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703】
读物本·【趣说古史·君子爱财】 05 陶渊明的瘦遁
作者:幼鱼出听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6966
16
11
21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集34段。此系列用诙谐语言带领我们深入古名人的日常经济生活,通过新颖丰富的史料来源,展示历史上他们更真实的一面,是一部好玩的读物。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10-22 14:24:05
更新时间2023-12-19 22:29:4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君子爱财】05 陶渊明的瘦遁

1.   晋朝石崇的理解是:“遁”不是逃跑,而是隐居;问卦人也不是奴隶,而是一位绅士。该绅士厌倦了商海和仕途,向巫师请教怎样隐居。巫师说,如果还没挣到钱,隐居的事儿想都别想,因为有物质生活拴着你的尾巴,让你哪也去不了;如果挣的钱还不多,也不要去隐居,否则你的隐居生活将会痛苦不堪,就像被黄牛皮裹住那样难受;等到有点儿积蓄了,才能隐居,不过此前你得算笔账,看自己是否已经挣够了治病的钱和雇保姆的钱;如果积蓄很多,那就大胆地去隐居吧;如果积蓄非常多,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去隐居,没有什么不顺利。

2.   这个石崇,就是跟王恺斗富、拿铁如意砸珊瑚、用蜡烛当柴火的那位。以前我觉得这人很俗,很烧包,除了显摆自己有钱,别的什么都不会,后来读了他的文章,才发现他还是有点儿文化的。比如说,他注过《周易》,虽然注得不太严谨,但是见解独到,算得上是一家之言。

在石崇心目中,“遁”即隐居,“肥遁”则是不差钱的隐居。“肥遁”本义应为“飞遁”,即远走高飞,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甚广,传播甚远。

3.   石崇、谢灵运、陶渊明、白居易、王维等大腕,在各自著作中都提过肥遁,都向往肥遁,换言之,他们都渴望一种境界:既不用为世务所累,又不用担心日常开销,既在精神上自由,又在物质上充裕。其中,谢灵运、白居易和王维都做过高官,俸禄优厚;唯独陶渊明,虽做过官,但官位很小,时间很短,除了写诗作文,没有一技之长,连种地都种得不专业,同时也没有大笔遗产可以继承,所以虽“身慕肥遁”(陶渊明《自祭文》),却只能“瘦遁”了。

生造了一个词:瘦遁。聪明如您,肯定明白它的意思:隐居,但贫穷;精神上自由,但物质上困窘。陶渊明大半生所过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

4.   是官二代,不是富二代

像聊其他历史名人一样,我们聊陶渊明,也是先聊他的家庭背景。

想必很多朋友都知道,陶渊明是官二代。他的高祖父陶丹,在东吴当过将军;曾祖父陶侃,在东晋“都督八州军事”;祖父陶茂,当过武昌太守;至于他父亲,于史无载,连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可能没做过大官,但按照古时恩荫惯例,即使陶父是个白痴,朝廷也会发给他一顶乌纱帽戴戴。

陶渊明祖上曾经飞黄腾达,到了他这一代,家里的经济条件似乎并不是很好,至少在他二十岁以后,经济条件是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5.   陶渊明有诗自叙:“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弱年就是弱冠,弱冠就是二十岁,二十岁那年,家境败落,开始穷了。为什么变穷?陶渊明没讲。陶渊明八岁父亲去世,或许从这一年开始,也可能从陶渊明祖父陶茂去世开始,陶家就开始坐吃山空,直到陶渊明二十岁左右,渐渐一贫如洗。

陶侃在世时,官至大司马,曾经获封很高的爵位(最初是公爵,后来降为侯爵),他的爵位以及封地,都能由后代继承。

6.   陶茂可能不是陶侃的嫡长子,或者陶渊明的父亲不是陶茂的嫡长子,总之到陶渊明这一代,没能继承陶侃的爵位。后来继承陶侃爵位的,是陶侃的五世孙陶延寿,他跟陶渊明生活在同一时代,年龄大概相差不多。论辈分,他该叫陶渊明叔叔;论亲情,俩人已经形同陌路了。

