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669】
读物本·纪录片《中国》s305 双璧
作者:范大师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8050
37
60
45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第五集 双璧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10-31 12:27:26
更新时间2024-10-15 10:39:07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1.

黎明时分,一场大雨过后,山谷里起了雾,上涨的河水汩汩流淌,这是中国北方辽河流域的支脉——西拉木伦河。它发源于大兴安岭,已静静流淌了不知道多少万年。在距今八千多年前,这里有了人,依江河而居,是人类古老并一直延续的生活习惯,甚至是生存法则。江河不仅是生命赖以延续的水源,还提供了食物,水中的鱼,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人类美味和营养的重要供给。

这一天,族群里的捕鱼人像往常一样来到河边,用石头磨制的尖锐鱼叉没有扎到鱼,却撞上了一块石头。这是一个意外,更是一个幸运,历史总是被一个又一个意外改变,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无人知晓。捞起了石块的捕鱼者,对于这次意外即将产生的意义更是一无所知。

2.

石块看上去很圆润,比一般的石头摸起来更细腻,也比差不多大小的石头更重,引人瞩目的是,石块内部乳白色里泛着一些绿色,微微透明,当捕鱼人下意识地将石块迎着朝阳举起时,即刻感觉到不同。阳光仿佛可以穿石而过,并让它发散出一种令人着迷的柔和晶莹的光晕,这显然是一块与众不同的神奇的石头。

捕鱼人将它交给了族群里善于制作工具的伙伴,因为质地坚硬,磨制过程更为艰难,反反复复的打磨冲刷后,石块的表皮终于被去除,自然的结晶露出了它的真容。仿佛沉睡了亿万年的美被唤醒,带着太阳的光亮和星月的清润来到人间,不知是谁为它取了一个名字——玉。

以上我们想象的情境或许是玉进入中国人视野的一种可能。几乎在同一时期,中国大地上很多族群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玉,“玉器时代”,一个独属于中华文明的时代悄然开启。

3.

玉,不仅仅是一块美丽的石头,还与王权、阶级、礼制、信仰等等有关,以至于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但为什么是玉?为什么中国人独独青睐于它?玉和中国早期文明的形成又有着怎样的关联?

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不知不觉中,文明的曙光开始点亮中国的山川大地。

早在三百多万年前,人类开始学会利用石头制作工具,这些工具帮助人在危险丛生的自然界获得优势。最早的加工方式主要是打制,渐渐地磨制石器的比例开始增加,他们发明了石镞、手斧,并学会用投射的方式狩猎,这样他们就有能力捕获比他们奔跑速度更快的动物,比如马鹿。被捕获的马鹿除了食用,它的角和骨头也成为人类制作新工具的材质,而新的工具又可以帮助人类更有效的捕鱼狩猎。

4.

今天我们回看人类的早期,可能会惊讶于变化速度的缓慢,数百万年人就以这样的方式存活下来,虽然缓慢,但进步依然在日积月累的发生。

工具的改变总是能透露新时代的信息。考古发现,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前后中国人普遍用了磨制精细的石耜si4。耜相当于现代农具中的犁,最初用动物骨骼来制作,高硬度的石材取代动物骨骼意味着工具制作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中国更广阔的地区正在逐渐进入农耕时代,从这时起,人几乎投入了全部的心力操纵着几种植物的生命,为此他们发明了各种工具配合春耕秋收的整个流程,人类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工具的进化史。人与工具相互成就,或许有一天,人类生产出的工具会反制人类,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

5.

对于七千年前的人来说,他们只要尽情享受工具带来的收获就好。也就在这个时期,有一群人在中国北方的西辽河流域聚集,这里土地丰饶,适宜耕种,因为发现地内蒙古赤峰有红色的山峰,十分特别,考古学家称他们为红山人。

植物考古研究表明,粟和薯是红山地区主要的农作物,虽然渔猎依然是并存的生计,但农业已经扮演了从未有过的重要角色,生长在土地中难以移动的植物,无疑强化了红山人的定居生活。中国人与土地紧密的捆绑关系也越发变得不可分割。

红山文化形成之际,历史已进入我们今天所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在那一时期,即使地处中国东北,气候也远比今天更加温暖湿润。

6.

阳光雨露带来了更多的丰收年景,稳定的食物保障顺理成章的带来人口增长,人多了,就有条件做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比如开始在建筑方面投入人力和物力,开始制作一些不便于移动的大型工具。在红山文化的遗存中,我们见到了不少成组的磨盘和磨棒,那是用来加工谷物的工具。富余的谷物会被窖藏,考古发掘中频繁出现的存储式窖穴证明了这一点。

同样人多了,人和人之间就会出现新的关系,比如分工协作以及等级、权力,可以说,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第一个复杂社会。不仅仅是红山文化所在的辽河流域,在中国两大母亲河长江与黄河流域,距今五千年前后,也出现了大量类似红山的新石器文化区域,他们同样具备了高水平的石器工具的制作能力。

7.

在黄河上游的甘青区,出现了属于仰韶文化晚期分支的马家窑文化;黄河中游的中原区,有同属于仰韶文化系统的庙底沟文化、大河村文化等;黄河下游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区,有大汶口文化;南方的长江流域中游以洞庭湖为中心的两湖区,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下游的江浙区有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它们构成了彼时中国的核心文化区。

考古发现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壮丽动人的中华文明创生画卷,那时的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聚落如繁星闪耀,它们遥相呼应,又各自在开创中前行,犹如满天星斗,各成异彩,照亮了上古文明的天空。伴随着石器的工具之用走向顶峰,那块特殊的石头即将登场,为什么是玉?我们很难揣摩先祖们最初动心的原因。

8.

有人对比了玛雅文明,玛雅人喜爱天然绿石,他们认为植物是绿色的,绿色代表生命,但因为南美洲不产玉,所以玛雅人选用翡翠,红山人会不会也有这样的色彩联想。玉石中微微的绿光,是不是也代表着他们所向往的生命之光。

红山人并不是中国最早使用玉器的族群,但他们对待玉的态度与此前注重实用性和装饰性有了本质不同。正式出土的红山玉器现有三百多件,几乎都来自墓葬,有意思的是,这些墓葬内要么没有随葬品,要么只有玉器,所以有学者提出,红山文化晚期墓葬的重要特点就是“惟玉为葬”。

作为唯一的随葬品——玉显然超越了普通器物的功能,成为具有精神性的物件,它代表着一种能力,与天地神灵沟通的能力,玉很可能是巫师手中的法器,既是法器,就有了一定范制。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