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497】
读物本·【考古遗珍之贰「2」·地下乐宫辑2】
作者:机智的蜻蜓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10154
7
21
3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选自“中国考古的十大发现”。 仅限习读,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12-16 10:05:04
更新时间2022-12-16 14:27:43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地下乐宫曾侯乙墓与编钟Ⅱ

【辑贰】曾侯乙墓器物丰富

1.    曾侯乙墓为我国古代战国初期曾国国君乙的墓葬。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竖穴墓,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曾侯乙墓墓葬坑和陪葬坑的形制,集中体现了战国初期殡葬制度的变化,在我国殡葬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曾侯乙墓呈“卜”字形,墓坑为多边形岩坑竖穴木椁墓。无墓道,也无台阶,呈南北向。整个椁室由底板、墙板、盖板共171根巨型长方木铺垫垒迭而成,使用成材楠木达500立方米。曾侯乙青铜架楠木彩绘主棺重达7000千克,椁内分作为东、中、北、西4室。

 

 

2.    曾侯乙墓棺由内棺和外棺组成。外棺是由青铜框架构成,框架由青铜浇铸而成,经过精确的隼[sǔn]接,主要起支撑作用。这些框架设计合理,制作精致。内棺外面饰有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

在东西南北的方位中,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因而古人认为东为贵,于是,墓主居最大的东室。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人共13个,各配木棺,均为13岁至25岁的女性。棺室上部及周围填有厚厚的木炭,是用来防潮的。

 

 

3.    木炭之上盖有一层半米厚的梓木方材,梓木上填有十多米厚的青膏泥黄褐土,这种土具有很强的密封作用。褐土上面密密排列着分别重达数吨的石条,叫做封顶石。再往上是厚厚的堆土层。

曾侯乙墓有陪葬坑共5处,位于曾侯乙墓西13米处,呈南北向排列。坑内共有器物500多件,主要为陶器和铜器两大类。陶器类均为生活用具,有罐、盘、钵、盆等;铜器类主要为战车构件和生产生活工具等。

 

 

■曾侯乙透雕蟠龙纹鼓座 

4.    曾侯乙透雕蟠龙纹鼓座,为战国早期青铜器。于1978年湖北隋州擂鼓墩1号墓出土,圆锥形,座中央有一插入鼓柱的孔,周围纠结盘绕有16条圆雕龙,其上还附缠有小龙若干,龙身饰鳞纹并嵌绿松石,鼓座底缘饰有蟠蛇纹,并对称设四个圆环提手,柱口沿内圈刻铭5字。鼓座是乐器建鼓的附件,用于承插建鼓贯柱,稳定建鼓,由此说明,鼓在当时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一种乐器。

 

 

5.    通过考证,5处陪葬坑均为人工挖成,排列有序,属于一个整体。整排坑中轴线为北微偏东,方向与曾侯乙墓偏向相同。坑中器物排列、组合也是经过特意安排的。

一号坑属于储存战车的车库及修理战车用的工具库,其他4处除五号坑被严重扰乱未见殉葬品外,剩余3处殉葬品均为陶器,器物中盛储的可能是供祭的食品。5处陪葬坑的下葬年代应为战国早期,即与曾侯乙墓同时代。

 

 

6.    我国古代各时期的墓葬形制都不同,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了这种墓葬;至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竖穴土坑墓;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木棺和木椁。

至商朝出现了墓道;西周出现了用鼎制度;春秋末年出现了高大坟丘、陵园;战国时期,地上形成了一套陵园设施,包括陪葬坑、陪葬墓等,地下多重棺椁也继续发展;在两周时期,形成了以多重棺椁和用鼎来规范墓主的等级制度,也就是丧葬的等级制度。

 

 

7.    战国晚期,在洛阳一带出现了空心砖墓,这是一种新的墓葬形制。由于这个时期封建制刚刚建立,奴隶制残余还普遍存在,礼乐制度和宗法观念还在各地不同程度的起作用。