陶渊明的叔叔,名叫陶夔,是福州郡守。后来陶渊明能做彭泽县令,主要就是得力于他这个叔叔的运作。换言之,陶渊明的父亲虽然死得早,但他还有叔父做靠山。

7.   难进易退

在做彭泽县令之前,陶渊明已经有过一段从政经历。

二十九岁时,他做过江州祭酒。在东晋时,江州是个很大的行政区,覆盖今天的南昌、九江、上饶、吉安、萍乡、宜春、郴州、抚州、赣州、景德镇、黄石、武汉、福州、泉州、漳州、三明、南平等地市,跨越江西、湖北和福建,相当于现在一个省的面积。祭酒,在魏晋南北朝是秘书官,而且位居秘书官之首。故此江州祭酒一职,在职务上近似现在的省政府秘书长,但要讲行政级别和真实权力,当时的祭酒离现在的秘书长要差很多。

8.   在江州祭酒任上没干几天,陶渊明就烦了。他不擅长处理繁琐公务,不擅长把一把手服侍得舒舒服服;更有可能不是不擅长,而是不愿意,他秉性高傲,又不愿受拘束,所以做秘书长做得苦恼无比,一生气,辞职不干,回家了。

回家后,陶渊明没有经济来源,种地为生。他不像曾祖陶侃那样有一副好身板——史载陶侃喜欢锻炼身体,衙门里弄了一百口大缸,公务之余,一个一个把大缸搬到院子里;到了晚上再一个一个搬回去,以此强身健体兼磨炼意志;而是像同时代多数士族子弟那样,长了个多愁多病身,一劳累就生病,一生病就病得不轻。在农村老家时,陶渊明就曾经因为干农活儿累成了重病。

9.   那时候已是东晋后期,战事频繁,拥兵自重的将军很多,将军们文化程度大多不高,需要有一些能写会算的知识分子来代劳文书工作,于是陶渊明从老家复出,先后做了军阀桓玄和刘裕的参军。“参军”名义上是军事参谋,事实上以草拟文件为主,说白了就是师爷。跟今天军队里的参谋不同的是,那时候的参谋虽有军衔,却不能从国家财政领取俸禄,“有官品,不言秩”,薪水全部由其服务的将军发放。如果将军出手大方,薪水就高一些;如果所服务的将军不幸是个铁公鸡,薪水就会非常低,甚至只管饭,不给薪水。

10.   从经济收入角度考虑,做参军不划算,因为这个职位不是铁饭碗,收入并不稳定。不过东晋后期的武将手握重权,看哪个师爷做得好,一高兴就会把他推荐给朝廷,朝廷往往给面子,小小参军摇身一变,就成了县长或者市长。譬如陶渊明的那个市长叔叔陶夔kuí,原先就是个参军。陶渊明写得一手好文章,做参军是很合适的,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取得桓玄或者刘裕的欢心,愿意推荐他,将来做个县长或者市长都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陶渊明似乎不喜欢参军这个工作,他在桓玄军中做了最多三年,就辞了职,继续回家务农;后来在刘裕军中做了不到一年,又忍不住辞了职,还是回家务农。古代士大夫表扬一个人有高尚情操,往往夸其“难进易退”,陶渊明就是典型的难进易退——好不容易找了个工作,一不高兴就辞职不干。

11.   隐居的资本

问题是,辞职也得有辞职的资本,此时的陶渊明已经不是一个人,家里有老婆,有孩子,而且还不止一个孩子,没人养活是不行的,假如陶渊明做参军的时候没能攒下大笔存款,假如他没有别的谋生手段,那么在他辞职之后一段时间,家庭生活必然出现经济危机。事实上,陶渊明还真的没有攒下多少钱,也真的没有其他谋生手段——除了务农。而从古至今,务农的收入永远是很低的,丰收年景,或者囤有余粮;一遇灾荒,家里立马揭不开锅。所以陶渊明辞职以后要想过上一种安全的、安心的、起码不招家人埋怨的隐居生活,必须先想方设法攒一笔钱。

