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集 不够再点
bgm幽默
1一进烧烤店,什么都想点,而块头大的要少点,肚子没条件;趁热吃的要分批次点,冷了不新鲜;下酒小串最后再点,消磨时间,对了,这顿该谁请了?该你了!哦,那先这样儿,不够再点!
2岳文生——中原大地最不靠谱的烧烤店老板,不是心情不好,就是羊肉不够,江湖人称河南烧烤第一犟人岳掌门。这是老郑州的一条名不见经传的苍蝇胡同,下午四点,餐饮小贩们已经进入夜场战备模式,就在各家各店张罗阵仗的时候,老岳,却在放空自己。
3别看他现在憨态可掬,天一擦黑,他的怒气值将随着小巷的热闹程度一起飙升,拜山门有拜山门的规矩,想在老岳这吃肉,你得回答两个人类终极问题:我是谁?我在哪?老岳的串儿店,没有坐席,不卖酒水,而邻家各店则为奔着肉串而来的拥趸(dun3)提供了准星级的后勤服务,也享受着岳家军带来的经济红利。
4这是后勤保障员,隔壁涮毛肚的崔掌柜。看来今晚赚了不少,但明天如何还要看老岳的脸色。市面上的羊肉品种不少,但老岳却只选用八个月左右还没到初配年龄的小母羊。这种羊的表皮腹部以及肌肉中均含有微量的脂肪,肉质纹理最为丰富,口感也最为细腻。小母羊的肌纤维较细,体脂含量较高,在烤制时绵嫩的肉质不像公绵羊或山羊肉那样容易烤干烤柴,而是呈现出油光水滑,绵软蓬松的状态,在起火前撒上一把孜然,几粒粗盐,老岳用最简单的调料激发出最原本的肉香,除了30年的手上功夫,你还能领略到大巧不工的快然意味。
5老岳选肉的标准苛刻,对穿串儿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质检要求,脾气温柔的岳嫂,去年才勉强通过掌门的考核,成为唯一的关门助理。虽然有了帮手,却并没有改善狼多肉少的紧张局面,为了避免熟人插队,老客加塞儿,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岳琢磨出一套公正透明的分配方式—— 预定制。串筋腰蛋钱(表头),记录了线上的预订量数据,所对应的微信名称则是到店报道的唯一凭证,一句话,在老岳这儿,不够,不能再点。
6灯光暗去,酒尽人归,小胡同又到了藏入深夜的时刻,而老岳也从生人勿近的倔强掌门,变成了老客调侃的温柔大哥,这是对老岳急脾气的甜蜜报复(为老岳过生日,往脸上抹蛋糕:躲啥嘞,弄不’死’你嘞。)从新客到老友,老岳看似简单的一串是这条不过百米的无名小巷,成了许多人的南山田园。(朋友聊天:以前在东方红电影院,群众电影院那是最早的地方就是现在他这个味儿,再以后你找不着这种味儿了,在外地的时候,一张嘴河南话:咦,真想抱抱他)这里的酒桌闲话醉后性情,也跟老岳的脾气一起守护着大城市里再难体味的老街味道。
7你有密集恐惧症吗?你是方向感差的路痴吗?如果你在寻找一种以毒攻毒的治疗方法,欢迎你来到汕头——龙湖村。潮汕,南方的硬核之地,又怎么会少了与之相配的强硬烤品。嘴脸凶悍,姿态瘫软,让人摸不清底细的豆腐鱼出生在强者如林的潮汕地界儿,命运十分悲惨。豆腐鱼有很多名字,但用豆腐这个比喻最为传神,去除了鱼头和内脏嫩豆腐一样的身体,只有一根主骨支撑,但这根主骨十分柔软,并不给力,偏爱强者的潮汕人会叫它硬鱼,这也许是种鼓励。
8豆腐鱼皮薄肉嫩,吹弹可破,不能上网烤容易被烤网沾得皮开肉绽,穿签子也得小心翼翼,穿豆腐鱼要慢要巧,要充分利用鱼的自身构造。如何穿好豆腐鱼,这是老怪烧烤的少东家佳彬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第一个门道。
9握手楼鳞次栉比,小巷深处灯火长明,看不出昼夜差别,但本地人的生物钟却依然走时准确。午夜12点,烧烤摊和汕头的夜生活,一起进入加速模式,然而,这一切似乎与豆腐鱼无关,即便摆在烤炉上,你也会质疑烧烤师傅到底有没有在烤鱼。事实上,烧烤师傅比你更为无奈,他们能做的跟你一样,只有等待。