特别是在丧葬制度方面,奴隶制度的残余还相当严重,如殉人现象还没有绝迹,墓地还不能自由买卖。因此,曾侯乙墓有21人殉葬也就不足为奇了。随着封建势力的不断增强,在用鼎制度方面已冲破了周礼所谓的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的规定,此时的诸侯王也开始用起了九鼎。曾侯乙墓的“九鼎八簋[guǐ]”就是一个明证。

 

 

8.    战国 我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历史典故。

簋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簋形制很多,变化较大。簋是商周时重要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曾侯乙簋

9.    战国墓地往往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很少有打破族群关系的。墓地中贵族大墓和身份比较低的小墓相混杂的现象也比较常见,这显然是按血缘关系实行族葬的结果。

曾侯乙墓中有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还有为数不少的金器、玉器和漆木竹器以及竹简等。青铜礼器主要有镬[huò]鼎两件、升鼎9件、饲鼎9件、簋[guǐ]8件、簠[fǔ]4件、大尊缶一对、联座壶一对、冰鉴一对、尊盘一套两件及盥缶4件等。

 

 

10.    青铜器中还有一件被定名为“鹿鹤”的,造型别致,引人注目。它是一只体态修长的仙鹤,头上长着两只鹿角,似乎在引吭高歌,展翅欲飞。

同时,墓中还有编磬[qìng]、鼓、瑟、笙、排箫等大量乐器。而在一件漆木衣箱盖上,绘有包括青龙、白虎、北斗图形及二十八宿名称的天文图像。另外非常珍贵的是金盏、金杯、金带钩及长达0.48米的16节龙凤玉挂饰。曾侯乙墓的漆器有200多件,是楚墓中年代最早也是最为精彩的,其品类之全,器型之大,风格之古朴,体现了楚文化的神韵。

 

 

11.    曾侯乙墓的竹简也是我国最早的竹简,共240枚,共6696字。当然,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个古墓中那规模巨大、保存完好的古代打击乐器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为青铜铸造,共65件,包括楚惠王送的礼品镈[bó],重2500多千克,设计精巧,造型壮观。

虽然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编钟的音质还是很好,它的发现令世界震惊,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

 

 

■曾侯乙联禁铜壶

12.    曾侯乙尊盘是由尊与盘两件器物组成的一套酒器,尊是盛酒器,盘是盛水器。尊置于盘中,是用来冰酒或者温酒的。

曾侯乙墓的青铜器代表着我国青铜器时代巅峰时期的技艺,而这件铜尊更是精品中的极品,堪称典范。该尊盘内共饰有84条龙和80条蟠螭[pán chī]尊的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向外翻折,上饰玲珑剔透的有着透空的花纹,外表形状好像朵朵云彩在上下交叠。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huī]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和谐统一。

 

 

13.    在尊的颈与腹之间,装饰着4条圆雕豹形状的伏兽,躯体由蟠螭[pán chī]纹构成,兽沿着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长舌垂卷如钩。

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纹路,其上加饰高浮雕虬龙4条,整体看来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盘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4只方耳,都装饰着蟠纹,与尊口风格基本相同。在四耳的下方各有两条扁形镂空的龙,龙首下垂。4龙之间各有圆形雕式的蟠龙,首伏在尊口的边沿,与盘腹蟠纹互相辉映,从而突破了装饰蟠螭纹常有的过于丰满的僵硬感。

 

 

14.    尤为重要的是,尊盘口沿上的镂空蟠螭[pán chī]纹装饰是用失蜡法铸造而成。镂空蟠螭纹装饰分高低两层,内外两圈,每圈有16个花纹,每个花纹由形态不一的4对变形蟠螭组成。表层纹饰互不关联,彼此独立,全靠内层铜梗支撑,而内层铜梗又分层联结,构成一个整体,达到玲珑剔透、层次分明的艺术效果。

盘内底的铭文有打磨痕迹,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字样。说明此器是曾侯乙从先君曾侯那里继承下来的。

 

 

15.    尊和盘在口的边缘的制作的手法也已经十分的精细,用纹饰来进行单独的铸造、加工并且焊接,组成几大组带有小纹饰的单元,再经过焊接在内层托架的顶端。曾侯乙尊盘的零部件数有上百件,其组装数量和复杂程度至今还令人惊叹不已。