12.   陶渊明不会经商,或者不愿经商,这快速攒钱的办法,还是去从政。所以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这句话,不连标点,总共才十二个字,陶渊明就用了两个典故。

一个典故是“弦歌”,说的是孔子的学生子游去做官,用音乐(弦歌)来给老百姓洗脑,孔子夸他干得漂亮;再一个典故是“三径”:王莽执政的时候,一个叫蒋诩的人辞官隐居,平时只跟两个朋友交往,所以在门口开辟三条小路,一条供朋友甲走,另一条供朋友乙走,他自己则走第三条路,时间长了,大伙都管他隐居的地方叫“三径”。

13.   古代文化人,为了显示自己有内涵,说话从不直来直去,老是喜欢掺点儿典故,如果你能听懂,那么说者与听者心有灵犀、皆大欢喜、相见恨晚、惺惺相惜;如果听不懂,就会产生误会,以为对方讲的是什么黑话。幸好我们现在有互联网,可以百度出陶渊明的黑话是什么意思,他意思是说:“我想去当县长,以便攒够隐居的钱,行吗?”

当然行。他的靠山,也就是做市长的那位陶夔kuí叔叔,一听侄子想当县长,就帮他活动开了。很快,朝廷任命下来,陶渊明成了彭泽县令。

14.   五斗米是多少

陶渊明有一句最著名的名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是指他做彭泽县令时的薪水,对于此,通常理解有三种:

一、这是个概数,形容工资之少,并不是确指做县长有五斗米的薪水。

二、这不是概数,东晋后期官员工资以实物为主,当时陶渊明的月薪就是五斗米。

三、五斗米不是月薪,而是日薪,陶渊明每天能挣五斗米。

15.   第三种理解是对的。

看《晋书·职官志》就知道,当时最高级别的官员“食俸日五斛”,每天的薪水是“五斛”,即五十斗米;二品官“食俸日四斛”,每天的薪水是四十斗米;三品官“食俸日三斛”,每天的薪水是三十斗米;三品以下官员每天能领多少斗米,《晋书》无载,但依此类推,陶渊明这个彭泽县令每天五斗米,应该符合晋朝工资定例。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指一天五斗米,那为什么陶渊明不说大家都习惯的月薪,而偏要说日薪呢?其实经济史界早有定论:晋朝官员是以日计俸的。

16.   我个人认为,按天算工资的规矩不止流行于两晋,在南朝刘宋也有遗风,因为宋明帝在位时曾经多次减发官员“日料”。众所周知,“料”就是“料钱”,料钱就是工资,“日料”呢,不就是每天的工资?甚至到了唐朝,白居易写诗,还说“为贪逐日俸,拟作归田计”。宋人贺铸自叙诗里也有“日俸百钱”的话头。所以陶渊明“五斗米”是指一天五斗米,这个毫不奇怪,您现在习惯说月薪多少,未见得陶渊明也习惯这样说,人家晋朝人恰恰就是习惯说日薪多少,咱不能以今人之风代替古人之俗,是吧?

17.   按天算工资不等于按天发工资,两晋给官员发薪水的频率其实是很低的,既不是每天发一回,也不是每月发一回,更不是每年发一回,而是每季发一回。有时候朝廷嫌每季发一回太麻烦,改成每半年发一回。这个规矩后来被唐朝继承,唐高祖、唐太宗在位的时候,给官员发禄米也都是半年一回。

探讨完了陶渊明“五斗米”的真正含义,我们再来看看这每天五斗米究竟是多高的薪水。晋朝一斗米最多四斤重,五斗米则重二十斤,一天二十斤,一个月六百斤。按现在米价,设若每斤米二点五元,六百斤米则值一千五百元。光看这个数字,陶渊明的月薪是很低的。

