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真生活·原野盛宴】篇贰 银狐
1. 银狐菲菲
每到深秋,外祖母就要动手做一件大事。这事对我们全家都很重要。她要做一种谁都不知道的吃物,我已经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从银杏叶变黄的日子,外祖母就开始准备了。她先是将豇豆和玉米、麦子、绿豆晒好,再从小院东边的萱草花下剥出一大捧肉根,又从水湾里拔一些香蒲根。这种蒲根的模样就像生姜,嚼一嚼很香,切成片,晒得焦干。将这些磨成粉,再用鱼汤煮上半天,做成一粒粒比花生米小一点的面疙瘩。它们要在太阳和月亮下又晒又晾,直到变得像一颗颗小石子那样硬。
2. 干硬的面疙瘩放进柳条笸pǒ箩,上面蒙一层纱布,端到锅台旁,然后就动手“炒沙”:细细的沙子是从树下挖出来的,它们要在铁锅里炒得滚烫,直到散发出一股奇怪的香味。灶里烧的是松木枝,灶膛里还烤着几条小扁鱼和两只地瓜。锅里的沙子烤得脸上不停地冒汗时,外祖母就把笸箩里的面疙瘩哗一下倒进去,接着飞快地用铲子搅动、撩起、放下,这样不停地重复。
等到面疙瘩全都变得焦黄了,就要赶紧用一把细眼铁笊zhào篱从沙子里捞出,一丝都不能耽搁,飞快倒进一旁的铁筛子。要趁热筛掉所有粘连的沙粒,只留下脆生生香喷喷的东西。
3. 好不容易等它凉下来,赶紧抓一颗填到嘴里。啊,涩涩的,满嘴都是又腥又香的味道。
外祖母叫它“香面豆”。
吃了“香面豆”,全身都是力气。秋天过去就是冬天,天多冷!可它好像就是专门为了对付冬天的,再冷的冬天我们都不怕了。爸爸入冬前总要从南山返回一次,走时一定要装满一小口袋“香面豆”。
从此我出门时衣兜里就有了这些馋人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只要离得近一点就会嗅到它。风会把它的气味散到四周。我发现多嘴多舌的灰喜鹊不再说话,它们一动不动地蹲在树梢,在咽口水。
4. 我到林子里,有一次试着将“香面豆”放在一片树叶上,然后离远一点看着。五分钟不到,至少引来了四五种动物,它们是蟾蜍和蚂蜥、仓鼠和刺猬。就连多疑的麻雀也飞来了,它们在稍远处看着。
最先抢到的是仓鼠。憨厚的刺猬吃到最晚,它的动作太笨拙了。我有些同情,就特意捧在手心里递过去,它们再也不像平时那么害羞,毫无惧怕地伸长嘴巴,彤红的小舌头飞快地卷动起来。
刺猬吃东西的样子和小猪差不多。
5. 这一天我走在林子里,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最受欢迎的人。我知道旁边十几步或更远一点,正有一些或明或暗的追随者。鸟和野猫在明处,暗中是不愿露面的什么野物,比如獾和狐狸。
这片林子太大了,简直无边无际,我走了许久,也不过是在边缘打转。如果迎着老野鸡“克克沙”的召唤一直往前走,就会越走越深,最后再也转不出来。
我听过老广他们讲了许多林子深处的凶险故事,哪怕这其中只有十分之一是真的,也可怕到了极点。这些故事全装在心里,一般不会讲出来的。
6. 我知道自己明年或后年就要上学了。上学后,说不定我会对那些陌生人讲几个老林子里的故事。对不起,我要讲几个这样的故事吓吓他们,看到他们瞪大一双惊嘘嘘的眼睛,总是有趣的。
我不知不觉走了很远,有些累,就坐在一棵大野椿树下。这种树总是散出一股野生气,有些呛人。一只身上生了黑黄花纹的大蜘蛛从叶梗上滑下来,猛地垂在脸前,我吓得跳起来。也就在这时,我看到树旁的草丛中探出了一张灰白的小脸。
我和它脸对着脸看,一下怔住了。
7. 它像小狗那么大,黑鼻头,粉红的小嘴,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它的鼻子在用力嗅着,一只前爪往前抬起一点,又害怕地收回。这是一只小银狐。我轻轻叫了一声,它立刻把头缩回,不见了。
我将十几粒“香面豆”放在一片野椿叶上,往前推了推,然后躲到一边等它出来。
十几分钟过去了,小银狐在草丛中发出“费费”声,却不露面。那是焦急的声音。我学它的叫声,却喊出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菲菲。它在我的呼唤里发出一串哼唧声,肯定在犹豫、焦急。
8. 又待了一会儿,草丛间再次闪出那张灰白色的小脸。这次它小心地往前走几步,按住野椿叶子,飞快地吃掉了上面的东西,一下下抿着鼻头,抬头寻找那个摆放食物的人。
我从灌木后面出来,但不敢凑得太近,只把手伸向它,掌心里全是它渴望的美味。它看看我的脸,又低头看看我的手,再次发出哼唧声,两爪踏动几下,但这次没有往前。
这样僵持了许久,终于让我失望了。我把吃的东西放在树叶上,走开了。我有些伤心。
我头也不回地走着,步子很慢,有点舍不得离开。这样一直走了很远,走到一片稀疏的钻天杨林子中,我的步子更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