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371】
读物本·节日之书13腊八 报告天地的仪礼
作者:露澜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字数: 4993
2
3
2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鱼阅精选]:余世存解读了春节、元宵、上已、社日、寒食、清明、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腊八、年关、过年15个传统节日,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文学作品、生活方式等,讲述传统节日精髓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5-03 16:53:10
更新时间2025-05-03 16:53:0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尊重知识产权,转载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文本共24段

[鱼阅精选]:余世存解读了春节、元宵、上已、社日、寒食、清明、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腊八、年关、过年15个传统节日,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文学作品、生活方式等,讲述传统节日精髓。

腊八  
报告天地的仪礼

1.

千百年来的上下努力使其节庆的丰富意义积淀成千家万户的生活方式,

我们在新旧交替的日子里过节,

有跟天地自然步调一致的印证、

参赞和祈求的意义。

腊八节不是现代人的公共节庆日,但这个传统节日在民间仍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即使经过现代革命、移风易俗运动之后,民间生活支离破碎,一些传统节日仍在民众的记忆里,在日子来临时被唤醒。腊八节就是这样的一个节日。

2.

在我少年时代,每年快到腊月时,父母都会念叨,腊八快到了。但到了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家里又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除了吃羊肉让我印象深刻,吃的方面也没有什么节庆食物,父母在嘴上说的腊八粥、腊八蒜,我也没有见过、吃过。以至于有段时间我一直以为,腊八粥应该是八种食材做的粥,八宝粥就是从腊八粥来的。到北京学习生活后,吃到了腊八蒜,原来就是醋泡的,青中泛白,颜色好看,味道也好。

3.

当然,除了腊八,整个腊月都是在过节又或是在准备过节的氛围里度过的。腊八之后,就要准备祭灶、过小年了。这些节庆仪式中有不少让人记忆犹新,如大扫除,尤其是扫重(chóng)屋,非常重要。重屋在我们那里指灶屋、厨房。我上学读史,读到绝地天通,南正重、北正黎分别司天司地,重属于南方炎帝部落,炎帝、祝融(也跟“重”字音近似)都是火神部落的名号,灶王爷称为重屋名正言顺。我恍然明白,一个文化主流或上层建筑的状态会在历史长河里潜入生活的基层,就像上古社会核心独尊的建筑“明堂”后来深入民间,成了我们南方人“堂屋”的名称,也是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堂”名称的来源。

4.

农村的灶屋,除了锅碗瓢盆、灶台等,其他地方一年当中很少清扫,而在腊月过小年之前是一定要认真扫除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扫尘”“掸尘”“掸扬尘”。这是祭灶王爷前必须做的事。因为灶王爷要上天汇报工作了,一家人的日常起居,尤其灶屋是否合灶王爷心意,全看这几天的工夫是否到家。父亲用自己扎的、买来的新笤帚把灶烟熏黑的墙壁打扫得几乎焕然一新。在打扫房屋时,母亲会把屋里的家具用布单等物遮起来,有讲究的人家还会用头巾或毛巾把头包起来,再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打扫完毕,擦洗桌椅,扫干净地面,以新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5.

每到这个时候,会有商贩来村里卖“粘糖”。我们那里叫犒糖,就是一种麦芽糖,做成圆木凳子大小的或圆或方的整块,五分钱一角钱的买卖,商贩就会从上面敲一小块给买者。后来听说这糖又叫“关东糖”,是给灶王爷送行的灶糖。我印象里没有看到父母亲用粘糖一类的来祭灶,倒是听过他们在灶屋里念念叨叨地求灶王爷保佑,“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话也是这时候知道的。据说这个时候应该对灶王爷进行特殊招待,饭团、糖、酒等,让灶王爷享用,“吃了人家的嘴短”,灶王爷就会在老天爷面前给这家人说说好话。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