曾侯乙墓中共有两套精美的铜鉴缶,形制纹饰相同。鉴缶是古代用来冰酒或温酒的器具。鉴缶由方鉴和方缶组成,缶在鉴中。曾侯乙墓鉴和缶均饰以变形蟠螭纹、勾连纹和蕉叶纹等,并且都有“曾侯乙作持用终”的铭文。

 

 

16.    鉴的圈座附有四兽形足,四角,四边有一个攀伏的龙形耳,方形和曲尺形的附加装饰镂空,方盖面中空,以容纳方尊、缶颈,鉴的盖饰变形蟠龙纹、浮雕盘龙纹和沟连纹,鉴口沿、颈部、腹部及圈足分别饰以蟠龙纹和蕉叶纹。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就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

在先秦墓葬中,很少发现金器,而在曾侯乙墓东室内却发现了金盏、漏匕、金杯、金镇、金带钩共9件,还有大量用于装饰的金箔。

 

 

17.    盏是用于饮食的器具,金盏略呈半球形,弧腹,圆底,直口,盏体上有对称环形耳;下有3足,呈倒置凤首形;配有圆盖,盖面微鼓,顶部中心有环状钮,以四柱与盖面相连。

这件金盏带盖,盏内还有一把勺子,金盏全器饰有蟠螭[pán chī]纹、绹纹、雷纹、涡云纹等,那把金勺子一端镂空成变异的龙纹,所以又被称作金漏匕,非常精美。金盏造型端庄,形体厚重,尺寸虽不甚大,但极具体量感;纹饰精致规整,以带状二方连续的形式表现出极强的秩序感,富有规律。整体看来颇有商周青铜器的风韵。

 

 

■曾侯乙墓出土的铜鹿角立鹤

18.    我国古代把鹤、鹿看做是神鸟、瑞兽,是沟通人、鬼、神的媒介。曾侯乙墓的铜鹿角立鹤为鹿、鹤合体,放置在东室主棺的东边,可能意在引领墓主人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佑护。

作品采用了楚艺术中常用的夸张变形的手法,生长在凤头的一对对称的鹿角呈圆弧形从两侧向中间合拢,完全改变了鹿角的自然形态,立凤伸出的长颈让人感到似乎有些比例失调。然而正是这些夸张变形,把一个神奇的巨鸟表现了出来。

 

 

19.    整个作品突出了线条的造型功能,弧形的鹿角,长长的凤颈,拱起的凤背以及立凤那双有力的翅膀、双腿、双爪都由流畅的线条构成。弧线与直线的穿插运动,使整个作品具有了一种音乐的旋律美。

整个器物由鹤身、鹤腿、鹿角、两翅、座板共8个部分组装而成。座板都是单独铸造,可自由拆卸,然后采用子母榫[sǔn]扣接的方式连成一个整体,使得造型非常别致。鹤引颈昂首伫立,钩形长嘴,两翼展开作轻拍状,拱背,垂尾,两长腿粗壮有力,下各有3爪立于长方形座板上。

 

 

20.    鹤头左右两侧的鹿角向上呈圆弧状,并分出数支分杈。鹤头、颈与鹿角上饰涡云纹、三角云纹和圆圈纹;腹背饰斜宽道的羽毛状纹中夹以勾连三角纹和凸形脊纹;翅上铸浮雕的蟠螭纹和小圆圈纹;座板上铸勾连云纹、蟠螭纹、凤纹等。鹤的头、颈与鹿角均错金装饰,背脊和双翅的周边镶嵌着绿松石。

鹤嘴右侧有铭文7个字:“曾侯乙作持用终。”鹿角立鹤在我国只发现了这么一件,堪为国之重宝。自然界没有非禽非兽、也禽也兽的动物,显然铜鹿角立鹤是墓主人为自己特制的。将鹿、鹤铸接在一起是有深刻寓意的,古人寓鹿表示吉祥,鹤则象征长寿。

 

 

