诗中的“仓庚”就是黄鹂,也叫做“鸤鹒”。自《诗经》后,黄莺就经常“飞”进诗人的诗歌里,被文人骚客吟咏。俏丽的黄莺啁啾成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穿越时空,铺展千年的诗情画意,流芳千古。手执一卷书,随意打开,总能看到黄莺的倩影,听到她千年的鸣唱:“燕燕于飞,下上其音”“千里莺啼绿映红”“树树树梢啼晓莺”“野花啼鸟喜新晴”“上有黄鹂深树鸣”“叶底黄鹂一两声”“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明日重来应烂漫,双柑斗酒听黄鹂”等。如此美妙诗篇,叫我爱恋不已。

19.   黄莺还在我们的音乐中。《春天在哪里》《蜗牛与小黄鹂鸟》《小黄鹂鸟》《春莺啭》《黄莺吟》等,这些我们熟悉的儿歌、民乐、古典音乐,都有黄鹂的倩影,甚至以它为歌曲名。在我们广东音乐里也有比较有名的黄鹂音乐,一个是《柳浪闻莺》,一个是《喜迎莺》。《柳浪闻莺》还是西湖十景之曲目。在所有的黄莺音乐中,我最爱听笛子《黄莺亮翅》。现在《黄莺亮翅》就伴随着键盘的敲打声,在我耳边悠悠响起。

因为“鸟美歌甜”,黄莺还拥有不少“粉丝”呢。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是它的超级“粉丝”。他写的黄莺诗句,又多又好,有些还是家喻户晓。例如“两个黄鹏鸣翠柳”、“自在娇莺恰恰啼”、“隔叶黄鹂空好音”等。现在,人们常常把妙龄少女动人的声音叫做“燕语莺声”,这个比喻可追溯到杜甫的诗句。“哑咤人家小女儿,半啼半歇隔花枝”,在这首名为《斗莺》的诗中,他把黄莺的鸣叫比喻成是妙龄少女的歌声。这个比喻生动形象,他对黄莺的喜爱之情一览无遗。

20.   要说铁杆“粉丝”,恐怕没有几个人比得上南朝音乐家戴墉了,他简直可以称为“黄莺痴”了。《世说新语补》记载,戴墉非常喜欢听黄莺唱歌。因为黄莺别名叫做“鸤鹒”,他便把自己研制的桐木琴取名叫作“鸤鹒”。比喻桐木琴奏出的音韵,仿佛黄莺清越美妙的鸣啼。南朝宋武帝多次请他出仕,但是他不为之所动。他喜欢隐居在山中,过着观晚枫、闻鸟鸣的日子。春天一来,他常常“携双柑斗酒”,到林间听黄莺鸣叫,一听就是一整天,真是好情趣。

一壶酒,一把琴,临风把酒闻鸟鸣,世事皆忘唯黄莺,如今还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情趣?还有多少人能享受到如此意境?人类要想继续享受黄莺的诗情画意,只有不断给它创设适应的环境,“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的惊喜,才会时时闪现。

从来佳茗似佳人

21.   从岳飞庙出来,已是下午两时。这天早上还不到七点钟,我和晴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西湖边。行走了大半天,两条腿已不像早上刚到西湖时那样健走如飞了,人又累又渴。

路边站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我问他,哪里有矿泉水卖?他说,你问我算是找对人了,来,我带你去喝茶,正宗的西湖龙井茶。免费。

我心想,天下哪有免费午餐这等好事?说不定是个陷阱。旅游区骗人的把戏多着呢。

男子似乎看出我的心思,说,矿泉水哪天不可以喝到?来到我们杭州西湖不去龙井村喝杯正宗的西湖龙井茶,你算白来了。他这句话打动了我。西湖龙井茶闻名遐迩,连乾隆皇帝都四次到龙井村呢!来到西湖不去产地看看,的确说不过去。

22.   我问男子去龙井村路怎么走?有多远?他说了一大堆的地名,从哪里直走哪里,乘哪路车,下车,拐多少米,又转哪线车,时间大概要一个小时。我听得头都大了。

男子又说,这样吧,我送你们去,包去包回每人五十元,中间不收你们其他费用。还当免费导游,保证超值。

我心想,这个价钱是不贵。正要上车,突然想到,如果他把我们载到荒山野岭,或是中途赶我们下车,哪怎么办?我直言不讳地说出我的顾忌。

男子说,你尽管把心放回肚子!我天天在西湖跑,还会骗你们这点小钱?你们怕我,我还怕你们呢,怕你们把我告了。说完,这个自称姓李的男子把他的身份证、驾驶证等给我看。我们放心了,上车。

