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集 吃不吃辣
1吃烧烤无辣不欢,辣椒就是夜行动物的多巴胺,麻辣、香辣、酸辣、甜辣,还有纯粹的辣,无论主打哪种口味,你都会听到一个表面看是关心,实则却是挑战的问题,你吃不吃辣?
(摊主:手工酸辣粉,辣的不辣的都有)等等,这样看重庆的是外地游客,对,这样看重庆的才是本地吃货,在美女密度居高不下的重庆,打望推荐点,不只有解放碑,大佛段正街的一家烧烤店,是你的另一个选择。(摊主:耗儿鱼要不要?)混迹于纯正的吃货当中,美女的减肥大计也可以执行的更加随缘(女食客:我特别想吃,也很久没吃了,因为我不是减肥么,白天就不吃,真的!)
2什么样的烧烤能让这些深夜男女钻进这条被重庆遗忘的小巷子,答案就藏在这盆和烧烤貌似不搭的油辣子里。(女食客:主要是他的油辣椒好吃,然后碰见什么菜去蘸上这个油辣椒都会很好吃。男食客:吃了很满足,我们都爱吃辣,但是长得漂亮的一定吃辣。女食客调侃:长得丑的就不能吃辣了吗?)听了这话有个人要伤心了,敢把照片挂招牌上的老板,多数对自己的颜值有点信心。袁师傅,弹(dan4)子石大佛段的麻辣老炮,虽然外在已带有岁月留下的些许油腻,但他独创的油辣子烧烤,却是油而不腻(袁师傅:最开始不是油辣子,最开始就是他们外边撒辣椒面,但是撒辣椒吃起来我感觉很干燥不滋润,弄油辣子感觉比较滋润一点儿,香!)滋润的不只是辣子,还有袁师傅的日子。
3多年面对辣椒,袁师傅对色彩中的红色,情有独钟,每天清晨,一场身心愉悦令人兴奋的劳动必须为袁师傅安排。干辣椒,菜籽油,小火快炒,不能炒糊,还要逼出辣椒自带的香气,手法和节奏自然都是苦功夫,但袁师傅对辣椒爱的热烈乐在其中,戴上口罩也只是避免自己过于沉醉。油辣子辣在油里,香在籽儿里,手工捣辣椒不同于机器磨的辣椒面儿,木杵的锤击和摩擦,可以在保持辣椒籽完整的同时,最大程度释放辣椒的香气,往往这个时候,袁师傅就会情不自禁摘下口罩。
4常温的生油搭配炒熟的辣椒,这正是袁师傅制作油辣子的独特之处,生油把辣椒的香味和辣味,充分包裹封存,只等晚上食客前来开启,天色渐晚,缺辣患者纷至沓来,她们的目标除了油辣子,还有一种被严重低估的鱼(女食客a:能不能手下留情,给我留一点?女食客b:这个是耗儿鱼招牌菜,一般的耗儿鱼都是一小条,他这里的耗儿鱼很大一条,你一口吃下去海椒混合一点油吃起来巴适的很)耗儿鱼又叫马面鱼,肉多刺少,作为地道的深海鱼,却很少被人当海鲜看待,只流行于川渝地区,是烫火锅的绝佳搭配,袁师傅对自己的红油辣子,信心太足,就拿来烧烤,结果阴差阳错成了本店招牌。
5(女食客c:其实重庆人吃东西不存在住在哪儿的,就算再远,我们都会开车去吃)于是等着吃鱼也就成了小店常态,(女食客b:经常排队一两个小时,一直在外头坐着吹点冷风,冷嗖嗖的等一哈。女食客d:反正都是吃货,为了吃什么事情都能做)食客们天天风雨无阻,耗儿鱼也得常备常新,深海鱼几乎出水即死,市场里卖的只能是冻品,在重庆,耗儿鱼消耗极快,这些冻品实际也是打捞不久,在弹子石菜市场,店里王姐进行着她的采购日常。同时,袁师傅在店里也开始了自己的日常美容,送货上门的耗儿鱼刷油上炉,中火慢烤,烤到表皮焦黄,趁热在油辣子里打个滚,在继续浇撒,鱼的温度激发了油辣子的香味,红油则滋润了鱼肉,渗透了辣味,最后撒上足量的花椒,麻辣双修,这是重庆版的快感叠加。