21.    曾侯乙是战国早期的曾国国君,墓中随葬品十分丰富。在堆放车马器、兵器、皮甲等物的北室中,发现了一批竹简。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是我国最早的竹简,共约240枚。大部分完整或基本完整,残断的简有些能够拼接,经整理后,全部有字的简,包括一枚只有方块形段落号的简,共编了215号。

从简上残存的编绳痕迹看,这批简原来是用上下两道绳编组起来的。绳痕上下的两个字,间距较大,可见是先编后写的。由于编绳早已朽断,并且有些简已经严重残损,各简原来的编次难以完全恢复。

 

 

22.    曾侯乙墓竹简记载车名是最多的,共记载有40多种。简文记载了用于葬仪的车、马和为它们配备的车马器、兵器、甲胄等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往往标明某车为何人所御,某车、某马为何人所赠。

简文所记赠车者中有王、太子、令尹、鲁阳公、阳城君等人。鲁阳、阳城等都是楚邑,王、太子、令尹无疑也是楚国的。曾侯乙墓竹简所记的车马和兵器,数量相当多。据现存的几个统计车数的简文,他人所赠之车共26乘,自备之车共43乘,总共69乘。在其他简文里还可以看到少量不能归入这个总数的车子。

 

 

23.    甲胄 将士的防护性兵器。在冷兵器时代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可以较大程度地保护将士身体免遭敌方进攻性兵器的重创,进而能够增强战斗力,并给敌方以更猛烈的打击。战国时期,甲胄主要以皮革制作,但也出现了铁甲胄,到西汉中期,铁甲胄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至秦代时,甲胄日趋成熟和完善。

令尹 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令尹主要由楚国贵族当中的贤能来担任,且多为芈姓之族,亦有少数外姓之人为令尹。

 

 

24.    许多车子所驾的马和所载的兵器,简文里没有统计数字。据有关简文初步统计,马超过200匹,20件,包括50个左右戈头,戈为40余件,其他兵器尚未统计。从《周礼》等书有关的记载来看,简文所记的车马大概多数不会用来从葬。但是像曾侯这样身份的人,很可能有一定数量的遣车马埋在墓外的车马坑里。

随葬的木制用具主要在东室与中室,少量在北室及西室。有箱,包括衣箱、食具箱、酒具箱等,另外还有案、几、盒、杯、豆等。其中有不少工艺水平很高的器物。5件衣箱都在东室,箱内物品已朽烂。器身为长方形,箱盖隆起,盖与身的四角均有把手。箱外以黑漆为地,绘红彩花纹;内辅红漆或黑漆。

 

 

25.    其中一件箱盖上阴刻“紫锦之衣”的字样。并绘有扶桑树、太阳、鸟、兽、蛇和人持弓射鸟的形象。一个角上还有漆书20个字。另有一件衣箱盖上,围绕北斗标有二十八宿的名称位置,旁边画有青龙、白虎图像。这是我国关于二十八宿全部名称最早的文字记载。

二十八星宿 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题之一。广泛应用于我国古代天文、宗教、文学及星占、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史学界公认二十八宿最早用于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

 

 

26.    两件食具箱都位于中室。长方形,盖、底同大。盖、底两旁均钉铜扣,大概是便于拴绳携带。器表里均涂黑漆。一件内装铜鼎两件,铜盒两件,铜盒置于铜鼎的三足之间;一件内装四环钮铜罐一件,铜勺一件,木盒笼格三层,方形高筒盒一个,竹灾一件。

中室还有一件酒具箱。长方盒形,外探黑漆,内读红漆。箱内装漆耳怀16件,圆木盒一件,小方盒4件,木勺两件,竹企两件。

 

 

27.    中室的一件几由3块木板榫接而成。竖立两块木板为几足,平嵌一块木板做几面。全身黑漆为地,加简单的朱漆图案。

两件桶均置于北室。有一件保存较好,分盖与身两部分,身为一整木横凿雕成,即将一截整木凿成圆形,再将内部潜空。底平,边缘留三足,上部留下子口承盖,盖隆起。全身内涂朱漆,外涂黑漆,身部上中阴刻3组图案。当中一组为三角几何纹,上下两组及盖为变异的云雷纹。