10鱼皮两面都烤制金黄,要迅速上油刷料,避免过火,最后点上芝麻提香,这波操作时机要准下手要稳,难怪有人说豆腐鱼才是最难伺候的烤品。如果说烤豆腐鱼带有一种节奏突变的失控感,那么吃起来,你只需要把握一个字——快,你才能感受到皮的焦香,肉的绵润,趁热你才能享受这种晶莹透亮的视觉刺激,还是趁热你才能抓住这种转瞬即逝的滋味。
11凌晨两点,人们还在老怪的烧烤摊品味着豆腐鱼带来的鲜味,新津河附近的渔民们准备出海了。豆腐鱼身子娇弱,是典型的见光死,小鱼船作业的机动性强,打捞上来立刻就卖,才能保证最新鲜的状态。
12渔民去海上备货,老怪烧烤店也迎来了汕头夜生活的巅峰时刻,即便不能在最好的时机品尝,也没人受得了豆腐鱼的诱惑。日升月落,夜行者开始休眠,而在大海上陆续劳作了一夜的渔民们,带着收获陆续返航。再过几个小时,这些最新鲜的美味将被送上餐桌,柔弱无骨的豆腐鱼也会在溽(ru3)热的南国,在龙湖村的老怪烧烤店里漫长等待后的销魂一刻,为人们的夜宵时光增鲜提色。
13现在,请你想象一下寒冷。这里是冬季的齐齐哈尔,这里的夜晚,在等待什么?这位是东子——邻家烧烤的二把手,就在距离他一米远的地方站着一位排队加塞儿的大哥。这位耐心即将耗尽的大哥,正是东子的老爹老林。(老林:你先给我一个也行,要那个要那个,再来一个,一个一个弄啊!再弄一个来来来,再来一个,我把这酒干了,香!好吃!)老林爱吃烤串,但不会烤串,作为烧烤店的大掌柜,未免有些不太称职(老林:烤串儿这方面小林是头子,烤,我整不了)而让老林能够威信不倒的原因,却是齐齐哈尔人人都会的一种烧烤。
14一提到齐齐哈尔的老传统——家庭烤肉,大部分本地人都坐不住了,在齐齐哈尔每个人都可以是烤肉专家。不知不觉气温已经降到零下30度,街头的霓虹烟气和空气中的肉香配合默契,预示着一天中最好的吃肉时光已经到来。这个时候也是老林和东子的闪耀时刻,东子专攻烤串跟火较劲,老林专攻切肉,薄厚的人性化控制比身边的切肉机更加老道。至于说怎么上烤串与烤肉,齐齐哈尔人有自己的节奏。
15齐齐哈尔传统家庭烤肉的精髓在一个“拌”字,牛上脑切成小片再加上切好的洋葱片,加盐的轻重比例随个人口味心意,最后淋上豆油抓拌均匀,这是居家请客的压场硬货,也是充满千人千味的生活妙趣。除了家庭拌肉,老林的主打还有原味大片肉,与拌肉相比,大片肉的处理方式则颇有行政主厨风范。略显矫情的泼洒酱汁吊足了大伙的胃口。先放上一块牛油,完成必要的开盘仪式,等待着主角闪亮登场。
16大片肉强调口感,对选取部位的质地疏密要求很高,上脑心和牛小肋是大片肉的上等之选,烤制时表面的雪花纹路迅速收紧,锁住内部水分,保持最佳的弹跳状态,这是讨好牙齿的关键所在,如果说大片肉是讲究人的排面,那传统拌肉则是大众化的首选,遇热会油花飞溅的上脑,在油盐和葱香的作用下,会形成丰富的味觉体验让人产生不停动筷的上瘾效果。
17吃烤肉是无肉不欢的开场序曲,而吃烤串,这是不够再点的宴席终章,因为那些恋战不走的客人,总有唠(lao4)不完的话。成局在人,成事在肉,这是老林作为一把手的底气,他的犀利能洞悉肉的秘密。凌晨带着见习东子,老林开始了对上等牛肉的抓捕行动。在老林的主场,东子又回到了童年(老林:我们唠嗑儿子管我叫大哥,我跟我父亲没这样过)每当入夜,这对以兄弟相称的父子,在齐齐哈尔热烈宴席的两端,以烤肉开幕,以烤串收场。
18校门口加烧烤,等于不顾一切。再过一分钟,这两个刚放学的小伙儿将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为了舌头铤而走险(被老师发现)。说鸡翘翘,你可能不懂,但提他另外一个深入人心的名字,你一定知道——鸡屁股。在成都强大的美食版图里,烧烤向来都不是C位,而让一串令人想入非非的翘翘,登堂入室的就是陈孃(niang1)和她的老公人称翘爷的李叔。
19当年在陕西街,陈孃跟李叔的烤鸡翘翘是名副其实的七里香,为方圆三公里的学霸们打开了一个美丽新世界。两个校门口的风云人物各有各的粉丝和势力范围,如果非要问谁的影响力更大,学霸们的知心嬢嬢当仁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