18.   又有朋友说:“二十年前,省长、市长月薪也不过百八十元,陶渊明月薪一千五百元并不低啊!”请注意,刚才计算陶渊明月薪时,是通过实物换算的,已经排除掉了物价变动的因素。而你拿二十年前的工资说事儿时,并没排除物价的变动,所以比得有点儿无厘头。真正靠谱的比法,是先按照物价指数把二十年前省长、市长的月薪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再按照物价指数把一千多年以前陶渊明的月薪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俩比较对象都放到一个时点上,这样才可以比。而这样比的结果,不用说你也明白,陶渊明的月薪远远低于二十年前我们的省长和市长。

19.   不光五斗米,还有三顷田

统计晋朝的官员收入有一个基本定律:月薪可以忽略不计,公田收入才是大头。

晋朝政府给地方官划拨一批耕地,允许他们自由耕种,每年收获的东西归他们所有。这些收获的东西,就叫“公田收入”。具体给每名地方官划拨多少耕地,取决于该地方官的品级和职位。像大军区司令(都督),能得到二十顷耕地;省长,能得到十顷耕地;市长,五顷耕地;县长,三顷耕地。《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在彭泽县当县长时,“公田悉令吏种秫shú谷”,把朝廷拨给他的全部公田都拿来种酿酒的植物。他媳妇不乐意,说这么多土地都拿来供你喝酒,太可惜了。

20.   于是陶渊明退让一步,“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加起来刚好三顷。

三顷就是三百亩,这么多公田,陶渊明一个人耕种肯定是忙不过来的,即使加上他的老婆孩子也够呛。那么谁来帮他耕种呢?四种人:文吏、武吏、医生、算命的。“文吏”就是县衙里的书办之类,“武吏”就是县衙里的保安之类,在帝制时代,这两种小吏与医生和算命先生的地位同样低贱,这四种人各有各的谋生手段,不靠种地为生,不为国家贡献农业税,所以晋朝政府强令他们定期去地方官的公田里干活儿。

21.   当时在陶渊明公田里干活儿的,应该以他县衙里的书办和保安为主,因为史传有载,陶渊明那三百亩公田“悉令吏种秫谷”,没提医生和算命先生。

东晋时,江南地带中等肥沃的土地,每亩(晋亩,比今亩小)每年能出产粮食三十三斗。陶渊明三百亩公田,每年应该能出产粮食九千九百斗。我们前面说过,他一天的工资是五斗,一年则为一千八百五十斗,公田收入是他年薪的五倍还要多。

22.   书办、保安等小吏帮陶渊明耕种公田,作为报酬,每年收获的东西需要分给他们多少?答案是:一点儿也不用分给他们。因为晋朝地方官的公田不同于唐宋地方官的“职田”,后者虽然也是按照地方官的品级和职位来划拨,但并不是直接把土地拨到官员手中,而是指定某一县某一乡某一村的若干百姓,命令他们以后不用将农业税交给国家了,改为交给某一地方官。也就是说,唐宋的职田名义上是拨给官员一些土地,实际上是拨给他们一些税收,职田里谁去种庄稼,种什么庄稼,种不种庄稼,都不用官员去操心。

23.   他们需要关心的,只是自己到年终能不能拿到“职田实际拥有人”也就是农民们交上来的那批粮食。而晋朝的公田,却是实实在在划拨出去的国有土地,是官员任期之内完全归其使用的,上面并不附有农民,谁来耕种,种什么作物,甚至连怎么进行田间管理,都需要地方官去管,但是他们最后得到的,是全部的农业收入,而不是仅仅只有农业税。至于帮他们耕种公田的书办、保安、医生、算命先生等人,其劳动只是一种必须付出的劳役,并没有丝毫报酬。当然,假如陶渊明心肠软,出手大方,也有可能允许他们在收获时扛几袋粮食回家,但那是“恩赐”,并非报酬。

24.   提前辞职的风险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陶渊明公田的收入远远高于工资。我曾经以俗人之心度高人之腹,猜测陶渊明当初之所以干祭酒干不长,干参军也干不长,偏要来彭泽当县令,就是因为县令有相对丰厚的公田收入,而祭酒和参军没有。但后来的事实告诉我:我想错了。陶渊明在县长的职位上待的时间更短,才干了八十多天县太爷,就一甩衣袖扬长而去,既不留恋县令的权势,也不留恋公田的收入。