我叫他李生。

23.   一路上,我问个不停,李生也很耐心地给我讲解。每到一个景点,他就告诉我们,这里是哪里,有什么特色。

李生很健谈,聊起茶文化滔滔不绝,让对茶文化一知半解的我大长见识。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种植茶树的国家,就是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作为“国粹”之一的茶,自然有浓厚的茶文化。中国的茶叶类别主要有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紧压茶等。杭州西湖龙井、苏州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是主要的绿茶。西湖龙井排在十大绿茶之首。

车经梅灵路,李生说,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梅家坞。梅家坞也是西湖龙井茶的产地之一。到了梅家坞,还特意停车叫我们看。

24.   梅家坞,这名字光听就觉得很美,叫人浮想坞下千树万树梅花开的美景,白的像雪,粉的似霞。

眼前的梅家坞,比想象中的画面还要漂亮。这时正是春天,绿树苍郁,百花争艳。一幢幢豪华的别墅掩映在碧树鲜花中,一辆辆漂亮的车停在别墅里外。这坞这村,叫人恍如走进画卷中。

梅家坞不但美,还很富裕。梅家坞富起来,得益于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的茶香,不但中国人闻到了,连外国的元首也闻到了。美国总统尼克松闻到了,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前来品茶;英国女皇伊丽莎白闻到了,在时任上海市长江泽民的陪同下,也来品茶。

25.   当时,通往梅家坞的路崎岖不平,他们的越野车可没少受苦。聪明的梅家坞人意识到,茶香也怕路崎岖,要致富必修路。果然,路通财运通,茶香云集各方客。如今,梅家坞成了杭州最富有的村子。

梅家坞还是一条长寿村,被评为杭州的“健康无糖村”。百岁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除了这里山清水秀,绿树环抱,空气清新,还跟他们常喝西湖龙井茶有关。

龙井茶营养丰富,具有很多种功效及作用。所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比其他茶叶多。其中的茶多酚,具有降低人体“三高”的作用,还有对人的细胞起到一层保护膜的作用,细胞保护好了,人就不容易衰老。天天喝着这样的茶,长寿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据说,早年曾有台湾人出五百万在梅家坞买楼房,结果梅家坞没人愿意卖。

“群山常绿溪流远,十里梅坞蕴茶香。”这样的好地方谁不愿意长住?谁愿意把自己的房子卖掉呢?

26.   生活在梅家坞真是好福气。我说,去到梅家坞买些西湖龙井茶。李生说,别着急,龙井村多得很,你要什么样的都有。龙井村生产的茶叶叫西湖龙井,为什么梅家坞生产的茶叶也叫西湖龙井?我疑惑不解。李生说,到了龙井村你就知道了。

很快,高大的“龙井村”牌坊出现在前方。车子直接驶进村内。村子里停着各式汽车,旅游观光的、前来购买茶叶的,进进出出,一片繁忙景象。

龙井村跟梅家坞一样,也是幢幢小楼在绿树掩映中。楼不高,多是二三层。村子周围都是绿油油的树木。我走到“十里锒铛”的指示牌前,沿着指示的方向望去,满山都是龙井茶园。一田田,一垄垄,一畦畦,山顶、山腰、山脚,满眼都是茶树,茶山成了绿色的梯田,很壮观。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狮峰山。狮峰山上产的龙井茶叶是西湖龙井茶的上品。有诗唱道:“狮峰山上云雾缭,四十八顷山茶娇,古往今来皆贡品,都因山高水气潮。”

27.   李生去泊车了,我走到“龙井茶文化村”介绍牌前。这里有对龙井村的历史简介、线路图,还有十里琅珰、御茶室、老龙井、十八棵御茶等有名景点的方向指示。

西湖龙井茶产于宋代,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明、清两代更是名声大振,分别列被为上品、朝廷贡品。“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这是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茶酒单》中对西湖龙井茶的称赞。

西湖龙井,按产地分为“狮”、“龙”、“云”、“虎”、“梅”五种,都叫做西湖龙井茶。这五个产地的茶中,狮峰龙井茶最为有名,可谓是优中之优。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如果把西湖龙井茶比喻为佳人,那狮峰龙井茶就是“佳人”中最迷人那位。

28.   这个“佳人”吸引了苏东坡等文豪骚客。他们约上三五知己,再邀清风,或约明月,在狮峰山脚下的寿圣寺,品茶赋诗作对,好不痛快。“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这是苏东坡赞美西湖龙井茶的诗作,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

这个“佳人”也吸引了乾隆皇帝。皇宫高墙大院,金碧辉煌、锦衣玉食、美女如云,也阻不了他对江南的向往。乾隆下江南,被江南的美景、佳茗、佳人迷住了,他一而再,再而三下江南,六次江南游中有四次到过龙井茶区,看茶女采茶,跟茶工学炒茶,品茗吟诗,快活似神仙,留下许多亦幻亦真的“御茶”逸事,后人代代相传,给西湖龙井茶做了无价的活广告。班师回朝时,乾隆还不忘带回西湖龙井茶孝敬母太后。肝火正盛的皇太后喝西湖龙井茶后,香气满腹,清肝消火,并对龙井茶赞不绝口。乾隆更是龙颜大悦,传旨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专供皇室饮用。

