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63】
读物本·纪录片《中国》s210《革命》
作者:范大师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近代字数: 7610
48
113
74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在大多数人还抱有改良救国的幻想时,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并终生致力于打破旧世界。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但未能真正解决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道路问题。而这个使命,将历史性地落在后来者的肩上。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03-27 15:24:02
更新时间2024-10-15 10:23:5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在大多数人还抱有改良救国的幻想时,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并终生致力于打破旧世界。

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但未能真正解决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道路问题。

而这个使命,将历史性地落在后来者的肩上。

第二季第十集  革命

致力于打破一个“旧世界”的孙中山

 

(由于本人对戏鲸剧本编辑系统缺乏了解,未能将孙中山先生原声音频文件置于文中合适位置,只能将其上传至剧本BGM列表,为防止其它段落该音频乱入,麻烦主持在文本27段前选择剧本其它BGM播放,建议《黯》《憾》等单曲循环,至27段提示位置手动选择BGM列表中的《孙中山原声》播放,望诸位谅解。)

 

1.

公元1924年冬,58岁的孙中山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途。孙中山是广东人,这是他人生当中第三次北上。

过去30年里,大部分时间他都是被通缉的要犯。这一次不同,一个多月前,直系军阀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软禁了贿选总统曹锟,之后致电孙中山,请他北上共商国是。

这对正在组织新一轮北伐的孙中山来说,无疑是意外之喜。他似乎感到一束久违的光亮,像是晨曦,又像是夕照。血犹热,豪情犹在,但志士已经老了。

一路辗转至天津时,他的旧疾突然严重起来,而北京的局势又一次发生变化。

2.

没等孙中山抵达,北方几大军阀就达成新的协议,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成了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

这一切都那么熟悉,不过依旧是这十几年来军阀政治的又一次翻版。

美好愿景不复存在,但孙中山没有改变行程。他觉得,至少可以趁此机会,把自己的理想和主张播撒到此前很少涉足的北方大地上。

为中国革命,他已经苦苦奋斗了30年。他从来不害怕失败,只是这山河大地,何时才能迎来真正的曙光?

3.

公元1895年10月26日,广州。29岁的孙中山决定,在这一天发动起义,占领广东省城,并以此为起点,推翻满清王朝。

距离行动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这一年,清帝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被迫与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举国上下,无不痛心疾首。

半个世纪以来,孱弱的大清朝接连不断遭遇外侮。朝廷自救的洋务运动,随着甲午一战,宣告了实际的失败。各个阶层都提出了不同的救国主张,办实业、办教育、进行政治改革。

在大多数人还抱有改良救国的幻想时,孙中山选择了革命。一年前,他在海外成立兴中会,以振兴中华为理想,与年轻的战友们一起,秘密筹划了这次广州起义。

4.

这一天,按照部署,香港义士将于凌晨6点抵达广州。然而,孙中山并没有等到他们。直到8点,他才接到香港发来的电报,上面写着“货不能来,须延期两日”。

毫无准备的变故,让孙中山感到惊愕,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出现这个结果,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决定起义前,大家满怀信心,甚至提前选出孙中山为未来的总统。但为了凝聚更多力量,他把这个头衔让给了兴中会香港负责人。

之后,对方却突然告知,承担突击重任的队伍和部分枪支弹药不能按期到达,以致耽误了起义时间。

作为总指挥,孙中山不得不决定,立即终止起义。

 

5.

行动尚未开始,就已宣告结束。孙中山怀着强烈的不甘,踏上了逃亡之路。

在这次功败垂成的起义中,他还失去了情同手足的朋友。这是他们英勇无畏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孙中山第一次体味革命的代价。

在当时的中国,选择革命道路的人极少,更没有人知道,究竟该如何革命。

在清朝政府以重金悬赏的要犯名单里,孙中山名列头号。国内无法容身,他选择了藏身海外,继续组织革命。他剪掉辫子,穿上西装,留起了胡须。

1896年10月,在伦敦避难的孙中山前往老师家拜访。途中,被窥伺已久的清朝驻英使馆工作人员认出,不幸身陷囹圄。这是孙中山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俘。

6.

孤身流落海外,胸中大业才刚刚展开,却遭遇到绝望的时刻,命悬一线。但他坚信自己选择的,是一条会带来光明的路。为此,他愿意披肝沥胆,涉险前行。

回忆这段黑暗的经历时,孙中山说:“人当陷入深渊之时,苟有毫发可以凭借者,即不借攀援以登。”他比谁都渴望自己的祖国能变得更好。

他要救的是中国,而不是一个王朝。唯有打破这个旧世界,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是,作为革命之路上的先驱者,他注定将遭遇这条路上的所有荆棘。

危难之时,多亏了孙中山的英国老师全力营救,他才得以脱离险境。也因为西方媒体对此事件的关注,孙中山开始在全世界声名鹊起。

 

7.

重获自由后,孙中山一边实地考察西方的社会制度,一边继续为革命奔走。自少年时起,他就在海外留学,之后成为一名西医。

但他很早就意识到,这个时代,“医国”比“医人”更重要。要医国,思想与行动同样重要。

在海外,他接触到洛克的“天赋人权”说,伏尔泰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还有林肯的“民治、民享、民有”等政治思想。

渐渐地,一个被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民主革命理想,开始在孙中山脑海里酝酿,这便是“三民主义”。

1905年,他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以同盟会为核心,孙中山领导了8次武装起义。

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看清潮流大势,投身到了推翻清王朝的斗争中。

 

8.

1911年10月,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把在外流亡了16年的孙中山召上了回国的旅程。他很久没有这样振奋过了,身体似乎有一股热血在奔涌。

报纸上刊登的是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这给了日薄西山的清王朝沉重一击,南方各省已纷纷宣布独立。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