25.   陶渊明辞职的原因,历史上写得很清楚:某督邮到彭泽县检查工作,陶渊明出去迎接,一下属提醒他,迎接上司得穿官服,您连腰带都不系,可别惹督邮不高兴。陶渊明听了这话,恼了,然后就说了那句千古名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随即挂印而去,非常潇洒。

督邮这种官,有监察职能,但其品级不高,跟陶渊明做过的参军一样,同属幕僚阶层,只为长官打工,不对朝廷负责,薪水也不从国家财政发放。督邮的品级与参军等同,都是七品,但这个七品不能算是正式官阶。

26.   陶渊明身为彭泽县令,官居六品,级别比督邮高,而且是货真价实的领导,大概因为这个缘故,他才说督邮是“乡里小儿”。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那个督邮索取贿赂,狐假虎威,到彭泽县后作风不正,就像当年刘备在小沛当县令时碰到的那个督邮一样,才使得陶渊明怒气勃发,不愿意系上腰带去见他。

陶渊明的脾气很大,远不及其曾祖陶侃有韧性。陶侃年少时,家境也很差,经亲戚推荐,才做了小官,然后一路向上爬,最后终于飞黄腾达。他仕途中所受的气,可比陶渊明大得多了。

27.   譬如说,他跟一个出身士族的官员坐同一辆马车,被另一个士族官员瞧见了,那个官员质问车上的这个官员:“你怎么跟这种不属于士族的下贱东西在一块儿?”士族瞧不起非士族,是两晋南北朝的惯例,换陶渊明,或者换作我自己,立马给他来一个漂亮的回旋踢,让那个趾高气昂的士族口鼻蹿血,但陶侃把火气憋在肚子里,不动声色,所以这是个能搞政治的人。陶渊明胸无城府,受不得窝囊,所以他只能做文学家,不能当政治家。当然,当政治家未必是好事儿,当文学家也未必是坏事儿。

28.   因为督邮的缘故,陶渊明愤而辞职,满打满算,这一任县官干了不到三个月。前面我们探讨过,晋朝官员薪水按天计算,却按季发放,陶渊明的任职时间不到一季,所以我怀疑他走的时候还没有领过一回工资。

假设陶渊明领了一回工资,那么公田呢?他能拿到公田收入吗?肯定不能。东晋后期和后来的南朝宋前期,“郡县田禄以芒种为断,此前去官者,则一年秩禄皆入后人;此后去官者,则一年秩禄皆入前人”(《宋书·阮长之传》)。芒种在农历六月,而陶渊明是农历八月做的彭泽县令,农历十一月辞的职,做官时间和辞官时间都在芒种以后,所以“一年秩禄皆入后人”,他让小吏种植的二百五十亩“秫谷”和五十亩“粳”,全都归了下一任县令。

29.   现在民企为了留人,常在薪酬制度上想办法,譬如压你一个月的工资,或者每三个月才发一回工资(这点类似东晋,大有古风),或者把年终奖挪到来年年初发放,搞得你即使想跳槽,也得再忍一段时间,不然工资、奖金统统泡汤。陶渊明不能忍,提前辞职,于是公田收入没了。

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写道:“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说明他之所以去彭泽做县令,其中一个原因是想用公田里出产的粮食造酒。可是,现在公田收入一文未得,所种作物只能供继任者造酒,不知陶渊明会不会感到一丝遗憾呢?

30.   肥遁和瘦遁

周易中“遁”卦如果真的指隐居,那么我要说,石崇是肥遁,陶渊明是瘦遁。“瘦”在这里是“穷”的意思。

从彭泽县辞官回家以后,陶渊明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收入。您知道,唐朝大诗人王维隐居辋川别墅,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农业收入,但人家无须自己耕种,有佃户和僮仆代劳。王维别墅里房子众多,他也无须亲自打扫,有两个管家督促着十个清洁工专门收拾屋子,每天“地不容浮尘”。王维写诗写累了,可以让两个仆人抬一滑竿,他老人家坐上去,颤悠悠地到自家庄稼地里闲逛,佃户们锄禾日当午,他在一边看,边看边赞叹:“好一派田园风光啊!”