6(女食客c:它不仅仅是辣,更多的是麻。男食客a:有花椒,主要是除湿,重庆湿气大)烤好的耗儿鱼,表皮香脆入味儿,鱼肉厚实滋润,蘸着散落的油辣子,大麻大辣味厚香浓。培养吃辣容易,培养接班人难,袁师傅选择了自己的女婿刘宵。(刘宵:你只能定个标准,很多事情不能都亲力亲为的干)自己也在刘宵的劝说之下,退居幕后。(袁师傅:现在会有一种失落感)如今的重庆,网红打卡地众多,弹子石大佛段,也逐渐没落,城市再如何变迁,总有夜晚的年轻人需要一条麻辣耗儿鱼,和朋友一起吹吹小风,讲讲心事。
7这群鸽子要飞回城市,可这并不简单,因为这里是海拔3100多米的青海湖。经过绵延的雪山,你将来到西北进藏的第一站,四方商贾(gu3)云集的大都会—西宁,在海拔2600米的缺氧之夜,撕下几块腱子肉,饱餐一顿烤羊排,你才能发出一声响彻高原的幸福嚎叫。这一声长啸正来自于湖畔放鸽的爷们儿,西宁城的烧烤大佬—马一刀,20多年的烤肉资历,让他的烧烤店成了往来客商必吃的歇脚之处,(马一刀:师傅哪里来的?阿拉上海宁啊!)
8拥有极高的语言天赋,马一刀就像一位西域客栈老板,也是食客们的开心果。是人越饿天越冷的关系,在城西区的美食老街,本地老客们都在等待马一刀带给他们的唇齿留香,在所有的烤品中,烤羊排是最受高原汉子们欢迎的强力补给,原因其实很简单,羊排肉肥块头大,吃着爽快,甭废话。
9烤羊排论斤售卖,大块儿串串儿,这是青海烧烤的豪放。马一刀选用的不是普通的育肥羊,而是藏北高原上奔跑的草膘羊,吃起来绝无膻味儿,在城里的回民肉铺,谁也别想跟马一刀耍心眼,随便切下一刀,老马用手掂量就能准确说出几斤几两,因此,江湖人称马一刀。但西宁烧烤竞争激烈,各家选羊都很刁钻,老字号的口碑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蜜汁辣酱才是让他屹立不倒的终极杀招。
10辣酱的地位很高,那么工艺到底如何,不知老马的家人会不会向我们透露一二?马一刀之所以是精神领袖,因为烤羊排的味觉灵魂,辣酱的秘方只有他知道,夜里调制辣酱只有他一人在场。老马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可是这些熟悉辣酱口味的老客,却还是道出了辣味的精髓。
11在连接青藏、黄土两大高原的大通县,专卖循化线椒的伊布拉,正是马一刀的独家供应商,循化线椒,皮薄肉厚,颗粒饱满,虽然落度不高,但与普通尖椒相比,确有更浓郁的香味,必须用伊老板特制的电碾转研磨,才能将颗粒中的香味儿,最大程度保留。用循化线椒制成的辣酱,香醇润滑,淋在羊排上,可以中和羊油的肥腻,又能辅助羊肉的香甜,使瘦肉滋润不柴,肥肉香而不腻。辣酱配烤肉的口感用香辣这个词,是最好的概括,咸是前调,香是中调,辣是后调,最后在口中回味的辣,正如高原人不变的性格一样,浓烈持久。暮色四合,西北汉子们,又在烤羊排的香气中确认了生活在高原上的粗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