 

 

28.    16件豆分别在东室与中室。分有盖与无盖两种。无盖豆又有高、矮两种。东室所出4件盖豆较为精致。其中一件,口椭圆形,胎较厚,盖隆起,盘较浅。豆盘两侧,附加两方形大耳,豆柄上粗下细,座大底平。盘、耳、柄、座是分别做成的,保存较好。

盖顶及耳上仿铜浮雕盘龙纹,衬以鲜艳的彩绘。豆满身以黑漆为地,用朱绘变形凤纹、棱形纹、网格纹等,少数地方加描金黄色。

 

 

29.    竹制的用具主要有竹席、竹筒等,都已朽残。在停盖顶上,中室的停底板上和棺内以及有的器物上,都有“人”字形纹的竹席。

竹笥[sì]在东室和中室,有的内装瑟码。东室有一件小竹笥,盖已残破,器身长方形,用细篾[miè]编做“人”字形纹,在口部、肩部用宽蔑加固,出土时,内装木梳一把,小铜带钩一件,小圆木棒3根。

 

 

30.   曾侯乙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长0.2米,宽0.12米,高0.16米。形如一鸳鸯,颈下有一圆形榫头,嵌入器身颈部的卯孔,使头自由旋转。

器身肥硕,由两半胶合而成,内部挖空,背上有一长方形孔,承一长方形浮雕夔龙盖。翅膀微上翘,尾部平伸,足做蜷曲状。

 

 

31.    全身以黑漆为地,施以艳丽的鳞纹、锯齿纹、菱格纹等。器腹右侧绘击鼓图,以兽为鼓座,上立建鼓,一旁绘一兽拿两个鼓槌正击鼓,另一旁绘一高大佩剑武士,正随着鼓声翩翩起舞。

器腹左侧绘撞钟图,以两鸟为立柱,立柱分上下两层,上挂两钟,下悬二磬[qìng],旁有一似人似鸟的乐师,拿着撞钟棒正在撞钟。乐器所发出来的声音不分地域、不分疆土、不分国界、不分古今,是人类最通行最充满智慧的语言。

 

 

32.    曾侯乙墓同样的铜尊缶发现了两件。两件大尊造型一样,大小相近,花纹相同,分别重292千克和327.5千克。这是我国先秦酒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堪称为“酒器之王”。

大尊缶不仅是盛酒的器皿,更是2500多年前曾国实力的象征。尊缶为古代盛酒器,其造型起源与古代陶缶。这件大缶,不但拥有足以傲视同类的巨大体型,器物的纹饰也显示了当时的时尚与新的装饰技巧。

缶 古代一种瓦质打击乐器。陶土烧制的器皿,大肚子小口,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钵。圆腹,有盖,肩上有环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人用作酒器,敲打时就成了乐器。乐器缶一般作为伴奏乐器使用,先从中原传至西域,中原少用后,西域仍在用,被秦继承,成为秦的特色乐器。

 

 

33.    盖面、器表由细密复杂的涡纹、重环纹、蟠螭[pán chī]纹、绹纹、雷纹、蕉叶纹、带纹、蟠蛇纹等构成,其特点是花纹花式统一、线条整齐划一,而且是一组一组构成的。这种如此繁复的花纹单纯用人工雕刻或者制模是难以想象的。

印模法虽然在技术上能有效地提高器物的精确度,但也会导致装饰纹样刻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器物造型的艺术价值。而这件大尊缶的花纹却富于变化,没有太多刻板之感。大尊缶里面还残留着历经几千年的酒液,可见缶的密封性之好。

 

 

34.    曾侯乙墓除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漆木器等外,还有大量精美的玉器。由于墓下葬年代清楚,为公元前433年或更晚一点,因而这批玉器就具有明确的年代界标作用。加之这批玉器数量大,品类多,有的制作又特别讲究,意义更非同一般。

墓中所出的玉器的种类繁多,按用途也可分为配饰、葬玉和其他三类。配饰既是生前用于佩带的玉饰,也可以用于随葬,主要有璧、环、璜、玦[jué]、琼、力调、挂饰、孤、剑等,以及琢成环管状或人形的串饰,可见配饰如此丰富。

