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943】
读物本·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 1至5集
作者:蜜思蕾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6165
23
22
30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共32段,仅供习读,如侵联删。聚焦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深入提炼作品中的文化标识、审美价值、时代意义,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艺术之美,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阔征程中的时代之变、中国之进。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11-27 11:17:55
更新时间2023-12-01 15:39:1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三季:第一集 潮

01. 潮来自引力,日升月降,潮落潮起;潮心之所向,也就汇聚成潮;潮汇聚点滴,潮涌动不息,潮源于千百万个你我,潮是每一个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你。《潮》由詹建俊创作于1984年,这幅画突破了观看的方式。凝视着它,你似乎可以听到生命的旋律,这旋律拨动人心,正奏出澎湃的乐章。

詹建俊,新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真正的亲历者和领军者之一。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每次拿起画笔作画,都要有音乐相伴。在7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用颤抖的笔将热情滚滚的节奏和潺潺流动的音韵永远地凝固在他的画中。

 

02. 风起了,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时光如断线的珍珠,这一粒粒记忆的珍珠散落又被串起,这熟悉的旋律让詹建俊好似回望见了60年前的自己,也回到了那个第一次将音乐的旋律融入笔触去创作的夏天。那是1957年的夏天,那幅画的名字叫做《起家》,是詹建俊在中央美术学院的马克西莫夫训练班毕业时的作品。创作时,詹建俊反复聆听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画面中飞扬的白色帆布猎猎起舞,它在漫天的浓云中形成了一道强有力的旋律;狂风下的杂草,人们紧张的神情和忙碌的身影,犹如草原上一粒粒跃动的音符。

 

03. 这幅作品像是一曲乐章,以动人心弦的旋律震荡人们的感情。自此,詹建俊以音乐和艺术为两翼,他相信绘画是用颜色与造型凝练情感,音乐是用旋律与节奏表达心绪,他要将聆听融进画里去诉说、去表达。詹建俊越是学习,就越发现两者的共同之处,这也让他无形中和当时油画所追求的写实主义与思想性拉开距离。伴随着流动的旋律,为中国油画打开了新的充满诗意的面貌。这样一种用视觉的语言,来形成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是他长期积累的个人语言面貌的结晶。

 

04. 就如詹建俊先生所言,我希望我的作品像音乐,以动人心弦的旋律震荡人们的感情,那里有狂涛的激越,也有温柔的宁静,它是热望,是冥想,是心声。他像是游吟的诗人,用浪漫的笔触绘写下心中激荡的涟漪,像凝固的音符。时间步入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土地上跃发出了勃勃生机。詹建俊感受到了潮动的力量,他读懂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这就是潮,他要绘写下一个时代的精神品相。

 

05. 着手创作线稿时,詹建俊决定画一个新时代的农民,无数过往采风中所遇见的面庞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但这次他不想画某个真实的地点,某个具体的农民。他开始下笔勾勒线稿,画中年轻的主人公穿着时兴的运动衫,他意气风发,虽没有强烈的五官特征,却正代表新时代的农民坚定而自信地站立在土地上,在他身后,是充满希望的原野。

定海神针般的人物造型,衣服被风吹动,像是昂扬启航的风帆;杨柳辗转翻腾,好似高声部跃动的音浪;身后沃土上,如五线谱一般绵延的金线,构成了乐章的低声部;黄、绿、黑,三色回旋交响,合成一曲气势恢宏、激情澎湃的乐章。

 

06. 在这希望的田野上,我们似乎看到了大地之上已结满喜悦的麦穗,穗上的每一粒种子都是昂扬的生命,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就是潮。拥抱属于你的,永远眼中带光。我们在潮头呐喊,音传千里,一迭一浪,这就是“潮”的魅力,它源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要用我颤抖的笔,把热情滚滚的节奏,和潺潺流动的音韵,永远地凝固在画面中。——(詹建俊)

 

