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237】
读物本·纪录片《中国》s306 择中
作者:范大师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7868
37
54
36
2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第六集 择中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11-06 01:21:32
更新时间2024-10-15 10:40:5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1.

在古人的观念中,天上群星的旋转,以北极星为中心,大地之上也同样存在一个“中”,占据了“中”才算占据了天下。在择中的引领下,一座伟大的都邑建成了,中华文明逐渐向中原汇聚,中国由此从多元走向一体。

距今3900多年前的一天,居住在黄河中游东岸的一个大型聚落突然遭遇外敌入侵。入侵者把一只巨大的牛角插入年轻贵族女性的身体,然后扭断了她的脖子。这个血腥的场景是根据尸骨遗存状态进行的推测,但依然让几千年后的我们感到强烈的震撼与不适。这还仅仅是那场残酷战争中的一个瞬间。在她的身边,尸身如山,白骨累累,并且几乎找不到一具完尸。

2.

对于这场战争,我们知道的只有这些,但与他们一同深埋地下的还有一些戳印漂亮图案,或者绘彩蓝色的白灰墙皮残片,大量精美的陶器、玉器、骨器、漆器以及零星的铜器,这一切都在引发我们的联想。或许战争发生之前,这里曾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人们在精心装饰过的建筑里,过着富足快乐的生活。但战争让城市和生活都化为了废墟。

就此从历史中消失的这个聚落被考古学家命名为陶寺。此时的中华大地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最后时刻,不同的区域拥有各自的文明中心,陶寺就是今天山西南部地区的政治、文化、宗教中心,以这样的聚落为核心组成的集团被称为邦国。

3.

万邦共存的格局形成已有四五百年,各邦人口不断增多,农耕所需的土地资源日渐匮乏。当发展进入瓶颈期,残酷的战争就登场了,并且越来越频繁,这似乎是早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段必由之路。几乎与此同时,公元前2000年的欧洲大陆,因为资源争夺发动了持续长达一千多年的战争,史称印欧扩张。对于亚洲腹地的中国,这更像是孕生新时代的前夜,在冲突、纷争和兴替中,众多邦国向着一个方向聚拢。中国从多元走向了一体,这个方向就是“中”。

中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地理概念,这里是天下至中的原野,黄河在这里穿流而过。未来这一地区会孕育出辉煌灿烂的夏商周三代文明,以及秦、汉、隋、唐这样的大一统王朝。

4.

但在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时候,这里还是邦国林立的时代。这些邦国同此前的良渚文化一样,已具备国家的雏形,不仅有复杂的社会分层,还出现了王权和早期礼仪系统,他们各自独立发展又要相互交流与碰撞。大量考古发现告诉我们,这些大大小小的邦国都在轰轰烈烈的建造自己的城邑。

陶寺就是其中之一。4000年前的陶寺人完全有理由为自己的眼光和远见感到自豪。他们选择的这片区域在今天被称作临汾盆地,他们用夯土建造的大城就在盆地中部的一座山脚下。夜深人静之际,他们或许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的涛声。近乎封闭的地理空间和充裕的山川资源带给了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肥沃且干湿适中的土壤以及平缓的地势为大规模种植提供了条件。

5.

陶寺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把自己的聚落打造成了当时最繁荣的邦国之一。

就在距陶寺直线距离不过400公里的西北方,今天陕西省神木县境内同时期存在着另一个同样强大的邦国。它建立在高高的山峁上,拥有一座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重城垣组成的石头城,是我们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个。石峁是考古学家对它的命名。

相对于陶寺,石峁更靠近北方。山脚下是黄河的另一条支流秃尾河,四周不仅有耕地,还有大片森林和草原。这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的聚落。常年的丰收让石峁人学会了用多余的谷物酿酒。他们所掌握的谷物发芽和曲酿两种技术,是我们目前所知最早的酿酒工艺。

6.

因为分处黄河东西两岸,石峁和陶寺被后世并称为邦国时代的黄河双雄。在石峁遗址中,可以看到象征吉祥的玉被嵌入墙体,埋进墙根。这或许是某种祈福的方式,代表着石峁人对安稳永固的期盼。这样的美好愿望护佑了他们几百年的繁盛,但最终邦国却突然消失了。这个结局几乎和陶寺一样。陶寺和石峁的衰落成为一个谜,是什么摧毁了它们?那么多的人都去了哪儿?我们只能借助留存不多的历史残片,尝试去连接可能的原因和结果。

得益于农业的不断进步,地里产出的粮食越来越多,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但人口膨胀带来了一个新的矛盾,那就是各个层面的竞争都在加剧。

7.

邦国内部由于财富、权力占有的不均,阶层分化愈发明显。邦国外部更是风云激荡,以前大家各自埋头发展,如今聚落体量越来越庞大,对周围的辐射和影响日益增强,很容易被对手发现。

有关注就会有较量,竞争最激烈的外化形态就是战争。早期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兵力,要想胜利,必须打造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人数越多固然越好,但个体作战能力与整体配合一样重要。邦国领导者渐渐意识到,打仗和种植一样,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技巧和战术,以及更先进的工具。这促使他们抽出大量时间用于训练、演习和研发武器。历史上最早的军队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

8.

在农业时代,失去土地意味着放弃生产、牲畜、房屋和存粮,这几乎就是失去一切。

战争于是变得格外残酷。考古学家在陶寺遗址中发现,当地人原先使用的釜灶有一天突然绝迹,具有时髦石峁风格的陶鬲以及铜齿轮、陶鼓、口簧等器具却出现在了陶寺城内。再加之陶寺遗址内堆积如山的尸体,被扭断脖子的女贵族,这些信息似乎都在隐隐约约地指向一种可能。有人推测,终结陶寺文明的很可能就是一场资源争夺战,而战争的发动者很可能就是黄河对岸的石峁人。

石峁人为什么会发动如此惨烈的战争?有研究者把最根本的原因归结为气候之变。

9.

石峁人发祥的时代恰好处在全球气候总体变干变冷的大趋势中,一次持续数百年的气温回升,温暖湿润的季风给石峁邦国带来了勃发的生机。当这次友好的照拂结束后,位于黄河西岸偏北的石峁人会明显感到空气中的水分在减少,北方吹来的风又干又冷,庄稼的成熟期也因此一再推迟。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黄河东岸偏南的陶寺成为他们的目标。他们最终决定放弃精心营建的石峁城,向南进发。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