 

 

35.    葬玉是专用于随葬的一种玉器,将玉石雕刻成小动物,多放置在死者的口中或其他部位,目的是为了尸体不腐。葬玉主要有玉衣、玉琀[hán]、玉握、九窍玉塞、玉枕、玄璧、镶玉棺等。

玉器的琢制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劳作,它需要经过选料、开料、造型、琢纹、抛光及钻孔、镂空和难度较大的分雕连接等工艺才能做成,每一道程序都要经过严格把关,细心对待。

 

 

36.    此墓玉器在选择材料上都做到了因材施艺,根据工料外形设计切台题材的器物,连残损玉器和边角余料也加以利用。同时,继承发扬了传统的巧用工料调色的工艺,将玉料上的瑕疵杂色巧妙地安排在物件的特殊部位,使之浑然一体。

曾侯乙墓共有玉佩24件,其中16件玉佩器形为单龙形。单龙玉佩中有五件谷纹卷龙形玉佩,分属两对和一个单件。

 

 

37.    较大的一对谷纹卷龙形玉佩,玉料呈青黄色,两件器形大同小异,龙体较窄,龙作俯首张口状,独角,躯体做回旋状。龙身伸出四足。龙体周边雕弦纹斜线轮廓周线,两面雕琢平面虺[huī]纹。谷纹卷龙形玉佩中较小的那对玉佩右侧的那枚,玉料呈黄白色,龙体较窄。此对小玉佩两器大小基本相同。

不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实用角度看,这些玉器都达到了既美观又实用的效果,这些也是当时南方工艺美术品的典型代表。这些玉器的造型设计、图案布局、雕琢技巧等都显示了战国时期玉器工艺的高度成就。

 

 

38.    战国时期堪称是我国玉器最辉煌最发达的时代。曾侯乙墓的玉器造型构思巧妙独特,纹饰多种多样,雕琢丰富精巧。

历来的所有玉器造型大多数是一坯一器,即用一块玉料制作一件固定的玉器,但是,在曾侯乙墓中却出现了多件由多块玉料多层套雕编缀在一起的组合活动的玉器,如16节龙凤饰、4节龙凤佩,均能活动折卷,并且造型新颖,构思奇特。16节龙凤饰,青色,用5块玉料分别雕出16节龙、凤、璧、环形饰件,再用3个椭圆形活环及一根玉销钉将其连接成一串,可以折卷。活环上均有榫头和铜销钉。

 

 

39.    镂空和浮雕龙蛇、凤、鸟,身饰蚕纹,间杂弦纹、云纹和绳纹等。是战国玉器中环节较多、纹饰复杂的一件,堪称玉雕作品中最好的杰作。

墓中出土镂空多节玉佩,这件玉组佩设计巧妙,工艺高超,风格统一,透雕、浮雕、线刻、活环等技术炉火纯青。玉组佩始见于西周,至战国趋于全盛,成为极具特色的玉器品类。多节玉佩正是战国玉佩中环节最多,纹饰最繁的一件,代表了战国早期的典型风格。

 

 

40.    镂空多节玉佩由5块玉料分别琢制而成,共26节,分为5组,由3个带金属销钉的镂空椭圆玉活环及一根玉销钉连缀,可拆可合。

每组内各玉片之间则经以玉套环相连。各部分均以镂空、浮雕及线刻手法,饰龙蛇、凤鸟纹,并以蚕纹、弦纹、云纹、绳纹等作为辅助纹饰。其繁复的纹饰,还带有明显的春秋时期玉器装饰的风格。

 

 

41.    墓中还有一些立体圆雕玉器,大多数为动物的形状,特别富有动态。生动活泼的动物,活灵活现,极具形态,从墓中出土的可以看出做工的细致精巧。

战国玉器是我国玉雕史上的一个高峰,曾侯乙墓玉器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之一。曾侯乙墓是曾国君主乙的墓葬,其年代当不晚于公元前473年,属战国早期。其所出大量玉器质美工精,展现了战国时期玉雕发展的新面貌。