第三季:第二集 祖孙四代

07. 这是矗立在黄土地上的人民,一张脸,沟壑崎岖,每根皱纹都曾风雨兼程;一双手,撼天动地,他们以农具与大地相连,支撑起一座山;拖拉机在土地上轰鸣,与笑声一起响彻神州大地;山花在小手中绽放,开在了已然到来的春天,每个身影背后都是涌动的时代。这幅刘文西创作的中国画《祖孙四代》,用删繁就简的苍劲笔墨将中国百年风雨融为一瞬,凝练成黄土地上普普通通的四代人。

 

08. 老人半蹲,与耕种了一辈子的黄土地融为一体,是磨难中走来的新中国第一代劳动者;铁锹入土,顶天立地,是成长于新旧时代交替间觉醒后的第二代劳动者;油门尚热,轰鸣未停,掌握了知识和技术的第三代浑身洋溢着时代的新风;画中最娇嫩的颜色,属于山花般天真浪漫、未来可期的第四代。

延安东二十里铺,几十年前,每隔一段时间便会举行一场特别的“画展”,窑洞门口挂着一幅幅画稿草图,画家会特地邀请老乡们来做观众,给画稿提意见。这些画稿中,有窑洞里其乐融融的乡里乡亲,有劳作中眼含希望的老人,有田野里捡拾麦穗的娃娃,生动的人物与鲜活的场景,刻画出黄土高原上劳动人民的生活质感与精神气质。

 

09. 画画的人叫刘文西,1933年出生于浙江嵊(shèng)县,从风轻水软的故乡到天高地阔的陕北,他艺术道路的转折点来自与延安不解的缘分。1950年,17岁的刘文西在上海育才学校开始学习美术。课堂上偶然接触到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为人民创作”,懵懂的刘文西找到了学画的意义,年轻的心被理想与热情激荡,种下了名为“延安”与“人民”的种子。陕北高原在嘹亮的信天游和强烈直接的阳光下徐徐展开,25岁的刘文西开始了根植黄土的艺术生涯,热情淳朴的乡风民俗、沟壑纵横的黄土大地,震撼了这个江南人。

 

10. 他夹着速写本,一头扎进陕北的沟沟峁峁,一启程就是一生。刘文西曾这样说,“深入人民要深入到底,要有自己的艺术故乡”。在他的艺术故乡,有个叫阮明的小姑娘,成了他画作中的常客。当时画家刘文西曾经说:“这个娃很有陕北味,她要在,我就画她,画了好几遍。所以后来她嫁到铜川一个煤矿,我还跑到煤矿去看她”。这个小姑娘后来成为了《祖孙四代》画中小姑娘的原型,她代表了黄土地上的第四代,他们朝气蓬勃,带着清晨雨露,一如手中的花朵,绽放出新鲜的光彩。

 

11. 刘文西熟悉这里的人,熟悉的人成为他的画中人;刘文西画这里的人,画着画着就成了这里的人。二十里铺是刘文西最重要的写生点,曾跟牧羊人爬过的荒山隔几年变成了梯田,新建的窑洞越来越多,孩子们也在慢慢长大,这里的变化都被他记录在笔下。数年持续的观察和积累,激荡了他创作《祖孙四代》的念头,那是黄土地上的四代人,生生不息、勤勉创造着同一个家园。

 

12. 心中的人物蘸以笔墨,在120乘97厘米的纸上定格;熟宣禁锢浓重的干墨,粗厚雄浑,勾勒清晰有力的轮廓线,是生活粗粝的真实;高染法着色,脸部浮现陕北人家风吹日晒后特有的红晕;干渴锐利的边缘是刚被拖拉机翻过的土地,在那里,四双脚深深融入泥土,祖孙四代像庄稼生长而出,犹如一座座时代的丰碑。《祖孙四代》这部作品,呈现了一个带有寓言性的陕北黄土地上的人家群像,你仿佛能够看到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和黄土地上代代繁衍,所以说这是一个以水墨语言表达的人民史诗。

 