31.   到了宋朝,苏东坡经常问人家:“君知隐居之乐乎?”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所谓隐居之乐,就是没有老板,不受羁绊,生活便利,衣食无忧,别人劳动,你在旁边歌颂劳动之美。

这样的隐居之乐,王维是可以体会到的,陶渊明体会不到。他亲自耕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经常从早忙到晚。“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在田里累到要死。生病的时候,也没有丫鬟奴仆端茶送药,敲背捶腿,独自一人在破败不堪的屋檐下坐着,整天整天不见笑模样:“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32.   老天作美的年月,还能保证温饱,一旦风不调雨不顺,吃的盖的就都供应不上了:“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他又“性嗜酒”,没吃的还能挨两天,没酒喝等于要他的命,可是在隐居之后,他偏偏经常没有酒喝: “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所以陶渊明感叹说:“种地怎么能是很有诗意的事情呢?太苦了太苦了!”,正所谓“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既然种地很苦,还去做官岂不更好?这个想法,陶渊明大概也有过,要不然,他年轻时也不会辞了官隐居,隐居后又复出,反反复复很多回。

33.   只是这回辞官之后,陶渊明终于铁了心,无论如何不再重返仕途,后来朝廷征他当“著作佐郎”,他断然拒绝,毫不犹豫。在他看来,跟身在官场的精神煎熬比起来,隐居时所受的这点儿身体上的痛苦根本微不足道。

陶渊明并不反对过有钱人的生活,他晚年见儿子们衣衫褴褛,辛苦劳作,内心是很惭愧的,觉得自己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既使之生,则使之可”。既然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使他们体面地活着。不过,仕途他是不再走的,过于缺钱时,他宁可向朋友借贷。

34.   苏东坡评价过陶渊明:想从政的时候,就去走路子,不怕别人讥笑;想隐居的时候,就回家种地,也不求别人夸奖;日子过不下去了,不耻于叩门求食;家里只要有余粮,也不吝于热情招待。所以我之所以推崇陶渊明,不是看重他的“隐”,而是佩服他的“真”。老苏的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

窃以为,如果能够肥遁,陶渊明绝不推辞。但要是为了积累肥遁的资本必须舍弃自己的精神自由,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瘦遁。我很喜欢他,因为像他这样的人在今天很难遇见了。

明代画像砖上的陶渊明

【趣读古史·君子爱财】系列1–14文本号

①136419 ②894983 ③549707

④187803 ⑤728703 ⑥714879

⑦434811 ⑧596429 ⑨292821

①⓪900983 ①①352617

①②958725①③264065

①④118521

 --------------------------------

相关其他本号:

【帝王不简单】系列1–6文本号

①607611 ②766425 ③176391

④921131 ⑤252065 ⑥686839

 

【军机重臣人生浮沉】1--9文本号

①976913     ②579699     ③458445

④644353     ⑤360177     ⑥387271

⑦189039     ⑧199505     ⑨396433

【大唐诗人折腾史】1–11文本号

①509471     ②313293     ③654461

④247531     ⑤529099     ⑥614489

⑦932117     ⑧525937      ⑨113399

①⓪635617               ①①812559

 

【唐诗里的烟火人间】1–7文本号

①668311      ②235787     ③832179      

④104263     ⑤480187     ⑥493457

⑦744573

【浪漫诗书话知己】1–13文本号

 ①945711 ②511687 ③768965

 ④388379 ⑤955623 ⑥483877

⑦741155 ⑧631671 ⑨183823

①⓪585341 ①①278929

①②778911 ①③191681

【美丽宋词遇缱绻】1–15系列更新中

①374981 ②183107 ③813505

④343421 ⑤102217 ⑥75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