 

 

42.    曾侯乙墓开发以来,随州市一直高度重视保护工作。1978年发掘结束后,立即对墓坑进行了保护。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意见,在墓坑上兴建了保护棚。

1980年前后,保护棚建成开放,供游客参观。为了更好地保护墓坑木椁,便于游客参观,1998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墓坑木椁进行原地疏干脱水保护,后来又修复了木椁。曾侯乙墓遗址博物馆内陈列有墓葬部分文物实物和图片,观众还可以观看到当年发掘过程的纪实电影等。

■战国髹漆木雕鹿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共两件,均木胎,通高 86.8厘米,通长50厘米,形态稍异,一件四肢卷曲,昂首凝视,全身髹[xiū]漆彩绘梅花瓣纹;另一件作小憩状,回首盘身伏卧,黑漆,装有高大的真鹿角,形象生动。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墓神奇的编钟】

43.    在曾侯乙墓中最为辉煌,堪称“国之瑰宝”的,要数庞大的乐器组合编钟了。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乐器编钟。

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náo]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bó]钟等不同称呼。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音的高低和钟的大小直接相关。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他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曾侯乙编钟

44.    曾侯乙编钟数量多、规模大,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满饰彩绘花纹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编钟的形体和重量是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最小的一件重2400克;最大的一件重203.6千克。它们的总重量在2500千克以上,重量和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

编钟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着。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

 

 

45.    中下层横梁各有3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以铜人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

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铭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中下两层钟是编钟的主体部分,分为3组,这3组钟形制各异,第一套称为“琥钟”,由11枚长乳甬钟组成;第二套称为“赢司钟”,由12枚短乳甬钟组成;第三套称为“揭钟”,由23枚长乳甬钟组成。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huī]纹,细密精致。

 

 

46.    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用终”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了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65件曾侯乙编钟里有一件与众不同、自成一体,它叫镈钟。这件镈钟悬挂在巨大的曲尺形钟架最下层中间最显眼的位置。

■曾侯乙墓编钟局部特写

 

 

47.    镈[bó]钟形体硕大,钮呈双龙蛇形,龙体卷曲,回首后顾,蛇位于龙首之上,盘绕相对,姿势跃然浮现。器表也做蟠虺[huī]装饰,枚扁平。

镈钟形制独特,花纹繁缛,制作精美,是青铜器中的精品。镈钟中部镌刻有31字的铭文,其意思是说,公元前433年,楚惠王熊章从西阳回来,专门为曾侯乙做了这件镈钟,作为礼品送到西阳,让曾侯永世用享。

 

 

48.    经研究发现,铭文的内容与其他钮钟、甬钟的铭文内容完全不同,没有一字是涉及乐律方面的。说明镈钟与曾侯乙编钟无关,原本就不是一套的,可能是下葬时临时加进去的,它把下层最大的一件编钟挤掉了,将其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表示对楚国的尊重。

楚国给曾国送如此厚重的礼品,说明曾楚两国的友好关系非同一般。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七雄中的强国,在楚怀王以前,楚国是相当强大的,所以苏秦说:“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支十年。”

 

 

49.    如此强大的楚国为什么会给小小的曾侯送那么厚重的礼品呢?

《史记》和《楚世家》都记载了楚昭王奔随这个故事: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和他的兄弟夫概率兵攻打楚国,五战获胜,最后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yǐng],即现在的江陵。当时,吴国手握军事大权的统帅伍子胥也参与了这次伐楚战争,占领楚国后,伍子胥和伯嚭[pǐ]大夫为了报杀父之仇,于是命士兵将楚平王的坟墓掘开,拖尸于棺外,用皮鞭抽打其尸体,然后暴尸于荒野。

 

 

50.    破城之时,楚昭王慌忙从郢[yǐng]都逃到云梦泽,被吴军射伤。楚昭王又急忙逃到郧[yún]国,郧国国君的弟弟认为楚昭王不仁不义,要杀他。于是,楚昭王来不及喘息,再次逃到随国,这就是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楚昭王奔随”。