13. 在刘文西的影响下,一批批艺术工作者走向陕北农村,关注人民、记写生活,以刘文西为代表的黄土画派正是这样在时代发展中自然生长出来的。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是刘文西为“黄土画派”提出的艺术主张。在这里,描绘熟悉的人,亦如画家与黄土的深情拥抱,永远是刘文西创作的根本。“为人民而创作”的信念在刘文西身上凝练成黄土沟墚间那个身着灰色干部装的身影,将描绘人民的一幅幅画作连接成了时代的永恒。

你要创作吗?到生活中去。你要激情吗?到人民中去,他们会告诉你路该怎么走。——(刘文西)

 

第三季:第三集 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诗画册选图

14. 在纸上寻一个最美的时节,笔下花开,因为风和,也因为日丽;春日流转,夏意绵长,滋长冬天里的生命;一百种花有一百种绽放的姿态,百花齐放才是最美的时节。一百零一种花卉装订成一部线装诗画册,既有国色天香的牡丹、接天映日的荷花,也有平淡天真的蒲公英、清新淡雅的黄瓜花,每一个生命在纸上各美其美,自在绽放。

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百花齐放》诗画册,是传统工笔画的集大成,也是工笔花鸟画后来者们心中的“宝典”。一百零一种花的创作凝结了工笔画大家于非闇(àn)与弟子田世光、俞致贞两代人的毕生心血。

 

15. 20世纪上半叶,家国危亡,山河蒙尘,传统中国画也在迷雾中寻找光亮。向西方探寻,向传统求索,中国画家走上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于非闇(àn)是走入传统深处的人,宋元工笔画,法度严谨、诗意内敛,以我观物、宁静致远。46岁时,画家于非闇不再流连写意山水,转而迈入传统工笔花鸟的世界,这里又是一番怎样的天地呢?线分割昏晓、勾勒万物,古人缔造线条游走于笔端,塑造起我们的感官世界,于非闇敏锐地捕捉到线条中独具中国情调的写实精神。

 

16. 工笔画经历了两宋时期的鼎盛之后日趋衰微,技法也日渐凋零。于非闇通过反复临摹古画,潜心体悟,一边热切地捡拾前人精绝的技法,一边却并不满足于模式化的描摹。一日,于非闇埋首古画的间隙,猛然抬头,窗外竹影摇曳、水仙绽放、暗香浮动,生命的气息带给他难以言说的震撼。“自己所画不如真的,连前人所画也一样不如真”,艺术顿悟的火花就在那一刻降临。改道工笔画后的第三年,那是一个明媚的春天,花园里多了一位看花成痴的画家。

 

17. 春日草木滋长最快时,几乎每隔一小时,于非闇都要观察花朵绽放的不同姿态,寻找不同植物最美的瞬间。电光石火的一刻,四季变换的时空交叠在于非闇的想象空间,那里春花烂漫,却又伴着夏叶葳蕤、遒劲秋干,撑起一方澎湃葱茏。春花、夏叶、秋干,就这样不顾一切地融于一体,花草在四季中最精彩的面貌交叠成一副生动而饱满的姿态,它被于非闇创造出来,他开启了近现代工笔花鸟画的一个新的时代。寻一朵传统中最美的花,让它在笔下幻化出生命,这便是于非闇追寻的答案。

 

18. 1958年,为响应毛泽东主席为文艺事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郭沫若撰写《百花诗》,连载于《人民日报》,引起社会各界巨大反响。眼光卓越的荣宝斋找于非闇,希望他以工笔花卉配写郭沫若手书诗词,如此依诗作画,促成一部《百花齐放》诗画册。

此时,于非闇正重病缠身,无力提笔,便从旧作中挑出《兰花》、《牡丹》及一幅白描《水仙》赠予荣宝斋,绘制其他“百花”的重任便交予了最为信任的弟子田世光和于俞致贞。一百零一种花,许多花极少入画,毫无范式可循,两位画家却不慌不忙,秉持着于非闇先生的传统,从自然中寻找答案。

 

19. 夜以继日地写生,新鲜的花卉与古老的技法碰撞出工笔画的繁盛春天。白兰花,首创一叶托数花的形式,采用凌空式构图,轮廓却四平八稳;睡莲,极少的“S”形全景构图;还有“侧出枝横倚式”(杏花)、“下出枝斜倚式”(春兰),这样的大胆创新,皆是对生活的观察提炼。

