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鱼出听爱读书】成长系列 7 寻找真爱 丰盈人生
1. 爱不是一蔬一饭,亦不是英雄梦想
爱情似乎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无论什么年代、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什么阶层,甚至是什么性别,都会产生关于爱的谈资,或者关于爱的困惑。爱情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可以很浅薄也可以很艰深的概念。年轻的时候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爱”,我会觉得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我中意你,你倾慕我,就是爱情。但活到现在,我却觉得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什么是爱,或者说什么是爱情。比如爱情是一种本能,还是一种社会需求?谈恋爱到底谈的是什么?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2. 这一句被误读了很久的名言,一直被归于杜拉斯的名下,其实这是陈丹燕1992年出版的小说《绯闻》中的名句,原句是:
也许,爱情对于我,不是爱一个具体的男人,与他朝夕相处,肌肤相亲,而是那种爱情产生的奇妙的对世界雾里看花的感觉,那种飞翔于平凡生活之上的奇妙的感觉和不死的愿望。爱情对于我,实在是生活中的白日梦想。
该书于2002年修订再版,更名为《鱼和它的自行车》,删掉了那段话,也为理解这本书中关于爱情的探讨增加了一些门槛。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高考结束后的暑假,被这本书关于青春期女孩爱之初体验的情感描摹所打动,像是被人点破了内心关于爱情隐隐约约的、无法宣诸于众的自我体验,那份爱的悸动是炙热的、浪漫的,却也是残忍的、易碎的。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这本书的主人公依然无法融入主流价值观对于爱的审美评判。
3. 小说主人公王朵莱的第一次爱情体验发生在十七岁,那时她是护士学校的一年级学生,爱上了她的英文老师。一个郁郁不得志、被平庸生活消磨掉锐气的中年男子。王朵莱对他的爱是自我献祭式的,试图用鲜活的生命为这具倦怠的皮囊注入生气,她幻想自己是居高临下的女神,要将英文老师从干涸的生命中打捞出来。她的爱情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是要宣告自己跟平凡女孩不同,别的女孩爱的都是高大帅气的体育老师,她偏偏要爱一个被生活征服的失意人。
她勇敢地、近乎挑衅地表达自己的爱,毁灭性地征服了这个男人久闭的心扉,她知道在这场征服与被征服的战役中,她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没有人能拒绝鲜活的生命和少女纯洁的爱情,虽然这种纯洁本身并不等同于美好和善良。
4. 很快朵莱的爱情幻想便破碎了,破碎在这个中年男子头发上隔宿的枕巾气味,破碎在他身上夹杂着药水肥皂的中年男人的味道,破碎在他穿着黑色的塑料拖鞋从澡堂出来的邋遢身影。她轰轰烈烈的爱情幻想略带讽刺地止步于这个难堪的现实:“我竟然找到了一个用药水肥皂洗澡,穿黑色塑料拖鞋的白马王子。”
王朵莱的第二段爱情发生在她实习的医院里,身为护士的她,爱上了身患白血病的军官刘岛。这段感情甫一萌芽便遭到了世俗的扼杀,或许连朵莱自己都不清楚,她的爱情是向世俗开战的武器,是对抗精神沙漠的倚仗,他们不许她爱他,而她偏要爱他。她要用她纯洁的爱跟死神搏上一搏,将他从生命的绝境里拉扯回来。他们在墓园里接吻拥抱,她对死亡没有敬畏,有的只是带有胶片质感的对凄美绝恋的残酷模仿。
5. 她并不爱他,她爱上的是她舍身去爱一个绝症患者的意象——伟大的意象。
所以这场爱情很快便终结在那股似烂苹果味道的腐朽气味里,终结在被病魔侵蚀的身体的血腥画面里,终结在世俗舆论对她的恶意和讨伐里。他们什么都不必说,眼睛里写满了鄙夷。
刘岛死后,王朵莱臭名远扬,那种不顾一切的疯狂感情,在二十岁的时候差点毁了她。她终于学会了克制,学会了保护她的梦想,小心地不去弄坏它,她嫁给了一个能带给她平凡生活的男人,生了一个女儿,过着她年轻时最鄙夷的中年妇女的凡俗生活。可是那份刻进基因的不安分折磨着她,撩动着她,后来她在新疆的赤焰山终于遇见了她少女时期憧憬的爱情,美好得不真实。但是她已经没有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坠入爱情的勇气了。
6. 她以为这辈子只能在这份无波无澜的稳定中度过,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玩笑,她发现丈夫出轨了。而时至今日,她才明白丈夫当初爱上她的理由,恰恰是因为她有一颗不甘于平淡的心。“他爱上的,是我自己又爱又怕的自己。而我爱上他,却是为了要过和别的女人一样平静的生活,不要再理会自己那颗不甘心平淡的心。”
在20世纪70年代柏林女权运动的高潮中,女权主义者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一个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一条鱼不需要自行车一样。自行车之于鱼不是刚需,却胜过刚需。它是困于庸俗生活的人们,对于不平凡生活的激情和理想。
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将爱情这一复合概念解构为三个元素,分别是激情、亲密和承诺。
7. 而承诺是三个要素当中常常被忽视甚至误解最多的概念。承诺毫无疑问是双向的施予,而我们在探讨什么是好的爱情的时候,惯常的叙述重点往往投射在恋爱对象具有的特质上,比如能包容我、能理解我、能及时回应我的需求,以及满足主体的自我价值感等。但是我们很少从“我”这个恋爱的主体去研究去谈论,在感情里应该付出的承诺是什么。小王子说:“一旦你驯服了什么,就要对她负责,永远地负责。”这句话所投射出来的价值观是“世界上本没有独一无二的爱情,是我们投注其间的关注和时间,使得它之于我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这便是承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