29.   现在有些人给乾隆下江南编排了许多风流逸事,并津津乐道,而对他写的诗鲜有问津,也忽视了他对茶农的关注与同情。这是不公平的,他到龙井茶区,先后写过《观采茶作歌》《坐龙井上烹茶偶成》《再游龙井》等诗。

《观采茶作歌》:“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俱往矣,皇帝老儿、文人骚客皆作古,留下的是他们对西湖龙井茶的情感,是那些带有茶香的逸闻茶事,是一道道“茶事”风景。给后人在品茗的同时,多一道谈资。

30.   龙井村主要以种茶、售茶叶为业,村里到处可见“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龙井茶直销部”、“江南第一茶”之类的字眼。在宋广福院附近的树下、凉棚下,摆着不少茶档,供茶客品茶、聊茶。有些人家楼下摆着炒茶锅,娴熟的炒茶工正用手一遍遍地翻炒着炒茶锅里的新茶。现炒现卖,新鲜出炉,如假包换。

李生把我们带到一家村民小楼。一个俏丽的姑娘早已在一楼的门口等候我们,“欢迎到我们龙井村品茶。”

我们随笑容可掬的姑娘进了一楼的茶室。茶室其实也是茶叶展厅,陈列着各种西湖龙井茶。墙上挂着“龙井问茶”字幅。在龙井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龙井问茶”的字样。“龙井问茶”既是新西湖十景之一,也是龙井人欢迎远方客人来品茶之意。

31.   姑娘先给每人奉上一杯刚沏好的西湖龙井茶,再讲解。这时正是初春,江南的天气湿冷透骨,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喝下去,暖胃暖心,神清气爽。

姑娘讲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教我们怎么辨认龙井茶,讲茶的功效,怎么泡茶,并且当场表演泡茶。

她说,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这是茶的“四绝”。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光滑,色泽绿中显黄。因为龙井茶叶很嫩,泡茶不要用100℃沸腾的水,一般用85~90℃的水,先泡半杯,等茶叶舒展开,再倒满。泡好的茶,叶底嫩绿、汤色杏绿、芽芽直立、匀齐成朵。

西湖龙井茶除了按产地分,还按季节分为明前茶、雨后茶,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一级娇羞女儿茶,二级丰韵媳妇茶,三级温和婆婆茶,特级黄花闺女茶。”龙井茶分为几个等级,等级不同,价格有天壤之别。

32.   据说,在古代,明前茶是进贡给皇帝享用的,又叫皇帝茶,珍贵得很。采茶的女工也特别讲究,要选十六七岁漂亮、娇嫩、未出嫁的小姑娘。她们不是用手摘茶,而是用嘴从茶树上一片一片含下来,再放在酥软的胸前,用体温焐干茶叶。

“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在阳春三月,在人间四月天,一群小姑娘穿着白底蓝花上衣,头扎红色丝巾,哼着采茶调,在绿色的茶园里穿梭忙碌,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景!这样的图景太珍贵了,给人丰富的想象和极度的美感。但是有几人能享受得起这样的高级别的“皇帝茶”呢?更多的人能享受到的只是“媳妇茶”,甚至是“婆婆茶”。

在茶室,我一连喝了两杯姑娘给我沏的龙井茶,唇齿留芳,余味无穷。我消费不起动辄几千上万的明前茶,买了一千多元一斤的雨前茶,打算回家慢慢品尝。

【记游散文·梦江南】杭州篇: 382225  

南京篇:579903   上海篇:489101

苏州篇:229965   乌镇篇:198209

无锡篇:666435   古徽州篇:665131

【旅行散文·路过世界】 

南美洲篇:  464283 北美洲篇 :  680089

亚洲篇:  638617 非洲篇:363603

欧洲篇1: 114541 欧洲篇2:456459 

大洋洲篇:964299 两极篇:156601

【乡居散文·太阳岛上借间屋】

春来篇①:493499   春来篇②:525451 

冬闲篇①:321807   冬闲篇②:549383

夏食篇①:323179   夏食篇②:

【365天自然疗愈手记】系列

①697501  ②856315  ③660887

④445115  ⑤591247   ⑥600247   

⑦815303 

《山水散文》系列

名山篇1:  451371 名山篇2:  692021

水韵篇1:  385609 水韵篇2:  725473

西北篇1:  145905 西北篇2:  964819

名胜篇: 148155 域外篇:806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