百花在田世光与俞致贞的笔下呈现出最美的时节,工笔线条细腻匀称,柔中带刚;写意画的没(mò)骨皴擦,制造明暗,堆叠层次;着色古雅纯正,写实之中透出东方神采。

 

20. 《百花齐放》不仅当时带动了一个新时代绘画的开始,也为后来我们艺术创作开了非常好的头。花之大美,平凡而伟大,群芳荟萃,绽放出时代的春天,一本诗画册定格美好时节,那是一场盛大的百花齐放。

祖国的古典文学艺术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在创作构思时都要求时出新意。——(于非闇)

 

第三季:第四集 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21. 这幅创作于1965年的中国画《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是画家吴湖帆别开生面的一件力作。近60年前,新疆罗布泊的荒漠腾起昭示民族独立自强的蘑菇云,当原子弹将自身撕裂释放出惊人的能量,烛天的火光与立体烟云首次在水墨肌理中显露身形。这朵以笔墨描绘的蘑菇云,来自中国山水画中对云气的全新表达,诗意中充满磅礴而坚定的力量感。在漫天火光与腾起的烟云间,吴湖帆找到了新与旧的连接,融汇了今与古的诗篇,激荡起艺术与时代的交响与共振。

 

22. 这是1965年的夏天,连续多日,电影院内播放着一部让国人无比振奋的纪录片,年逾古稀的画家吴湖帆一次次地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纪录片。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胜利的声浪席卷华夏大地,中国从此打破了超级大国核垄断,以铁的实力赢得了独立与和平的底气。

吴湖帆,出生于甲午战争爆发之年,经历山河破碎,国土沦丧。当巨大的爆炸蘑菇云在银幕上腾起,吴湖帆看到了那不再是敌人投下的炸弹,而是中国人自信自强的信念。这是他熟悉的中国画的笔墨,是跨越时空的遥相呼应,这朵蘑菇云在吴湖帆的心里是和平的,他隐隐找到了一种勾连,或许他可以用中国画的方式将这种激烈灌注于柔软的笔端。

 

23.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一生追溯传统的文人画家吴湖帆以鉴定收藏著称。在祖父、清末收藏大家吴大澂(chéng)的影响下,吴湖帆一生所鉴赏的古画不下千幅,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残卷便是他最著名的收藏珍品之一。历代名作中,吴湖帆尤爱董其昌不以墨线勾勒,只以单纯墨韵或青绿色彩入画的山水烟云,他曾多次学习董其昌,临摹《峒关蒲雪图》。烟云流润里,层次分明的墨色让云气在似有似无中若隐若现。从师承古法到融通今意,以传统山水笔墨表现严肃的现代国防科技,这是吴湖帆绘画生命中的一次“离经叛道”。这一次,他将毕生积累灌注于笔端,对笔墨许下宏愿。

 

24. 云,穿行于山川中,聚散无常;行走于水墨里,以无为有。此番,吴湖帆却要“化虚为实”。对照原子弹爆炸的摄影作品,吴湖帆开始以笔意抒发胸意,以没骨(mò)烘染烟云。巨笔挥洒下,墨色交融中,空灵的留白转化为浮动的白云;以皴法用笔勾勒细节,蘑菇云的肌理炸裂在素宣之上;斑斓的墨色之上,朱砂点染,赭石厚重,色调微墨的变化中,火光穿透云层;画面层次里,有气浪、有轰鸣、有火光,也有豪气。

 

25. 这幅高135厘米、宽67厘米的画作,一气呵成。也许,又一颗原子弹在吴湖帆心中爆响。

云烟,无形亦是有形,无形里是中国人关于家园山河的意曲,当化为有形,烟云即神剑,护佑神州。驭气乘风,我们上青天、揽明月、筑天宫,涟漪阵阵,在艺术中听见中国的铿锵足音。

学国画而欲做大画家者,必先爱吾家邦。——(吴湖帆)