云梦泽 因“云梦”而得名,但两者并非指同一概念。春秋时,梦在楚方言中为“湖泽”之意,与漭相通,由于长江泥沙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分,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着浩瀚的水面,称之为洞庭湖,洞庭湖也古称云梦。

 

 

51.    吴王阖闾听说楚昭王逃到随国,立即率众兵赶往随国。这时候随侯,即曾侯紧闭城门,调遣兵力,加强防卫。吴王阖闾赶至城下对随侯说:“周天子的子孙,分封在江汉流域的,都被楚国灭掉了,你国迟早也会被楚国灭掉,还是早点把他交出来,让我杀掉他。”

吴王阖闾要率兵亲自进城寻找,随侯坚决不肯,并说:“随与楚国世代友好,你不要再说了。楚昭王不在随国,他已经逃走了。”吴王没办法,只好带兵离开随国回楚都郢去了。就这样随侯保护了楚昭王,楚昭王因此而感激随侯。

 

 

52.    恰在这时,楚国的援军赶到了,将吴军打得大败,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见大势已去,自己带兵回到吴国自立为王了。吴王阖闾得知这一消息后,慌忙带兵离开了楚国的郢都回到吴国。楚昭王因此得以保全了性命,回国复位。

镈钟铭文上的楚惠王熊章正是楚昭王的儿子。为了报答曾侯乙的救父之恩,楚惠王才将如此精美的镈钟送给了他。江汉诸国尽灭于楚,唯曾独存,也可能就是因为曾、楚两国世代友好的原因。

 

 

53.    与曾侯乙编钟相伴的有一套编,是古编磬中的杰出代表。青铜镏金的磬架,呈单面双层结构。

编磬的主架为青铜错金磬架,是由一对圆雕集龙首、鹤颈、鸟身、鳖足为一体的怪兽铜立柱,咬合着两根铜杆作为横梁,兽顶插附的立柱从腰、顶两处与横梁榫[sǔn]接。横梁杆底等距有焊铸铜环,用于挂磬钩,磬架施线条流畅的错金云纹。

 

 

54.    磬 是一种石制的击乐器,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它造型古朴,制作精美,形状大多呈上弧下直的不等边三角形。磬乐器历史非常悠久,它在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曾经被称为“石”和“鸣球”。石磬是以坚硬的大理石或玉石制成,其次是青石和玉石。石磬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石磬大小厚薄各异,石质越坚硬,声音就越铿锵洪亮。

 

 

55.    据研究,全架编磬原有41块,每磬发一音,为12半音音列,音域跨3个8度,音色清脆明亮而独具特色。磬块上也有与钟铭相通的墨书和刻文,内容是编号、标音及乐律理论。其精美的磬架、众多的磬块、明确的编悬状态、完备的配件,还有配套的装磬之匣和磬槌,均为世上罕见。

曾侯乙编磬的规模最大,制作工艺是最高超的,音乐性能是最好和最完善的,磬音铿锵、清越、明亮、穿透力强;音量虽不如钟大,但不易被钟声所掩。

 

 

56.    曾侯乙编磬展示了3个8度的音乐风貌,丰富的半音显示了旋宕转调的功能。更令人惊叹的是其中的最高音竟与钢琴的最上一键相同。它与编钟合奏,真谓金石齐鸣,悦耳动听,充分反映了古代设计制造定音乐器方面的辉煌成就,也加深了人们对古代宫廷乐队音域范围和演奏水平的认识。

据研究、推想,曾侯乙编钟演奏时应由3名乐工,执丁字形木槌,分别敲击中层3组编钟奏出乐曲的主旋律,另有两名乐工,执大木棒撞击下层的低音甬钟,作为和声。

 

 

57.    曾侯乙编钟现藏于武汉市的湖北省博物馆内。虽然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编钟的音质还是很好。编钟的出土令世界震惊。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优秀结晶,它的出土填补了我国在考古学、音乐史和冶炼史上的许多空白,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此后,随州也因此而被称为“古乐之乡”。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

【考古遗珍】系列 本号如下:

1.【三星堆】864881

2.1【地下乐宫-1】256165