 

第三季:第五集 通往乌鲁木齐

26. 山是“借”的,山巅的流云是“借”的,山下的旷野、牧歌也是“借”的;一列发自未来的火车,穿越时空隧道,驶入想象的高原;这是一个浪漫而恢宏的梦,造梦者此刻正挥汗如雨,他们坚信,梦想的力量、机械的轰鸣终将唤醒沉睡的雪山;壮美的西部风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与火热的施工场景,如拼图般融汇在了一起;一边是生产,一边是生活,上方是冷寂的冰雪世界,下面是炙热的劳动人间,构成了一部凝固在画布上的“冰与火之歌”。

 

27. 实际上,这并非真实的现实场景,而是想象的画卷,画家灵感的原点是70多年前开始建设的兰新铁路工地。1952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个国庆节,为了打通中原与西部的交通,也为了终结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一条连接兰州和乌鲁木齐的铁路正式动工,这便是兰新铁路。

彼时,随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大批艺术家纷纷深入工厂、农村、大型工地等场所,用画笔描摹一个时代的激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艾中信一样深受鼓舞,正在寻找创作题材的他,被媒体报道中“全国建筑铁路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所吸引,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西北。

 

28. 海拔3500多米、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2.2℃的祁连山乌鞘岭是兰新铁路必须要攻克的一道天险。当时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的劳动大军已突破了三万人,工人们冒着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平沟、架桥,开凿一座又一座隧道,在绵延百里的山峦地带开挖了数百万方的路基土方,荒凉千年的山岭因此变得喧闹起来。1954年春,艾中信抵达乌鞘岭写生,这里是兰新铁路最艰巨的“战场”。起初,艾中信只是专注于描摹建设中的铁路工人,表达劳动者的激情。

 

29. 可当他把目光抬起瞭望雪山,目之所及的巨大天地带给他难以言说的震撼,那是极端环境下人与自然的对峙与互动,身边建设者们昂扬的斗志,远处雪山的凛冽静穆,一动一静,一暖一冷,形成了一种极具艺术感的对照。艾中信捕捉了这瞬时的灵感,他将视角放开,视距放远,铁路工人的面貌逐渐模糊,直至这一恢宏的生产场景镶嵌在了巍峨的雪山背景中,冷酷的冰雪之下,热烈愈发火热。与此同时,和画家石鲁的偶遇,让艾中信获得了更大的启发。

 

30. 除了生产,还有生活,石鲁的提醒让艾中信把视野拓展到了工地所在的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壮美的雪域风情、忙碌的工地、奋战的工人,以及祁连山下民族互助的人文精神。艾中信越来越清楚自己要画什么,但又该如何把这些场景融到一起呢?反复思虑间,艾中信想到了中国画的章法传统。

中国山水画崇尚写意,不拘泥于固定地点如实描摹,而是根据胸中丘壑灵活地切换视角。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望远山谓之平远,不同视角都可以出现在一幅画中。

 

31. 画布铺展,油彩挥洒,一幅饱含西部风情的恢宏的社会主义建设史诗正在写就。以兰新铁路建设工地为主体,艾中信将其他场景下的写生借用了过来,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拼图。羊群、雪山、火车的白烟,艾中信放弃一板一眼的描摹,顺势而为,洒脱而流畅,将风景写实与山水写意有机统一。艾中信以宏大的构思,给予了风景题材史诗般的展开可能,与这幅画作一起诞生的是一种创造性的油画构图模式,全景式风景。

 

32. 画家韦启美将《通往乌鲁木齐》与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相提并论,称它们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两幅标志性油画。《开国大典》昭示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通往乌鲁木齐》则昭示着中国人民开启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

兰新铁路直到1962年底才通车,但艾中信1954年创作这幅画时,已经让火车开进了乌梢岭。穿越时空而来的火车成了中国发展建设的一个象征,开往乌鲁木齐,也开往中国的未来。

外来艺术一经传入中国,只要和我们的实践相结合,植根在我国的土壤之中,它自然会逐渐地民族化。——(艾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